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1旅是胡宗南的骨干部队,号称“天下第一旅”。战斗从13日打到15日,在我军顽强抵抗和反击下,阎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第二天敌军再次向塔儿山进攻,我军进行阻击后主动撤出阵地。陈赓在指挥部密切关注敌军动向。说明1师的两个旅正在相互策应,向浮山开进。担任主攻的31团2营悄悄接近村边,以迅猛动作发起攻击。他们抓住俘虏,才知道守敌是“天下第一旅”的2团。同时抽调13旅一个团增援11旅,务求尽快歼灭官雀村之敌。......
2023-08-21
陕北、山东的困难局面——毛泽东指示刘邓出击——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重要意义——蒋介石的“黄河战略”——刘邓决定实施鲁西南战役——一夜突破黄河防线——穷追猛打攻克郓城、定陶——王敬久摆个“长蛇阵”——六营集吃掉两个师——血战羊山集歼灭66师——刘伯承赋诗庆胜利——蒋介石的恼怒和哀鸣
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以来,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我军基本上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迫使国民党军转为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战争之初的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正规军人数由200万下降为150万。这些兵力大部分被用来守备交通线和重要城市,可用于战略机动的部队只有40个旅。我军经过一年的战争,通过歼灭敌人来补充自己,总兵力由127万人增加到19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由61万人发展到100万人。在机动兵力的对比上,我军在局部上可处于优势。
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确实对陕北、山东解放区造成巨大的压力。毛泽东为了拖住胡宗南兵团,减轻其他战场的负担,坚持留在陕北,一面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一面与胡宗南周旋。虽然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战役的胜利,给胡宗南以沉重打击,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局势。胡宗南盘踞延安,指示手下部队对安塞、保安地区进行“清剿”,一方面寻找西北野战军决战,更重要的是企图寻找党中央的所在。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带领中央机关在靖边、葭县、米脂一带黄土高原转移,与敌人周旋。这一带地区荒凉贫穷,毛泽东等经常以野菜、黑豆充饥,的确是非常艰苦。在山东战场,华东野战军在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一举歼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国民党军不甘失败,仍然全线推进,压缩我山东解放区。由于战争已深入解放区中心地区,严酷的战争耗竭了解放区的财力物力。加上敌人的破坏,使解放区受到很大摧残。村庄破败,土地抛荒,人民迁移流浪,生活十分困苦。本来就有限的解放区经济实力已不适应前方日益增长的对人力、物资的需求。毛泽东感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需要在战略上采取主动,必须寻找出路,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局面。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决定实行战略出击,将战争引向蒋管区。他构思了让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越过黄河,挺进中原;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南下江淮地区作战的设想。
1947年5月4日,毛泽东指示刘邓、陈谢、陈粟:“(一)刘邓陈粟两军任务是协力击破顾祝同系统。(二)晋南(陈谢)陕北两军任务是协力击破胡宗南系统。(三)刘邓军十万立即开始休整,巳东(6月1日)前完毕,巳东后独力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制宜,往来机动。”(1)
当时正是豫北攻势的高潮,刘邓于5月15日返回冶陶,召集晋冀鲁豫中央局会议,研究如何贯彻军委的指示。豫北攻势结束后,6月10日,刘邓在安阳附近的石林镇召开各纵队首长会议,传达冶陶会议精神,讨论转入战略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
听说要过黄河进行战略反攻,多数同志都感到难以理解。当时在野战军司令部工作的杨国宇回忆:“当时,我们这些在刘邓身边的参谋们思想上真是疑虑重重。上面说形势大好,可我们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更看不出战略大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当时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集中了33个旅、22万人压在陕北战场上。1947年3月19日,我们撤出革命圣地延安。在山东战场上,蒋介石集中56个旅、40万人,重重地压在华野身上。在晋察冀战场,张家口于头一年10月11日就撤出了。我们听到的都是这样的不利消息,现在居然要我们穿过敌人的重重包围,钻进大别山!我们知道,大别山我们曾经几进几出,有许多历史教训。这种种想法憋在心里,免不了发出这样那样的议论。我们的参谋长李达一听到这些与中央方针不符的话,立即板起面孔批评我们:‘你们乱弹琴些什么!’大家也就不敢再议论什么了。但我们心里明白,不要说李达参谋长,就是刘邓,他们虽然站得高,看得远,对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坚信不疑,但在具体行动步骤上,他们并非没有考虑。”(2)
