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张伯苓致函张学良,特别提及“前蒙慨允惠捐念万元,分十年拨给,敝校业已按年列入预算”,同时期待“未竟之数甚盼续拨,以资接济”。用张伯苓自己的话来说,“三四年来之南开,无日不在风雨飘摇中”,“虽中间亦不免稍有波折,然大体则无妨碍”。同时,张伯苓恳请司徒如坤转告其胞妹,无论来否,请“赐一回函,以慰悬企”。......
2023-08-22
1930年3月26日,南开大学召开评议会,商讨成立电机工程系事宜,并决定自下学期始进行试办。[258]同年5月13日,《时报》发表“南开大学近讯”,宣布理学院即将添设电机工程系,并拟于7月17—19日,在“天津、上海、北平三处同时举行入学考试”,考试科目除“英汉文及党义外”,还包括“物理、化学、算学等门”。[259]
作为南开大学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先声”,张伯苓对此十分重视,并多次与在校师生言说,阐明电机工程系对于学生乃至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1930年4月,《南开大学周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电机工程系的筹备情况:
缘我国各大学已创办电机工程系者,除上海交通大学外,尚未多见。我校开办斯系,实为华北各大学空前之举,对吾国电机工程学界尤增益不少。按电工学系之不易办,多因试验仪器上之困难。此次本校办理该系,对此种筹备颇有把握。且闻本市唯一电气工程之电灯电车公司因本校校长为该公司董事,已允将其工厂借作该系之实验室,殊属难得之机会。并闻该公司之比国工程师亦定常来校讲演各种问题。至于课程上,除工程专业课程外,语言决定第一学年即学法文,预备二年后便可直接听讲,且毕业后,留学法、比,亦大方便,较之中学毕业即行赴法、比强多多矣。该系之教授等业已聘定多人矣。[260]
1930年秋季,南开大学增设了电机工程系。其实早在1930年之前,南开大学即做好了成立电机工程系的准备,成立该系的基础已大体具备,“物理学、数学、化学,在理学院中已有相当之设施。经济、商法、工业管理等科目,在商学院中亦均完备”。[261]之前因财力有限,未能实现。在1929年教授离职风波的刺激下,张伯苓加快了工科教育的“步伐”,开北方电机工程学科风气之先。[262]电机工程系开办后聘请卢祖诒为主任。卢祖诒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科硕士,因此课程设置基本以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为摹本,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年: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微积分、图形几何、机械画图、国文、英文、法文;第二年:微分方程式,电机工程学—电机工程原理直流电机,应用力学—静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法文,电力量法,机器工厂实习,翻砂实习,金工实习;第三年:电机工程学—交流电路、交流电机,热力工程,应用力学—动力学,水力学,经济学,电机工程试验—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测量,机械工程实习;第四年:电机工程学—交流电机、电力输送,无线电原理,近代物理学,工业管理,商法,电机工程实习—交流电机、无线电。选修科目:蓄电池、有机电原理、高等电路、发电厂工程学、电机铁道、汽油机。[263]
为比较私立南开大学的电机工程系课程设置的特点,特将国立武汉大学1936年电机工程系课程设置目录摘录如下:
第一年:基本英文、微积分、普通物理学、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化学实验、机械画、画法几何、机械学、工厂实习;第二年:直流电机学、交流电机学、微分方程、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发动机学、热力实验、水力学、水力实验、机械工程画、测量学、冶金学;第三年:交流电机、交流电机习题、电报及电话、直流电机设计、动力工程、直流电机实验、电仪校准、电报电话实验、电磁学、结构设计、材料实验、应用物理;第四年:电力传布、无线电、无线电实习、交流电机设计、验光学、电力工程、电力机关、经济学、会计学、电车。[264]
就课程设置而言,南开大学大体能够达到国立武汉大学的课程设置“标准”。当然,两校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而这些差别正显示了南开大学因时因地,立足天津实际情况开展办学的宗旨。诸如南开大学注重语言的学习,除了两校共同开设的英文课程之外,南开还注重学习国文、法文。法文为比利时的官方语言之一,而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正是“比国”(按:比利时)所开办。
为办好电机工程系,南开大学积极借鉴兄弟高校的办学经验,并请求给予“支援”。1930年4月20日,南开大学致函上海交通大学,请求将“所有关于电机工程教授各事……各为检寄一份,俾资参考”。[265]
