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体现:爱国教育读本for大学生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体现:爱国教育读本for大学生

【摘要】:扫一扫 学一学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一个坚持”精辟地概述了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出发,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法治思想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的主体。

扫一扫 学一学

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一个坚持”精辟地概述了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出发,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法治思想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

(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推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的主体。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道路和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规范性、系统性、稳定性、协调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目标和总抓手。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这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这是建设法治强国的必然要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发展和涉外法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组织保障。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问题。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坚持用宪法和法律法规设定权力、规范权力、监督权力、制约权力,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