从战略区指挥员的角度,刘邓对毛泽东的战略意图是完全理解的。在豫北攻势作战时,晋冀鲁豫解放区为了支援前方,在人力物力方面已经超出了承受能力。6月22日中共中央转批晋冀鲁豫中央局的通报说:“今春邯郸扩兵,原布置一千二百人,两日内完成了一千六百人,县委又布置一千六百人,一礼拜内又完成了,于是又布置二千人。县委同志为了超过任务热情很好,但人民负担加重,致引起数千人武装请愿,县政府临时处置不好,群众伤亡八人,对我影响极坏。”“豫北前线,限七天向冀南要担架三千付,冀南后勤指挥部加了一半(六千付),并限两日完成,命令到了分区后,只剩一天期限了,只好强迫指派,加之过去担架到部队后长期不归(常备民夫),于是舆论大哗,致引起武邑县一带党员民兵,领导群众向冀中逃走打游击,武邑一县即有八百人逃走。”“豫北前线急需粮秣,急要冀南立即运四百万斤粮去。冀南为了完成任务,要求磁县放水(滏阳河),结果造成磁县减收大米五千大石,麦子五千大石,群众怨声载道,政府胡来。”中央通报强调指出:“上述三事,均因群众负担太重,我又在工作上发生毛病,以致演成事变和重大损失,应作为教训。各级领导机关必须了解,目前群众负担已达最高点,实在不能再加重人民负担了。……务须从长期战争着眼,不能只顾目前忘记将来,只顾军队忘记人民,是为至要。”(3)
邓小平在前方看到这个报告,心情非常沉重。这样打下去,解放区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战争拖垮。必须将战争引到外线去打,引到蒋管区去打。他在1948年4月的一次报告中回顾:“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是要把战争扭在解放区打,这是他从长期反人民战争中得到的经验。……这次蒋介石又想用这个办法对付我们,扭在解放区打,来削弱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不能持久,封锁我们不能出来,好使他保持三万万人口的后方完整而不受损失,来供应他作战。这个如意算盘是高明的,但是还有更高明的毛主席,他从确定自卫战争的方针时起早就看清这一点。他告诉我们,开始必须在内线打,打到一定时候,也就是削弱敌人到相当程度之后,就要打到外线,到蒋管区去打。这样就可以击破蒋介石反革命的毒辣的战略方针。因为在战争初期,我们的装备还不够优良,作战经验还不丰富,内线便于消灭敌人,便于组织和发展我们的力量,便于积累经验,所以先在内线打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取得了胜利的。从一九四六年七月到一九四七年六月,我们全国各个战场在第一年的自卫战争中,消灭了一百一十二万敌人。我们把分散的游击部队组成了野战军,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这时时机成熟了,就应该转到外线,否则就要吃亏。拿冀鲁豫来说,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农民的鸡、猪、牲口看见的不多了,村里的树也少了,试问,扭在解放区打,我们受得了吗?如果我们只想在内线作战要舒服一些,就中了敌人的毒计。”(4)
刘伯承元帅回忆当时的情况说:“由内线到外线,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是个大问题。石林会议主要讨论出击大别山的问题,那时,出击的时间未定。内线防御时,敌人来就歼灭他,主要的问题是歼敌有生力量的问题。后来到黄河边一看,大牛都没有了,人民是全力支援战争的。……内线作战搞得民穷财尽,人力、物力、财力(的困乏)都要求我们出去,出去就变了。兵源有安徽、河南、苏北的兵源,饷源我们到中原展开,建立了政权,开展了游击战争,把他们的票子赶走了。破坏了国民党的军需,使敌人的财政没有办法,而我们有了办法。”(5)
1947年3月,黄河回归故道。滔滔黄河水将冀鲁豫解放区分为两半,河南岸又成了国民党的天下。春季之后,黄河流量增大,河面越来越宽。蒋介石认为黄河是一道天然屏障,可抵40万大军,共军轻易过不来。晋冀鲁豫野战军要执行中央进军中原的战略,首先要过黄河这一关。
从哪里突破黄河,是刘邓集中考虑的问题。李达参谋长回忆:“这时,我们司令部已经有了‘空中优势’,即情报处已经有了美军观察组从太行撤走时留下的通讯设备,并培养了一批技术娴熟的报务员。敌军师以上部队来往的电讯,情报处几乎都能截获。他们甚至连敌军电台报务员的指法都很熟悉,只要一收听讯号,即能判断出是哪支部队的几号报务员拍发的。”(6)
通过截获敌军电报,我方把黄河南岸敌军部署摸得清清楚楚。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6月18日发布的《情字第1号通报》说:“黄河归故后,蒋军第四绥靖区刘汝明即抽调55师之74旅、181旅及68师之81旅、119旅共四旅之众,担任河防守备。自开封至东阿长达约500华里之防线,守备薄弱,有些地区只得进行游击防御。”刘汝明部是旧西北军,不是蒋介石嫡系。这些部队编制不整,战斗力不强,让他们守黄河也是无精打采,在黄河南岸隔一里地修一个小地堡,还要让老百姓替他们站岗放哨。刘汝明本人住在郑州,根本不到前线去。就是蒋介石也没想到我军会出击,他仍把主力摆在鲁南,要与华野决战。当刘邓主力由安阳向鲁西南运动时,他却命令王仲廉由新乡向安阳反击,与我军走了个南辕北辙。
