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确实对陕北、山东解放区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战争已深入解放区中心地区,严酷的战争耗竭了解放区的财力物力。加上敌人的破坏,使解放区受到很大摧残。豫北攻势结束后,6月10日,刘邓在安阳附近的石林镇召开各纵队首长会议,传达冶陶会议精神,讨论转入战略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
2023-08-21
蒋介石策划进攻延安——陈赓奉命开辟吕梁——隰县攻坚战——彭德怀与将领们协商保卫延安计划——北上进行汾孝战役——痛击三路阎军——扫荡晋西南,牵制胡宗南——陈赓停止运城攻坚——毛泽东邀陈赓到陕北受领新任务
从1946年6月到11月,国民党军对各解放区的大规模进攻,虽然占领了解放区部分市县,但进展缓慢,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蒋介石对此很不满意,认为需要调整战略,将全面进攻改为有重点的进攻。他多次对将领们说:“凡是匪军的老巢,尤其是他的制弹厂和粮秣、弹药的集中地,及其发号施令的首脑部的所在地,必须犁庭扫穴,切实攻占。”(1)首要的目标就是攻占延安。11月初,胡宗南到南京受领进攻延安的任务后,将其主力从晋南调回西安,与宁夏马鸿逵部配合行动。中央军委得到情报后,毛泽东于11月6日做了保卫延安的部署,“决调杨苏纵队、陈谢纵队、张宗逊纵队协同边区部队执行此项任务,以陈赓为司令员、张宗逊为副司令员、习仲勋为政委统一指挥各部。”
陈赓的四纵此时正在太岳根据地休整,接到命令后立即准备出发。因为是长途行军,还要过黄河,部队需要准备充足的粮食弹药。过了几天,毛泽东看胡宗南部动静不大,10日又指示陈谢:“你们到吕梁后看情况,如胡军向延安急进则你们亦急进,如胡军缓进则你们可攻占吕梁各县,待命开延。”(2)
吕梁地区是指晋西南以隰县为中心的大宁、汾西、蒲县、永和、孝义等地区。吕梁山横贯其间,是一片黄土高原。东边越过汾河与同蒲铁路是太岳解放区,西边越过黄河是陕甘宁解放区。1937年八路军曾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1939年冬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乘机占领这个地区。他以隰县为中心,修碉堡、挖封锁沟,对当地民众实行“兵农合一”制度,既要给他交粮又要给他当兵。这里本来就是地瘠民穷,在阎锡山统治下更是痛苦难熬。毛泽东指示陈赓开辟吕梁,一方面可以解除陕甘宁边区一侧的威胁,另一方面可以将太岳与陕甘宁解放区连成一片,互相支援。
11月11日,陈赓的部队开始行动。先头部队12旅渡过汾河,20日占领汾西。次日,21旅攻占大宁,4旅攻占永和,这些县城守备薄弱,我军势如破竹。当陈赓部队已经到达黄河东岸时,毛泽东考虑到张宗逊纵队已经到达延安,胡宗南的整1师尚无进攻延安的迹象,于24日命令陈赓:“你部四个旅并指挥独四旅,务于数日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隰县、蒲县、乡宁、吉县、大宁等五县。”陈赓收拢部队,集中力量先攻隰县。
隰县县城不大,工事却修得不少。抗战时太原沦陷,阎锡山一度迁移到此。抗战胜利后,这里是“西区作战指挥部”,由杨澄源带领2000多人把守。多数是保安杂牌,从农民中强征来的,正规军只有两个连。城内外有碉堡90多座,以交通沟连接在一起。东西山脚切成断崖,难以攀登。如果阎军拼死防守,攻城是相当困难的。
25日陈赓率部到达隰县城郊,当即下达扫清外围的命令。24旅主攻城南的俞家塬,这里是敌军的主阵地,杨澄源带领400多敌军,凭借1门山炮据守。27日上午战斗开始,我军的炮兵很快摧毁了前沿两个大碉堡,突击队沿着交通沟向敌军主阵地发起攻击。攻到断崖下,因梯子太短,遭到敌军侧面火力射击,攻击受挫。中午开始二次进攻,24旅一面以猛烈火力压制敌人,突击队一边投弹一边前进。杨澄源顶不住,率部逃向城里,俞家塬主阵地被我军占领,控制了城南这个制高点。扫清外围后,陈赓命令28日18时开始总攻县城。下午陈赓到前沿查看地形后,认为白天进攻效果更好,于是命令提前两小时开始总攻。但因电话线没架通,派通信员传达,往返费了时间,各团接受命令后即开始行动,先后发起攻击。
