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的得手令南京方面欣喜若狂,蒋介石特意嘉奖74师,授予张灵甫云麾勋章。连续的行军、战斗,伤亡、疲劳、阴雨和洪水的折磨,后勤供应跟不上。这些都使部队的士气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淮南、淮北分区出现较普遍的退却逃跑现象。当时华中分局领导对陈毅没有及时派主力救援淮阴,很有意见。......
2023-08-18
国共北平和谈——李宗仁希望“划江而治”——国民党政府拒绝和平协议——三野中集团首先突破长江防线——刘伯承指挥二野西集团渡江——国民党军望风而逃——刘伯承命令二野南下截断浙赣线——猛追猛打歼灭残敌——四兵团解放南昌——刘邓总结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二野、三野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准备,渡江战役前的各项工作在4月10日左右均已就绪,只待4月15日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了。
然而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4月10日毛泽东致电总前委:“我们和南京代表团的谈判已有进展,可能签订一个全面的和平协定,签字时间大约在卯删(4月15日)左右。如果此项协定签订成功,则原先准备的战斗渡江即改变为和平渡江,因此渡江时间势必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关于江水情形究竟如何,推迟渡江时间有何不利,望即告,以便决策。”
总前委、二野、三野负责人接到电报,都着了急。10日这天分别电告中央军委,表示推迟渡江对我极为不利。邓小平、陈毅汇集各方反映,10日下午电告军委:“(长江)每年阳历5月初开始大水,而且5月的水比7、8月还大,两岸湖区均被淹,长江水面极宽,届时渡江作战将发生极大困难。同时现我百万大军拥挤江边,粮食、柴草均极困难,如过久推迟,则必须将部队后撤就粮、就柴草。”总前委建议:“按目前部队情况,立即渡江,准备渡江把握颇大。先打过江,然后争取和平接收为更有利。”
尽管如此,毛泽东认为军事必须服从政治上的需要。4月11日他指示总前委:“依谈判情况我军须决定推迟一星期渡江,即由15日渡江推迟至22日渡江,此点请即下达命令。”他解释推迟渡江的理由是:现在南京的主和派正准备和我们签订和平协定,“此种协定,实际上是投降性质。”“公布后,对于主战派及江南敌军,估计必起大的瓦解作用。”我军在协定公布后渡江,“对于南京政府及江南军民表示仁至义尽。对方如有反悔,曲在彼方,我则理直气壮。”他强调:“我方立脚点,必须放在对方反悔上面,必须假定对方签字后不公布,或公布后不执行。那时我方的损失只是推迟了七天渡江时间,此外并无损失。”因此,毛泽东告诉总前委:“总之,4月下旬必须渡江,你们必须精确地准备一切。”(1)
渡江行动暂时推迟,全国上下的眼睛都在关注着北平的国共双方和平谈判。
李宗仁上台后,通过各方面的关系寻求与共产党谈判,目的是为了阻止解放军渡江。1949年2月初,南京政府委托邵力子、颜惠庆、章士钊等组成“上海和平代表团”赴北平,《申报》形容他们的使命是“为和谈敲门”。考虑到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与蒋介石多年的矛盾,毛泽东决定利用谈判,分化瓦解国民党上层。2月18日他指示叶剑英、林彪说:“我们的政策是要拉拢李、白、张、邵及上海资产阶级(颜惠庆、杜月笙等为代表),打击国民党死硬派,便利我们向南进军。”“最近时期李、白的态度好了一点,我们亦可以考虑对他们缓和一点。”(2)为了表示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了邵力子一行,并与他们达成八点秘密协定。希望南京政府抛开蒋介石,在中共1月14日所提八条的基础上进行秘密谈判。如能达成协议,便组织国共合作的民主联合政府。
上海代表团毕竟只能起到“敲门”的作用,许多具体问题不好深谈。不久,白崇禧的代表刘仲容来到北平。动身前白崇禧向他交代:希望早日进行和平谈判,今后可以有一个“划江而治”的局面。希望中共军队不要过江,国民党还有飞机军舰,如果中共硬要过江,他们是会吃亏的。打乱了摊子,那就不好谈了。
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会见了刘仲容。当听到白崇禧“划江而治”的建议时,毛泽东严正指出:“白先生要我们不要过江,这是办不到的。”如果白崇禧接受中共的和平条件,李、白可以保持其政治地位,参加联合政府。桂系的军队也可以暂时不动,将来协商解决。(3)
3月26日中共中央正式通知南京政府:4月1日将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中共方面以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代表,以中共1月14日所提八条为谈判基础。南京方面派张治中、邵力子、章士钊、刘斐等组成“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赴北平谈判。李宗仁向谈判代表交代国民党方面的底线时,还是坚持“划江而治”。