掌握了敌情,刘邓与6月20、26日连续发布强渡黄河,实施鲁西南战役的命令。决心以第一、二、三、六纵队从张秋镇(今河南台前县)至临濮集(今属山东鄄城)150公里地段上强渡黄河。首先消灭刘汝明集团的两个师,再求歼敌于运动中。具体部署是:以冀鲁豫军区独立1旅先行秘密渡河,在戴庙至孙口段黄河南岸接应一纵渡河。一纵由魏山、张堂、林楼渡口渡河,会同独1旅歼灭郓城之敌。原在河南的独立2旅在旧城集至临濮集段接应六纵渡河,六纵由濮县东南的李家桥、于庄、大张村渡口渡河,会同独2旅歼灭鄄城之敌。二纵由孙口、林楼渡河,协助一纵作战。三纵为总预备队,视情况渡河扩张战果。
为了保证渡河的胜利,刘伯承亲自制订了《敌前渡河战术指导》,由司令部下发各部队。要求切实作好准备工作:查明渡口两岸地形、敌军防御体系,计算渡口船只数量、容量、往返时间,肃清北岸的间谍、封锁消息,事先规定渡河纪律,由各部队首长亲自组织渡河。《敌前渡河战术指导》要求:“我军主力应遵照战斗命令,力求先头秘密渡河,为使敌人防不胜防,各纵队尤应乘夜间黑暗,突然同时实行宽大正面的渡河。”(7)刘司令员周密细致的交代,使各纵指挥员明确了任务,紧张有序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6月23日,刘邓率四个主力纵队由安阳地区向鲁西南秘密出动。为了保证渡河的秘密性和突然性,刘邓命令太行、冀南部队在豫北发起佯攻,以豫皖苏军区部队向开封以南出击,转移国民党军的视线。部队昼伏夜行,国民党军的飞机天天在黄河上方巡弋,却没有发现我军行动的踪迹。30日,刘邓指挥部到达寿张镇(今属山东阳谷),各部队也到达预定渡河地点。
为了保证大军渡河,冀鲁豫区党委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早在1947年2月黄河归故之前,区党委就成立了河防指挥部,负责南北交通和河防安全。在七个主要渡口设立航运大队,每个渡口有20—30条船,500—600船工。3月行署下达紧急通知,封购沿河各村大树用以造船。有的大树已被百姓解成房屋用料,也一律征收上来。后来又下达指示,征购造船用的苎麻、大麻,征调水手,整修军运大道,建立造船厂赶造新船。仅范县就动员木工300余人、铁匠400余人,修理旧船100多只、造新船54只。大船可乘百人,小船可乘30人。造好的船加以伪装,隐蔽村中。为了在渡河前将船迅速推入河道,范县还动员5000多人用半月时间挖了十几条引河,用大牛拖船下水。刘邓到了黄河边,看到大牛和成材的树木都很少了,说明解放区民众为了支援战争,确实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8)
6月中旬国民党军发现我方在黄河北岸的濮阳集结部队,在侯集集结船只,判断我军可能渡河。刘汝明调整部署,加强鄄城以北的河防。他将整55师师部和29旅由菏泽移到郓城,将74旅由郓城移到黄河南岸的肖皮口,并开始在南岸构筑零星地堡。在总兵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些调动实际不起多大作用。到6月27日徐州绥署才判断刘邓军要渡河策应华东作战,慌忙从豫北将整32师调到商丘待命。7月1日整32师到商丘时,我军已经渡过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了。
6月30日是阴历五月十一,夜晚月光明亮。渡河的时间定在23时,提前半小时各纵突击部队隐蔽地行进到黄河北岸大堤上。半年前在这里作战,还是干涸的河床,现在水面宽阔,浑浊的黄水缓缓地向东流去。远望对岸,可以看到一片片模糊的村落,大堤上静悄悄的,不知隐藏着多少暗堡和工事。大家的心情都相当紧张,这是大战前的寂静。为了保证突击成功,每个渡口都部署了火炮,突击队都乘坐小船强渡。23时,没有信号弹,也没有喊杀声,突击队快速登船,水手们荡开桨,迅速向对岸划去。
一、二、六纵先头部队从孙口、魏山、大张庄等八个渡口同时出动,最快的仅用五分钟就到达对岸。二纵某团4连在孙口渡河,每班乘一只小船。战士们把机枪架在船头,手榴弹揭开了盖,随时准备战斗。然而几分钟渡河,对岸没有反应。当船到南岸,战士们冲上淤泥河滩,敌军才发觉,乱打起枪来。北岸我军的火炮顿时开火,掩护突击队前进。大家冲杀上前,很快夺取了河滩工事,又冲上大堤。地堡里的敌军纷纷逃跑,追都追不上。六纵突击部队18旅53团从于庄渡口上船,船到河心,才听到对岸喊叫:“来了,来了,快去报告!”突击队立即开火,各船的机枪响成一片。北岸我军炮火也怒吼起来,敌军的机枪响了一阵,就哑巴了。原来他们抛弃工事向鄄城方向逃跑了。53团只用了7分钟就占领了大堤,向对岸发出第一声军号。当小船回到北岸时,准备渡河的部队已经站满了渡口。大家鼓掌欢笑,国民党军的黄河天险就这样顺利地被刘邓大军突破了。这一夜就渡过去六个旅,我军没有停顿,分头向郓城和鄄城敌军发起追击。(9)
刘汝明在郑州得知刘邓主力过河,立即命令整55师收缩兵力,死守郓城。7月1日晨,从黄河大堤退下来的该师29、74旅全部退入郓城。一纵在后面紧紧追赶,以每小时12华里的速度急行军百余里,7月2日就将郓城团团包围。整55师的181旅在旅长米文和带领下跑得更快,连鄄城也不要了,一口气逃到菏泽。六纵先头部队以每小时14华里的速度追击,都没追上。蒋介石的黄河防线一夜之间被我军冲开一个大口子。
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徐州得知刘邓大军渡河的消息,非常震惊,慌忙调整部署。7月1日他命令刘汝明固守郓城、菏泽、东明、考城四个要点,阻止共军南下;出动空军轰炸黄河各渡口,破坏船只;将63师的153旅由砀山调往定陶,从豫北调整66、32师车运至金乡,从豫东调整58师到砀山,整70师到巨野,统归第2兵团司令王敬久指挥,集结后进行反攻。
王敬久,江苏丰县人,黄埔一期。长期在陈诚、顾祝同手下任职,是顾祝同的心腹将领。1946年他任第32集团军司令,辖整28、57师进攻两淮解放区,后转攻冀鲁豫解放区,企图与刘邓主力决战。然而刘邓主力直下鲁西南,连克巨野、嘉祥等地,迫使王敬久回援徐州。1947年3月,他指挥第2兵团所属5军、整72、75、85师向鲁南进犯,当整74师在孟良崮被华野包围,王敬久奉命增援。但是他行动谨慎,生怕被我军吃掉,进展缓慢,致使整74师遭我军全歼。王敬久怕负责任,借口跑到上海治病,被蒋介石命令返回鲁南泗水的司令部。这次奉命指挥鲁西南作战,王敬久心里没底,7月6日才乘车到达鱼台。(10)