13旅38团在南关担任主攻,17时首先打响。突击队在山炮掩护下架着梯子冲到城墙下,强行登城。但两个梯子都不够长,几次冲锋没有成功。他们吸引了敌军大部分火力,杨澄源也站在南门城上督战。24旅的70、71团攻东南角,山炮先摧毁了城下的碉堡,突击队即开始登城。由于步炮联络不好,突击队第一个班登梯上城时,居然被自己的山炮击伤。第二个班不顾炮火,继续登城,敌军略有抵抗,就向后逃跑。仅20分钟,70、71团就突破城墙,向城内发展。
4旅的12、14团攻北门。14团在炮火掩护下,从东北角登城。敌军投下手榴弹,我军一边登梯,一边向城墙上投弹。敌军恐慌起来,躲进城角碉堡。14团迅速登城,直扑碉堡。敌军很快投降,一个排长高喊:“我可没有打!”14团2连押着150个俘虏顺着城墙走到北门,正在搬运重机枪、迫击炮,突然城墙下一声巨响,把2连战士和俘虏震晕了一片。2连长急忙向城下大喊,下面的12团才知道14团已经占领了北门,这一爆破幸好没造成多大伤亡。到21时,我军完全攻占隰县县城,俘虏杨澄源以下2871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4门、轻机枪195挺,我军伤亡200余人。战斗结束后,陈赓在总结时夸奖了各团争先恐后完成任务的勇猛作风,也指出联络工作差,各部协同不好的缺点。(3)
隰县这颗钉子一拔,附近几县的守敌更加恐慌。中央军委指示陈赓与晋绥军区王震部队配合,围攻中阳县城。12月8日,阎锡山派兵增援中阳。陈赓派13、24旅北上,协同王震部队攻中阳。12日,我军攻克中阳,俘虏敌军暂编第45师副师长张居乾等1000余人。至此,吕梁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我军收复八座县城,歼灭吕梁地区守敌5000余人,缴获大量粮食和弹药。
吕梁战役结束后,陈赓、王震前往离石高家沟,参加彭德怀主持的高干会议。受毛泽东委托,彭德怀、习仲勋与晋绥军区贺龙、李井泉、张宗逊等开会,共同商讨保卫延安的问题。习仲勋回忆:“关于保卫延安的战略方针,曾有两种设想:一种是把陈赓将军的部队从山西调过来,加强西北的力量,在延安外围地区消灭敌人;另一种是放弃延安,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4)会议确定陈赓部队今后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但暂时不过黄河,在吕梁地区巩固根据地。
这时,胡宗南调集六个旅,由临浮、吉县向大宁进攻,企图赶走我军,稳定晋西南局势。12月19日毛泽东指示陈赓、王震:“此次作战,不但保卫吕梁,而且有保卫延安意义。你们应迅速集中兵力于蒲县附近地区准备连续战斗,以歼敌两个旅为目标。”(5)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陈赓、谢富治、王震率部队向进至蒲县、午城间的胡宗南部连续出击,因地形不利,运动困难,而且敌军密集,难以分割。我军打了几仗,战果不大。24日,陈谢王致电军委和晋绥军区:“我原准备在隰县以南决战,经过侦察地形结果,仍无法进行歼灭战。因自然地形已不利于我,阎顽又加以人工修筑,将所在山脉腰部切成要险,只容一人步行,若置以火力即无法通过。22日战斗未达到预定目标,即为此因。现隰县以南全为此种地形,若在此危险作战,结果定是消耗自己。因此我们决心放弃隰县、永和,在隰县附近给敌以大的消耗,切断敌后交通,使敌饥疲,主力再转攻蒲县。”中央同意了他们的意见,要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决定。
26日,13旅在蒲县以北伏击,歼敌一个营。29日,陈赓部三个旅在蒲县西北夹击胡宗南的第67旅,歼敌一部。国民党军力量不够,缩回临汾,暂时停止对吕梁地区的进攻。
