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地球生物简史:从菌类到腐食性动物

地球生物简史:从菌类到腐食性动物

【摘要】: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属于菌类和藻类,藻类一度非常繁盛。为了更方便辨认,我们经常将植物简单地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划分的主要依据在于植物个体发育中是否有“胚”这个部分。肉食性动物以动物为食,通常把食活体的动物称为捕食性动物,吃尸体的动物称为腐食性动物。生物在自然界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地球的生态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开始探索太空,不仅发现月球上没有生命,就是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也都没有发现生命的存在,只有地球才是人类的家园。

地球创造了生命,生命也在改变着地球。

约35亿年前,古老海洋中诞生了地球上最初级也是最低等的单细胞生物——菌类和藻类,在其后数亿年的时间里,它们都是地球的主人。

等到寒冷期结束,真核生物开始出现,生命的进化更进一步,地球上出现了海绵动物、棘皮动物等,棘皮动物又进化出了脊椎动物。

3.5亿年前,鱼类中进化出了更高等的两栖类,它们开始登上了陆地,迅速发展成为地球上最兴盛的生物,生命由此开始从海洋走向陆地。

2.5亿年前,两栖类衰落;不过,两栖类中进化出了更高等的爬行动物,成为地球上最兴盛的生物。

2亿年前,巨型爬行动物兴盛起来,成为当时地球上的霸主,陆地、水里、空中……到处都是恐龙与它的近亲的天下。不过好景不长,约6500万年前,这些庞然大物,一下子全部灭绝了。而那个时代,体型远小于恐龙的一部分古代哺乳类、爬行类,却生存了下来,其中一部分哺乳类还进化成了更高等的灵长类动物。

时间来到300万年前,人类终于出现了。

大量物种和大型的哺乳动物灭绝了,高级灵长类古猿中的一部分进化成了人类。当时间快进到150万年前,古猿已经学会直立行走,演变成直立人。又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进化,人类迅速地发展,统治了整个地球。

在动物的进化发展过程中,植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植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不可或缺的氧气、食物和能量等,还给人类提供制造各种生活用品的原材料。而且植物还能保持水土、保护地球环境,多姿多彩的植物更是把地球装扮得美丽纷呈,充满生机。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属于菌类和藻类,藻类一度非常繁盛。

到4.38亿年前,绿藻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首次登陆大地。其中,苔藓植物代表着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类型,有人把它称作“水陆两栖”植物。它的外部形态和器官构造,由较简单和不分化,趋向较复杂和分化,由适应水生生活趋向适应陆地生活。苔藓植物是植物界进化中的一个旁支,它比菌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

3.6亿年前,种子出现,有了种皮的保护,并且有胚乳供给营养,它更加适应环境,可以传播得更广泛。

从泥盆纪晚期至二叠纪,大约1.6亿年的时间,被称为蕨类植物时代。这时蕨类植物种类多、分布广、生长繁茂,成为当时地球植被的主角。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和种子蕨类纷纷兴盛,形成沼泽森林。然而,古生代盛产的主要植物在2.48亿年前几乎全部灭绝,之后裸子植物开始兴起,形成茂密的森林。

银杏是裸子植物中唯一一种落叶阔叶树,雌雄异株,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1.45亿年前,会开花的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代替了裸子植物,并延续至今。

辽宁古果是迄今为止有确切证据的世界上第一朵花,距今有1.45亿年,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即现在鲜花的“祖先”。它颜色雪白,形状有点像莲花,陈列在三亚自然博物馆

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目前人们已经发现的植物有40多万种,遍布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

其中大约有35万种已经被命名。为了更方便辨认,我们经常将植物简单地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划分的主要依据在于植物个体发育中是否有“胚”这个部分。低等植物大约有3万多种,它们没有“胚”,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比较简单,甚至一个植物体只由单个细胞形成。而且低等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如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的衣藻。

比起人类,植物更加古老,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它们进化出了各种“独特的本领”。

比如光合作用,就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淀粉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含有丰富的能量,是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的能量来源。

植物虽然能够给人类提供食物,但有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比如水仙花、马蹄莲、常青藤等。

现在,地球上不仅有植物,还有形形色色的动物,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

人们一般将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植食性动物是指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比如长颈鹿、大象等。

肉食性动物以动物为食,通常把食活体的动物称为捕食性动物,吃尸体的动物称为腐食性动物。

动物和植物都吃的动物是杂食性动物,比如狗、熊、狒狒等,当然还有我们人类。

生物在自然界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地球的生态系统

如果让羚羊之类的植食性动物没有限制的大量繁殖,最终,它们会将青草统统吃光,不但破坏了地球环境,而且它们也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绝种。所以,大自然中也需要像狮子这样的肉食性动物,控制植食性动物的数量,这样既保护了环境也保护了植食性动物。而且植食性动物的尸体和粪便,是草原植被生长的肥料,植食性动物又养活了肉食性动物,这就叫作生态平衡。

有人曾经统计过,一只青蛙每年大约可以吃掉15000多只害虫。如果青蛙数量减少,那么害虫就会多起来。如果大量施用除虫药品,那么农作物就容易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最后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所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非常重要。人类应当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地球环境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