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美国的一份秘密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曝光。由于该报告多处论及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批示加强研究。主张将气候变化列为中国国家安全议题的主要来自中国环保界和气候界的人士以及当代中国的大学生。[7]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关注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学者尚不多见。[8]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方也开始关注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问题。......
2023-08-21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在宜昌市三斗坪,位于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经过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3年三峡工程开工建设。1997年大江顺利截流,2002年三峡水库下闸蓄水,2006年10月27日三峡水库实现156米蓄水目标。自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以来,截至2009年6月,三峡电站累计发电突破3200亿千瓦时。2009年,除批准缓建的升船机工程外,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任务全部完成。三峡工程继续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截至2007年年底,枢纽工程累计完成动态投资776亿元,输变电工程累计完成动态投资345亿元,移民工程累计完成动态投资586亿元,合计完成动态投资1707亿元。[21]
气候变化对三峡工程安全的影响表现在对三峡水库运行风险的影响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变化引起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将增加入库量,尤其当入库量超出原库容设计标准及相应的正常蓄水位时产生的水库运行风险;气候变异导致洪水频次增大以及气候极值的增加导致超标准洪水产生,造成水库防洪调度运行的风险(由于气候变化,百年一遇洪水的频率变为50年一遇,将对三峡水库的运行带来极大的风险);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增加,暴雨强度和暴雨次数增多可能引起地质灾害频发,对三峡水库的影响不可忽视。特别是滑坡、泥石流灾害有可能对三峡水库形成巨大冲击,从而危害大坝的安全,甚至诱发地震。[22]
我国有关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洪水和枯水的可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可能引起长江上游水量增加,中游汛期洪涝频发的可能性较大。王维强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一倍达平衡时,2050年长江流域增温4.6℃,降水增加7%,但是季节分配不均,其中夏季降水增加12.9%,土壤水分升高3.4%;冬季降水减少0.7%,土壤水分下降9.0%。这意味着气候变化可能使长江流域枯水期的干旱与汛期的洪涝发生的概率都加大。[23]这对于三峡水库的安全将带来严峻的考验。
有关气候问题与中国国家安全的文章
2004年2月美国的一份秘密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曝光。由于该报告多处论及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批示加强研究。主张将气候变化列为中国国家安全议题的主要来自中国环保界和气候界的人士以及当代中国的大学生。[7]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关注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学者尚不多见。[8]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方也开始关注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问题。......
2023-08-21
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在这一进程中,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推动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低碳技术和资金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也是未来中外气候变化合作面临的一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以便在南北合作中争取最大利益,就成为中国未来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的一大挑战。......
2023-08-21
气候变化正日益成为我军部队战斗力形成和提高的一个制约因素,具体而言:第一,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对我军人员、装备和设施安全构成威胁。恶劣的天气必然影响部队的正常作战训练,特别是空军和海军的训练,制约部队战斗力的形成。第六,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我国与邻国的紧张局势,甚至局部冲突,增加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2023-08-21
气候变化加剧导致全球气候治理不断强化,对我国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构成制约。IPCC下设三个工作组,对全世界范围内的现有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做出评估。在过去的20年中,IPCC的四次评估报告对国际社会有关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紧迫感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所有IPCC的SRES情景下预计全球平均气温和海平面将上升;气候变化将持续数百年;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弥补尚存的信息和认识上的空白。......
2023-08-21
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开工典礼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2004年8月西气东输工程管道全线贯通。西气东输工程举世瞩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气候变化引起温度、降水、风速和风力的变化,对西气东输工程安全产生影响。......
2023-08-21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距离、跨流域、跨省市调水工程。[24]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的影响上。从中线看,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工程影响较大。南水北调工程绵延上千公里,沿线气候环境条件差异显著,遭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袭击的概率大,因而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与脆弱。......
2023-08-21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安全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安全议程层出不穷。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列入世界政治议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报告强调,安全的定义必须扩展,超出对国家主权的政治和军事威胁,把环境恶化和发展条件遭到破坏包括进来,并首次使用了“环境安全”这一概念。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气候变化事关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
2023-08-21
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进行了系统而权威的介绍,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彰显了中国政府推动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开展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研究,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