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沿海地区海岸侵蚀导致陆地减少

中国沿海地区海岸侵蚀导致陆地减少

【摘要】:作为海岸带的一种灾害,海岸侵蚀常与沿海台风、风暴潮和地面下沉等灾害叠加发生,使灾情加剧。江苏新滩、灌东等盐场海堤外的潮上带宽度已由解放初期的一千米左右减少到现在的几十米至百余米。[10]表2-2沿海各省海岸侵蚀情况那么岸线后退导致多少陆地面积被海水淹没?

作为海岸带的一种灾害,海岸侵蚀常与沿海台风、风暴潮和地面下沉等灾害叠加发生,使灾情加剧。其危害主要有:第一,损失土地;第二,损失沿海沙滩和潮滩湿地,造成旅游资源和水产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第三,侵蚀泥沙被搬运至海湾内堆积,造成港口和航道淤塞;第四,毁坏海堤等海岸防护工程以及其他沿岸设施。[6]导致海岸侵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海岸和海上采砂、修建不合理海岸工程、河流水利、水电工程拦截泥沙、沿岸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人为活动,都是造成海岸侵蚀灾害的重要原因。然而,海平面上升进一步加剧了海岸侵蚀(图2-2)。从影响的持续性和强度来考虑,海平面上升是造成海岸线大范围内移的首要因素。[7]

图2-2 海岸侵蚀主要原因示意图

海岸侵蚀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岸线后退是一种最明显的海岸侵蚀形式。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海岸线的迁移方向出现了逆向变化,多数沙岸、泥岸或珊瑚礁海岸由淤积或稳定转为侵蚀,导致岸线后退。[8]目前我国后退严重的海岸主要是在河口三角洲的砂质海岸或淤泥质海岸,如滦河口、黄河口和废黄河口等。江苏新滩、灌东等盐场海堤外的潮上带宽度已由解放初期的一千米左右减少到现在的几十米至百余米。[9]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海岸侵蚀长度为3708公里,其中砂质海岸侵蚀总长度为2469公里,占全部砂质海岸的53%;淤泥质海岸侵蚀总长度为1239公里,占全部淤泥质海岸的14%。

砂质海岸侵蚀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沿岸;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地区主要在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沿岸(表2-2)。[10]

表2-2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岸侵蚀情况

那么岸线后退导致多少陆地面积被海水淹没?目前尚无完整的统计。[11]但从一些局部的调查数据可见一斑:如1855年以来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有1400平方公里失陷于海中,近40年渤海沿岸约400平方公里的耕地、盐场和村庄被海水吞没;[12]江苏奉贤县管辖的原为淤积的岸滩,已由淤涨转为侵蚀。至2000年全县一线海堤外几乎无3米以上的高滩,0米以上滩涂面积减少约33.3平方公里;[13]广东水东沿岸临海的上大海渔村,近百年来因台风浪侵蚀海岸而向内陆迁村3次,总距离150~200米;[14]海南乐东县龙栖湾村附近海岸在11年内后退了200余米,村庄随海岸变化而3次搬迁,村民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