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原解放战争:1935年会师后的苏区斗争

中原解放战争:1935年会师后的苏区斗争

【摘要】:在长征中,他于1935年6月率部攻占懋功,迎接中央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长征后,他仍在苏区坚持斗争。第5战区的41、47、68、55军向豫中、豫西开进。抢在5师之前接受了平汉沿线与中原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在河南确山的国民党军杂牌部队程道荣部因不满中央系的排挤,宣布与5师合作。5师得到消息后,由副政委任质斌率领部队前往接应,把程部接到解放区。9月4日中央复电,同意5师师部及部分主力转移到四望山机动位置。

新四军5师与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359旅南下征程——三大主力会师鄂豫皖边区——中原部队承担牵制国民党军主力的战略任务——成立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桐柏战役——国民党军加紧包围——中原部队向东转移——东进还是坚持——两路主力东进大别山——停战令下达——中原部队决定就地坚持

1945年底,正当我军10万干部战士开辟东北根据地,山东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处于扩大发展时期,远在鄂豫边的中原解放区却处在国民党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形势相当严峻。

中原解放区是原新四军5师创建的抗日根据地。1939年初,李先念、陈少敏同志带领160多人,仅有90条枪,组成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到达湖北应山(今广水)北部与河南交界的四望山。在那里组织当地和钟祥的游击队,编成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组建新四军5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以挺进纵队为基础,合编了应城刘少卿、洪山张文津等游击队,以大悟山为中心,向长江沿岸的汉阳、黄梅等地发展,开辟小块的抗日根据地。1942年5师一部分渡江,在鄂南10县建立游击区。在对日军的反“扫荡”和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摩擦”作战中,5师克服了远离中央和抗日根据地的种种困难,孤军奋战,不但站稳了脚跟,还建立起一块块根据地。1943年,郑位三同志以华中局代表身份来到5师任政治委员。他重视党组织和根据地建设,开展整风,使5师的工作有新的发展。到抗战胜利前,5师已经发展到5万多人,控制了豫南信阳、罗山、光山、正阳等十几个县和桐柏山、大别山区,建立起民主政权和地方武装,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巩固的根据地。

李先念、郑位三等领导人都是红军时期鄂豫皖苏区的老干部。李先念,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同年入党。到鄂豫皖苏区后在红四方面军中逐渐成长起来,长征前升至红30军政委。在长征中,他于1935年6月率部攻占懋功,迎接中央红军会师。8月包座之战,红30军作为主力,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通道。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主力奉命西进,打通国际道路。30军是西路军的核心力量,在河西走廊浴血奋战。在青海“马家军”围攻下,西路军失败。李先念率领部分干部战士顽强西进,翻越雪山,走过沙漠,终于到达新疆,为红军保存了一批骨干。1937年底回到延安学习。他敢于承担艰苦任务,不计个人得失,曾受到毛泽东的赞扬。

郑位三也是湖北黄安人。知识分子出身,1925年入党。他是1927年黄麻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后到鄂豫皖苏区从事根据地建设,先后任内务部长、财经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代主席。红四方面军长征后,他仍在苏区坚持斗争。1934年11月随红25军长征,任军政治部主任。红25军到陕北时,他在陕南开辟鄂豫陕苏区。担任特委书记。抗战爆发后他又回到鄂豫皖老区开展工作,“皖南事变”后到张云逸部,任新四军2师政委。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他和李先念都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郑位三在鄂豫皖地区威信很高,人称“位老”。他与李先念合作开辟中原解放区,在政治路线上起着决策作用。

1945年8月10日,苏军进入东北,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毛泽东指示郑李:“苏联参战,日本投降,内战迫近。你们所处地位不可能夺取大城市,而应乘机扩大地区,夺取武装,夺取小城市,发动群众,准备应付内战。”(1)

当时,5师师部在湖北礼山县白果湾(今属大悟),部队比较分散,承担大的作战任务有困难。郑李考虑鄂豫皖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应该把附近地区的抗日武装和地方部队集中起来,建立鄂豫皖中央局,统一领导该地区的斗争。当时在河南中部嵩山地区有王树声、戴季英领导的河南军区部队,在湖南境内有王震、王首道领导的八路军南下支队。还有分别在鄂西、鄂南的大小游击队。8月12日毛泽东复电郑李:中央同意在鄂豫皖地区建立中央局,并决定徐向前来担任书记。在徐未来之前,由郑李先将中央局建立起来,由郑位三代理书记。并指定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王树声、戴季英等为中央局委员。同时规定“鄂豫皖中央局直接受中央领导,管理现在5师活动范围内之党政军及河南区党委与河南军区。”