相比之下,蒋介石比他们要清醒得多。积20多年反革命的经验,蒋介石深知毛泽东绝对不会半途而废,共产党是一定要过江的。他在溪口与国民党军将领保持密切联系,遥控指挥,并为逃往台湾作准备。3月24日,他在溪口接见宋希濂、关麟征,对他们大发感慨:“我们自黄埔建军以来20多年中,遭受过许多挫折,但从未失败到今天这样的严重。抗战胜利后,我们的军事力量较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大得多,为什么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会弄到今天这个地步呢?军事上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军队的战斗意志太薄弱了!一个师甚至一个军,一被共军包围,只有几个小时或顶多一天工夫,就被共军完全消灭了。我们过去北伐时期,能以少击众,以一当十,是因为官兵具有不贪财、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但抗战胜利后,很多部队完全丧失了这种精神,许多中上级军官利用到各大城市接收的机会,大发横财,做生意、买房产、贪女色,腐败堕落,弄得上下离心,军无斗志。这是我们军事上失败的根本所在。”他指示宋希濂:“如果和谈不成,共军必然渡江。今后西南地区极关重要,你指挥的部队,可转移到鄂西山地去,以巩固川东门户。”(4)
1949年4月1日开始的国共北平和谈,与1945年的重庆谈判相比,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国共两党从来就没有在平等的地位上谈判过,但这一次,国民党是打着白旗来乞和的。毛泽东、周恩来对张治中等以礼相待,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寸步不让。经过一段私下磋商和非正式会谈后,13日中共方面拿出了《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作为正式谈判的基础,交国民党代表团研究。毛泽东给周恩来的信中,对谈判程序作了不容更改的规定:正式谈判时间为13日到17日,“4月17日必须决定问题,18日以后,不论谈判成败,人民解放军必须渡江。他们派回南京的人,14日上午去,15日下午必须回来。”
13日晚上在中南海勤政殿的首次会谈,周恩来详细阐述了中共立场,强调必须首先分清是非,发动内战的责任在国民党政府方面。包括惩办战犯在内的八项条件,必须不折不扣地实行。他强调国民党反动军队是战乱的祸根,必须消灭。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武力消灭,一是以和平方法改编。
毛泽东的原则就是一条:“划江而治”根本行不通,无论和谈成功与否,解放军都要如期渡江。14日他致电总前委:“我方协定草案已交张治中代表团,并由双方代表团开了一次正式会议。张治中等表示原则上接受我方草案,仅在个别问题上有意见。惟南京李、何、白、顾等是否能拒绝美蒋干涉,愿意接受,则尚无把握。”“如南京根本拒绝不愿签字,则争取张治中代表团签字,然后由我军渡江,威迫南京批准。”“万一连张治中也不敢签字,则其曲在彼,我方可将协定草案公布,争取人民及国民党中主和分子及爱国分子的同情,对我军南进,甚为有利。”(5)
4月15日晚,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代表团。在双方举行的第二次正式会议上,周恩来再三强调:这是不可变动的定稿,限定南京政府在20日前答复。如不接受,我军就要渡江。张治中无可奈何,只好委托两位代表携带文件回南京请示。
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看到《和平协定》的最后文本,众人面面相觑,情绪极为低沉。后来还是白崇禧打破沉默,说:“这样苛刻的条件能接受吗?我们决不能在这个断送国民党江山的条款上签字。”李宗仁不发一言,让何应钦17日到溪口去见蒋介石。蒋介石气得拍案大骂张治中:“文白无能,丧权辱国!”完全拒绝了这个文件。在最后关头,李宗仁违背了签字的诺言,在19日上午召集的“和谈指导委员会”会议上,否决了《和平协定》。会后,白崇禧飞回汉口布防,南京方面的将领则认为南京无法再守,纷纷为自己安排后路。(6)
遵照毛泽东14日电报的指示,邓小平、陈毅请三野中集团指挥员谭震林、王建安、宋时轮来总前委研究渡江战役的细节。17日邓小平以总前委名义连发两封电报,向军委请示发起渡江战役的最后部署。凌晨1时的电报说:“我们一致认为以确定养(22日)夜开始(总攻),不再推迟为好。而且夺取北岸敌桥头堡及江心洲,必须与正式渡江紧密衔接,不宜停顿,否则将给敌人以调整部署时间,增加我们的困难。而在政治上我们估计敌可能采取拖延政策,以便团结内部作最后抵抗,此种征候,似已日益明显。……故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在我们渡江成功之后才有可能。所以在政治上无绝对必需的条件下,务请不再推迟至有(25)日,因为前方困难甚多,延长一天时间增加一分困难,不但影响士气,人民不安,特别是把我们有利渡江的地点都暴露了。”16时的电报详细报告了华野中、西集团的渡江部署,然后说:“我们两周来经过反复研究,并设想种种困难之后,均一致认为,20日后开始渡江作战,到22日全部投入夺取南岸的总行动,以后完全占皖南五个县,均有把握胜利完成。三野苏中方面,虽是敌人主力所在,可能困难多些,但亦认为可以胜利完成。故一致请军委考虑,如在全局上20日可以开始,22日实行总攻,则一气打到底,完成渡江后再考虑停顿;如认为20日开始太早,则请于18日先期通知延期。因为20日开始到22日总攻不能再停,主要原因是我军届时已处于半渡状态,全军均已投入战斗,如加停顿必陷于非常不利。”
