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快速学习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降水排水方法

快速学习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降水排水方法

【摘要】:在低洼处或挖湖施工时,除挖好排水沟外,必要时还应加筑围堰或设水堤。图5-9 地面排水设备图5-10 三种排水形式a)跌水 b)缓流井 c)急流槽2.地下水降水施工中不仅仅会有地面积水,而且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有地面滞水的地段开挖基坑(槽、沟),常会遇到地下水。

施工必备知识点

园林土方施工中,有时会遇到地面或地下有积水情况,由于积水的存在,对土方开挖带来一定困难,因而土方开挖施工应根据工程地质和积水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排水或降水措施,使土方开挖回填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土方工程施工质量和顺利进行。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或排到低洼处,再设水泵排走;或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不积水;山坡地区,在离边坡上沿5~6m处,设置截水沟、排洪沟,阻止坡顶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或在需要的地段修筑挡水堤坝阻水。

基坑开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有明沟排水和井点降水两类方法。前者在基坑内挖明沟排水,汇入集水井用水泵直接排走;后者是沿基坑外围以适当的距离设置一定数量的各种井点进行间接排水,明沟排水是施工中应用最广,且最为简单、经济的方法。

实践技能知识点

1.地面排水

在施工之前排除地面积水,根据施工区地形特点在场地周围挖好排水沟(在山地施工为防山洪,在山坡上方应做截洪沟)。使场地内排水通畅,而且场外的水也不致流入。在低洼处或挖湖施工时,除挖好排水沟外,必要时还应加筑围堰或设水堤。为了排水通畅,排水沟底纵坡不应小于2%,沟的边坡值1∶1.5,沟底宽及沟深不小于50cm。

978-7-111-46334-4-Chapter05-11.jpg

图5-8 地面排水设备

1—排水沟 2—侧沟 3—截水沟 4—天沟 5—吊沟(急流槽形式)6—吊沟(跌水形式)7—挡水墙

地面排水设备主要有(图5-8):排水沟、侧沟、截水沟、天沟、矩形水槽、跌水和急流槽。下面具体介绍这几种排水设备,如图5-9、图5-10所示。

978-7-111-46334-4-Chapter05-12.jpg

图5-9 地面排水设备

978-7-111-46334-4-Chapter05-13.jpg

图5-10 三种排水形式

a)跌水 b)缓流井 c)急流槽

2.地下水降水

施工中不仅仅会有地面积水,而且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有地面滞水的地段开挖基坑(槽、沟),常会遇到地下水。由于地下水的存在,不仅土方开挖困难,工效很低,而且边坡易于塌方。因而土方开挖需采取有效的降水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土方开挖回填达到无水状态。

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应根据土层的渗透能力、降水深度、设备条件及工程特点来选定,可参照表5-4。

5-4 地下水位的方法选择

978-7-111-46334-4-Chapter05-14.jpg

机械在槽(坑)内挖土时,应使地下水位降至槽(坑)面0.5cm下方可开挖,且降水作业持续到回填土完毕。

排除地下水的方法有普通明沟和集水排水法、分层明沟排水和井点降水,现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图5-11)。

978-7-111-46334-4-Chapter05-15.jpg

图5-11 排除地下水的方法

施工小经验

一般讲,当土质情况良好,土的降水深度不大,可采用单层轻型井点;当降水深度超6m,且土层垂直渗透系数较小时,宜用二级轻型井点或多层轻型井点,或在坑中另布点,以分别降低上层、下层土的水位。当土的渗透系数小于0.1m/d时,可在一侧增极,改用电渗井点降水;如土质较差,降水深度较大,采用多层轻型井点设备增多、量增大,导致经济上不合算时,可采用喷射井点降水较为适宜;如果降水深度不大,土的系数大,涌水量大,降水时间长,可选用管井井点;如果降水很深,涌水量大,土层多变,降水时间很长,此时宜选用深井井点降水,最为有效而经济。当各种井点降水影响邻近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和使用安全,应采用回灌井点或在基坑有建筑物一侧旋喷桩加固土壤和防渗,对侧壁和坑底进行加固处理。

978-7-111-46334-4-Chapter05-16.jpg

图5-12 普通明沟和集水井排水方法

1—排水明沟 2—集水井 3—离心式水泵 4—建筑物基础边界 5—原地下水位线 6—降低的后地下水位线

978-7-111-46334-4-Chapter05-17.jpg

图5-13 分层明沟排水法

1—底层排水沟 2—底层集水井 3—二层排水沟 4—二层排水井 5—水泵 6—原地下水位线 7—降低后地下水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