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点画方法引领山水画审美变革

点画方法引领山水画审美变革

【摘要】:例如,山水画常用的点画法,在名义上称作“点”,实际上是较短的线条或较小的块面。这也导致山水画的造型特点与整体画风发生了重大改变,山水画的审美模式也随之改变。这表明,山水画的点画方法具有特殊的形式美感与视觉魅力。画面使用了一种新的点画法,即分色点彩绘手法,美术史上习惯简称为点彩法。如此看来,点画已经具有独立的绘画语言地位与形式美学价值。

严格地说,艺术作品不存在独立的点。在绘画领域,被人们习惯称道的“点”,往往也是线或面的特殊形式。例如,山水画常用的点画法,在名义上称作“点”,实际上是较短的线条或较小的块面。不过,为了区分不同时代、不同画家在具体绘画创作中所使用的笔法特点,用“点”或“点画”术语还是比较恰当的。艺术史将水墨山水画使用的雨点皴、横点皴称为点画法而不是线画法,更能体现这类笔法及其作品的美学特征,更容易让观众理解其形式意味。明代董其昌绘制的《仿米氏云山图轴》就使用点画法描绘山石、草木,画面形象与情趣同一般的线画法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唐宋之际,山水画的形式语言核心是线条。无论是青绿山水画,还是水墨山水画,其造型与着色都以线条为基础。但是,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语言格局,将点画(点染)用作山水画的核心语言形式,使得山水画法更加自由,山水形象更加灵动,山水意蕴更加清淡。这也导致山水画的造型特点与整体画风发生了重大改变,山水画的审美模式也随之改变。这表明,山水画的点画方法具有特殊的形式美感与视觉魅力。

图7-3 (明)董其昌:《仿米氏云山图轴》[8]

图7-4 [法]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9]

董其昌绘制的《仿米氏云山图轴》使用点画法完成山石、草木的造型与渲染,其画面形象与特点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线画法,也与修拉采用点染法绘制的《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迥然不同。

19世纪法国后印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修拉创作了《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此画描绘巴黎附近大碗岛的一个晴朗日子里,游人们聚集在河滨的树林间休闲度假的情形,或散步林间,或躺卧草地,或闲坐观赏,或嬉戏、谈天。画面使用了一种新的点画法,即分色点彩绘手法,美术史上习惯简称为点彩法。修拉使用许多不同种类的颜色小点来完成人物、动物树木、水面、阴影等事物的造型及其空间组织,使得整个画面的形象造型与构图手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绘画。修拉的这件作品完全以点画为基础,比早期印象派依然倚重线条与块面的画法语言更趋“印象感”,也导致作品看起来过于冷静、淡漠,缺乏热情、激情。正是通过这种特殊的点彩画法及其呈现的奇异视觉效果,使得修拉的作品比早期印象派更具反叛西方传统艺术理想的气质。

如此看来,点画已经具有独立的绘画语言地位与形式美学价值。不仅点画本身的熟练应用可以创造特殊的绘画形式美,而且点画还可以独立地完成画面构图与形象造型任务,丰富了绘画语言及其审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