18日9时毛泽东复电:“完全同意总前委的整个部署,即二野、三野各兵团于20日开始攻击,22日实行总攻,一气打到底,完成渡江任务以后,再考虑略作停顿,采取第二步行动。请你们即按此总计划坚决地彻底地执行之。此种计划不但为军事上所必需,而且为政治上所必需,不得有任何的改变。”“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极大,希望我二野、三野全军将士同心同德,在总前委及二野三野两前委领导下完成伟大任务。”(7)
20日深夜,张治中等才收到南京李宗仁、何应钦来电,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然而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各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声势浩大的渡江战役正式展开。
中集团的三野部队首先实施渡江。从裕溪口至枞阳镇100公里的长江段上,担任第一梯队的是第七、第九兵团指挥的24、25、27军。为了确保突破的成功,谭震林于20日中午来到24军,亲自坐镇指挥。当日天气晴朗,江面上风平浪静,对岸绿树成荫,完全没有大战即将开始的紧张迹象。
20日17时,中集团炮群开始试射。24军的炮火首先向江心的闻新洲、紫沙洲轰击,打掉敌军前沿阵地的地堡。同时掩护我军渡江船只翻坝入江。只见江对岸浓烟滚滚,敌军陷入混乱之中。在炮兵掩护下,我军突击部队打开大堤的出口,将隐蔽在河道里的船只翻坝入江。黄昏时,空旷的江边已经排满了众多木船,战士们在临时码头上有秩序地迅速登船。原定20时开始渡江,但各部队翻坝情况不一样。27军79师率先开始了渡江行动。21时24军也开始渡江,有些翻坝慢的部队则在22时开始渡江。夜幕降临,江上刮起了风。中集团三个军上千船只扬帆起航,船工用力摇桨,战士们纷纷用铁锹、钢盔帮助划水,加快船速。先头船刚过中流,距离对岸300米时,敌军开始炮火拦截。有的船被打穿,战士们用棉絮、身体堵漏,有的船工负伤,仍然摇橹不停。我军炮群再次齐射,掩护部队渡江。江心里波涛汹涌,水柱冲天;江南岸是一片火海,映红夜空。各部队陆续到达南岸,平均渡江时间为15—20分钟。27军首先在荻港至旧县之间突破。24军先攻占闻新洲、紫沙洲两个大江心洲,然后继续渡过夹江,在铜陵至荻港段突破。25军在大套沟至鲁港段突破。21军占领贵池以北的长生洲。到21日晨,中集团已渡过10个师28个团,建立了东西长120公里,纵深20公里的江南阵地。渡江战役首战告捷。(8)
邓小平、陈毅在瑶岗总前委指挥部彻夜未眠,紧张地等候前方消息。当听到中集团各军顺利渡江,正在追歼逃敌的消息后,非常高兴,马上电告中央军委。21日晨,张治中等把南京拒绝签字的电报交给中共代表团后,正在六国饭店里苦闷之时,街头报贩已经叫卖起“号外”。周恩来兴高采烈地来到六国饭店,告诉张治中等我军渡江的消息。并希望国民党代表团留在北平,不要再回南京。张治中对国民党当局极为失望,采取了顺应历史潮流的举动,脱离南京政府,站到人民一边。
21日汤恩伯匆忙飞到芜湖部署堵击,然而国民党负责这段江防的第20、88、55军等部早已放弃阵地,仓皇南逃。二线的99军开到宣城,见势不妙也掉头就跑。就在汤恩伯手忙脚乱的时候,我军东集团、西集团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渡江行动。
刘伯承、李达、张际春坐镇设在桐城一所中学内的二野前指,向西集团的渡江部队下达命令。当日16时起二野集中300余门火炮,开始向南岸轰击。17时起,三兵团在枞阳镇到前江口、五兵团在陈家墩至阜康圩、四兵团在华阳镇至彭泽马当三个突击地段开始渡江。
三兵团11军的船只,隐藏在鸭儿沟的河道中。对岸登陆点是大坝渡口。这一带江面宽1500米,从军事角度看不适宜强渡。上游的前江口江面较窄,便于强渡。但国民党军在南岸严密设防,北岸又受到安庆敌军的牵制,所以不能选为渡江突破口。大坝渡口是敌军两个建制部队的接合部,因江面宽阔,敌军只摆了一个连把守。11军首长经过多次侦察,决定出奇制胜。炮击开始后,11军在前江口摆上十几只小船,使敌军误认为我军将从这里渡江。当他们集中火力向前江口射击时,我军挖开长江大堤,将鸭儿沟中的船只迅速翻坝入江。然后水手拉着船只溯江而上,将船只拖到设在鸭儿沟上游1500米处的登船场。当敌军醒悟过来,已经来不及变更部署。11军先头部队31师迅速上船,在炮火掩护下顺流而下,15分钟即到达南岸,占领了大坝渡口。(9)刘伯承在前指等待渡江部队的消息,第一个从前方打电话来的是11军参谋长杨国宇。他兴奋地喊着:“我们的大炮打过去了,激起的水柱子有几丈高呀!现在我们开始渡江啦!”