7月4日,刘邓带领野战军指挥部机关从孙口渡河。这天夜里,国民党军飞机又来骚扰。照明弹将河面照得通亮,敌机不停地向渡河的船只扫射。当我军的机枪向天射击,敌机即仓皇离去。过河后,刘邓命令不许停留,指挥部前往郓城西北的郑庄指挥战斗。
郓城是鲁西南的一座古城。原有砖石城墙,已在抗战时拆除,当时只有土城墙还在,城不高壕不深。城墙下有坑道与外壕的地堡相通。敌55师师长曹福林率部收缩到郓城后,还没来得及喘息和构筑工事,就被我军团团包围。曹福林以残缺的74旅守北面和西面,以29旅守东面和南面。南关房屋较多,曹把师部安在这里。
刘伯承分析了敌情,判断敌军企图是“坚守郓城,吸我屯兵于城下,然后以其右路主力伏我侧背,迫我背水作战,把我军歼灭于黄河、运河三角地带,或重新逼过黄河”。刘邓决定将计就计,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法,发起鲁西南战役。令一纵坚决围攻郓城,派六纵向西南急进百余里,攻取定陶,二纵攻曹县,又以一部向南插到冉堌集、汶上集地区,伏击敌人侧背。(11)
7月4日一纵开始扫清外围,攻击郓城南关。敌55师组织两次反冲锋,第一次冲上来的是工兵营,其营长首先被我军击毙,官兵纷纷后退。第二次又派一个加强营反扑,在我军密集扫射下伤亡惨重,又退缩回城里。7日黄昏,一纵发起总攻。19时开始炮火准备。在主攻方向西门,我军的榴弹炮向城墙西南角猛轰,两发炮弹就将城头上两个核心地堡摧毁。接着一阵急射,将城墙炸开一个大缺口。突击队1团的4连、6连迅速冲入城内,与敌军展开巷战。曹福林组织力量反击,我军的炮兵延伸射击,炮弹准确地在敌军中爆炸,打得全城浓烟滚滚。我4连坚守西门,打退敌军四次反扑。在其他地段攻击的部队也从西门的缺口冲进城内,沿街肃清敌人。曹福林见大势已去,带少数随员从地道逃往嘉祥。城内敌军失去指挥,陷入混乱。8日早晨战斗结束,一纵歼灭55师师部及两个旅共11000人,其中俘虏副师长理明亚以下8300人。一纵伤亡1928人。
郓城战斗一纵发扬了猛追猛打的作风,被刘邓称赞为“争取了大反攻中的第一个光荣和重大的胜利。”19日,刘邓向军委汇报了郓城战斗经验:“我军渡河急进攻城,抢占城外某些要点,并充分完成攻城准备工作。敌因散乱撤回守城,防御体系残缺。”“突击点选择在敌人不意之处,敌人对我以前的两次突击点防备严,故我这次则对之佯动,而将真突击点选定在西面,故能突然破城。”“步炮协同较好。”
与此同时,六纵向定陶发起攻击。守定陶的63师153旅是广东余汉谋的部队,刚从江西调来不久,部队编制不整,全旅不过3500人。由于仓促调到定陶,也来不及构筑坚固工事。7月5日夜,六纵16、18旅迅速占领定陶四关,将定陶城团团包围。经过五天的战前准备,六纵首长决定于10日夜发起总攻。19时开始炮火准备,炮兵将大炮推到护城河堤下,对城墙实施抵近射击,集中火力将城墙轰开缺口。20时部队发起攻击,16旅攻东门,18旅攻北门。突击队的战士们扛着梯子越过壕沟,攀登城墙。16旅47团1营2连突击队在战斗英雄刘玉芳带领下10分钟就突破东门,冲进城内。18旅52团1连在战斗英雄王克勤带领下登上北门,王克勤不幸被流弹击中,身负重伤,仍鼓励战士奋勇冲锋。1连登上北门,打退敌军的反扑,巩固了突破口,保证后续部队进入纵深战斗。经五小时激战,全歼153旅。毙伤200余人,俘虏3130人,旅长黄志洪带少数人从西门逃跑。六纵伤亡397人,王克勤在送往后方医院途中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刘邓闻讯后非常悲痛,7月18日刘伯承发表《悼念王克勤同志》一文,高度评价王克勤的功绩和模范行为,号召全军向他学习。
攻克郓城后,刘邓于10日致电军委和华东野战军首长,希望与华野西进的陈士榘、唐亮兵团协同作战。电报说:“现我一纵已包围定陶63师之153旅,今夜攻城。尔后拟打现在金乡、嘉祥间野外之66师、32师、70师。建议榘唐部攻占大汶口、宁阳后,最好攻济宁。”11日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陈唐宜以迅雷手段,歼灭72师残部、20师及吴化文部,方于大局有利。上述任务完成后即过湖西与刘邓会合作战。若不能于此时歼灭敌人,尔后可能发生困难。”
王敬久在金乡,对刘邓下一步究竟是东渡运河,策应华野陈唐兵团打破山东国民党军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线直逼徐州,捉摸不定。金乡、嘉祥这一带原来是解放区,当地老百姓都痛恨国民党。国民党军到了这里,得不到任何准确的情报,几乎成了瞎子。王敬久情况不明,不敢贸然向黄河南岸开进。所属的66、32和70师都不是他的老部队,指挥也不顺手。为了应付刘邓和华野两边的进攻,王敬久自嘉祥到金乡摆了个长蛇阵。66师驻羊山集(今金乡西北),32师驻独山集(今巨野东南与嘉祥交界处),70师驻六营集(今巨野东南)。当时有人建议:兵力分散摆开,等着挨打,不是办法,是否把各师师长找来研究一下。王敬久表示:等侦察明白再说,命令各师派出一个团作广正面搜索。7月11日,他到羊山集视察66师情况,对军官讲话时强调一个“稳”字,就是他的指导思想。(12)
陈再道指挥的二纵渡河之后,连续向南行军四天,没有找到像样的敌人。7月4日,二纵6旅旅长周发田、政委刘华清在郓城与鄄城交界的黄安镇接到命令,要他们长途奔袭曹县。当天夜里部队就出发了,天下着大雨,道路泥泞难行。战士们边走边跌跤,有的鞋陷在泥里找不到,只好赤脚行军。一昼夜行军百余里,5日半夜接近曹县县城。县城没有国民党正规军,只有一些保安队,早已闻风逃跑了。6日,二纵6旅收复曹县,还是没打上仗。10日,六纵攻击定陶,二纵在南面策应,零零星星地捉了一些国民党逃兵。11日,6旅接到命令,要他们向羊山集方向前进,6旅又匆匆上路,向东行军百余里,投入新的战斗。在鲁西南战役中,二纵走的路是最多的。(13)
