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改革行动研究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改革行动研究

【摘要】: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的安排,笔者计划用16课时完成模块三的教学。可以说,模块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培养学生对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同样,笔者也选取了户外游戏环境的图片,并再次提到了“安吉游戏”中的户外环境创设,让学生讨论分析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是否符合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特点、内容与原则。

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的安排,笔者计划用16课时完成模块三的教学。按照模块三的教学计划先学习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其中包括游戏材料与玩具的投放、制作),再学习幼儿园游戏的观察(其中包括去幼儿园进行游戏观察的课程见习,完成游戏观察记录表),再学习幼儿园游戏的组织指导(其中包括对幼儿园规则游戏的模拟实践),最后学习幼儿园游戏的评价。可以说,模块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培养学生对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

(一)讲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

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主要包括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创设、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以及幼儿园游戏材料与玩具投放。

1.讲授环节

笔者先阐释了幼儿园游戏环境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幼儿园游戏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方面,物质环境主要指幼儿园游戏的场地、空间、材料等,而心理环境主要指幼儿游戏时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氛围。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意义,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幼儿园进行游戏环境的创设是为了给幼儿提供开展游戏活动的条件,创造出游戏的氛围,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游戏观,防止小学化倾向。当然,游戏环境还应具有教育意义,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像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中所提倡的“环境会说话”,让幼儿与游戏环境互动,从游戏环境中获得发展。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游戏环境应该能够保证幼儿的安全,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能够有助于幼儿开展多样化的游戏。

接着讲解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创设,首先让学生明确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的构成,主要指幼儿园各个游戏区角的环境创设,当然也包括班级外的走廊、栏杆、墙裙、公共区域等;接着明确创设的内容,包括空间的利用,区域材料的安排,墙面和顶面的布置等;进而明确创设的原则,即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实用美观、有趣味、安全性,此处还强调了应符合幼儿的心理环境,如安全感。

再讲解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首先让学生明确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构成,主要指幼儿园的玩沙、玩水区、自然区、组合运动区、跑道、休闲区、活动材料区;接着明确创设的内容,包括空间的利用,整体的规划,注重绿化、美化,遵循自然结构布局等;进而明确创设的原则,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即安全卫生、遵循自然、挑战性、整体性。

最后,讲解幼儿园游戏材料的内涵、产生发展、分类、价值、投放、制作。先让学生明确幼儿园游戏材料的内涵,即所有供幼儿游戏玩耍的玩具、物品,包括购买的、制作的、半成品、废旧品以及天然材料。再给学生出示该部分内容的知识图(见图4-34),让学生从整体上先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逐一让学生理解游戏材料的产生与发展,如玩具是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玩具中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的印记,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中儿童玩具的差异。游戏材料的分类有两种视角:一种是从玩具的结构性来分,分成专门化玩具与非专门化玩具;另一种是从玩具的特点来分,分成形象玩具、智力玩具、结构造型玩具、体育玩具、音乐玩具、科学性玩具、表演游戏玩具、娱乐玩具。关于玩具的分类可以从之前学过的各类型游戏中理解,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所需要的游戏材料是不同的。游戏材料的价值可以让学生从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价值方面来理解,因为两者几乎是相同的。关于游戏材料的投放:一是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游戏材料。如:0~2岁婴幼儿处在感官迅速发展的阶段,一般选择促进感官发展的玩具;3~4岁幼儿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一般选择形象逼真的玩具;5~6岁幼儿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一般选择建构类玩具、智力玩具等。二是依据游戏材料本身的特性,如低结构游戏材料与高结构游戏材料在不同游戏中的投放。此外,游戏材料的投放还需要遵循全面发展、发展适宜、安全卫生、经济的原则,此外在游戏材料的管理中,需要合理的放置,建立相应的取用常规,并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时做到正确指导、动态调整。对于游戏材料的制作,主要讲解了自制玩具的特点、意义,以及如何指导学前儿童制作玩具。

