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践美学:艺术创造与社会生活的反映

实践美学:艺术创造与社会生活的反映

【摘要】:无论是艺术意象论,还是艺术境界论,都强化了艺术欣赏、艺术鉴赏的意味,主体自身的人格、品性与修为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实践美学却看重艺术创造,强调艺术作品的现实生活气息和社会实践意义。他希望文艺工作者站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人民大众开展艺术创作。据此,刘纲纪认为艺术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当然,实践美学研究家并未完全遗忘艺术实践或艺术创造问题。当人类一切实践活动达到某种自由程度

无论是艺术意象论,还是艺术境界论,都强化了艺术欣赏、艺术鉴赏的意味,主体(包括欣赏主体、创造主体)自身的人格、品性与修为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对艺术作品的精神特质与功能的偏重,支撑了艺术作品特有的心灵化特点。实践美学却看重艺术创造,强调艺术作品的现实生活气息和社会实践意义。

实践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学发展的重大事件,是建构中国特色美学理论的重要资源。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形成首先源自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希望文艺工作者站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人民大众开展艺术创作。这个文本从美学与政治意识形态角度明确了艺术立足实践、服务实践的基本观点,是从艺术作品的社会实践功能与价值角度阐释艺术作品的本质。它代表了“实践宗旨论”,是实践美学的重要内容。

实践宗旨论并不是西方美学的照搬。众所周知,德国启蒙思想家鲍姆嘉通将美学当做研究感性认识即低级认识方式如何完善的科学,借以教导人们如何以美的方式去思维。康德将鲍姆嘉通所说的美的方式或低级认识方式转换为“审美判断”,旨在研究审美判断及其与真理、自由的关联;黑格尔则将其转换为“美的艺术”,旨在研究艺术(美的艺术)及其与绝对真理的关联。康德与黑格尔都把如何认识真理当做美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并未考虑美学理论如何指导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对西方传统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来说,美学理论与其说是对艺术实践的总结与指导,不如说是对人类思维或精神活动的改善。在康德和黑格尔以及其他西方传统美学家眼里,“美的艺术”的创造者都是天才,天才的创造物应该用于改善大众的思维方式,怎么会要求天才接受美学的指导呢?黑格尔的学生鲍桑葵说得更干脆明白,美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宗旨是要认识而不是要指导实践。……我们必须坚定地指出,美学家并没有手持一套批评的原则和戒条这一精良的武器,无礼地侵入艺术家的领域”,美学理论家了解艺术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干涉艺术家,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术兴趣”。[26]但是,精研西方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的朱光潜扭转了西方传统美学的性质与目标,断言原本作为“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的美学已经成为“独立的社会科学”[27],美学理论已经成为“文艺实践的总结和指导”[28]。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界仍然普遍推行实践宗旨论,强调美学的任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力求系统地研究客观现实的美的产生发展的规律、人对现实的审美的反映和作为这种反映的集中表现的艺术的规律;从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艺术发展的丰富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艺术的经验,科学地阐明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艺术发展的特殊规律,用以帮助社会主义艺术的发展”[29]

李泽厚进一步从学理上阐明了艺术根源于实践的基本见解。他认为,艺术作品既是基于情感本体的审美经验,也是基于物质实践的物态化的现实存在,二者的统一使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形成艺术美,具有主客统一的本质特征。但主客统一特征不是艺术美的“根源”,艺术美的根源在于实践,是“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美学上(也不只是在美学上)的一种具体的表达或落实”,正因为“自然的人化”或物质实践,“才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这就是主体论实践哲学(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30]在他看来,“从古至今,可以说并没有纯粹的所谓艺术品,艺术总是与一定时代社会的实用功利紧密纠缠在一起,总与各种物质的(如居住、使用)或精神的(如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需求、内容相关联”,而实用的、功利的人工制作能够转向纯艺术或艺术品,正是人的审美心理或情感本体的建构,因此,“何谓艺术品?只有当某种人工制作的物质对象以其形体存在诉诸人的此种情感本体时,亦即此物质形体成为审美对象时,艺术品才现实地出现和存在”[31]。艺术品得以创生的具体机制在于,作为物质实践的“艺术生产审美心理结构,这个结构又生产艺术。随着这种交互作用,使艺术作品日益成为独立的文化部类”[32]

很明显,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主要是从哲学本体论角度探讨艺术作品的根源。这一方法论对以后实践美学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刘纲纪作为实践美学的重要代表,也主张“从哲学的高度说明艺术的本质和规律”[33]。所谓“哲学的高度”就是“最高的思维科学”“世界观”的视角。据此,刘纲纪认为艺术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这种实践美学方法在艺术现象维度上缺乏深度研究与支撑。刘纲纪曾经坦言实践美学“对许多问题的探讨还停留在哲学思考的层面,和文学艺术的具体现象的研究结合很不够,这就使它难以获得较普遍的关注和产生较广泛的影响”[34]

当然,实践美学研究家并未完全遗忘艺术实践或艺术创造问题。蒋孔阳曾提出“多层累的突创”概念,把美的欣赏与美的创造结合起来,认为美的创造既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而交互形成时空复合结构,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和出现。[35]这表明,美和艺术就是多层次的积累,是时空的复合结构。张玉能以此为基础,对实践美学的核心范畴,即开放的、多层次累积的实践结构概念作了系统阐释。张玉能认为,过去的实践观排斥了实践的意识作用层与价值评估层,封杀了实践范畴的开放性、多层次累积结构性。实际上,作为人的感性现实活动的实践,除了最核心的物质生产范畴之外,还包括精神生产、话语实践。物质生产并“不是纯粹的(狭义的)审美活动,但是它可以逐步地发展成为审美活动”,如早期人类的筑居活动是为了栖身、生存,后来产生了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建筑[36]当缺失性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精神生产就发展起来了,以满足人们的发展性需要,谋求人的自我实现。在人的各种精神活动如科学认知、道德伦理、艺术、宗教信仰活动中,由于它们都包含了心灵的自由和自主的意识,具有精神的超越性,故而含有审美的基础,而“审美活动本身就是精神活动之一种,它与其精神生产其他种属(认知活动、伦理活动、宗教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7]。当人类一切实践活动达到某种自由程度即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个体与社会相统一、超越实用功利目的的时候,都可能发展成为包含审美性质的实践活动。总之,“人的现实存在只能是实践,在实践的整体之中,物质生产、话语实践、精神生产是内在地统一的,组成了以物质生产为核心,以话语实践为中介,精神生产为显象的交互作用的立体网络系统,而其最具有显象的敞亮的光辉的,则是审美活动及其价值显现——美。”[38]艺术就是这种多层结构实践的对象化,属于精神生产领域,是审美价值的自由创造。艺术的自由创造及其成为审美对象的实践机制在于:从作为实践对象的现实物象,过渡到审美意象,再过渡到艺术形象,最后过渡到审美愉悦。[39]张玉能通过重释实践概念的层构性内涵与特点,既完成了哲学本体论层面的实践美学体系构架,也兼顾了艺术实践层面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