刘邓把四个纵队刚撒开又集中,是因为7月10日毛泽东指示:“如能歼灭七十师,并争取在路北多歼几路敌人,然后休息若干天,整顿队势,举行陇海作战,似属有利。我军愈在内线多歼敌人,则出到外线愈易发展。”(14)刘邓见王敬久兵团主力处于运动中和队形分散之际,决定分割包围、各个歼灭他们。11日,命令一纵进至巨野东南地区,切断敌70、32、66师之间的联系;六纵与一纵对进,协同一纵歼灭32师;二纵由曹县向东歼灭谢家集之敌,再去羊山集与三纵共同歼灭66师。
12日,二纵6旅前进到距谢家集(今巨野县南大谢集镇)20里处,侦察员报告谢家集有敌军,数目不清楚。周发田、刘华清命令部队迅速前进,在接近谢家集的地方抓了个俘虏,才知道村里是敌66师13旅的38团。这个团是奉命向羊山集以西侦察搜索的,在龙凤集地区没发现情况。准备返回羊山集时,接到上司通知说部队即将向西出动,为避免往返疲劳,让38团在谢家集宿营。我6旅决定抓住战机,歼灭这股敌人。13日清晨乘着大雾接近谢家集,突然发起攻击。敌军不知我军有多少,仓皇向村东北方向突围。6旅在野外实施围歼,干脆利索地将一团敌军全部歼灭。打了一个胜仗,6旅干部战士们高兴地收集缴获的武器,押送俘虏。多日行军的疲劳一扫而光。
这时,位置最凸前的整70师已前进到巨野县城以南的六营集,整32师进至六营集以南十余里的独山集。12日夜,70师师长陈颐鼎发现共军大部队向他们逼近,有被包围的危险,急忙向王敬久报告。王敬久听到报告,决心集结主力于金乡,命令70师向独山集靠拢,归32师师长唐永良指挥,再调头向羊山集以东、以南地区撤退,与66师靠拢。(15)在独山集的32师也遭到攻击,与羊山集联络中断。唐永良感到形势不妙,打电话与陈颐鼎商量,认为两个师靠在一起比较好,于是32师不但没有南下,反而北上六营集。13日,32师刚出独山集,就遭到我一纵主力的猛烈侧击。32师部队被分割,师长唐永良见自己兵力不足,率师部和141旅向北突围,到六营集与70师会合。而其所属149旅在北上途中,被一纵19旅、六纵18旅合围于野外,14日被歼灭。这样,70师和32师两个师部、三个半旅被我军包围于六营集内。
六营集是个仅有200余户的小村庄,缺粮少水。房屋多为土筑,难以作为防御工事。2万多国民党军聚集在这小村里,人马车辆挤成一团,饮水都很困难。13日,王敬久依然命令两个师向羊山集靠拢。32师和70师向六营集东南的曹楼出击,企图突围南下,几次冲锋都被一纵打了回来。唐、陈算计南下羊山集有15公里,到金乡更远,以目前部队的弹药,南下几乎没有希望,请求向济宁方向突围。到黄昏,顾祝同来电,命令32、70师就地坚持,到15日拂晓再听命令行动。唐永良与陈颐鼎商量:六营集地方狭窄,没有坚固工事,守是守不住的。而援军三天之内不可能到达,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当夜突围。东面共军较少,嘉祥县城比较坚固,实在不行就逃到济宁。定下主意,当夜开始突围。陈颐鼎多了个心眼:他们属于违抗命令擅自行动,怕战后追究责任。于是发了个密电给蒋介石,说自己是准备死守的,但唐师长坚持突围,他不能抗拒云云,为自己开脱责任。32师原属西北军,惯于保存实力,在豫北就打滑头仗,国民党军嫡系都不信任32师。(16)
14日20时,一纵、六纵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对六营集实施攻击。一小时后,国民党军开始向东突围。原来唐、陈商量:70师先突围,32师掩护。然而唐永良又耍滑头,惟恐自己跑不了,根本没有坚守阵地,而是自己带部队向东走小路逃往济宁。国民党军一出六营集就队形大乱,争先恐后逃命,大炮、骡马堵塞道路,完全失去指挥。我军乘胜追击,将敌军围堵在六营集东南的一大片洼地里,打起照明弹,用机枪扫射。敌军丧失斗志,纷纷缴械投降。有的乘乱抢劫师部军需处的车辆,崭新的法币散乱地撒了一路。陈颐鼎和副师长罗哲东逃到纸坊街,被我军俘虏。唐永良则带着141旅残部于15日逃到济宁,除了随身携带的轻武器,重炮车辆一概丢失。战后我军清点战果:毙伤国民党军3500余人,俘虏陈颐鼎以下15260人,缴获山炮、野炮30门,迫击炮40门,重机枪95挺,轻机枪422挺,长短枪4625支以及大量弹药和军用物资。短短三天,国民党军两个整编师就这样被歼灭了。
70师和32师被歼灭后,王敬久的主力只剩下66师。我军能否拿下羊山集,歼灭66师,关系到鲁西南战役的成败。如果歼灭66师,我军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如果拿不下羊山集,国民党援军赶到,我军将处于疲劳作战的被动地位。从7月15日起,二纵、三纵开始攻击羊山集,围歼66师的作战。
鲁西南地区大多是一望无边的平原,无险可守。只有金乡、嘉祥交界处有几个小山头,羊山就是其中之一。羊山东西长约5里,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卧地的绵羊。最东面的小山头称羊头,中间的制高点称羊身,西面称羊尾。羊山集是个有千余户人口的大镇,背靠羊山。镇子形状狭长,三面筑有寨墙。寨墙外有日伪驻守时留下的壕沟,沟深一丈。66师师长宋瑞珂带领师部和158旅、13旅(欠一个团)驻守羊山集。66师是陈诚的老部队,战斗力较强。宋瑞珂是黄埔三期,在国民党将领中算是能打仗的。1946年6月,66师在围攻李先念的中原军区时打响内战第一枪,对中原我军造成极大危害。豫北攻势中66师被刘邓主力包围,因为没有封住缺口,66师突围逃脱。这次66师奉命守羊山集,当时连日大雨,羊山集村庄周围成了一片泽国,进出都很困难。宋瑞珂将所属的三个团摆开,划分了防区。将三个炮兵营摆在羊山集后面的高地上,直属队的工兵营、特务营和辎重营在村里准备巷战工事。
7月15日夜,三纵到达羊山集,没有很好侦察地形和进行准备就发起攻击。8旅两个团由东北攻羊头,9旅攻南门。一夜激战,8旅攻占了羊头,天明后66师炮兵从羊身制高点向羊头轰击,8旅站不住脚,被迫退下。9旅攻入羊山集寨墙南门后,发现敌军在村里又筑了一道寨墙。墙外积水很深,攻击受阻。16日又攻了一夜,因敌军火力很猛,依然没有进展。二纵16日夜以5旅攻羊尾,4旅攻西门。17日晨5旅占领羊尾,并以一个营迫近羊身。4旅攻占西门。天亮后敌军在火力掩护下实施反冲锋,我军立足未稳,部队拥挤于狭窄地带,遭受很大伤亡。5旅一个营坚守羊尾尾部,4旅占领西门外的独立房屋,其余被迫退回。4旅伤亡较大,陈再道令其撤后休整,以6旅接替4旅进攻。(17)
