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海阳市革命老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海阳市革命老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摘要】:中共海阳地方组织遵照上级党委的指示,在全县大张旗鼓地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宣传发动全民团结抗战,争取和壮大抗日力量,同时建立独立的革命武装。会上,宣布成立海阳县抗日救国民运会,刘仲益任会长。各界抗日救国会组织的建立海阳县抗日救国民运会成立后,海阳县又相继成立妇女抗日救国会和青年抗日救国会。

中共海阳地方组织遵照上级党委的指示,在全县大张旗鼓地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宣传发动全民团结抗战,争取和壮大抗日力量,同时建立独立的革命武装

夺取东村联庄会的枪支 1938年2月,中共海阳特委书记刘仲益去牟平崖子村向中共胶东特委汇报工作,请示特委派人来海阳指导,特委代理书记吕志恒当即安排特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振民和特委委员王政安来到海阳。开始研究决定利用海阳县警察局局长纪受之和县保安大队大队长李建吾的矛盾,争取李的中间派打击纪的顽固派。3月,刘振民、刘仲益、李桂岩等与李建吾谈判,达成夺取纪受之的枪,我地方组织与李建吾共同建立一支抗日武装,李建吾任大队长的协议。但后来,李建吾受国民党地方势力派的拉拢,单独拉起了队伍,抛弃了先前与中共海阳地方党组织达成的合作意向。

由于通过国共合作拉起一支受我党影响掌握的较大队伍的行动受挫,特支决定单独拉起队伍建立革命的武装。1938年3月,特支成员刘仲益、刘振民、孙明瑞、李桂岩等人研究决定:由孙明瑞任大队长,刘振民任政委,组织队员兵分三路夺取东村联庄会的枪支。刘仲益带领一路,破坏青威路上的一座木桥,阻止敌人的追踪;李桂岩带领一路,负责卡住东村联庄会的门岗;孙明瑞带领一路,直接进屋实施夺枪行动。

16日夜10时左右,孙明瑞、李桂岩等带领40余人的夺枪队伍直奔东村。凌晨3时许,隐蔽在河北村(今新兴村)一个窑洞里。5点多钟,东村联庄会里的号兵吹起了出操号。参加夺枪的人误认为被联庄会里的团丁发现,大部分自动撤退了,只剩下不到10名队员。李桂岩、李志梅趁敌兵出操的机会,首先把门岗的哨兵制服,接着李志梅率先闯进屋。屋里墙上挂着一支手提式机枪、一支马枪、数支长枪,屋正中一张方桌上面放着一箱子弹,炕上还有一个团丁正在睡觉。李志梅迅速把墙上的两支枪抓过来,把手提式机枪挎在肩上。惊醒的团丁从炕上爬起来要去摸枪,被李志梅喝住缩进被窝。李志梅怕他被窝里有枪,就一手提枪指着团丁,一手把箱子里的子弹往钱褡里装。这时,进屋的队员也把墙上的枪和子弹带摘下来背在身上,共有长短枪50余支。

夺枪队伍向西返回10余里,突然迎面飞来一辆自行车,骑车人身背二八匣子、腰围子弹带,一看便知是联庄会里的人。夺枪的队员马上将其缴枪俘获,继续向槐家泊村走去。这时后面传来枪声。原来夺枪时没掐断电话线,出操回来的团丁见枪没有了,用电话报告了驻小纪的纪受之部和驻行村的李建吾部。孙明瑞当即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他带领,向西北方向撤离;一路由李志梅、孙世堂带领,向西南方向撤离。孙明瑞带领的一路准备还击时,发现夺枪时子弹放在钱褡子里,带在另一路队员手里。撤到于朋村南山时,孙明瑞不幸身中两弹,壮烈牺牲,其他被打散的人全部被俘。李志梅带领的一路在西南方向也跑散了。李志梅等人在茂梓集村南山的庙里被行村民团组织逮捕。