除了向兄弟高校学习之外,南开大学还特别与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加强联系与合作。1930年11月4日,张伯苓特宴请该公司工程师,并介绍电机工程系,阐明人才培养之理念,认为电机工程系应“尚实习而不重理论”,并且希望“今后与本市各电气机关切实联络”[266]。与此同时,张伯苓还利用其担任该公司董事之便,“利用其机器厂作为实验,并请其工程师随时到校讲授”[267]。为谋求“知识与经验之适合”,电机工程系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诸如比商电气公司、法国电灯房与津浦铁路局车厂等。[268]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和实践机会,南开大学还派遣大四学生前往南京大都会电厂(Metropolitan Electrical Works)进行为期5个月的实习。[269]为使学生“卒业后实地服务时,不致发生捍格之苦”,南开大学还与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作设立电机工读门,并于1935年秋实行。学程安排如下:
第一、二学年与电机工程系完全相同外,在第二学年暑假中,须有工厂实习七个星期;第三学年课程上与普通电工系稍有增减,待暑假放假,即分至各合作工厂实习,自该年七月起始,至翌年正月止,为时凡七个月。在各厂实习时期,每周上课六小时,至二月初第二学期始时回校,接读第四年未竟学程。卒业时除得理学士学位外,并由所在实习工厂出具证书,证明在厂工作成绩。[270]
为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办学质量,私立南开大学加大对实验室、实验设备的投入。1931年春,建成直流电机及金工实验室;1932年5月,建成电工系交流电及机械实验室。南开电力工程系,“偏电力方面”。兹以1935年度为例,电力相关的实验设备包括:14台直流电机、4台交流发电机、2台交流同步发电机、4台感应电动机、1台同步电动机、6台变压器、1台回转变流机、8个汇电环、三相交流开动变压器、1台交流整流机、60余个各种电表、40余个电压计、12个电力计、2个电频计等。[271]未来计划将“拟成立发电厂,厂内设锅炉2座、七十二马力蒸汽机2座、六十千伏安交流发电机2座”。[272]
电机工程系的创办,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据1931年的统计,电机工程系学生人数为76人,占理学院学生总人数(132人)半数以上。[273]1934年学生约80人,已毕业的两届学生“分赴国内各电业界服务,均获好评”。[274]1935年理学院共有学生90余人,电工系人数依然较多。[275]
如上述引文所说,“电工学系之不易办,多因试验仪器上之困难”。上海交通大学之所以能够创办该系,主要得益于铁路局、电报局的长期稳定资助。现将该校电气专业实验室设备摘录如下,以此说明试验仪器之不易。以1926年交通大学电机实验室为例,其设施设备项目摘录如下:
电机实验室分直流电、交流电实验室。直流电室置备发电机两座,分别与五十马力及二十马力感应发动机相接,其他大小发动机十五座,专供实验之用。交流电室备有大号交流发电机两座(一与煤气机相接),感应调整机,感应发电机,转换电流机,三万弗脱标准实验变压机,水银更正电流器,以及其他感应式、拒力式发动机等;电气仪器室并备电流表,安培表,电力表,电流调节器,交流电变向表,感应电圈蓄电器,以及防电等器,足供实验之用……并可实验单行或多行之电圈,及用电圈所制之发电机,发动机等,俾学生得充分之经验;又标准量法及测光实验室两间。标准量法实验室,现备标准拒力电位表,标准效率测验器,流电表及抗力测量等器;测光试验室,置备尺光表,光度测验表,标准灯及光镜、光度标准等。[276]
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实验设备的项目来看,系科开设的难点的确在于“试验仪器上之困难”。1935年度南开大学电力实验设备仍比1926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相差较远。私立南开大学在办学经费筹措困境之下,致力于转型发展,实属不易。
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的创办避开了与清华、北大等北方国立高校的同质化竞争,为电机工程界培养了诸多人才。据统计,至抗战之前,电机工程系共培养学生近百人,服务电业,颇有声誉。[277]除了电机工程系,南开大学还在其他院系学科设置上有所探索。诸如在筹备电机工程系的同时,积极筹备医预系;[278]隔年,也即1931年秋,理学院打算增设化学工程系。[279]但是因“创设之际,规模尚小,拟不另设系,仅就原有之化学系中,另置一门,名‘工业化学门’”。[280]尽管如此,私立南开大学通过频频“动作”,试图为今后“工学院”的创建奠定基础,也试图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找寻新的“增长点”。
有关权力让渡与资源获取:变革时代的南开大学、政府 与社会:1919-1946的文章
为此,张伯苓致函张学良,特别提及“前蒙慨允惠捐念万元,分十年拨给,敝校业已按年列入预算”,同时期待“未竟之数甚盼续拨,以资接济”。用张伯苓自己的话来说,“三四年来之南开,无日不在风雨飘摇中”,“虽中间亦不免稍有波折,然大体则无妨碍”。同时,张伯苓恳请司徒如坤转告其胞妹,无论来否,请“赐一回函,以慰悬企”。......