这两天恶战,双方都付出很大代价。66师伤亡千人,炮弹也快打光了。18、19两天我军进行整补,暂停攻击。王敬久担心66师被歼,他将受严厉惩罚,于20日命令到达金乡的整58师师长鲁道源和他直接指挥的66师199旅旅长王仕翘率部向羊山集攻击,为宋瑞珂解围。王敬久对鲁道源说:“66师是陈总长的基本部队,你们必须到羊山集解围,否则陈总长不会饶恕你们!”国民党将领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打头阵。王敬久对王仕翘说:“你们师长被围住了,你不去救谁去救!”王仕翘回到旅部,对部下哀叹说:“这回是要‘送礼’了,非‘送礼’不可。”
58师和199旅刚出了金乡县城,在万福河一线遭到我军三纵和冀鲁豫独立旅的顽强阻击。从袁楼到时家店,敌军在炮火掩护下一次次进攻,都被我军打了回去。22日,王敬久令199旅旅长王仕翘当天必须进入羊山集,否则军法从事。王仕翘率所部5000人拼死渡过万福河,向羊山集靠近。当日夜里天降大雨,道路泥泞。199旅进至羊山集以南三里的韩楼、刘庄时,遭到三纵的围堵截击。199旅队伍被打散,王仕翘头部负伤,部队失去指挥,被三纵消灭殆尽。只有一个连长带着两个兵进入羊山集,完成了王敬久的任务,其余大多数非死即俘。王仕翘在庄稼地里躲了一天,伤痛饥渴难忍,想想回去王敬久要杀他,不如向解放区走,还有活的希望。当我军战士打扫战场,押着俘虏往回走时,王仕翘在高粱地里大喊救命,向我军自首。他被送到后方医院包扎伤口,一条命保下来了。
鲁西南的战况令蒋介石非常着急,除令王敬久为66师解围,他还亲自到开封督战,命令第4兵团司令王仲廉率部向鲁西南前进。并从关中、豫北、鲁中抽调部队增援鲁西南。刘邓吸引了国民党军大量机动部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陕北、山东的局势。但是刘邓必须在国民党援兵汇集之前解决66师。
二纵、三纵围攻羊山集一个星期,打成胶着状态。华野陈唐兵团攻打济宁进展也不顺利,21日,陈毅、粟裕命令陈唐停止攻济宁,向刘邓靠拢。毛泽东担心战事拖久了对刘邓不利,23日打电报建议:“在目前情况下,为了确保与扩大已经开始取得的主动权,对军事部署建议如下:(一)刘邓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18)但是刘邓考虑,如果不消灭66师,我军走也走不了,肯定处于被动。当天刘邓就来到羊山集前线,刘伯承对二纵司令员陈再道、三纵司令员陈锡联说:越是胜利越要细心谨慎,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急躁。你们要亲自到前沿看地形,了解一下为什么攻不下来,跟下边指战员研究如何打法。总之,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把羊山集的敌人歼灭。陈再道、陈锡联都直接到前沿看地形,了解情况,重新制订作战方案。为了加强攻击力量,刘邓将野战军榴弹炮营和一纵炮兵团调到羊山集前线,形成绝对优势。(19)
这时,宋瑞珂那边已是伤兵满营,弹药粮食即将告罄。王敬久曾向宋转达蒋介石的意思,守不下去就突围。宋瑞珂与部下商量,觉得突围时炮带不走可以抛弃,但把伤兵丢下太不道德,即使突出去也没脸再带兵。于是复电王敬久表示要坚守到底。王敬久手中已无机动兵力,只好等待王仲廉的部队到来再一起行动。谁知王仲廉胆小怕遭我军围歼,部队行动缓慢。他指挥的整10师、206师五个旅自7月21日从民权经曹县、成武向羊山集方向开进,每天才走十余里。到冉堌集一带即开始构筑工事,又赶上三天大雨,道路泥泞,解围更不可能。直到66师被歼灭,王仲廉的部队还在冉堌集一线停留。这样,66师便陷入绝境,只能坐以待毙。蒋介石除了在电报里为66师祈祷,再没任何办法。
7月27日天气转晴,黄昏时二纵、三纵向羊山集发起总攻。我军的炮火集中轰击羊身的制高点,三纵7旅和六纵16旅向羊身制高点发起攻击,到22时占领。敌军多次组织反冲锋,与我军展开激烈争夺。二纵5旅占领羊山西侧。6旅冲进羊山集西街,与敌军逐屋争夺。三纵攻进羊山集东街。66师残敌已被我军分割包围,仍顽强进行巷战。二纵18团与敌军争夺街心地堡,几次冲锋都被敌军的机枪封锁。来回争夺中双方伤亡都很大,18团干部大部伤亡,1营只剩下一个教导员指挥战斗。经过一夜战斗,羊山制高点全被我军控制,羊山集也被我军突破,敌军只控制一些房屋,负隅顽抗。
28日早晨天又下起了雨。宋瑞珂召集部下研究情况。一个旅长说:逐屋守备,还可坚持三天。宋瑞珂认为:制高点已被共军占领,全村情况了如指掌,自己已是瓮中之鳖,坚持也没有意义了。到了中午,宋瑞珂见阵地已被突破,指挥部也被包围,山上解放军的火力居高临下往他们头上打,认为继续战斗下去只能招致更多伤亡,决定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参谋长郭雨林走出房屋,向二纵6旅13团的干部接洽投降。得到我方允许后,宋瑞珂及其部下在二纵战士押送下向西走出羊山集。历时十二天的羊山集战斗结束。
羊山集战斗是刘邓野战军经历的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羊山集原来是个千户人家的大集镇,战后没剩下一所完整的房子。到处是断垣残壁,墙上布满枪眼。院子里挖满了交通沟,门窗全被拆光。全村所有的树木被砍倒做了工事,粮食和牛羊鸡猪全被国民党士兵吃光。66师的顽强抵抗,超过了以往和晋冀鲁豫我军作战的任何一支部队,使刘邓的二纵、三纵付出了重大牺牲。二纵团以上干部伤了19人,营级干部伤亡32人,连以下干部战士就更多了。难怪宋瑞珂在被押送途中,许多干部战士都对他怒目而视,有个干部还打了他。宋瑞珂见到陈再道,一再要求我方为66师伤兵治疗。陈再道答应他的要求,指出如果他早两天放下武器,也不会造成双方这么大的伤亡。宋表示他是军人,奉命打仗,当然自己要负责任。随后,宋瑞珂与前几天被俘的陈颐鼎、王仕翘等人被送往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冶陶。(20)