图4-34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游戏材料

2.讨论环节

笔者一边出示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布置的图片,一边让学生讨论分析此图片中游戏环境创设是否符合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原则,比如讨论分析图片中游戏环境的空间规划、设施摆放、墙饰装饰、游戏材料投放等,让学生通过十张左右的图片,去理解教材中所讲的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图4-35就存在材料投放不合适,空间布局不合理,空间狭小不适合多名幼儿一起玩耍等问题;图4-36就存在环境布置简陋,不能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问题。同样,笔者也选取了户外游戏环境的图片(见图4-37),并再次提到了“安吉游戏”中的户外环境创设(见图4-38),让学生讨论分析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是否符合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特点、内容与原则。在不同的图片中分析了器械设备区、集体活动区、沙水区、养殖区、休闲区等户外游戏环境,让学生联系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现实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图4-35 材料投放不合适

图4-36 环境布置简陋

图4-37 户外游戏环境

图4-38 “安吉游戏”中的户外环境创设

在讲到玩具的产生源自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源自民间习俗传说中时,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儿时玩过的玩具与如今学前儿童玩具的不同。学生们积极讨论并发言,并总结出小时候主要是玩大自然中的泥土、沙石、树叶、藤蔓、枝条、竹片。比如:拿棕树叶制作成马蜂包打着玩,拿嫩树枝制作成口哨,拿竹笋皮制作成小伞(见图4-39),拿泥巴堆火车等;而如今的学前儿童的玩具多是电子玩具、手机游戏,或是塑料制作成的形象类玩具,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了学前儿童游戏玩具发展变化的原因。

图4-39 竹竿制作成小伞

3.总结环节

笔者对于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总结,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让学生把关于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创设与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观察实践中,在幼儿园见习中观察发现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二是笔者提供制作游戏玩具的基础材料,让学生制作之前所编制的创造性游戏指导方案中游戏准备环节里所需要的游戏材料,或者为要进行模拟实践的规则游戏制作游戏材料。这样既与之前的知识相互联系,又能够锻炼学生制作游戏材料的实践能力,再次培养了学生对学前儿童游戏的支持与引导能力,也能够凸显模块三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讲授幼儿园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的观察与指导,主要包括幼儿园游戏的观察,以及在游戏观察基础上的幼儿园游戏指导。

1.讲授环节

幼儿园游戏的观察包括幼儿园游戏观察的理论与实践。学生需要先学习幼儿园游戏观察的理论,包括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含义、意义、计划、观察方法、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含义,笔者让学生对比日常生活中观察的含义来理解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科学性,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长期性,以及在真实、自然的游戏情境中开展观察。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意义,即为什么要进行学前儿童游戏观察,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重要性,比如通过学前儿童游戏观察可以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幼儿。这是进行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前提,是正确评价学前儿童游戏的依据,是改进学前儿童游戏的基础。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计划,笔者是按照制订计划的逻辑顺序给学生进行讲解的,具体如下: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对象、熟悉观察环境—选择观察量表—确定观察方法—整理分析观察记录。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内容,笔者让学生在讨论环节进行讨论补充完善。对于观察对象、观察环境,笔者强调了在选择观察对象时,需要考虑观察对象的年龄、数量、特点是否符合观察内容,也就是说观察对象应与观察内容相符合;观察环境则需要教师在观察之前提前熟悉,使观察环境为学前儿童游戏观察提供便利条件。对于观察量表,笔者也是在讨论环节让学生讨论分析各个观察量表的使用方法。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方法主要有扫描法、定点法、追踪法,学生要掌握每种方法的定义、特点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扫描法是在相等的时间内对每个幼儿轮流扫描观察,适用于了解全体幼儿游戏的总体情况,需要快速地观察与记录;定点法是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观察进入该游戏区游戏的幼儿,适用于了解某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需要详细观察与记录;追踪法是提前确定一或两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游戏的全过程,适用于了解个别幼儿的游戏水平,进行个别化指导,需要翔实观察与记录。

学前儿童游戏观察记录的整理,需要学生对收集到的观察资料进行审查、分类、汇编。让学生明确记录的对象包括幼儿的各种作品,相关的游戏材料、玩具,对幼儿游戏行为的描述等;记录的形式包括图画、照片、实物、录音、录像、文字说明等;记录的类型包括表格、文字、符号等。学前儿童游戏观察记录的分析,需要学生掌握从游戏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态度、游戏主题这五个角度进行分析。笔者也给学生强调游戏观察记录的分析主要取决于观察的主要内容、观察对象,而教材中从游戏空间、游戏时间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但是只是讲解如何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不适用于所有的观察记录分析。