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曾发布命令,要华中日军向李先念将军的部队投降。李先念部也立即行动起来。但是鄂豫皖根据地临近平汉铁路,国民党军正迅速北上,并有包围李先念部的迹象。在蒋介石指挥下,第6战区的66、92军向武汉开进;59军向应山、信阳开进。第5战区的41、47、68、55军向豫中、豫西开进。抢在5师之前接受了平汉沿线与中原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相比之下,5师在抗战胜利后的发展比山东、华中、晋冀鲁豫等解放区都要小得多,没得到多少果实。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离国民党大后方太近,另一方面是自己的队伍集中不起来。10天之内,5师仅占领小城镇十余个,消灭伪军3000余人。在河南确山的国民党军杂牌部队程道荣部因不满中央系的排挤,宣布与5师合作。程道荣是原西北军旧部,士兵中土匪成分居多。5师得到消息后,由副政委任质斌率领部队前往接应,把程部接到解放区。这是5师的最大成绩(1946年中原突围后,程道荣部叛变,又回到国民党军——作者注)。9月3日,郑李电告中央:

1. 自从日本投降后,我们曾着重做了将近十天的受降工作,但因处于蒋大我小之环境,自己力量分散,蒋军又乘机进攻我四望山,因此受降工作成绩比任何解放区都小。十天之后我们就着重了反内战的准备,首先是改编部队与集中兵力,自动的减轻了受降工作,争取时间。

2. 我们当前很大的困难:

甲、主要根据地没有形成,主力无依托。

乙、正规军太小,需要临时去集中几个旅,仅新编部队战斗力不强,而且一时难集中于师部之手。

丙、财政极端困难,既无储存,收入又大减。

丁、部队的情绪,抗完了日就想回家的思想有不少的数量。

戊、民众认为内战免不了,而且怕我军打不退,我军又要走。

3. 我们此地部队游击战的条件特别好,各种困难在主力军和主要根据地上面。

4. 我们正在将师部转移至四望山(铁路西)。

9月4日中央复电,同意5师师部及部分主力转移到四望山机动位置。并指出:“在目前,你们想创造主要巩固的根据地,是不可能的。你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整编一、二万主力军队,放在手里。有了这个主力,总是有办法的,望你们集全力完成这个任务。”(2)根据中央指示,5师着手整编部队,将原来的游击队体制转向野战部队,并等待接应河南王树声部和南下支队王震部前来会合。

八路军359旅王震部队,是遵照毛泽东的指示,于1944年11月9日从延安出发,长途行军建立华南抗日根据地的。这支部队的老基础是红二方面军第2军团,老战士中湖南人居多。长征到达陕北后长期保卫延安,在南泥湾开荒生产,为陕北根据地作出了很多贡献。这次南下队伍共七个支队,4千多人,是359旅的骨干。他们从绥德渡过黄河,进入太岳根据地。又从沁水县进入河南境内,乘黄河冰冻连续夜行军,从容跨过黄河和陇海线。然后他们经鲁山、叶县王树声部游击区南进,于1945年1月27日到达大悟山根据地,与5师同志会师。休整了几天,在根据地过了春节,359旅又南下了。脱离根据地后,行程顿时艰难起来。沿途屡遭国民党顽军的袭击和围堵,三天两头发生战斗。359旅无后方长途行军,弹药得不到补充,伤员无法安置,只得且战且走,不能硬拼。原来在鄂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无法实现。王震带领部队继续南下进入湖南,部队也改名为“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6月24日,毛泽东指示:“集中兵力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和国民党优势兵力反复地多次地打大仗,不但在军事上是不利的,而且在政治上也是不利的。”毛泽东要求王震在湘中地区建立根据地,争取与广东游击队打成一片,在南方一翼打开局面。(3)