说老实话,在渡江之前,有些干部战士的心情是相当紧张的。毕竟渡江作战是生平第一次,在江面上无处隐蔽,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31师91团参谋长李基中总结说:“起初我们把渡江看得非常神秘,夸大了困难。此次快要渡江时,还有营的干部思想上没有扭转过来,说什么‘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我上船时先看看我熟悉的战友,然后就闭着眼睛上船’。有的写家信向亲人告别。凡此种种,都是由于不了解敌我双方的态势,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恐惧。但绝大部分的干部战士是紧张愉快的,充满了信心。船出口往上拉的时候,虽然敌军机枪开始向我射击,拉船的战士异常沉着,大步拉着走,百十只船毫不紊乱。船行半江中,敌火力稍猛一些,大家的情绪越发高涨了,几乎每个人都发出吼声及雄壮的歌声。我们的指挥船也在此气吞长江强大的突击船群中,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奋勇前进。敌人不准确的机枪火力,大家毫不介意。没有一个怕死鬼,没有一只中流改变角度的船只。我们每只船上的机枪都向对岸猛烈的扫射,以前信心不足的干部被这些场面所鼓动,了解到敌人就是火力再强再猛些,我们的炮火再少些,也要突过江去。部队意外的顺利登了陆,占领敌纵深。我们会见被渡江任务压得闷闷不乐、牢骚满腹的干部,他们也手舞足蹈地讲述如何顺利的渡过长江。他们说以后遇到比这再宽的江,也有办法过了。”(10)
陈赓指挥第四兵团渡江,他命令15军在华阳镇附近突破,13军在八宝洲地段突破,14军作为二梯队随15军渡江。战前动员时,15军首长提出“以船为战斗单位,有进无退,勇猛登陆,迅速冲击,坚决消灭敌人完成任务”的号召。21日15时开始炮击,因兵团配属火炮较少,没有实行齐射,而是看准目标再打。先摧毁了对岸的海关灯塔,然后又命中了敌军的弹药所,敌军阵地笼罩在浓烟之中。19时30分,15军44师突击部队到达华阳镇出发地点,因船只拥挤,耽误了一些时间。晚上开始下雨,44师第一梯队百余艘船一齐向南岸进发。对岸的国民党第68军的火力没有被完全摧毁,向我军船队扫射炮击。在敌炮火封锁下,一些船只迷失方向,顺水下流,错过了突击目标。130团干部高喊:“英雄好汉加速度,勇往直前!”有的连长亲自把舵,战士们用铁锹、钢盔划水。有的船板被子弹击穿,江水灌进舱内。战士们一边堵口排水,一边划船加快靠岸。接近南岸时,敌军火力更加猛烈,还用火焰喷射器阻止船只靠岸。北岸的15军指挥员命令炮火掩护,压制敌军火力,掩护突击部队登陆。经过30分钟的强渡,44师第一梯队大部分船只到达南岸。130、131团的战士们迅速抢占了灯塔和黄山、香山等滩头阵地,扫荡敌军。经三小时激战,到22日3时,将敌军大部歼灭。残存的敌人抛弃了大炮,仓皇向南逃跑。(11)13军也顺利渡江。23日拂晓,陈赓率兵团指挥部从华阳镇渡口乘一只木船渡江。一帆风顺,很快到达南岸。陈赓在日记中高兴地写道:“晨光熹微,鱼贯入船,微风南送,疾驶如飞。不一时,舫登彼岸,踏上了江南大地。当时满怀兴奋,不可言喻。”
21日刘伯承彻夜未眠,二野前指一夜向总前委发出四份电报,汇报渡江情况。22日5时的电报说:“截至今日5时整,我三兵团11、12两军全部已渡达南岸;五兵团之16军抵达南岸者共两个师,四兵团之15军21日亥开始至华阳镇强渡,今日2时已抵南岸一个师;13军已进占马当以西之八宝洲。”(12)
渡江战役的顺利进展,出乎原来的意料之外。这一方面表现出我军的准备充分、战术得当和勇猛顽强的作风,另一方面反映出国民党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国民党以70万人的兵力,加上海军、空军支援,经营了半年的长江防线,三天内就彻底崩溃。除了国民党统帅部的部署失误,主要是各部队玩忽职守,敷衍塞责。临战又各怀异心,不肯相互配合支援。88军所属两个师一个驻采石,一个驻芜湖,承担芜湖以西鲁港至慈湖间的江防。这样宽阔的正面,用这点兵力是很难防守的。南京国防部的江防图纸画得不错,按照地形将江防工事分为甲、乙、丙三等。甲等是永久性工事,但是工程用的经费、材料和人力都由地方出。国民党军一边抓壮丁修碉堡,一边清乡把老百姓往后面赶,搞得民怨沸腾,谁给你出力干活呢?一天88军欧阳秉琰参谋长到芜湖以西江边的313师防区视察,看到河滩上的工事很少有加掩盖的火力点和交通壕,都是一线配备,没有纵深,也没有坚固的据点。同车的军官说:“这些据点,几炮就完蛋啦,有啥用?他们的官长夜间聚赌,白天睡觉,什么也不管。”313师师长则叫苦说:“什么江防计划,共军从哪里渡江,哪里就是我的重点。一营、一团人过来,保管渡江成功,谁也没办法再给打回去。共军从哪里渡江,我就顶到哪里去。一百多里的正面,不要说江心洲那么大,光在岸上放警戒,一个师才几个人,怎么摆?何况又都是新兵。”接着叹口气说:“赌运气吧,不从我的正面渡江,我算守住啦。从我这里渡江,守不住是我的责任,只有听候法办,恐怕那时候也不可能法办啦。”(13)