2.讨论环节

笔者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方面?观察的内容应包括幼儿园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游戏中的各个类型,而不是针对某种类型的游戏,所以要尽可能全面、概括。笔者提示学生在讨论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内容时,要注意理清思路:一是可以围绕幼儿园的游戏本身进行观察;二是围绕游戏中的幼儿进行观察,这样在总结发言时才会条理清晰。学生按照笔者的提示基本上从游戏本身和游戏中的幼儿这两方面,对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内容做了较全面的回答,笔者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补充,最后确定出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见图4-40)。

对于教材中列举出的五种主要的学前儿童游戏观察量表,需要先让学生明白要学习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量表的原因。这是因为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量表是科学进行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良好工具,保证游戏观察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进而在游戏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游戏指导。同时,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量表使教师在游戏观察前明确游戏观察的目标、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等,保证了游戏观察的质量。教材中列举出的五种学前儿童游戏观察量表,如游戏发展进度量表、帕顿-皮亚杰量表、豪威斯同伴游戏量表、斯米兰斯基量表、弗罗斯特-沃士曼游戏发展检核表,学生已经在课下自学过了,在讨论环节需要小组成员结合教材附录中的量表内容,来总结各个游戏观察量表的使用方法和记录方法。笔者让学生先来说说如何使用这些观察量表,以及有没有对量表使用不够清楚的地方。这样笔者能够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解了操作性定义、时间取样等核心概念,并且强调了每种观察量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记录方法。接下来,笔者补充了第一轮教学改革中查找到的观察量表(见图3-7、图3-8),让学生像讨论分析之前的五种观察量表一样,讨论这两个观察量表的使用方法。由于这两个观察量表更加贴近目前幼儿园游戏观察的内容与方法,所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游戏观察中借鉴使用。

图4-40 游戏观察的内容

最后,笔者给学生出示了自己根据幼儿园游戏观察内容编制的幼儿园游戏观察量表(见表4-4),让学生讨论如何使用该观察记录表,其实就是让学生明确针对每个观察项目究竟应该观察哪些具体内容。为了让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笔者给学生做了讲解示范,如:游戏的主题,应该观察幼儿是怎么选择、确定游戏的主题;幼儿的游戏行为表现是否符合游戏主题;游戏主题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是否能够投入到游戏主题、情节内容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的游戏主题等。再如:游戏材料,应该观察幼儿是否熟悉游戏材料;是如何选择、运用游戏材料的;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游戏材料是否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幼儿是否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幼儿能否爱护、整理游戏材料;幼儿能否分享游戏材料;学生通过笔者的讲解示范能十分清楚接下来的讨论内容。学生花费了整整40分钟的时间,围绕14个观察内容展开讨论。这个过程其实是让学生明确游戏观察中的操作性定义,这样才能在游戏观察中明确观察的目的与内容,保证观察的有效性。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如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与事实,即游戏观察记录表记录的方式方法。最后,笔者根据课堂上学生讨论的笔记内容,整理分析了学生对学前儿童游戏观察讨论的具体内容,给学生拟定出学前儿童游戏观察记录表(见表4-5)。

表4-4 学前儿童游戏观察记录表

学前儿童游戏观察是游戏指导的基础,游戏指导对学前儿童游戏水平的提升,对学前儿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该先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意义。接着,补充了姜晓燕主编的《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中关于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方式,即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游戏指导的方法即言语指导法、非言语指导法。再让学生讨论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内容。笔者提示学生从游戏准备、游戏过程、游戏结束这三个环节去思考游戏指导的全过程。指导的内容应包括对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所有游戏的指导,要求学生依据之前所学的各个类型的游戏指导内容做出总结。最终师生达成共识,即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师游戏指导观察的主要内容。笔者在之前游戏观察的记录表上,加上“教师的指导”这一纵列,学生在观察幼儿游戏开展的同时,也就观察了幼儿园教师游戏指导的过程。学生虽然不能亲自指导幼儿开展游戏,但通过对教师游戏指导的观察可以了解幼儿园游戏指导的真实情况,加深对幼儿园游戏指导的认识,为将来的实习工作奠定基础。笔者把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与对教师游戏指导的观察放在了同一个观察提纲中,增加了对教师游戏指导的具体观察内容,并对第一轮教学改革中总结的观察提纲进行了修改,具体内容如表4-5所示。

