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摘要】:(三)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实施的变化是第二轮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状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解决在第一轮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实施变革的思路是借鉴“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高校课堂教学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宜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第一轮教学改革的反思总结,在第二轮教学改革中依然是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施与学生学业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计划。第二轮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在课堂教学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面发生新变化,而教学目标基本不变,教学内容在模块二的规则游戏方面做了调整,在模块四的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应用方面增加了内容。

(一)教学目标

经过对第一轮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笔者认为第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所制定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学目标符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于幼儿园教师游戏支持与引导能力的要求,所以在第二轮教学改革中总的教学目标不变,但具体模块的教学目标做了调整,见下文对具体模块教学目标的论述。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变化体现在模块一中增加了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关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辨析当前幼儿园游戏形式的教育活动,理解游戏在幼儿园的真实存在状态,在幼儿园活动中怎样做到“玩中学,玩中教”,贯彻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践行标准的精神。模块二中的规则游戏不再讲解五大领域游戏,而是针对幼儿园规则游戏的实践,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美术音乐游戏,来讲解其内涵、特点、价值、指导。因为在第一轮教学改革中是用领域游戏来讲解幼儿园规则游戏,而教材中的领域游戏偏重于幼儿园的教学性游戏,是通过游戏的手段进行教学,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幼儿园规则游戏的本质内涵与真正价值,所以在第二轮教学改革中笔者重新筛选了幼儿园的规则游戏。模块三的教学内容保持不变,但增加了去幼儿园现场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进一步突出模块三的实践性目标与内容。模块四增加贵州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包括在幼儿园晨间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一日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全面学习贵州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三)课堂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实施的变化是第二轮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状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解决在第一轮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实施变革的思路是借鉴“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高校课堂教学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宜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学生学业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的变化体现在按照过程性评价的理念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建立自己的课程学习档案袋,可以放入学生的读书笔记、案例分析、课程见习报告、游戏设计方案等各种文字与图片资料,全方位、全过程地记录学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表现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