守在二野正面的国民党军是刘汝明的第8兵团,两个军5万多人担任九江到铜陵400公里的江防。刘汝明在淮海战役中就打滑头仗,以保存实力为第一目标。江北安庆的守军是第8绥靖区夏威部一个师。当时夏威部调白崇禧集团指挥,汤恩伯要刘汝明去接防安庆,刘汝明就是不去。汤把李延年兵团的96军调给刘汝明指挥,要96军派一个师接防安庆。刘汝明表示:增了兵也不管安庆,不能把自己建制的部队留在江南,而把配属部队送到江北。4月21日拂晓,得知芜湖方向已被三野中集团突破,刘汝明便下达了撤退命令。所以当下午二野开始渡江时,刘汝明兵团只有少数部队进行了一些抵抗,大部分主力则掉头逃跑。刘汝明率兵团部和55军经青阳、徽州、屯溪向浙江境内撤退,我军居然没有赶上。(14)
4月21日21时,二野已过江16个团,控制了宽200余里、纵深10余里的登陆场,渡江取得成功。李宗仁与“国民政府”逃往广州,南京及其以东守敌沿国道向上海溃退。二野当面的刘汝明兵团向浮梁、祁门方向撤退。刘伯承获悉三野已进入南京、芜湖的消息后,考虑按原定作战方向,二野将与三野部队交叉,如改变原定方向,二野主力直下浙赣线,可以切断汤恩伯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截断敌军南逃之路。刘伯承向总前委通报了这一设想,得到同意。23日,总前委报告中央军委:陈赓兵团取消接管南京任务,协同三、五兵团歼灭浙赣线之敌,并视情况向东发展。总前委和二野司令部在部署确定后,准备移驻南京。同日,二野司令部向各兵团发出指示:“本野战军具有截断浙赣线、杭徽线歼击该两线之敌准备,尔后进击杭州之目的。”命令三兵团向徽州前进,11军负责歼灭安庆南逃的174师。五兵团向衢州前进,四兵团向上饶前进。“各部队应加强行军速度,增大里程,以免迟延,丧失战机。”(15)
二野开始渡江时,守备安庆的国民党第46军174师弃城渡江南逃,于4月23日晨撤至吴田铺(今贵池县境内)。11军32师95团由殷家汇出发追击这股敌人,在牛头山、大形山遭敌军射击。我军顺着大路北侧山地展开,向山上敌军发起攻击。敌军是掩护部队,且战且退。我攻一山,敌让一山。山上丛林藤条杂生,我军行动不便,尤其是重机枪、迫击炮等重武器运送甚为困难。我军占领牛头山后,敌军全部向南逃去,吴田铺已不见敌军踪影。这时天色已黑,我军决定不休息,继续前进。进至鸡公岗时,发现牌楼镇附近全是敌军。当时95团一个连在鸡公岗布置阵地,打算堵截敌军。敌军发觉后,立即以两个营兵力向鸡公岗猛扑。我军兵力不足,阵地被突破,敌军从突破口向南逃。95团3营的干部保持了清醒,认为敌军是溃逃,不会死战,坚守三个家屋到天亮。友邻94团赶到,与95团两面夹击,将敌军消灭在鸡公岗村里,两团共俘虏敌军1200人。(16)
此后二十天,二野各军展开了千里大追歼。各部队昼夜兼程,翻山越岭,不顾疲劳地行军追赶敌人。三兵团11军司令部的总结说:“在我强渡长江后,所有江防敌人是全线溃退,很少抵抗(除174师被歼外)。故我追击该敌,在指导思想上采取了敢于以少胜多(一个打几个),三猛(猛追、猛打、猛冲),三快(眼快、手快、脚快),独立歼敌的追击战术。因此,在思想上要准备以雷厉风行的闪击速度,吃苦耐劳地跋涉山川,不管狂风暴雨,不管烈日天黑,不管山高路窄,不管人困马乏,不为小股掩护之敌所阻,不为成股逃散之敌所惑,不为缴获所拖赘,不为大小城镇所拘留。不姑息部队疲劳,不轻易停止兼程追击,决心实行前卫部队英勇而果敢地穷追,后卫部队则坚决而迅速地猛进。使敌人无喘息的机会,来不及组织抵抗,务求全歼逃敌而后已。由于有了这种思想,故全军在渡江后的第二天即进行歼灭174师,尔后则以32、33师紧接着翻越大横岭、大连岭(上下各20里的高山)、白际岭等高山,一天行程120里。32师跌死跌伤牲口30余匹,仍未停止休息。98团未翻过山,全部在山上淋了一夜大雨,但一下山仍毫不犹豫地以60里的急行军进到游埠。以后各部的胜利缴获,均与此有极大关系。”
33师童国贯师长在总结中写道:“本师从金华出发的第一天,97团早晨4时到下午1时共九小时的时间走了120里路,赶到永康协同友邻歼敌一部。98团由金华以西出发,当日到达永康,走了140里路。第二天由永康出发经缙云到丽水,共190里路。97团除两个营每人平均坐了10里路汽车外,其余在路上未曾稍停,一直前进,当天夜半就到达丽水,并占领丽水之北关和西山。98团3营和师特务营一部在缙云休息,吃了一顿饭,夜半由缙云出发,次日天明也到达丽水加入战斗。特别是3营一到丽水后迅速逼近敌人,迫使敌两个营投降。迅速肃清全城之敌和解决企图逃走的500多敌人和一个汽车连。此后,我97团和师特务营继续向碧湖、云和、贞港、青田追剿溃散之敌,总共俘敌3600余人。”