表4-5 学前儿童游戏观察与教师指导记录表

续表

续表

3.总结环节

笔者在课后整理分析了学生对学前儿童游戏观察讨论的内容。经过资料查证最终确定了学前儿童游戏观察与教师指导记录表,并且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再次熟悉并理解每个观察项目具体要观察的内容,明确记录的方法,并解决学生对观察记录表的疑问,以提前做好到幼儿园进行课程见习的准备。笔者与幼儿园领导联系,确定好到幼儿园课程见习的具体时间,要求学生提前做好观察的准备,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开展学前儿童游戏与教师指导游戏的观察与记录。

(三)讲授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既包括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也包括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在模块二的教学中,笔者已经让学生练习编制创造性游戏的指导方案,而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包含在模块二的教学中,故直接跳过,留到模块三的这部分内容来讲。其原因在于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在课堂上基本上是无法模拟实践的(没有场地、无法布置游戏环境、没有幼儿的互动),只能让学生尝试编制创造性游戏的指导方案,也就是让学生预设如何对某一创造性游戏进行组织与指导。而规则游戏相对于创造性游戏而言,能够在课堂环境中开展模拟实践,可以让学生体验并练习如何组织开展一个幼儿园的规则游戏。所以,笔者先讲解了幼儿园规则游戏组织与指导的理论,再让学生开展规则游戏的模拟实践。

1.讲授环节

笔者让学生再次回到第七章规则游戏,按照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的顺序,讲解每种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对于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主要是从游戏前、游戏过程中以及游戏结束这三个环节来进行的,以及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智力发展的特点组织并指导幼儿智力游戏的顺利开展。学生需要明确在智力游戏开展前,需要为学前儿童选择既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智力发展水平,又有一定难度的智力游戏。同时为智力游戏的开展准备相应的游戏材料与玩具,在智力游戏过程中需要帮助学前儿童掌握智力游戏的规则。教师一般采用示范讲解法,用生动简明的语言和恰当的示范向幼儿介绍说明游戏的目的与玩法,再让幼儿相互学习游戏规则以及开展操作练习。此外,在幼儿开展智力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按照幼儿玩法认真完成游戏,进而独立进行各种智力游戏。在智力游戏结束后,教师要总结游戏的结果,分析幼儿在玩智力游戏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学生首先应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智力游戏的特点,再有针对地进行组织与指导。指导的要点包括:对智力游戏的选择与创编,在智力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智力,智力游戏中规则的创新等。

对于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主要分为自主体育游戏的组织指导和体育教学游戏的组织指导。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包括给学前儿童提供丰富、安全的游戏玩具;帮助学前儿童建立规则意识、建构规则,这里的规则既包括游戏的玩法,也包括游戏中的常规遵守;观察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开展,明确介入体育游戏的时机,引导学生类比创造性游戏中的介入时机,思考总结体育游戏的介入时机,如学前儿童在体育游戏时发生冲突、遇到困难、不参与游戏时需要教师介入。体育教学游戏的指导,除了教材中游戏前的准备、游戏中的指导、游戏的结束,笔者还给学生补充了如何对体育教学游戏进行选择,如何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游戏。比如,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游戏时,使用什么样的方法集合学前儿童,如何进行讲解、示范,如何把学前儿童进行分队分组分角色等。在体育教学游戏中的指导,笔者强调了教师如何确定把握游戏的活动量,如何提醒学前儿童遵守游戏规则,如何提醒学前儿童保证身体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以及在体育游戏中如何让学前儿童玩得尽兴,又能保证安全。

对于音乐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十分有限,而且空洞,笔者主要是让学生结合之前的案例,讨论如何对音乐游戏进行组织与指导。学生在讨论时就参照之前所学过的其他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的要点,总结出音乐游戏组织指导的要点,如适宜的音乐、幼儿具备音乐相关的知识经验、幼儿明确游戏的玩法、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来感受音乐等。再让学生把教材中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内容进行对比性理解,如小班幼儿音乐游戏的组织指导偏重感受与欣赏;中班幼儿音乐游戏的组织指导偏重激发喜欢音乐游戏的兴趣,初步理解音乐游戏中的规则;大班幼儿音乐游戏的组织指导偏重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培养幼儿自主开展音乐游戏的能力。

