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施核桃+草果产业,助力民族经济发展

实施核桃+草果产业,助力民族经济发展

【摘要】:当初在乡上工作的时候,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三个“一万亩”来帮助村民发展经济,其中我分管了核桃一万亩和草果一万亩。最后,核桃产业发展起来了,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增长,村民们也得到了实惠。

1.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我认为,做民族工作首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把贫困问题解决了,大力发展经济,让群众变得富裕,才能做好民族工作,不然肚子饿着什么都办不了。当初在乡上工作的时候,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三个“一万亩”(指的是茶叶一万亩,核桃一万亩,草果一万亩)来帮助村民发展经济,其中我分管了核桃一万亩和草果一万亩。当时要在一万亩的核桃里做一个一千亩的示范基地,我就在那里住了20多天带着他们一起做样板。最后,核桃产业发展起来了,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增长,村民们也得到了实惠。所以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社会发育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生产方式。在帮助这个民族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这个民族的实际情况精准扶持,发展特色产业。

2.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的深入开展,对民族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比如我们桃树河村和隔壁的那个汉族村寨,大家一起守卫祖国的滇西南边疆,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了300 多年。我们的祖先曾经杀牛杀鸡,歃血为盟,相互支持,如果有敌兵过来骚扰他们寨子,我们的祖先会派傈僳族村民去帮助他们把敌兵追走。同样的,如果有敌兵来骚扰我们,他们也会来支援我们。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平时我们都非常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叔叔、伯伯,大家世世代代都是像亲兄弟一样。小时候,我们还经常拿我们这边的核桃之类的土特产去和他们交换萝卜干等蔬菜。总之,我们两个不同民族村寨的人在一起相处的非常融洽与和谐。在大家相互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过程中,我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方的优点,所以我们两个村寨都发展得很快。

3.重视教育

教育对民族发展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定要重视教育。以我们村为例,我们村一共有330多个人,其中通过自己读书考出去在外面工作的有十个,现在还有好几个在昆明、北京读书的大学生。相对来说,我们村的教育还是比较发达的。我认为应该要通过这种方式,一代一代地促进我们的发展。

4.推进双语教学

我们小时候不会讲汉语,一到三年级我们实行的是双语教学,所以我深刻体会到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双语教学,我们就很难融入这个大社会、大家庭。因此,我认为双语教学是很重要的。有了双语教学,我们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才可以和全国人民一起实现教育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