8月15日,当359旅到达永兴境内时,传来日本投降的消息。形势的变化使中央重新考虑战略部署和行动。毛泽东指示王震,要他们能打则打,不能打就走。当时359旅正处在国民党军的尾追之下,几乎天天作战,老百姓也锁门逃跑,部队得不到休息,已是疲劳万分,掉队的也多起来。8月27日,部队到达广东与江西交界的南雄境内,但因国民党军紧紧追赶,无法与东江纵队会合,只得掉头返回江西。第1支队副政委王恩茂在日记中写道:“8月28日,在上多休息。部队到百顺、白云等地搞粮。下午2时,2支队、5支队来了报告,顽90师进到了牛多,并向上多前进。因此休息不成,部队向百顺转移。本决定在百顺宿营,因顽紧跟到上多,在百顺宿营,必然要打,故继续向分水、黄岭洞转移。但在转移中又遇顽军,急速打转,经白竹到沙坑宿营。从白竹到沙坑,黑云蔽天,漆黑一团,后面的人看不到前面的人,人就像失掉了眼睛,什么东西也看不到。同时雷声隆隆,大雨迫人,25里路走了半夜。到了沙坑,群众关门闭户,不肯开门,大多数进了碉楼,弄得我们无可奈何。所以有许多部队露营和搞不到饭吃,疲苦极矣!”

8月29日,部队北行80里,到江西大庾境内石溪宿营。“摆脱了顽军的尾追和合击,但部队是十分的疲劳的。目前我们在湘粤赣三省边境立脚是困难的,并且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向中央提议,今后我们行动向湘鄂赣边李先念同志区域靠。”(4)

9月7日军委复电:“知道你们目前处境异常艰难,在日寇投降时局变化的情况下,你们确已难于完成原有任务,同意你们即由现地自己选择路线北上与5师靠拢。”359旅的南下长征就此结束,开始调头北上。

当359旅为生存而苦斗时,在河南嵩山地区的王树声、戴季英部也很艰难。国民党军沿陇海、平汉线东进北上,中原地区的我军被视为心腹之患。刘峙指挥的国民党第40、90军先后抵达洛阳,15军在伊阳集结,向登封、密县等地前进。我河南军区所在地受到巨大压力,有被国民党军包围消灭的危险。军区领导研究,认为坚持下去希望不大,应该转移。但是转移到哪里,大家意见分歧。有的愿意北上到晋冀鲁豫根据地,戴季英等主张南下会合5师。9月10日中央指示河南军区和5师:“中央赞成河南主力及大部分干部在情况严重时,第一步向南转移与五师靠拢。……河南部队及五师部队留在黄河以南行动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直接配合华北与长江下游我军的作战,所以不应退过黄河以北来。任务和环境是困难的,一切干部应有充分的艰苦斗争的准备”。“只要你们很好注意群众纪律,改善与人民的关系,你们在鄂豫皖三省以至陕南地区是完全能够长期胜利坚持的。”(5)

这时,国共双方的重庆谈判正在艰难地讨价还价。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9月19日,周恩来提出关于军队缩编和让出部分解放区以换取在北方部分省份建立政权的建议:第一步准备将海南岛、广东、浙江、苏南、皖南、湖北、湖南、豫南的八个根据地部队撤出,第二步再将苏北、皖北、豫北地区的部队撤出,集中于黄河以北的七个根据地。根据这个方案,鄂豫皖根据地也在撤出之列。中央军委考虑到这个根据地战略地位重要,如能坚持,可以牵制国民党相当一部分兵力,为其他解放区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双十协定”签字后,毛泽东回到延安,中共中央于10月12日向各中央局发出《关于双十协定后我党任务与方针的指示》,强调说:“为表示让步,取得全国同情起见,我方答应退出浙东、苏南、豫鄂等八地,这是因为在和平局面下这些地区不可能保持。但对当地人民是一大牺牲,须作妥善之解释及适当之处置。但在豫鄂目前仍照中央原定方针办理。”(6)

郑李了解中央的意图,决心执行中央指示,会合王树声、王震两部在鄂豫皖地区打大仗。9月22日他们致电中央:“5师地区现有两个前途,或者游击局面或者重新打开正规局面。决定于一月左右打一大仗,大仗打胜有可能时,则可逐渐重建根据地。此仗不胜,则因财政困难、部队不巩固很快就要失败。而这两个前途关系黄河南岸全局颇大,此胜必须有王戴主力参加,才有把握。……因此提议王戴早日南下,合力一战。”中央24日复电完全同意,并表示如果郑李能够集中主力打几个胜仗,“中原局势即可稳住和开展,亦可大量牵制蒋顽,亦就是援助了华北、华东的斗争。”(7)