2.实践环节

在讲完有关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组织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后,笔者让学生把之前创编的规则游戏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践,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设计创编的规则游戏在组织实施中是否还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比较真实地体验幼儿园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求组织游戏的学生以幼儿教师的角色代入,其他同学则是以幼儿的身份代入,配合教师组织开展这些规则游戏。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共12个小组,每个小组只能选择三种游戏中的一个来组织实施。实施后要求全班学生对该游戏的游戏目标、游戏准备、游戏玩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反馈,之后再由该小组进行修改完善。

图4-41是学生正在模拟组织实施规则游戏。当12个规则游戏都模拟组织实施完,学生也对每个游戏进行了评价反馈后,笔者结合学生的评价总结出以下四点:一是学生在游戏前要先把游戏规则尽可能讲解清楚,在语言表达的同时,结合肢体动作进行示范;二是在实践过程中个别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体现不明显,成为教师组织的教学;三是学生在组织规则游戏的模拟实践中显得紧张,还需要多锻炼,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四是学生在组织部分同学开展游戏时,忽略了对没有参与游戏同学的组织,使这部分同学游离在游戏之外,并没有对游戏的组织开展认真地观察、评价反馈。总之,由于学生在模拟组织开展之前,笔者已经对学生创编的规则游戏进行了修改,所以在规则游戏模拟实施时,游戏目标、游戏过程、游戏玩法基本上没有问题,只是学生个人在组织实施游戏时出现了如上所述的一些问题,这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幼儿园实习中逐步积累组织开展规则游戏的实践经验。

图4-41 学生模拟组织实施规则游戏

(四)讲授幼儿园游戏评价

1.讲授环节

幼儿园游戏评价是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之后的必要环节。这就需要学生先明白幼儿园游戏评价的意义,笔者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按照对教师发展、幼儿发展、幼儿园发展这三个层面来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笔者总结出:对教师来说,游戏评价在于提高教师游戏组织与指导的能力;对幼儿来说,游戏评价在于保证各类游戏价值能在幼儿身上得以实现,或者说能够实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对幼儿园来说,在于提高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接着,笔者让学生明确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内涵,强调游戏评价中需要游戏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的内容。再让学生简单了解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类型,重点强调其中的过程性游戏评价,以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让学生知道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发展趋势就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指标体系属于学前儿童游戏定量评价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前儿童游戏定量评价中的难点所在,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于此部分内容笔者要求学生先理解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概念,如什么是评价指标、什么是指标权重、什么是评价标准,然后结合教材中列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层次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但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制定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指标体系,因为编制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指标体系需要专门的计算公式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学生只要求能理解并运用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指标体系。所以,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指标体系,让学生在讨论环节分析每个评价体系是从哪些方面去评价学前儿童游戏的,以及如何使用该评价体系进行学前儿童游戏评价。

2.讨论环节

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内容,笔者先让学生按照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对象,即教师、幼儿、游戏本身这三个部分来小组讨论,最后笔者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发现与之前讨论的游戏观察的内容、游戏指导的内容都很相近,最后各个小组轮流发言。全班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总结出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内容。经过讨论得出的评价内容,学生印象会更深刻。

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指标体系,能够体现出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过程。笔者要求学生在学习教材中各个学前儿童游戏评价指标体系时先明确以上两点,再来分析如何使用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对学生来说都不难,从学生的讨论发言中,笔者发现学生都能完成。所以,笔者只是强调了各个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不同之处,如评价的内容、计分的方式;学前儿童游戏评价指标体系中越来越突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学前儿童游戏准确、客观、科学的评价。

3.总结环节

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去幼儿园进行游戏观察的机会,在观察完幼儿开展游戏后,对该游戏的组织开展情况进行评价。结合课堂上学习的学前儿童游戏评价的内容,先对学前儿童游戏做定性评价。笔者考虑到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所以只要求学生对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做口头汇报,不再提交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