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开大学:困境化解的差异化办学尝试

南开大学:困境化解的差异化办学尝试

【摘要】:在1929年南开大学遭受教授离职风波之后,张伯苓随即着手思考如何化解困境。办学经费的获取是南开大学重点考虑的方面。除却办学经费之外,南开大学试图从学科设置上进行突破,也即进行“差异化”办学,以此来达到两个目的。[256]基于如此工商业环境,南开大学因地制宜,积极创办电机工程系与经济学院。[257]本章节即以电机工程系与经济学院的成立为例,来说明南开大学如何立足当地条件,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化解办学困境。

在1929年南开大学遭受教授离职风波之后,张伯苓随即着手思考如何化解困境。办学经费的获取是南开大学重点考虑的方面。除却办学经费之外,南开大学试图从学科设置上进行突破,也即进行“差异化”办学,以此来达到两个目的。目的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满足就业,形成特色,为吸引生源、获得社会认可提供重要保障。目的之二,通过设置更具“竞争力”的或者特有的专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他高校“恶意”聘请师资的可能性,减少师资流出现象的发生。在与何廉的商讨之下,张伯苓决定放弃与清华、北大在人才培养同质化方面的竞争,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北大、清华暂未涉及的学科:工科和商科[255]。关于天津工商环境,颜惠庆在其自传中曾有述及:“天津为华北进出口贸易商埠,乃一繁荣兴旺的工商业中心,布满各种大小型的工厂。具有历史的开滦矿务总局、启新洋灰公司、久大精盐公司等,均在天津设置管理处。此外,尚有不少地毯织造厂。其中仁立公司最为驰名。驻在天津的金融机关,亦复不少。如大陆银行,其股东多系居住天津人士,总行即设于天津,当地工商各业,即属该行服务对象。凡此不过举其大概,非谓天津之重要企业,已盖于此。”[256]基于如此工商业环境,南开大学因地制宜,积极创办电机工程系与经济学院。1930年5月,张伯苓对全体学生发表谈话,尤其提及即将成立的电机工程系,并将之视为“今后发展之第一声”。“此本系数年前之计划,以经费关系,迟至今年始克实现。”而对于商科的发展,张伯苓亦有新的打算和设想,即今后“亦当不惜巨款,力求质之精”。[257]本章节即以电机工程系与经济学院的成立为例,来说明南开大学如何立足当地条件,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化解办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