河南军区接到中央指示后,即开始南下行动。9月30日,王树声、戴季英率领军区机关、学校和各支队共12000人从登封、方山地区出发,强渡汝河。冲破国民党军队阻击,进入查牙山区,与豫中军分区陈先瑞部会合。10月17日,李先念率5师主力三个旅向桐柏方向出击,扩大根据地并接应王树声部。

10月20日,5师13旅向桐柏县城发起攻击。县城内只有一个营的国民党地方部队,县长吓得弃城逃跑,13旅没费多大劲就占领了县城。5师乘胜前进,28日占领枣阳,11月1日攻克新野。半个月内,5师控制了桐柏山区大部,几乎天天都有胜利。受5师鼓舞,河南军区部队在泌阳冲破国民党军堵截,在桐柏山区与5师会合。10月25日,王树声、戴季英等与李先念在桐柏县城见面。王震、王首道率359旅也从鄂东迅速北上向5师靠拢,11月2日,王恩茂率359旅先头部队到达枣阳县城,与5师会合。5师同志见359旅风尘仆仆,要他们先休整几天,补充部分军服物资。这样,三支部队在桐柏山区会合,壮大了中原地区我军的力量。

三支部队会合后,李先念、郑位三考虑统一领导和部队合编的问题,10月29日向中央报告。30日中央复电批准,将鄂豫皖中央局改为中原局,以郑位三、李先念、王首道、陈少敏、王震为常委,郑位三代理书记。中原军区以李先念为司令员、郑位三为政委,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首道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部队整编为两个纵队、三个军区:第一纵队以河南军区部队组建,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第二纵队以5师主力和359旅编成,司令员文建武,政委任质斌。江汉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郑绍文。鄂东军区司令员张体学,政委聂洪钧。河南军区司令员韩东山,政委刘子久。合并后的中原军区共有野战军和地方部队6万余人,力量与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解放区不相上下。

三支部队会合后,郑李考虑四望山地区范围狭窄,地瘠民穷,几万军队的给养相当困难,不易持久。所以想借此机会向西打出去,往鄂西北发展。而中央的考虑是让他们立足中原,牵制国民党军力量,对北方解放区起战略配合作用。11月28日,刘少奇为中央起草了给中原局的指示:“你们最近在豫南、鄂北的行动已取得重要的胜利,因而吸引了刘峙五、六个军对着你们,这就大大帮助了刘伯承在平汉北段的作战。……可以说:只要你们在现地区坚持,蒋军就不能集中兵力北上,虽然最近你们自己的胜利不大,但在整个战略配合作用上是极大的。”他指出:“在将来决战中你们是处于外线,直接配合华北、华东我军作战。你们将有更大的战略作用。因此,我们意见,你们仍在豫南、鄂北、鄂东、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广大地区回旋坚持至一年的时间,不作大的转移的打算。”(8)为了解决中原部队给养困难的问题,刘少奇专门向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局打招呼,要求他们向中原提供财政帮助,“必须你们把钱送给5师,或者至少送到汉口存储,由5师派人到汉口接收。”中原的战略任务既定,郑李等负责人就要在坚持上作文章了。

中原我军在桐柏山区的发展,引起国民党当局的高度重视。蒋介石调兵遣将,命令第5、第6战区于11月内“肃清”中原共军。在北面,第5战区司令刘峙调第69、41、47军的八个师从舞阳、方城、南阳、确山一线向南推进;在南面,第6战区司令程潜调第59、75、77军的六个师自汉阳、应城、钟祥一线北上,企图南北夹击,把中原我军压缩在桐柏山区消灭掉。

