首页 理论教育海阳市革命老区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建设成果

海阳市革命老区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建设成果

【摘要】:2002年2月,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改称海阳经济开发区。1988年,海阳县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地区首批对外开放县。7月,全县举办首届外向型经济讲习班;8月,烟台海达毛纺织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海阳县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12月,海阳爱思箱包有限公司成立。进口商品由单一渠道转为多渠道,机械加工设备进口增多。其中,工业品、养殖对虾出口额增幅较大。

实施“工业立市”战略 1992年,面对资金短缺、市场疲软等困难,围绕财源工程建设,抓重点、抓骨干,加大企业投资力度,培育发展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年内县属工业完成产值10.3亿元,完成技改项目41个,开发新产品32种,有10种产品填补国内、省内空白。之后,“工业立市”战略开始形成,实施“双十”“双五零”工程,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对20个骨干利税企业、8个重点企业和4个拳头产品,予以重点扶持,形成了方圆集团、禄达集团、奥威集团、五金集团和造纸厂等5个利税过千万元企业。1995年以后,以培育骨干企业、开发名牌产品为重点,努力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1998年开始,以加大投入为重点,强化项目投入责任制,广泛开展“四争两请”活动和“企业再造”工程,建立经济发展贡献榜,全市形成抓投入、上项目、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明显增强,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2000年,全市工业企业达到2911个,工业总产值69.11亿元(当年价格)。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6个,工业总产值29.09亿元(当年价格)。进入21世纪,全市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改投入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在全面提升毛衫、五金、食品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培植核电新能源海洋工程、机械电子、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2001年后,市委、市政府实施大园区、大项目战略,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突出工业园区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并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工业企业达到5007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1亿元(当年价格),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15.56亿元(当年价格)。到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5.2亿元,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到1997年投资总和的1.4倍。五年间,有46个过千万元的项目建成投产。

1992年12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海阳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制定管理办法和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园区进行全面规划,分为工业、生活居住、公共建筑中心三大部分,海阳园区建设开始起步。园区以自费开发为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按规划铺设路网,配置了全套水电暖等市政设施,走以开发养开发的路子。1993年3月,组建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代表县人民政府对加工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辖平顶、埠南、中村、石人泊等4个村。其时,拥有合资企业11家,县属企业6家,年总产值达到1.8亿元,创利税1300万元。2000年8月,在区内设立工业园,实施封闭式管理;12月,对园区规划进行调整,增加赵家庄、联合等2个村。2001年12月,将中房、西大滩、柳树庄、前唐家、后唐家、台子上等6个村划入,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到2002年,建成路网12公里,开发面积5.5平方公里,引进项目100多个,总投资18亿元。2002年2月,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改称海阳经济开发区。

拓展外向型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阳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对外开放的方针,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目标对外,按国际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以外贸带内贸,兴办“三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全县经济全面振兴。1988年,海阳县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地区首批对外开放县。7月,全县举办首届外向型经济讲习班;8月,烟台海达毛纺织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海阳县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12月,海阳爱思箱包有限公司成立。1990年,举办首届樱桃节。之后,连续举办全国专利产品新闻发布会、樱桃节、三胞联谊会、地产品展销会,加强对外宣传与合作。1992年,全县签订合资合同和协议61份,项目总投资1.32亿美元;对外合作领域从第二产业扩展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三产全覆盖。全县兴办三资企业40家,投产22家,完成产值1.68亿元,出口创汇2410万美元,列烟台市首位。1993至1997年,针对国家对外经贸政策和国际投资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重点,改善投资环境,对外经贸工作呈现新局面。海阳县先后与韩国釜山广城市江西区、厦门市杏林区、广东省增城市结成友好城市。加强对合资企业的出资、财务、效益监督,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实行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承诺服务。五年间,兴办利用外资项目112个。自营进出口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1家。到1998年,全市累计兴办外商投资企业166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27家;项目总投资2.8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三资企业出口创汇5.81亿美元,18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海阳投资。1999年,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在新建的16个外资项目中,有12个当年洽谈、建设、投产;项目平均合同利用外资110万美元,是以往项目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投(达)产率最高的一年。2002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4.5%,实际利用外资9800万美元,同比增大93.7%。2003年,引进项目数量、投资总额超历史总和。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897个,总投资109亿元。全市新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87个,过亿元项目由历史上的1个增加到11个。

海阳县第二届樱桃节秧歌队在表演

在对外贸易上,1985年,全县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3390万元,出口10大类100余个品种,销往5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粮油交货值1051万元,食品419万元,土产品111万元,畜产品84万元,工艺品1528万元,五矿产品62万元。进口商品由单一渠道转为多渠道,机械加工设备进口增多。1986年12月,海阳县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定为花生出口基地和活牛出口基地。1987年,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工业品出口比重,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6007万元。其中,工业品、养殖对虾出口额增幅较大。1988年,组织工贸、技贸和农贸间的协作,全县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首次突破亿元,达到1.2亿元。1989年,加强大宗骨干出口商品的生产和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县形成粮油、食品、工艺品、抽纱四大类骨干产品,花生和黄牛出口基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出口基地。县草制艺品厂、绣花厂均被评为全国轻工产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1990年起,进口贸易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1992年,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发出口新产品。多口岸出口,多形式外贸,全县完成外贸出口收购额3亿元。4月份,卓格庄村农工商公司与香港海帝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烟台大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海阳第一家自营出口企业,年创汇50万美元。1993年,国家对外贸易实行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方针,县外贸公司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海阳对外贸易从此直接面向国际市场。此后,县内有奥威鞋业、工艺品集团公司等多家生产企业相继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可以直接进行商品收购、加工、出口等业务。全县着力培植县、乡、村创汇企业“四梁、十柱、百只虎”,即将二轻、纺织、建材和水产4个集团建成大规模、外向型的骨干企业;将东村、留格庄等10个乡(镇)建成创汇骨干乡(镇);培养100个创汇骨干村,成为全县对外开放的顶梁柱。发挥县外贸公司主力军作用,立足自营出口优势,成立专业性的分公司和自属企业。加强与国外大商社、大财团和大企业合资合作。同年,大山所乡卓格庄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水产品出口创汇第一村。1995年,全县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8亿元,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规模出口骨干商品,花生、水产、蔬菜、毛衫、针织、工艺、抽纱、鞋类等,成为海阳出口拳头产品,年出口创汇均在1000万美元以上。1996年,全市自营进出口创汇1519万美元,比1995年增长51.6%。1997年,全市自营进出口企业11家,自营出口创汇2116万美元,为1994年的1.06倍。2000年,全市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2002年,全市出口创汇7322万美元。