“抗日救国会”的成立 夺枪行动失败后,刘仲益得到共产党员黄瑞祥“孙明瑞被国民党地方势力派的纪中堂、刁义文杀害在于朋村南山”的报告。刘仲益、刘振民、李桂岩等到夏泽村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以“三军”(即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天福山武装起义成立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名义,派员与李建吾谈判,并提出谈判要点:(一)为武装起来抗战,夺枪行动是正确的;(二)被抓人员要全部放回;(三)孙明瑞的死是光荣的,应开追悼会,并惩治凶手;(四)马上成立“救国会”。

1938年3月17日,刘振民等人手持“三军”的信件与李建吾进行了谈判。李建吾知道“三军”的来头很大,迫于形势,答应了谈判条件并与刘振民等人一起到国民党海阳县政府申诉。国民党海阳县政府自觉理屈也答应了条件。刘仲益和孙吉玉两人臂上带着“三军”的符号到中于朋村,命令国民党的乡长买些好衣服给孙明瑞穿上,用最好的棺材装好,同时将杀人凶手纪中堂逮捕,送到夏泽村。第二天黎明,乡长差人将安放孙明瑞遗体的棺木并杀人凶手一起送到了夏泽村。18日,中共海阳特支在夏泽村主持召开了孙明瑞追悼会,入会500余人。中共胶东特委代表刘振民、“三军”代表王一平和中共海阳特支书记刘仲益分别讲了话,号召大家继承烈士遗志,积极投身抗日。会上,宣布成立海阳县抗日救国民运会,刘仲益任会长。民运会的宗旨是:教育和发动全县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救国。会后,枪决了杀人凶手纪中堂,为烈士报了仇。夏泽村挂起了“抗日救国会”的牌子,公开地向广大群众抗日宣传,发动全民抗日,到处张贴“抗日救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投降分裂”等标语,并利用市集,宣传抗日救国。5月7日(农历四月初八),是石马疃头村“香山”山会,抗日救国会组织队伍大张旗鼓的宣传抗日。刘仲益在戏台上发表了两个多小时的演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得到群众的拥护,群众抗日情绪迅速高涨起来。这时,纪受之等人对抗日救国会打着“三军”的旗号宣传抗日又恨又怕,担心群众发动起来没有自己的好日子过,又害怕不支持抗日,被列为民族败类,遭人民唾弃,即托赵松山(当地的小土豪)请刘仲益等人吃饭,要求和好。经中共海阳特支批准,刘仲益、孙世堂前往。赵松山提出不要记仇、大家和好的抗日主张,刘仲益讲了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合作抗日的道理,表示,只要他们不破坏抗日,既往不咎。纪受之、刁培忠等人从里屋出来,与刘仲益、孙世堂等见了面,当面表达了愿意合作抗日的愿望。至此,海阳的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各界抗日救国会组织的建立 海阳县抗日救国民运会成立后,海阳县又相继成立妇女抗日救国会和青年抗日救国会。1938年4月,海阳县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在白沙滩村(今属乳山市)成立。1941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辖区、村妇救会。至1943年,共有会员4.63万人。到1944年底,因区划变动,减为2.2万人。1945年,增至2.41万人。妇救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婚姻自主,争取男女平等,散发传单,传送情报,站岗放哨,拥军优属,做军鞋,磨军粮,瓦解敌人等。仅1944年,就瓦解敌人180人,掩护八路军伤病员89人。在整个抗战时期,妇救会组织全县妇女做军鞋、军袜30万双,缝制军服12.2万套,织手巾、做卫生袋23.4万条(个),磨面687万斤,碾米472万斤。

1939年1月,海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成立。1941年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县青救会辖区、村青救会。1943年,海阳县青救会有会员1.42万人,1944年因区划变动减为6709人,1945年为6360人。在抗日战争时期,青救会团结广大青年,抗日救国,参军参战,支援前线。1944年,发动560人参加了八路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82次。

1940年秋,海阳县职工抗日救国会(简称职工会)成立。1941年辖区、村职工会。1943年,海阳县职工会有会员1.15万人,1944年底因区划变动,雇工人数减少,减为4186人。1945年为4056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海阳县职工会为发动群众抗日救国,张贴标语7800多张,组织雇工同雇主进行增加工资斗争获粮77.58万斤,雇工动员富裕人家捐北海币839.6万元。