为了争取主动,中原军区于11月9日开始了桐柏战役第二阶段的行动。不久前我军曾攻占枣阳,随即撤出,枣阳又被国民党军占领。这次359旅奉命打枣阳,大家士气很高,急行军数十里,听说枣阳城内是土顽,不是正规军,359旅决心攻城。9时打响,到14时攻占枣阳县城,俘敌30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12日,359旅和5师主力北上至唐河以南的丁爬山,将冒进到黑龙镇的国民党47军一个团大部消灭。以后的战事就不顺利了。国民党第20师在双沟平原地带构筑工事,中原二纵的13、15旅在359旅配合下攻了一夜,没有攻下,士气受到影响,向南撤到湖阳镇。国民党军步步进逼,14日,中原一纵和二纵在祁仪镇设伏,准备打击孤军深入的国民党第181师。狡猾的敌人到祁仪后就停滞不前,我军只得由伏击改为主动进攻。一纵打祁仪,打了一夜没打下。二纵第二天接着打,敌军依托村落工事顽强抵抗,我军打了一夜又没打下,伤亡500人,天亮时只得主动撤退。王恩茂觉得很窝囊,在12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第一个战役打了三仗(即湖阳、双沟、程家河、祁仪),虽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未取得歼灭敌人一路或几路的决定意义的胜利。因此,敌正向我解放区压缩。”“向我进攻之敌共八个军、二十个师以上,我们处于敌人包围之中。为了回旋作战,跳到敌人包围之外去打击敌人,创造新阵地,军区首长决心,实行战役转移,不在现有地区恋战,准备转移到路东淮南地区。”(9)

党中央对中原我军的命运极为关注。11月5日国民党军开始包围中原我军时,毛泽东就以中共发言人的名义发表《国民党进攻的真相》的谈话,强烈谴责道:“我豫鄂两省解放区军队,现被国民党第一、第五、第六三个战区的军队共二十几个师四面包围,刘峙任该区‘剿共’总指挥。我豫西、豫中、鄂南、鄂东、鄂中等处解放区都被国民党军队侵占,大肆烧杀,迫得我李先念、王树声等部无处存身,不得不向豫鄂交界地区觅一驻地,以求生存,但又被国民党军队紧紧追击。这难道也是取守势吗?”(10)12月19日,郑位三、李先念、王震联名请示中央:“配合华北确为重要,但以莫大伤亡减员,再坚持时间,确有不利。因此,提议主力靠拢军部(即在淮北的新四军军部——作者注),此地留五千到一万人的(部队坚持)游击战争。”(11)

中央考虑了中原局的请求,20日刘少奇复电郑李,先说中央正与国民党方面谈判,有停战的希望,因此中原军区部队的转移最好能在一个月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你们部队集中既不能消灭敌人,则不如分散坚持有利。但分散坚持则不需如此多的主力部队和干部。因此中央同意你们的主力向东转移到军部地区,留一部主力多带电台,配合地方游击队分散坚持鄂豫地区。望你们即作这种准备。”

这就产生了谁留谁走的问题。当时的形势对每个人都是考验:走的可能生存,留的可能牺牲。经过慎重考虑,郑李向中央请示:让王树声、戴季英的一纵(河南军区部队)和二纵的359旅大部分干部转移,李先念和5师主力留在原地坚持。12月25日刘少奇指示:“李先念仍以随主力行动为好,因为他的目标甚大,如留下,敌人决难放过他。留下部队也不要太多,一万人足够。对于留下的干部你们应作很好解释,而且必须是他自己有决心留下,愿意艰苦坚持斗争者,不愿留下者不要勉强留。”关于转移去向,刘少奇分别与晋冀鲁豫的刘伯承、邓小平,山东陈毅,华中邓子恢、张鼎丞联系,要他们作好接应中原部队的准备。(12)

关于转移问题,中原军区内部意见不一。郑位三、李先念不愿离开根据地,愿意留下坚持。王树声、戴季英于1946年1月1日、2日向中央连发两电,表示北上冀鲁豫要过几个渡口,不好通过,建议先南下大别山,再向皖东转移。王震于12月30日对王恩茂等领导干部交代:359旅准备转移到新四军军部地区,然后到东北与后续部队(指已在东北的刘转连、晏福生部)会合,如不可能,就送干部到东北去。

