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作品的美学研究来说,传统哲学美学过分关注美与美感判断的本质,却过分忽视艺术作品所蕴藏的审美经验事实,导致抽象思辨方法盛行,而科学的美学分析方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正是艺术美学及其分析方法的意义所在。例如,为了对某件艺术作品进行美学分析,我们的首要目标不是考虑这件作品是否符合人们自己的美感需要,而是要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精神内涵是什么,分析这种情感与精神是否得到了准确的、有效的表现。......
2023-08-22
线条是图像语言的重要形式,尤其是绘画领域的核心语言。在绘画领域出现了点画法之后,线条仍然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绘画创作中,线条的审美表现意义是多方面的。第一,从线条造型角度来讲,线条具有特殊的分界作用,因而线条可以用来塑造视觉形象,完成画面构图效果。白纸上的一根线条,既是分隔两个单元,也是区分两个世界。这两个单元或这两个世界因为线条而被创造出来。若干线条的处理,就使得某种画面形象跃然于纸上,让人惊叹线条的绝妙表现能力。第二,从线条意蕴传达角度来讲,线条的流动总是随着人的身心运作而完成,它本身同人的生命、人的精神具有内在联系。心理学提醒我们,笔下描画出来的线条,其起伏、流动、粗疏或者细密,曲直的程度,都与人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因此,画面上的线条总能传递作画者的精神内涵,诸如某种感觉、情感、情绪、观念、思想,总会流淌在线条中,渗进画面。敏感的观赏者总能捕捉到画家留在画面中的感觉、情绪或观念。在安格尔的作品《泉》中,陶罐里倾泻出的清流,恰如轻风吹拂的杨柳一般抚贴少女优雅的躯体,跟随少女躯体的线形,将无限浪漫的遐想诗意地流淌下来,让人不仅看到古典诗情的画面形象,也能体味安格尔倾注画中的细腻柔情。
线条美的创造是因人而异的。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线条显得奔放、洒脱,而元代画家倪云林的线条飘逸、空灵;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线条显得冷静、精确、沉稳,而19世纪印象派画家凡·高的线条显得急躁而冲动。不同的用线方式体现不同的绘画气质与审美特点。假如一个人神气不足,画出的线条可能虚浮无力;假如他动作不够灵活、不够敏捷,画出的线条可能生涩、笨拙。
线条美的欣赏也会因人而异。由于性格、爱好、趣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会偏爱不同的线条及其描绘方式。有人就喜爱线条造型感极强的画面,如民间艺术、工笔绘画等。但也有人喜爱色彩晕染效果突出的画面,如印象派画作。18世纪英国画家贺迦兹在其著名的美学著作《美的分析》中明确表示偏爱蛇形线(S形线),认为这才是世界上最美的线条。
有关艺术美学方法论的文章
对艺术作品的美学研究来说,传统哲学美学过分关注美与美感判断的本质,却过分忽视艺术作品所蕴藏的审美经验事实,导致抽象思辨方法盛行,而科学的美学分析方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正是艺术美学及其分析方法的意义所在。例如,为了对某件艺术作品进行美学分析,我们的首要目标不是考虑这件作品是否符合人们自己的美感需要,而是要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精神内涵是什么,分析这种情感与精神是否得到了准确的、有效的表现。......
2023-08-22
1947年,米格林被撤销了通敌罪,但被裁定为造假罪,判处一年监禁。但是,以艺术作品的美学研究为己任的“艺术美学”并未得到广泛承认,更不用说确立艺术美学的方法论。至今,西方学术界仍然广泛使用“美学与艺术理论”这种说法,较少使用“艺术美学”这个说法。这是传统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表明艺术美学是一个值得深入开掘的领域。......
2023-08-22
艺术作品面向文化共同体发挥其公共审美作用,有多种途径。精神导向力是艺术审美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共同的信仰、信念等深层精神内涵指引人们行为的牵引力、驱动力、感召力、影响力。周文王也得到了天下称其为贤能的美誉。这是艺术具有美德建构力的基础所在。这种艺术有时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熏陶、感染人们,有时则以强烈的审美冲击力去唤醒、激励人们,其宗旨都是要以艺术的方式引导人们养成善良的德行。......
2023-08-22
山水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展示了独特的自然景象及其审美经验。我们通过考察孟浩然的山水诗将会发现,山水诗具有集艺术与哲学于一体的话语传统,旨在通过诗话的方式阐述人的生存环境理想,或称人居理想,而不是单纯为了描述自然美或艺术美。这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诗话的环境美学。......
2023-08-22
艺术作品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有其特殊的双重性格。这导致艺术作品离不开社会物质与技术条件的支持,具有先天的物质实践特性。注重笔墨技术的山水画理论,促使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朝两个不同的方向拓展,一是精神化、哲学化方向。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追溯绘画源流,指明绘画宗旨在于“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表明艺术作品的价值指向伦理道德与宇宙本质。艺术审美价值的另一个拓展方向是物质化、世俗化。......
2023-08-22
文化结构是艺术风格形成的长时段的因素,体现在艺术家的技术手法及其作品形式对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的适应性。教育或训练模式是艺术风格的短时段的构成因素。对艺术风格的形成而言,教育或训练模式具有奠基意义,它导致一个学员或艺术家熟悉并习惯使用某种艺术表达方式,形成包括题材、语言、工具、技法等因素在内的特定创作模式。......
2023-08-22
从审美文化角度看待这一历史现象,我们不应过分强调“高考生”的智力差异,仿佛“艺术生”群体的智力水平低于其他学生。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艺术的文化性质与地位,需要我们摆脱西方传统美学的局限性,重视研究中国艺术与文化现象对于重构艺术概念的意义。从西方思想文化及其传播历史来看,这些艺术形式通常由哲学家们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文化是理解艺术概念的逻辑前提。......
2023-08-22
但是,孟浩然的山水诗就像诗话的环境美学,通过独特的环境意象叙事,淡化了理论思辨与感性审美的冲突,兼容了思辨逻辑与审美逻辑。看来,山水诗虽然都注重环境意象叙事,但其精神宗旨并不完全相同。有鉴于此,孟浩然山水诗的环境审美意识及其环境意象系统体现了兼容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特点。这些诗作构成了针对现实人居环境的审美叙事体系,直观地呈现了日常山水田园场景,或山峦,......
2023-08-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