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改革:最新研究成果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改革:最新研究成果

【摘要】:先结合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特点与内容进行解读,解读标准中对“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学前儿童才是游戏的主人,教师仅是帮助学前儿童游戏顺利开展的支持者、引导者。

本次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要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的专业能力落实在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内容、实施与学生评价之中。先结合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特点与内容进行解读,解读标准中对“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解读如下:

根据标准中“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专业能力的第44点“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在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中,首先就要使学生明确幼儿的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发展目标究竟是什么;使学生学会观察、辨别哪些游戏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进而使学生能够提供给相应的游戏条件,包括游戏的材料、玩具环境创设,教师的指导等。

根据标准中“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专业能力的第45点“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在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对室内区域游戏与户外游戏活动进行支持与引导,包括:设计、布置游戏活动空间,选择、制作、投放游戏材料与玩具。

根据标准中“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专业能力的第46点“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在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中,要让学生理解游戏中幼儿应该是自由、自主、快乐的,教师对学前儿童游戏的支持更多的是提供游戏的环境与材料,观察记录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能够发现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指导;教师不应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干预者、指挥者。学前儿童才是游戏的主人,教师仅是帮助学前儿童游戏顺利开展的支持者、引导者。

根据标准中“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专业能力的第47点“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在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中,让学生明确幼儿教师要善于发掘、充分肯定幼儿园各个类型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包括幼儿身体发展、语言表达、交往互动、认知能力、态度品质、审美能力等,从而支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实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以上就是对标准中“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专业能力的解读,在第一轮教学改革行动研究的计划环节,再把这些具体要求逐一地落实到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内容、实施与学生学业评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