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渡过黄河后,连续作战28天,歼灭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师部、9个半旅,共56000余人。其中俘虏43000余人。缴获坦克2辆、野炮12门、山炮52门、迫击炮等各种小炮700多门、机枪1483挺、长短枪13619支、汽车56辆和大批弹药物资。收复了黄河南岸的鲁西南解放区,粉碎了蒋介石的“黄河战略”,打乱了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部署,有力配合了陕北、山东我军的作战。鲁西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战役进行得十分艰苦,仗打得相当漂亮。战役结束后,刘伯承的心情相当激动,挥笔写下《记羊山集战斗》诗一首:
狼山战捷复羊山,
炮火雷鸣烟雾间。
千万居民齐拍手,
欣看子弟夺城关。
诗后题记:“狼山为歼灭32师和70师之处,羊山集为歼灭66师之处;两山都在巨野、嘉祥、金乡之间,一系列的小山如狼如羊,由北向南行进,为泰山西部之余脉。这一块解放区因其靠近徐州津浦路,自去年降日师长方先觉进攻镇压以来,群众被惨杀者甚众。甚至老头子已剃头者恢复蓄辫子,女孩子已放脚者恢复缠足。民众从其反抗愤怒之中,强化了自己的游击战争,这次参战争取胜利极其踊跃出力。”(21)诗文表明,鲁西南战役的胜利不仅是我军运用战略战术的胜利,更重要的是我军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蒋介石得知鲁西南战场的失败消息,气得暴跳如雷。他手下将领的无能和怯懦,导致了一连串的失败。10月19日他到青岛主持胶东军事检讨会议,特别讲到鲁西南作战。他说:“66师在羊山集一共支持了18天,最后终于失败,宋师长瑞珂也被俘了。但我今天要声明:过去所有失败被俘的将领,都有罪恶,将来都应该受处分。惟有第66师师长宋瑞珂虽然被俘,但我一定要救他出来,而且将来还要特别奖励他。……羊山集战役66师如此坚强奋斗,应该不致失败,而竟致失败,其罪责不在66师,而在于当时的兵团指挥官王仲廉与邻近的友军第32师和第70师。当时66师距32师驻地只有十华里,距70师也只有二十华里,成了一个三角形。如果互相应援,则匪军绝对不敢进攻。可是后来统帅部命令第32师向羊山集靠拢,而32师反而向东靠拢第70师,并且告诉70师说他要退走了。于是70师也不战而退,第二天空军去搜索的时候,完全看不到部队的踪迹,不知道他们已经快退到济宁方面了。……假使这次王仲廉稍有决心,稍有能力,则一定可以在羊山集造成一次很大的歼灭战。而结果适得其反,不仅匪军未被消灭,66师反而冤枉牺牲。所以王仲廉应受军法审判,课以应受的处分。”
蒋介石不知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鲁西南作战失败,王敬久应当负首要责任。他对战局的判断失误和犹豫不决,导致三个师的覆灭。王仲廉是援军,虽然畏缩不前,未能解羊山集之围,但也不致承担全部责任。不管怎样,蒋介石一发火,王仲廉和32师师长唐永良是倒了霉,被撤职查办,送上南京的军事法庭。王仲廉被判8年徒刑,经汤恩伯营救被保出来。唐永良险些被枪毙,多亏老上司孙连仲说情营救,军事法庭也睁只眼闭只眼,将唐取保释放了。蒋介石想杀鸡给猴看,下面一齐糊弄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愤慨地说:“我现在最感苦闷、最觉忧虑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一般高级将领具有自动的精神、能够发展天才的太少,我可以说十个将领里找不出一个来!而匪军之所以可怕,即在于他们的干部大多都有自动的精神和能力,能够自动的发挥力量,达成任务。……他们独立作战,自力求生的精神,实在是我们国军之所不及。”(22)
(1)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2) 杨国宇:《难忘的闯险壮举》,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61~462页。
(4) 《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载《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7~98页。
(5) 刘伯承1959年5月13日的谈话。
(6) 李达:《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75~76页。
(7) 《刘伯承军事文选》,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439页。
(8)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概述》,见《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资料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 中原野战军政治部编:《南征一年》六纵分册。
(10) 《鲁西南战役敌情资料》。
(11) 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载《刘伯承军事文选》,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
(12) 宋瑞珂:《鲁西南羊山集战役蒋军被歼记》《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0页。
(13) 刘华清:《羊山战役前后》,《刘华清军事文选》上卷,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
(14)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页。