1941年3月,海阳县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农救会)成立,主要任务是:在农村配合村党支部和其他群众团体,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1941年4月设立区公所后,辖区、村农救会。1943年,海阳县农救会有会员4.03万人,1944年因区划变动减为2.03万人,1945年增至2.12万人。

1941年6月,为加强对抗日救国工作的领导,海阳县各界抗日救国会(简称各救会)成立。1942年冬,海阳县渔民抗日救国会成立;1943年5月起,海阳县辖各区教师抗日救国会成立;1944年,海阳县卫生医药抗日救国会成立。在中共海阳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各界的抗日救国会先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运动蓬勃发展。

海阳军警血洒威海向阳山 1938年初,东海地区的国民党地方武装,迫于抗战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整编了一些部队加入联军,开展对日作战,一度出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3月7日,日军侵占威海,继而不断增兵进犯内地。中旬,第三军在文登县城与部分国民党地方武装商定成立抗日联军。之后,抗日联军与日军连续作战10余次。10月起,日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抗日联军日渐不支。11月,国民党山东第七区行政专员郑维屏,鉴于日本侵略者以公署为目标、早晚出击及苦于手头兵力不济的实际,调当时齐装满员的海阳军警“出兵堵击日寇”。

接到命令后,国民党海阳县长姜世勋迅即组织召开了军政联席会议,专题研讨了赴威抗战事宜。海阳县保安第五常备队队长姜仞九会同东村、留格庄、盘石店、夏村、郭城、行村、小纪等常备队队长,呈文上峰,请缨出县抗日,以尽军人天职。与会者各抒己见,虽对远赴威海抗战大家有争议,但最终还是达成了“战端一开,地不分南北,共同抗战,日寇侵华是炎黄子孙之公敌,公敌必须公除,方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共识。国民党海阳县保安大队及警察局组建海阳军警前敌指挥部,姜仞九任总指挥,周绍贤任随军秘书,参赞军务。海阳700余军警合编为3个大队,由高星垣、于星五、王世友等分任大队长。全体官兵在夏村戏楼前集合,举行誓师大会。赴威抗战前敌指挥部发出了《抗敌宣言》,激励广大军警保家卫国,勇猛杀敌。之后,姜仞九率领队伍于22日到达威海第四区卧龙村(今属文登区)部署设防。随后组织军警分段破坏了敌人必经的公路、桥梁。26日,与日军在虎豹山激战竟日,毙敌20余人。

28日夜,日伪军1000余人,在飞机、军舰配合下占领虎豹山,分两路大举进攻向阳山。29日晨,日军对向阳山阵地猛烈进攻。郑维屏部连续逃向道头村南山、双角村一带,海阳军警腹背受敌,退到向阳山南端佛顶坚守阵地,孤军奋战。敌人用飞机、大炮对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而且援兵不断增加,麇集而上,战斗异常激烈。因敌我力量悬殊,海阳军警不得不突围撤退。姜仞九身先士卒,率队冲杀,上午11时不幸中弹,以身殉职。分队长孙文华挺身而出,协各队队长率部与敌人激战到下午5时,杀开血路突围出来。当听说还有几名士兵被围困山上时,孙文华率领士兵返身杀进重围,毙敌数名,不幸阵亡。

此次东进威海抗战,海阳军警打出了威风,共毙伤敌舰长小官四郎、指挥官今村以下日军200余名。但自身也伤亡惨重,阵亡86人,伤30余人。战后,周绍贤、高星垣陪同文登、威海等地代表及国民党海阳县政府官员,护送姜仞九等烈士的灵柩悲壮返乡,沿途父老焚香迎祭,景悲情凄。海阳县在城里东北隅广场举行了向阳山抗日烈士追悼大会,社会各界献花致祭。战后,胶东特委委员、民运部长于克恭,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政委宋澄,带领小分队前往海阳县吊唁抗战死难烈士,抚慰伤亡士兵和亲属。1985年3月,姜仞九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