我军在吕梁地区站住了脚,但这个地区比太岳条件还差,不久就产生了许多困难。1947年1月6日陈谢王电告军委:“吕梁战役已逾月半,由于人烟稀少,且惨遭阎顽刮剥,民困已极。我军因给养、宿营、山地运动等种种原因,体力已为减弱。缴获粮食早已用罄,现有随时断炊之虞。现此地不出煤柴,庙宇均已拆烧,再停现地休整待机,甚为困难。”为了解决部队的生活给养,他们考虑到胡宗南部暂时不构成威胁,东北方向的汾阳、孝义地处平原,比较富裕,阎锡山的部队相对较弱,建议“在保卫延安之总任务下,能否容许首先攻下汾阳、孝义,歼灭阎顽,以补充部队,壮大吕梁力量。”次日,军委同意了陈谢王进攻汾阳、孝义的计划,并通知他们:“西北局及边府慰劳你们3万斤猪肉,日内由延运出。”
1月7日,陈谢王率部北上,计划先攻占汾阳、孝义,调动阎军主力来援,再集中兵力歼敌援兵。13日我军逼近汾阳、孝义,准备同时攻取二城,以收奇袭之效。在扫荡外围据点时,汾阳附近敌军迅速收缩,退入汾阳城内,增加了我军攻城的困难。我军为争取主动,决定围困汾阳,先打孝义。17日夜,王震、彭绍辉指挥晋绥军区独立2旅、4旅攻击孝义县城。我军以山炮、迫击炮压制敌军火力,爆破组用炸药包炸开城门,突击部队以勇猛动作攻入城内,一夜解决战斗,俘守敌2000余人。阎锡山得知孝义失守,汾阳被围,大为震惊。他于19日亲自赶到平遥指挥,调动全部精锐25个团、3万余人,兵分三路救援汾阳。南路由孙楚率四个师从介休出发,中路由赵承绶率两个师从平遥出发,北路由王靖国率三个师从文水出发,齐向汾阳、孝义扑来。阎锡山指示:“你们联合指挥部的队伍,要形成一个三虎叉。中央为蝎子的嘴,左右为蝎子的夹子。左右包抄,断敌归路。”(6)
阎军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陈赓等决定改变策略,避强击弱。他以11旅坚守孝义,将主力调到孝义西郊待机,准备在野外伏击阎军。但部队在运动时被敌军发觉,阎军中路赵承绶部向孝义城发起进攻。这样,我军又调转头来,依托孝义和城外的西盘粮、东王村、西王村打阵地防御战。
阎军战斗力毕竟比不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据我方观察,阎军“攻击精神很差,缺乏近战(手榴弹、白刃战)勇气,一般不敢迅速投入冲锋,前进亦较缓慢。当接近我前沿百米左右,常集团匍匐迟疑不进,均等候其炮火彻底摧毁我前沿阵地后,方再前进。遇我火力封锁阻拦,多即停止或后退。”“对侧背顾虑很大,非常怕我迂回或包抄,故我每次出击或反冲锋,敌即逃退与溃散。”(7)在我军顽强防御下,阎军伤亡不小。赵承绶开始动摇,而南路的孙楚却仍向孝义进攻。看到孙楚地位突前,陈赓决定以两个旅牵制中路赵承绶,主力转而消灭孙楚部。
1月21日,孙楚的部队进至西盘粮村一线,陈赓命令10旅出击。周希汉旅长带头冲锋,连预备队都没留。359旅、独4旅也策应出击。这一带地形平坦,阎军没法防御,顿时溃乱后撤。陈赓用报话机监听孙楚的动静,只听孙楚说:“陈赓部队已经到我的村边了,我得转移。”陈赓立即打电话指示周希汉旅长紧追,活捉孙楚。接电话的参谋说周旅长已经亲自去追了。这时敌人放了羊,到处乱逃,10旅也分散追击,收不住部队。孙楚出了指挥所就向东跑,一口气逃过文峪河上的小桥。小桥东头有个小地堡,敌军向我追击战士射击,挡住去路。有的战士想从结冰的河上冲过去,结果坠入河中。孙楚拣了一条命,狼狈逃回介休。其69师被我军全歼于东盘粮村。
南路孙楚的溃败引起阎军全线动摇。23日赵承绶、王靖国两路阎军开始退却,我军分三路追击。24日,阎军71师、暂编46师四个团退入中街村,我军没有穷追猛打,给敌军以喘息时间。敌军即依托村中的高大房屋构筑工事,进行顽抗。阎军野战不行,防御还是有一套。26日,陈赓命令10旅、11旅夜间攻击中街。我军发起攻击后,炮兵没测准距离,炮弹没打到村里,反而影响了部队冲锋。当10旅发起冲锋后,炮弹又没有了。阎军密集扫射,开阔的地形使我军伤亡较大。10旅32团9连一个连冲上去,大部伤亡,仅剩十几人。10旅副旅长楚大明同志被流弹击中,当场牺牲。打到天明,10旅伤亡300多人,暂时停止进攻。29日,中街之敌在飞机掩护下突围,我军追到汾河边才停下来。(8)
战斗结束后,陈谢致电军委:“部队长时间连续作战,伤亡很大,需要休整补充。太岳已集中新兵数千,但带过吕梁来补充,逃亡必大。如整个战局许可,我纵拟转移到平、介以东地区休整补充一月再西进作战,以巩固新补之大批战士。”毛泽东复电同意,汾孝战役结束。