在这种追击中,谁走得快谁就打胜仗,缴获多。不能有任何犹豫和迟缓。32师在追击中全部轻装,将牲口和行李放在后面。33师开始没有轻装,在翻越山岭后因喂牲口和等行李耽误了几个钟头,没有抓住金华的敌人。后来吸取教训,甩掉笨重行李,只带干粮保证战士有吃的,并准备露营。这样加快了追击速度,才取得了丽水歼敌的胜利。
长途行军的疲劳使部队不断减员。一个师少则200余人,多达800余人。为了减少疲劳,保持速度,部队想出各种办法。11军33师97团利用缴获的两辆中型卡车,每辆能载25人,在30至50里范围内往返转运部队。在永康战斗中,他们乘卡车冲过散布敌军的大街,一直开到敌军团部,一下解决了敌人。但是11军在总结中说:“在追击战中,要防止走在前头的部队取得胜利后,则洋洋得意地自满起来(如缴获了汽车不愿后面爬山,完成了预定计划放松了追歼敌人的决心)。97团在永康、缙云获了胜利,到丽水就松。而98团在后面死跟苦走,干部又无牲口,整天看不见一个敌人,缴不着一件东西,确实很泄气。师部遂用车将其一部运到前面,结果丽水一战,98团缴获超过先到丽水的97团。这一着不仅是照顾后面部队的情绪,而且起着竞赛歼敌的积极作用。”(17)
在千里追击的那些日子里,二野各军的情况大体相似。四兵团兵分两路,由至德经乐平、弋阳进军上饶。然后再向鹰潭、东乡出击。部队连夜冒雨行军,陈赓司令员在日记中写道:“大雨如注,部队仍向南挺进。沿途所见,人尽泥饰,走路如扭秧歌。歌声、叫好声、跌跤声混成一片,情绪至为高涨,雨亦不足扫其兴。尤其是沿途敌人遗弃之辎重、车辆、大炮,到处可见,更使部队高兴。”五兵团渡江后由至德、景德镇、婺源南下,直扑江山、玉山和衢州。16军的报告说:“部队在此十天的急行军中淋雨走夜路,翻山越岭。且战士背得很重,骡马被跌死达30匹以上,打背者占全部的70%。几天的连雨中,部队的身上未曾干过,吃不上饭(如104团三顿没吃饭还打了一仗)。当时部队反映:抗战到现在从来没有这样的艰苦和疲劳。虽然如此,可是部队的情绪仍然高涨,怨言不多。……139团于九都截击敌141师时,1、2营徒涉急流向敌冲锋,当时淹死两名战士,且有不少人的枪支被水冲走,人亦被冲滚。但是一个一个都很迅速爬上彼岸,夺取敌人的枪支,消灭敌人。军侦察营一个连尾追敌人时,敌军集结了千余名向该连反击,当时被我击溃,并俘敌400余。由于部队日夜兼程前进,风雨无阻,再加上部队为了在战斗中使用手榴弹不致发生困难,干部战士均是背两颗手榴弹和六零炮弹,因而负担很重。再加我军行进在婺源之前均是翻山越岭,走的崎岖小路,河流纵横,牲口被摔死,迫击炮、重机枪均是战士扛着。行军中粮食困难,139团的背包都留在后面,战士晚间盖不上被子。46师因渡河牲口无法涉渡,均留在后面。七天之内师、团干部全是步行。47师由衢州南去追击敌人时亦是如此,但这些困难终于被克服了。”(18)
只有不怕疲劳才能抓住敌军。5月4日,17军先头部队49师到达玉山县城西部30里处,得知玉山城内有敌55、96军各一部。17军首长命令后面的50、51师快速赶上,完成对敌包围。5日8时,50师赶到时,敌军正要逃跑。我军占领十里山制高点,控制公路。因二梯队动作慢了一些,敌军向广丰、江山方向逃跑。49师尾追到贺村,切断敌军向江山的退路。结果堵截了数千敌军,贺村公路沿线十余里都是俘虏。这些俘虏的特点是机关多、军官多、家属多、特种兵多。17军的总结说:“这些敌人单位复杂,建制混乱,人无斗志,在我猛追下一触即溃。玉山、贺村地区地形起伏,小高地多,水田小,便于我军运动展开攻击。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全体指战员忍饥耐饿,克服疲劳,一致认识到完成行军任务即能完成战斗任务。从渡江到玉山战斗每夜休息3至4小时,有三天每日吃一餐,这是追击战胜利的主要原因。”仗打完后,部队只顾向前追击,大批俘虏和物资(特别是汽车)无人接管,直到军直属队上来,才着手处理。这又是个教训,以后再追击,后勤机关也要随前方指挥所行动了。(19)
到5月14日,二野各部队已进至丽水、青田、古田、南平、南城等县城,解放了浙赣沿线和闽北、赣中部分地区。总前委命令二野部队休整,三兵团在金华、江山地区,五兵团在上饶、弋阳地区,四兵团在鹰潭、东乡地区进行休整和备战。命令要求各部队派出干部开辟地方工作,建立政权,修复交通要道和电线,筹集粮食,肃清散兵游勇,搜剿匪特,安定地方秩序。