部队中议论纷纷,中原局领导决定统一认识,向大家交代清楚。1946年1月1日是元旦,中原局在礼山陈家湾召开高干会议。郑位三就时局与新战略方针问题作了报告。在谈到新战略时他说:方针不外三种,进攻、坚持、退守。日本投降以前,我们是进攻,但同时有坚持和退守。日本投降以后,我们是坚持,但同时有局部的进攻和退守。现在我们在中央指示下,留一部分主力坚持,同时可能有局部的进攻和发展;一部分主力转移,这是退守。我们留一部分主力坚持,目的在争取鄂豫皖三省我党的地位,这是正确的。当环境严重的时候,组织的决心是,牺牲小部分,保存大部分;个人的决心是,牺牲个人,保存别的同志。李先念宣布:一纵转移,二纵的13、14、15旅和359旅留下坚持,但359旅的多数干部也转移。考虑到部队的稳定,在未行动前,暂时不向团以下干部传达。(13)

一纵的转移是从12月21日开始的。他们从祁仪镇出发东进,25日在信阳以北越过平汉路,28日占领息县县城。1946年1月6日,一纵2旅在1旅配合下攻克光山县城。王树声、戴季英的指挥部住在泼陂河镇。中原局机关和二纵一起转移,他们从唐河县南下,经过鹿头(枣阳东北)、安居(随县西)、洛阳店(随县南)、接官厅(应山南)到王家店(孝感北),越过平汉路。1946年1月4日,359旅部队占领湖北礼山县政府驻地宣化店。这是个商业码头形成的集镇,没有城墙,经济状况是这一带比较好的。随后,郑李率中原局机关住到了这里。1月8日,中原军区的一纵、二纵在光山、经扶(今河南新县)以西的鄂豫边界会师。除在桐柏山区还保留了一部分部队坚持外,中原部队主力完成了向大别山区转移的任务,暂时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困。

李先念回忆:“如果不是为了牵制敌人,当我们结束了桐柏战役后,部队一直向东走,最多五天就可以到达苏皖解放区。那时候跟在我们后面的国民党部队只有一个军,打过去毫无问题。”(14)但是中原部队没有走,而是留下来继续坚持。因为国共双方的和谈取得了进展,即将签署停战协定。1月8日中原局致电中央:“由于停战最近有很大可能,又由于以部分主力到华北、华东三条路线没把握走通,我们已决定全部留原地坚持。大部分散游击,暂时集结四个旅作游击性的运动战。”刘少奇次日复电:“停战谈判已有结果,命令可能在日内下达。如果不发生中途大的变化,和平新阶段可能即从此开始。但你们仍须准备国民党中途变卦,继续战争。你们停止东进、北上的计划,在原地坚持是对的。望你们在最近一星期内计划控制较大的地区及若干城镇,以便在停战时刻到后,你们有较大地区立足及生存。”(15)

1月10日停战令下达后,国民党军还是没有停止行动。后面追来的部队迅速在我军外围展开,第47军抢在停火时限之前抢占了光山县城,对中原我军形成包围态势。虽然和平暂时实现,但是中原部队负担着牵制国民党大军的任务,一直处于严重的压力之下。任质斌同志回忆这段转移过程的情况时说:“三大主力会师后,进行了湖阳、双沟、祁仪等较大战斗。由于这几次作战没有达到全歼犯我之敌的预期目的,国民党军队气焰嚣张,步步向我紧逼,使我根据地逐渐缩小,财政日益困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中央曾同意中原部队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以大部主力去皖东。中原军区当时确定,王树声部三个旅、359旅转移到皖东去,与新四军2师会合。同时由王震、周志坚同志和我带第13旅护送,能回则回,不能回也留在皖东。5师的其余部队由先念同志和位老、陈大姐(即陈少敏)率领留在中原地区坚持。我们到了平汉路东,刚打下了光山,党中央发来了1946年1月10日的停战令,说国共两党签订了就地停战的协定。于是,先念、位老发电报给我们,要我们到宣化店开中原局会议。在会上,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不走了。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执行中央的命令,一方面是舍不得离开老根据地。”(16)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85页。

(3)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01页。

(4) 《王恩茂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87页。

(6)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页。

(7) 李少瑜等编著:《中原突围纪事》,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35页。

(9) 《王恩茂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229页。

(10)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7~1168页。

(11) 《中原突围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3) 《王恩茂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14) 李先念:《要正确评价中原突围》,《中原突围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15) 李少瑜等编著:《中原突围纪事》,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

(16) 任质斌:《关于中原突围的几个问题》,《中原突围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