吕梁、汾孝战役历时70多天,太岳、晋绥部队密切配合,取得很大胜利。共解放隰县、永和、中阳、孝义、大宁、汾西、蒲县、文水、石楼九座县城,歼灭阎军及胡宗南部16000余人,其中俘虏11327人。缴获山炮15门、迫击炮27门、重机枪53挺、轻机枪740挺、长短枪5500支和大量弹药、物资。两次战役沉重打击了阎锡山,牵制了胡宗南,起到了保卫延安的积极作用。我军以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弱敌,孤立强敌,使敌军防不胜防。我军连战皆捷,士气越打越高。在贫困的吕梁地区作战,我军克服了交通不便、粮食人力缺乏的种种困难,能取得这样的胜利,是非常不容易的。此后,吕梁、太岳与陕甘宁边区联成一片,战略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
1947年3月,蒋介石在进攻解放区屡次受挫的情况下,改变战略部署,将对解放区全面进攻改为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指挥进攻陕北的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调集了六个师十五个旅,进攻延安。在组织延安保卫战的同时,毛泽东于18日指示陈谢:“四纵及太岳纵队仍有协助陕北之任务。”要他们一方面向潼关出击,切断胡宗南的后路,接应自陕南突围的陈先瑞部队;或是向晋南出击,攻占运城地区各县。28日,毛泽东命令陈谢主力四个旅西进,“用突然动作袭占曲沃、新绛、河津、稷山四县。”命令晋绥军区王新亭纵队攻占翼城、绛县。然后相机攻占运城三角地带各县。毛泽东强调:“攻占上述各地之主要目的不在占地,而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要各部迅速出动,“全军统由陈谢指挥”。(10)
晋西南运城地区,地处汾河、黄河交汇处,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运城盐池维持着晋、陕、豫等省民众食盐的基本需求,有很大经济价值。这里是山西最富庶的地区,我军自解放战争以来,依靠根据地作战,太岳、吕梁和晋绥区负担甚重,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夺取运城地区,无论对支援陕北还是改善解放区状况,都有重要意义。这里原来是胡宗南主力驻守,为了进攻延安,胡宗南抽调了大部分部队,运城地区只剩下整10师和部分杂牌地方武装,兵力相对薄弱,仅能维持同蒲铁路南段临汾至风陵渡一线的防御,缺乏机动能力。
1947年3月26日,陈谢指挥四纵和太岳军区部队约5万人,从沁源、安泽出发,开始晋南攻势作战。作战计划分为两步:一、以部分兵力包围翼城、曲沃、绛县,以主力切断同蒲铁路,直取陕晋交通要道禹门口,切断胡宗南的后路。二、向运城地区扩张战果,直至夺取三省交通枢纽风陵渡,使中原和陇海线完全暴露在我方威胁之下,迫使胡宗南从陕北撤兵。
4月4日作战开始,至15日我军连克翼城、新绛、河津、稷山、曲沃、万泉、猗氏、禹门口等十几座城镇,守敌全是地方杂牌,在我军扫荡下非逃即降。我军歼敌万余人,控制同蒲铁路近百公里,切断了临汾与运城的联系。接着,我军又南下向风陵渡扩张战果。胡宗南在陕北得到晋南告急,从陕中合阳抽调第10旅东渡黄河,企图会合从运城出动的第85旅,夹击猗氏。陈赓命令四纵10、11旅和太岳军区第24旅直出猗氏西北的嵋阳镇,围歼胡宗南援军的先头部队10旅28团。这个团战斗力不强,资格很老,是当年孙中山先生的警卫营,有“御林军”之称。在我优势兵力的围攻下,28团很快被歼灭,残敌逃入运城。我军主力乘胜南下,解放了黄河沿岸的永济、芮城、解县等县城,直捣风陵渡。晋南只剩下运城一座孤城。(11)