16日,四野十二兵团在湖北蕲春、黄冈地段渡江,刘邓首长命令陈赓指挥第四兵团出丰城、高安,配合四野行动,并夺取南昌。接受命令后,陈赓带领部队冒雨西进。接近南昌时,守敌夏威部害怕被陈赓与四野部队夹击,弃城逃跑。22日,四兵团13军37师解放南昌。为了保护好这座城市,贯彻城市政策,陈赓决定派一个工作组进城接管,然后等四野来接收。他命令四兵团司令部和所属单位都不得进城,移驻离城30里的莲塘。6月6日,陈赓才进南昌城看了一眼。回想二十多年的艰苦斗争,他的心情非常激动。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历史上第四次到此。第一次1927年,蒋匪南昌叛变,我险遭不测,逃入武汉。同年8月南昌起义,从起义至退出南昌止,我和李立三担任肃反工作,是为第二次。1932年冬,在红军中负重伤,返沪医治。至次年春,不意被俘,押解南昌,蒋匪曾亲自见我劝降,我始终不屈,是为第三次。这次则以胜利者姿态来此。前三次入城,或为亡命客,或者站不住,或为阶下囚,但均表现了我党之艰苦奋斗。无有前三次,则无今日人民之光荣。特志之,以纪此行。”
5月27日三野解放上海,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刘伯承在南京给毛泽东写了一个综合报告。谈到渡江后二野的作战说:“我们根据敌人在江防被突破演变为溃乱的趋势,黄山、鄱阳间的交通、粮食状况,和我军渡江后的态势,曾报告总前委,决定不以主力与三野成交叉运动去南京地区,而以全力先直出贵溪、上饶、徽州以指向浙赣路进贤到义乌之线,这样,即可以割断蒋、桂两敌之联系,放松桂敌而以全力迂回蒋敌之侧背。各兵团曾不顾疲劳、不怕山险奋勇穷追,有些部队则日行一百二十里。四兵团由彭泽出动,于五月四日进到东乡、横峰线,现已先后进占南昌、新赣、临川,以至福建南平之线。五兵团由至德出动,于五月六日进到上饶、衢州线,现已先后占领建瓯、建阳、崇安之线,其占九江者仅为小部队。三兵团由贵池殷家汇出动,于四月二十九日占徽州,五月六日进占龙游、义乌线,现已进占永康、丽水、松阳、遂昌之线。这样,使沿浙赣线南北诸敌无法收容部队组织抵抗,因而我军歼敌成果是比较完满的。以上行动与三野夺取杭州、进攻上海配合不仅密切,这也也造成了今后对赣西与闽南机动的便利条件。”(20)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二野和三野并肩战斗,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其中二野歼灭敌军10万余人。我军伤亡6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安徽省全境,浙江省大部和江西、福建、湖北三省一部。8月4日邓小平在北平向新政协会议筹备会代表作报告,总结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说:“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21)
(1) 《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下卷(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0~461页。
(3) 刘仲容:《回忆我在桂系工作时的几件事》,载《文史资料选辑》第73辑。
(4) 宋希濂:《和谈前夕蒋介石的幕后操纵和李宗仁的备战部署》,载《文史资料选辑》第32辑。
(5) 《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
(6) 杨树标:《蒋介石传》第5章第3节,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 《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
(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第337~339页。
(9) 赵兰田:《渡江纪要》,载《第三兵团渡江战役战斗经验汇集》。
(10) 李基中:《我见到的营团干部渡江思想的转变》,载《第三兵团渡江战役战斗经验汇集》。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1956年初稿。
(12) 李达:《百万雄师过大江》。
(13) 欧阳秉琰:《芜湖地区的蒋军江防》,载《文史资料选辑》第65辑。
(14) 孟恒昌:《防守长江战役中的刘汝明兵团》。
(15) 《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212页。
(16) 唐兴顺等:《追歼174师战斗的几点经验》。
(17) 11军司令部:《追击作战经验总结》。
(18) 16军司令部:《四、五月份工作综合报告》,1949年6月。
