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鲜活事实再次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政治优势,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的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2023-08-21
(一)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夙愿,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进入近代以后,腐朽的政治统治、落后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使得中华大地民生凋敝。摆脱贫困,成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一个经济科技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解决占总人口2/3 的贫困人口问题,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历史性课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党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试图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使贫困的人民富裕起来、通过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当1957 年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 年增长了42.8%,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近30%。
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毅然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极大地推进了减贫脱贫的历史进度。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 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更是提前10 年实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中国实现脱贫目标,意味着占世界1/5 的人口将彻底告别贫困,这本身就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在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列出了一组数据:60 多年来,中国共向166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 000 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 多万援助人员,其中700 多名中国好儿女为他国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历史证明,发展起来的中国大大增强了国际社会中的和平发展因素,是助推世界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彰显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作为曾经拥有世界上贫困人口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彻底摆脱了贫困,这在人类发展史上可谓奇迹。对于这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完成了人类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任务,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仅聚焦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更聚焦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接续实施的脱贫攻坚工程,更是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聚力攻坚克难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
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后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就脱贫的重大意义、脱贫的组织领导、脱贫的依靠力量、脱贫的基本方略、脱贫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提出了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三)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这条道路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发展是解决贫困的根本路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起来以后贫困问题会自动消失。历史表明,当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发展对减贫的带动效应会下降,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8 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这一经验表明,将解决贫困问题视为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脱贫工作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法治保障,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减贫脱贫目标的重要保证。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着力提高扶贫实效。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的人数或许不同,造成贫困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但实践证明,大而化之的扶贫方式效率不高。只有在提高国家整体贫困治理能力的基础上,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才能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
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构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优势。在领导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党和政府既坚持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又坚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最大限度地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最终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这一经验表明,解决贫困既是政府工程,也是社会工程,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动员各方力量,激发内生动力,就能汇聚起全社会参与脱贫工作的强大合力。
有关爱国教育读本:大学生形势教育的文章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鲜活事实再次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政治优势,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的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2023-08-21
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创造性地开辟了诸多新路径,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实践证明,“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和有效路径。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脱贫攻坚造成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2023-08-21
青年学生在校期间,要以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为动力,深入学习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的先进事迹,并将之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热爱中国共产党,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赓续传承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8 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2023-08-21
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活动,广泛参加多边条约和国际公约,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人权保护、推动人文交流、开展反恐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开展的一系列重大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为多边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2023-08-21
扫一扫 学一学“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必然选择。“一国两制”开创了人类政治实践的全新思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其海纳百川的政治智慧,获得了有关各方的一致认可,实现了港澳和平回归。......
2023-08-21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集全党全国之力,聚焦重点难点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现出巨大的统筹协调能力。2020 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严重疫情,党中央召开大规模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要求全党信心百倍向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冲刺。党中央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有力法宝。......
2023-08-21
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马超摘要:受国际经济危机的连带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自20世纪初,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历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导致大量青年涌入城市,政府急需针对这部分民众开展职业咨询和指导工作,这就出现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雏形。以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做法,目前在高校中还属于起步阶段。......
2024-07-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