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审美文化形象,《诗经·汉广》中的游女在实质上就是“游女意象”。从审美文化的源流来看,游女意象应该源自汉江游女。作为审美文化创造的产物,《诗经》游女是情感的、诗意的、想象的形象,是诗性智慧的结晶。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先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知道游女(意象),然后根据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某种逻辑关系去反推,认为古代汉江流域出现过游女,甚至有人再依据这样的结论认为古代汉江流域确实出现过游女。......
2023-08-22
汉江游女源出于《诗经》,但如果依据《诗经》成书的渊源,汉江游女应该源于古代歌谣。歌谣中的游女意象是我们理解游女意象表达方式的重要环节。那么,描述汉江游女的古代歌谣到底源自汉江流域地区还是非汉江流域地区呢?
按照文学史的一般解释,《诗经·周南》所收11首诗均源出古代周南地区的地方歌谣。古代周南地区即黄河以南至汉江流域[5]。由于《汉广》明确表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人们通常认为这属于汉江流域的歌谣。《毛诗序》认为《汉广》旨意在于“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汉江之域”,清代陈奂注疏“南国即江汉之域”。[6]
有人认为《周南》所收歌谣11首并不一定属于汉江流域或江汉流域。[7]《汉广》就不是南方的诗。其重要理由如下,第一,《汉广》开篇即说“南有”,显然是立足于北方。《小雅·南有嘉鱼》歌颂周王宴饮嘉宾,就是立足于周王室而言“南有”,并非立足于“嘉鱼”产地而言。第二,《汉广》旨意在于说明“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如果作者(歌谣)就在汉江流域附近,何必要渡汉江(或长江)以求游女?不过,这样的理由并无足够的说服力。后一理由涉及“实指”渡江与否的问题,与《汉广》抒情本质相背,显得过于牵强。前一理由则忽视了文学或歌谣中的“空间”概念是比较特殊的、多向度的。“南有”的确存在“北方视角”,但这种北方视角可以是现实空间上的,也可以是精神或心理空间上的。就《汉广》而言,既可以是身在南方,心向北方,从而歌咏“南有游女”;也可以是北方人心向南方,从而歌咏“汉有游女”;还可以是南方歌谣或南方故事吸引北方人,由北方人来传唱。
因此,《汉广》一诗是否源出汉江流域,并不是可以轻易通过《诗经》本身的诗句来考证的。而可以肯定的是,《汉广》一诗无论源自南方还是北方,其歌谣内容一定与汉江流域有关,与汉江流域的“游女”有关。也就是说,《汉广》所传唱的游女意象的确源自“汉江游女”,这正是《汉广》一诗的题旨所在。至于传唱汉江游女的歌谣(诗)到底出自北方或南方,这并不是《汉广》这首诗的关键问题。
有关艺术美学方法论的文章
作为审美文化形象,《诗经·汉广》中的游女在实质上就是“游女意象”。从审美文化的源流来看,游女意象应该源自汉江游女。作为审美文化创造的产物,《诗经》游女是情感的、诗意的、想象的形象,是诗性智慧的结晶。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先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知道游女(意象),然后根据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某种逻辑关系去反推,认为古代汉江流域出现过游女,甚至有人再依据这样的结论认为古代汉江流域确实出现过游女。......
2023-08-22
现实游女指的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游女人物与事迹。在今天,出于对地方文化研究与建设的迫切需要,追寻古代汉江流域现实生活中的游女形象及其事迹的努力,显得更加迫切。我们不能说今后对汉江游女的现实性身份的求证完全缺乏可能条件,但在今天,汉江游女的形象与事迹主要停留在“意象性”和“观念性”层面。这就是说,我们绝不能因其现实性身份的可疑而否定汉江游女其人其事的存在地位与历史地位。......
2023-08-22
就汉江游女形象的性质与内涵来说,意象游女是自《诗经》记载以来最重要的内容。这意味着汉江游女形象及其事迹首先并且主要是以文学或艺术方式存在于历史中。与此类似,意象性的汉江游女虽然存在于文学艺术史,存在于精神性的审美文化史,但这并不等于说汉江游女就绝对是虚构的、不真实的。这便是文学艺术的深远意境,这便是汉江游女在文学诗意中的真实性存在与无限性价值。......
2023-08-22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但这并没有影响后人对游女形象及其生活情形的审美想象与艺术建构,而且这种审美想象和艺术建构的热情似乎有增无减。其实,这里所说的“游女其人”,主要针对“审美文化”范畴中的游女人物形象,并非针对古代汉江流域现实生活中的游女人物形象。作为审美文化现象的汉江游女,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主要体现为现实性、意象性、观念性这三种形象,并留存在三种不同性质的文化领域,保持着三种不同的文化性格。......
2023-08-22
第一章《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收诗三○五篇,还有六篇有目无辞。《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是王畿之乐。《诗经》的成书应该与古代的采诗制度有关。旧说孔子曾对《诗经》进行过删定。这种质疑的基础是认定《诗经》一次成书。从现存文献看,《诗经》是陆续编成的。......
2023-12-07
而观念游女却直接与人的某种意志、信念、道德价值观相关联,不需要任何感性的实际的东西作为依托,可以说是纯粹的精神形象。观念游女通常以隐喻的方式存在于历代文本中,并借助看不见的“意味”“内涵”被某些人阐述出来。那么,观念游女的存在方式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08-22
这当然涉及周王朝统一天下的政治与文化诉求。周文王要在政治、经济最终也在文化上统一天下,必然要对“蛮夷”之地的汉江流域进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的实质影响,使之纳入整个周王朝的体制框架之内。尽管《关雎》与《汉广》二诗都源出于古代周南地区的民歌,但文化气息与美学特征存在很大差异。......
2023-08-22
第八章女人的源头活水——事业尽管石油是我们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关键资源,但这个地区尚待开发的创造力却是一种更珍贵的资源。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保障是拥有知识、生活经验和个人能力。——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财女来说,“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人力资产。最后,对财女而言,一份能够发挥自己热量的事业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催化剂。......
2024-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