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集全党全国之力,聚焦重点难点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现出巨大的统筹协调能力。2020 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严重疫情,党中央召开大规模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要求全党信心百倍向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冲刺。党中央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有力法宝。......
2023-08-21
扫一扫 学一学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内外侨胞和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1981 年8 月26 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时,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即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以此为指引,通过同英国、葡萄牙的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邓小平同志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统一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世界发展大势、从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从港澳回归以来的生动实践都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一国两制”制度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完全得人心、行得通、办得到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必然选择。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最初就是针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提出“一国两制”,本来就是为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照顾台湾的现实情况,具有最大的宽容度和适应性,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提供了最佳方案。
“一国两制”开创了人类政治实践的全新思路。在国际政治发展史上,但凡收复失地均要大动干戈、兵戎相见,这几乎已成定势。例如,历史上著名的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历经近8 个世纪,其间发动的战争无数,最终才彻底收复伊比利亚半岛。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澳门人均收入在亚洲前列,要从英葡两国手中收回香港、澳门谈何容易。“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其海纳百川的政治智慧,获得了有关各方的一致认可,实现了港澳和平回归。“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功实践,对台湾同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从中理解了“一国两制”的精神和益处,同时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国两制”重要制度,立足中国国情,增进人民福祉,顺应时代潮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一致性与差异性、现实性与长远性统一起来,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展现出的卓越智慧,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
有关爱国教育读本:大学生形势教育的文章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集全党全国之力,聚焦重点难点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现出巨大的统筹协调能力。2020 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严重疫情,党中央召开大规模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要求全党信心百倍向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冲刺。党中央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有力法宝。......
2023-08-21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鲜活事实再次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政治优势,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的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2023-08-21
(三)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出发,深入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定位。一是深刻领悟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五)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为青年学生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还擘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重点。......
2023-08-21
做“尚行”的青年学生。五是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2023-08-21
扫一扫 学一学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一个坚持”精辟地概述了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出发,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法治思想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的主体。......
2023-08-21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和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通过学习党史,懂得党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贵,理解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
2023-08-21
(一)多边主义仍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虽然现行国际体系遭受单边主义严重冲击,但是多边主义仍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支持多边主义理念和实践,反对由一国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权利,多边主义依然根基稳固、动力强劲。一些国家对多边主义内涵和重点看法不一,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仍是国际社会最大公约数。......
2023-08-21
加强党的建设,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历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党的建设的宝贵资源。在全国执政后,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探索。青年学生要通过学习党的自身建设历史,提高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能力水平。......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