(19) 《第17军玉山、贺村战斗报告》,1949年5月。
(20) 《刘伯承军事文选》,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523~524页。
(21)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暂时的得手令南京方面欣喜若狂,蒋介石特意嘉奖74师,授予张灵甫云麾勋章。连续的行军、战斗,伤亡、疲劳、阴雨和洪水的折磨,后勤供应跟不上。这些都使部队的士气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淮南、淮北分区出现较普遍的退却逃跑现象。当时华中分局领导对陈毅没有及时派主力救援淮阴,很有意见。......
2023-08-18
27日邓小平政委以中原局名义起草了《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30日以刘邓名义上报军委。指示详细具体地交代了进入大别山后的任务、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企图围困扫荡大别山,乘我军立足未稳予以消灭或将我军挤走。大别山地区是原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
2023-08-21
为了解除这种不利的形势,黄帝决定先发制人,果断向日益衰微的神农部落出手,清除背后隐患。于是,《史记》所记载的第一场战争阪泉之战正式拉开了帷幕,黄帝姬轩辕也由此踏上了征伐中原的第一步。经过三天三夜,黄帝姬轩辕制造出了指南车,顺利带领迷失的大军走出浓雾。之后,为了对付蚩尤,黄帝派出了精于谋划的应龙。至此,黄帝一方彻底掌控战局,蚩尤大败,九黎部落的残余部众都逃亡到现在的贵州省一带。......
2023-09-25
“承受委屈并不是后退,而是助跑”,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儿不合逻辑,但在现实生活中,愿意并能够承受住委屈的人往往都取得了成功,他们是如何做到以退为进的呢?承受委屈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表示尊重,只有那些懂得尊重人的才能真诚待人,这也是交友之道。刘备的两位义弟不能理解,总觉得堂堂皇叔要受此冷遇实在是委屈得不行。但抬眼看刘备并不吭声,他们也只好忍住怨言,坐一边生闷气。但是他把刘备请进屋后,背对着刘备不吭声。......
2023-08-03
贵族们陷入激烈的争吵,主和派追究战败的责任,质问为何不早日派代表和谈;主战派狼狈不堪,亲英美的大扎摄政被迫辞职,由年仅16岁的达赖喇嘛十四世丹增嘉措亲政。对被俘的藏军官兵实行优待,伤病者给予治疗,释放时发给足够的路费。这封信由西藏噶厦派人送到印度首都新德里,交袁仲贤大使转中央。3月22日指示西南局,要西藏和谈代表团来北京。得到中央指示后,西南局即指示昌都工委护送阿沛及代表团成员来重庆。......
2023-08-21
比如,在页岩气超过3 500m深核心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尚未突破的现状下,为实现技术突破,政府可采取以下政策。将一些区块划出,作为页岩气开发特区,以优惠的条件对外招标,进行开采,在开发中学习对方的技术。上述建议涉及国家的财政政策、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对外开放的特区政策、科技政策、国际教育合作政策以及出国留学政策对页岩气发展战略的具体支持。......
2023-06-25
“什么事一到了中国,都被纳入了教化的轨道,连动画片那么充满灵气和生气的艺术都不例外。”虽然动画的喜剧传统在初创阶段便已经具备,但是长期的教化思维使其一直没有受到广大创作者的重视,比如经典的《过猴山》《三个和尚》,这些动画短片都天生具备中国式的讽刺幽默的特质。......
2023-08-17
据空军侦察报告,共军主力正向通许地区前进。战机也随即出现了。根据粟裕的指示,6月26日,三、八纵由开封郊区向通许方向转移,给邱清泉让开去开封的大道。粟裕抓住了这一有利战机,不待查明区寿年兵团的具体部署情况,即于27日下达围歼区寿年兵团的作战命令,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开始了。蔡廷锴不愿意打内战,在福建起义,宣布成立“福建人民政府”。......
2023-08-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