(15) 《第二兵团鲁西金巨地区剿匪战役战斗详报》。
(16) 唐永良:《羊山集战役侧记》,《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2页。
(17) 孔庆德等:《羊山集战役介绍》,《鲁西南战役资料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页。
(19) 《刘伯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82年版,第385页。
(20) 《陈再道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21) 中原野战军政治部编:《南征一年》野直分册。
(22) 蒋介石:《胶东军事检讨会议开幕致词》,《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22卷。
1师1旅是胡宗南的骨干部队,号称“天下第一旅”。战斗从13日打到15日,在我军顽强抵抗和反击下,阎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第二天敌军再次向塔儿山进攻,我军进行阻击后主动撤出阵地。陈赓在指挥部密切关注敌军动向。说明1师的两个旅正在相互策应,向浮山开进。担任主攻的31团2营悄悄接近村边,以迅猛动作发起攻击。他们抓住俘虏,才知道守敌是“天下第一旅”的2团。同时抽调13旅一个团增援11旅,务求尽快歼灭官雀村之敌。......
2023-08-21
会议经过热烈讨论,打襄樊的意图取得了一致。命令以陈赓指挥二纵、四纵为西兵团,第一步奔歼老河口、谷城之敌,其主力适时控制汉水西岸,伺机直趋襄樊。刘邓领会毛的意图,决定暂停襄樊战役,集中主力配合华野的作战。6月22日,粟裕率华野主力开始第二阶段作战,在睢县、杞县围歼区寿年兵团。7月3日,粟裕主力又包围了黄百韬的25师。......
2023-08-21
中共中央已经指定刘伯承任南京市市长、军管会主任,他不顾疲劳,立即与邓小平展开工作。5月23日,上海解放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了继续进军的规划。“二野亦应准备于两个月后以主力或以全军向西进军,经营川、黔、康。”进军西南主要依靠陈锡联的第三兵团和杨勇的第五兵团。8月3日,野战军下达了三、五兵团向湖南境内作第一步进军的规划。8月初,二野在南京召集军以上干部会......
2023-08-21
各部队向预定地点开进,准备在3月26日夜间发起攻击。到12日,一纵、十一纵转至太康、柘城以北,二纵和华野十纵转至驻马店以西,三纵到舞阳,进行补给,调整部署。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刘邓于4月20日下达宛西战役命令:“决定以陈赓统一指挥四纵主力五个旅,二纵、十纵全部与桐柏军区主力进行宛西作战,捕歼邓县、镇平、内乡、淅川与西峡口等地之敌,并打南阳、襄樊、老河口各地之援敌。”......
2023-08-21
为战胜国民党军的“扫荡”与“清剿”,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各军区部队和从事地方工作的党政干部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阶段,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这三类地区的地方武装和党组织为了坚持巩固和发展解放区,在1948年都积极地开展了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刘邓首长转至中原后,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5月24日他给邓小平的复电《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中又说:“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有全盘考虑之必要。”......
2023-08-21
在平汉、津浦路,乘火车北上的国民党军集结于徐州、郑州,准备向山东、晋冀鲁豫解放区发起攻击。国民党军接收了日伪军100万人的武器装备,并从美国得到大批军火和飞机、舰艇。在南京整军会议期间,蒋介石以74师为“模范师”,在南京城外举行军事演习,向国民党将领展示陆空配合的攻击作战。6月10日,刘邓在邯郸召开高干练兵会议。中原主力突围向河南出动,牵制敌军,配合作战。......
2023-08-21
党中央也通过各种关系和地下党组织与各地国民党军政人员积极联络,促使他们起义或脱离国民党的统治。随着我军向成都的进军和强大政治攻势,西南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起义或投诚,放下武器,停止无谓的抵抗,走和平解决的道路。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昆明通电起义。同日,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主任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
2023-08-21
当天下午,黄维将85军110师师长廖运周等召到兵团部,部署突围。临出发前,廖运周召集一些可靠的军官宣布起义的决定,大家一致拥护。27日6时,廖运周率领110师的两个团官兵从双堆集出发,向解放军指定的大吴庄前进。跟进的国民党军第18军的11、118师,10军的18师在突围时遭到中野六纵和陕南军区12旅的猛烈阻击。为了妥善安排好110师官兵,刘邓首长命令对起义的事保密三天。当12兵团得知110师起义的消息,士气大受打击。......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