晋南作战的捷报传到陕北,正在黄土高原与胡宗南周旋的毛泽东感到“甚慰”。要陈谢相机攻占运城,歼灭整10师。4月29日,陈谢致电军委:“一、我正肃清运城外围之敌,造成攻城条件。二、晋南新收复区富庶,顽军有粮盐极多。但我地方武装甚少,目前需要分散主力守备,影响我集中力量歼敌。三、建议文、汪部速开至曲沃、新绛或别的地区休整,既可改善生活条件又可戍护地方工作,便我主力集中。”晋南作战可谓一举数得,扩大了解放区,牵制了胡宗南,获得了丰富的物资;使在陕南历尽艰辛的中原突围部队摆脱了困境,由汪锋、文建武率领到达晋南,回到了根据地。
1947年5月3日,陈赓指挥四纵三个旅开始攻击运城。守运城的国民党整10师有七个团的正规军,加上地方杂牌有2万余人。陈赓的计划是以10旅攻占羊驮寺机场,引诱城内守军出援,然后把主力摆在半路上,争取打野外围歼战。3日晨4时,10旅向机场发起攻击,战斗进行得相当激烈。中午占领机场,消灭守敌青年军一个营。但是城里的整10师师长罗广文相当狡猾,不管城外战斗多激烈,他死活不出来,紧紧把握主力,凭借坚城固守。我军又转而攻打外围城关,经四天激战,夺取了西关、北关大部分外围据点。这时,干部战士士气高昂,扫荡了十几座县城,就剩一个运城了。如果能拿下来,歼灭整10师,无疑是锦上添花。后方根据地已经派来了接管运城的干部,就等着陈赓下令总攻了。
大战将临,陈赓一直冷静地观察动向。他到城外察看地形,南门、北门外都是开阔地,北门城墙里有个高大的水塔,我军的一举一动敌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东门外连着盐池,是半沼泽地,不利于部队运动。敌军依托坚固的城墙,密布明暗火力点。炮火我军也不占优势,如果硬攻,必然招致重大伤亡。陈赓反复考虑,认为把握不是很大。5月10日,胡宗南又从陕西抽调军队增援运城,已经从韩城东渡黄河。陈赓召集干部会议,经过分析和讨论,大家同意停止攻击。四纵撤围而去,转至曲沃、翼城地区休整。晋南攻势作战胜利结束。
晋南攻势作战,我军解放和收复22座县城,控制了禹门口、风陵渡等重要渡口,歼灭敌军正规部队、杂牌军约14000余人,缴获了大批物资,改善了解放区的经济状况。国民党军则被压缩在运城、临汾、安邑几个孤立据点内,切断了胡宗南与阎锡山的联系。晋南局面的变化,不仅有力地支援了陕北,而且使太岳、晋绥解放区冲开了封闭状态,为日后南下的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陈赓纵队休整期间,毛泽东在陕北酝酿新的战略方针。6月15日他电告陈赓:“你们部队即在曲、翼地区隐蔽休整,加强军事政治两方面训练,务达兵强马壮,具有远征意志,不怕困难,完成战略任务之目的。你在十天内可留部队参加整训工作,于二十五六日动身来中央商量作战方针。”遵照指示,陈赓把部队交代给谢富治政委,自己动身前往陕北,到毛泽东那里去受领新的任务。
(1) 1947年5月15日对军官训练团的讲话,《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22卷。
(2)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59页。
(3) 晋绥军区编:《隰县战斗》,1947年9月。
(4) 穆欣著:《陈赓大将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页。
(5)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85页。
(6) 《汾孝战役敌情资料》。
(7) 晋绥军区:《汾孝战役的战术经验》,1947年5月。
(8) 《汾孝战役简要总结》。
(9) 吕梁军区司令部:《晋西南及汾孝战役经验总结》,1947年9月20日。
(10)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134页。
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确实对陕北、山东解放区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战争已深入解放区中心地区,严酷的战争耗竭了解放区的财力物力。加上敌人的破坏,使解放区受到很大摧残。豫北攻势结束后,6月10日,刘邓在安阳附近的石林镇召开各纵队首长会议,传达冶陶会议精神,讨论转入战略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