2023-08-22
大学校长的办学理想,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办学特色。探讨张伯苓的办学理想,有助于深入理解私立南开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一)何谓“真正民立的大学”:美国模式的借鉴要厘清张伯苓的办学理想,则不得不回答何谓“真正民立的大学”。张彭春的办学设想与私立南开大学实际办学之间的差异也正反映了这一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总体来说,张伯苓办理所谓“真正民立的大学”,其实就是办理以哥伦比亚大学为模板的私立大学。......
2023-08-22
然而,张伯苓或南开大学“知名度”的获得除了跟基督教青年会有关,也与张伯苓积极倡导体育有关。张伯苓及其私立南开如何通过体育获得知名度,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本人积极参与体育界组织的运动,并出任负责人。张伯苓是近代体育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活跃在国内、国际的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中。张伯苓在多个场合表示,国人最缺体育。张伯苓多次率领南开学子或国内运动员参加国际......
2023-08-22
除却颁布《中国国民党抗战救国纲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大纲》等指导性文件之外,国民政府还颁布了诸如《战区内学校处置办法》[138]《战事发生前后教育部对各级学校之措置总说明》[139]《教育部拟定之平津沪战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140]等文件,指导战时高校的院校调整,以便进一步整合办学资源。院校合并的同时也整合了有限的办学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率。除了院校合并之外,在合并院校内部,教育部对系科也进行了整合调整。......
2023-08-22
随着国民政府逐步强化教育治理,国家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至私立大学领域之中,深刻影响了私立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根据条例,教育行政机关有权力审核董事会的财务及事务状况,董事会的解散与否须征得主管机关的同意。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于私立大学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国家力量在私立大学办学中的高度存在。二是国民政府虽然增加经费预算,但与实际支出仍有差距。......
2023-08-22
[3]在1919年正式创办南开大学之前,严修、张伯苓曾有两次办理专门科(班)的经历。1915年8月,南开学校增设英语专门科一班。继英语专门科之后,南开学校于1916年增设高等师范专门班,招收有志从事教育工作的青年学习高等师范课程。南开学校开设高等师范专门班,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英文专门科以及高等师范专门班的顺利开办,加之直隶巡按使朱经田加拨常年补助费5000银元,使得南开学校对于大学部的创办信心满满。......
2023-08-22
私立南开大学因是首个被日军轰炸的高校,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战时高校坚强不屈之代表,也因此蒋介石承诺“有中国即有南开”。[125]所以从国民政府的意愿来说,也不希望在此阶段将私立大学收归国有。综上所述,国民政府不足以仅仅“为了管理制度上需要以免其他学校群起效法”而将私立南开大学收归国立。事实上,国民政府在全面抗战之前对私立南开大学的补助即较其他私立大学要多,也未见“群起效法”之说。......
2023-08-22
1929年对于南开大学来说是“多事”之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召开会议,并进行改组。本年度还有一事对于南开大学来说,亦是沉重打击,即教授离职风波。[110]黄钰生的回忆确认了教授离职风波的事实,但未对具体细节进行说明。1929年萧蘧等教授聘任到期,正准备续聘之际,在所有教授均加薪的情况之下,未给萧蘧加薪,从而导致其认为这是学校不愿意续聘的示意,因而愤然离职。以1923年商科为例。......
2023-08-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