培育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 1982年,全县有个体工商业户2749个。1987至1989年,为鼓励和促进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县政府制定并印发《关于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个体联合体经济的决定》,引导个体工商业者守法经营,促进个体经济发展。1989年,全县个体工商业户达到8787户,初步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流通新格局。在实施政策导向、推行承诺服务的同时,全市加快市场改造和建设步伐,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载体。1997年,全市民营企业440户,个体工商户18600户。之后,在思想引导、政策扶持、改进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个体私营经济放手、放胆、放量发展,民营经济呈现出跳跃式、大跨度发展态势,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新的飞跃。1999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总数分别达到2.1万户和482户,个体工商税收达到3430.5万元,增长58.7%,占全市工商税收的29.1%,增幅居烟台市首位。凤城毛衫园区、留格石材园区、辛安针织品园区、胶东水产品批发园区和海阳私营经济园区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1995年,全县个体工业户2032个,工业总产值120303万元(1990年不变价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5.38%。2000年,全市限额以上私营工业企业35个,工业总产值6.07亿元(当年价格),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87%。2001年,个体私营经济入库税金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占全市工商税收的41%。海阳市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和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市)称号。方圆工业园和凤城工业园荣获省级民营经济示范园称号。

方圆集团有限公司 方圆集团是一家大型股份制民营企业,由社办厂起步,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其前身为1966年成立于凉山后公社的“五七”农具修配厂。初时,由1个磨房、1个油坊、4盘烘炉、1个草袋车间、1个麻袋车间和修配组组成,有20多个亦工亦农的工人。到1982年改称海阳县轻工机械厂,进入建筑机械领域时,企业已是三更其名四迁厂址,划属三处不同公社和乡、镇。期间,生产过镢头、锄头、铁簸箕、农用犁头、脱谷滚子机、弹簧播种机等简单农具,轴承瓦、攻丝机、啤酒泵、啤酒过滤器、石子粉碎机、烘干机、水闸门、秤砣、卫生纸打孔机、电热褥子等随机产品。1979年,销售收入17.5万元,利润3.7万元。1980年,高秀担任厂长。1984年,生产省外贸出口机械锄板30万把,获得利润40万元,填补国内空白,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1991年,企业更名为“海阳县方圆建设机械厂”。1993年5月26日,经省政府批准,山东方圆集团公司成立后,平均每年都有10种以上的新产品投放市场,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30%以上,并由建设机械扩展为筑路机械、交通机械、新型建筑材料等全新领域,实现跨地区、跨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营,企业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增长。1993至2002年,集团综合经济效益平均以30%的速度递增。1999年12月,改称方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圆集团)。2003年1月,方圆集团完成企业改制,转变为股份制民营企业,被确认为大型企业。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1.24亿元,上缴税金8630万元。方圆集团产品广泛应用于核电、高速铁路水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集团公司固定资产原值5.6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5.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2亿元,实现利税5.03亿元,上缴入库税金9730.3万元。2020年,方圆集团辖建设机械、成套设备、环保科技、建材机械、金鼎实业等22个法人子公司,拥有一处省级技术中心,生产经营以建设工程机械为主导,范围涵盖一、二、三产业。方圆集团先后被授予“中国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全国发展县域经济突出贡献乡镇企业”“山东省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山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山东省文明诚信百佳企业” 等称号。集团党委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方圆”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2002年5月1日,方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秀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方圆集团成立20周年建厂43周年庆祝大会

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 1983年,调整商品购销政策和社会商业结构,大力发展集体、个体商业,购销两旺。1984年至1986年,改革管理体制,疏通流通渠道,拓宽服务领域,商品丰富,市场繁荣。1986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1亿元。1987年,实施供销体制改革和小型国营商业企业“改、转、租”试点。全县各类商业服务网点发展到8900多个。1988年,通过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增强流通企业的活力,促进商品流通。1987年至1989年,治理整顿流通秩序,对不符合社会需要、不具备开办条件、重复设置和长期经营不善、严重亏损和资不抵债的公司及党政机关开办的公司全部进行清理。加强市场管理和物价管理。1991年,全县城乡各类市场发展到52处,社会商业网点1.4万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建成兴海市场、胶东水产品批发市场,并投入使用。1992年,全县坚持“改造为主、注重配套、提高档次、科学管理”,推进市场建设向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转变。建成专业批发市场6处、综合市场11处,改造搬迁农村集贸市场8处,改造商业网点25个,全县各类市场发展到52处,社会商业网点1.52万个,从业人员2.25万人。年内,流通部门完成销 售 额10亿 元。1993至1997年,加快市场改造和建设步伐,全县城乡各类市场发展到68处,社会商业网点1.83万个。2001年,各类市场发展到70处,年交易额15亿元以上。

1989年,海阳县轻工机械厂新厂区落成时厂貌(方圆集团早期厂房

1991年的产品车间、仓库、办公室

兴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