2023-08-21
为战胜国民党军的“扫荡”与“清剿”,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各军区部队和从事地方工作的党政干部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阶段,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这三类地区的地方武装和党组织为了坚持巩固和发展解放区,在1948年都积极地开展了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刘邓首长转至中原后,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5月24日他给邓小平的复电《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中又说:“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有全盘考虑之必要。”......
2023-08-21
1师1旅是胡宗南的骨干部队,号称“天下第一旅”。战斗从13日打到15日,在我军顽强抵抗和反击下,阎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第二天敌军再次向塔儿山进攻,我军进行阻击后主动撤出阵地。陈赓在指挥部密切关注敌军动向。说明1师的两个旅正在相互策应,向浮山开进。担任主攻的31团2营悄悄接近村边,以迅猛动作发起攻击。他们抓住俘虏,才知道守敌是“天下第一旅”的2团。同时抽调13旅一个团增援11旅,务求尽快歼灭官雀村之敌。......
2023-08-21
贵族们陷入激烈的争吵,主和派追究战败的责任,质问为何不早日派代表和谈;主战派狼狈不堪,亲英美的大扎摄政被迫辞职,由年仅16岁的达赖喇嘛十四世丹增嘉措亲政。对被俘的藏军官兵实行优待,伤病者给予治疗,释放时发给足够的路费。这封信由西藏噶厦派人送到印度首都新德里,交袁仲贤大使转中央。3月22日指示西南局,要西藏和谈代表团来北京。得到中央指示后,西南局即指示昌都工委护送阿沛及代表团成员来重庆。......
2023-08-21
渡江战役第三阶段的任务,是解放和接管上海。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有600万人口,也是中国工业、商业中心。因此在部署渡江战役时,中央就提出对上海要“慎重、缓进”。4月30日总前委报告军委,要求推迟进占上海。陈毅、饶漱石于3日到达这里,主持解放上海的准备工作。......
2023-08-18
晋冀鲁豫中央局峰峰会议——四面出击扩大解放区——马歇尔来华——国共双方停战——“和平民主新阶段”到来——解放区掀起生产热潮——巩固新区——中共中央“二一”指示——释放马法五——刘伯承舌战中央社记者——邓小平谈新形势下斗争策略——谈判桌上的斗争——批评和平享乐倾向平汉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被迫停止了沿平汉路北上的行动,晋冀鲁豫解放区暂时解除了战争威胁,出现了一段安定和平的局面。......
2023-08-21
会议经过热烈讨论,打襄樊的意图取得了一致。命令以陈赓指挥二纵、四纵为西兵团,第一步奔歼老河口、谷城之敌,其主力适时控制汉水西岸,伺机直趋襄樊。刘邓领会毛的意图,决定暂停襄樊战役,集中主力配合华野的作战。6月22日,粟裕率华野主力开始第二阶段作战,在睢县、杞县围歼区寿年兵团。7月3日,粟裕主力又包围了黄百韬的25师。......
2023-08-21
许谭接到军委电报后,积极准备攻打济南。7月17日他们召开纵队首长会议,决定山东兵团各纵队18日晚开始行动,22日拂晓开始进攻济南机场和外围阵地。南麻、临朐战斗的教训记忆犹新,粟裕在攻济打援上采取谨慎态度,是很自然的。......
2023-08-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