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21中国国家标准“工程与技术科学”一览续表续表资料来源: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技术监督局。表3.22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相关学科”一览续表续表资料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指南》,.3.3.1.3中国工程院《专业划分标准》中国工程院自成立以来,在历次增选中一直使用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2024-03-04
孙廷帅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新名词的出现,当今社会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线性发展方式转变成多元的、裂变式的发展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产业的发展结构、城市发展等都处于巨大的变革中。面对裂变式的变革,教育的责任不再是学以致用这么简单,而是为所有人寻找到正确通往未知的桥梁,为所有人在求解未知的道路上建立一套富有创新的思维体系。”这也是当下美术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新的社会形态下如何重新定义美术教育,怎样才能让美术教育面向未来,如何面对世界的技术、产业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是当下高等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信息时代下中国高校美术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艺术教育的地位相对低下,艺术体制不够完善,美术教学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脱轨比较严重,高校师资队伍和综合素质水平相对低下,等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美术教育的学科延展性不断扩大,在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改革上如何设立,才是美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不仅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未来人类的感性思维、审美趋势及未来美术专业学生的艺设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百年校庆之年的重要学术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于2018年11月2日至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这次会议秉持跨领域、跨时空、跨文化的原则,集成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4所美术院校、艺术机构的院校长与机构负责人及相关学科知名专家教授共近300人,集成学术智慧,通过融合带来创新,通过对话激活思想,共商新时代美术教育的全球交流与合作。国际美术教育大会是立足于当下美术教育发展,让美术教育走向未来的国际顶级学术论坛。以“新时代的美术教育”为议题,大会分为6个论坛,包括校长论坛、设计论坛、建筑论坛、艺术史论坛、艺术管理论坛和美术馆论坛,探讨美术教育的时代机遇与挑战,美术教育的文化使命,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创新,博物馆与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等国际性命题,以促进国际美术教育的广泛合作和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这次会议的召开表明,高等美术教育在新的时代下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关系到美术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次国际交流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放眼全球美术教育,使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使高等美术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不同领域的教育学者分别提出了颇具建设意义的话语。借鉴这次国际美术大会的几个观点,本文对美术学科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三点不成熟的见解:第一,传统技法的继承“活态化”,让传统在今天更具活力;第二,在观念成为艺术创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建立全球文化视野,消除东西方文化壁垒,减少误读;第三,使艺术学科与社会接轨,探讨美术教育与走向社会的关系。
这次会议中的校长论坛共有三场主题发言,包括“活态的传统”“技艺的价值”“扩展的边界”三个议题,潘鲁生、庞茂琨、许奋、杨冬江、韩振刚等校长从各自所在学校的历史传习、教学手段、科研设置等方面切入,就如何消解传统美术教育中对技艺的强调与当下知识信息多元化之间的矛盾,使传统作为一种活态的存在,在继承与创新中重新诠释、解读和应用。我们都意识到当下的美术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节奏极快的社会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时代特征对新时期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的思想、技术、文化、发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认知。绘画是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创造性产物之一,它能够反映记录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与时代特征,它的超功利性被人们视为时代精神的化身,时代文化的结晶。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它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生产力,具有推动社会创新思维的进步发展的现实价值。
马里兰艺术学院院长萨穆尔·霍伊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对“艺术家与生活”这一研究案例的介绍,阐述了艺术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探讨当艺术家在以跨学科方式进行工作,甚至是艺术背景下和非艺术背景下同时进行工作时,教育方式应当怎样改变,如建立跨学科工作坊制度,在多元文化和跨学科的背景下,让学生推动自己边界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
今天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在纯艺术绘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绘画技能的传授,教学内容基本停留在十年前的写实写生,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及教学形式都比较单一,尚未做到与时俱进,高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无法优化完善,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显著提升。大部分高校美术学科年龄结构不完善,年龄大的美术老师教学经验虽然比较丰富,但是思想比较落后,知识结构很难得到更新,对新鲜事物和新鲜的艺术表现形式很难接受,忽视其他专业知识和跨学科认知能力的提升,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年龄较大的教师学历相对较低,在创新意识上比较薄弱。学生大多模式化培养,在绘画技法上、表现形式上大多趋向统一,无法体现画家的独立性和个人的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体现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早在1917年,蔡元培针对封建教育无视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学说,其中“尚自然、展个性”就是反对压抑、禁锢、束缚个性,使个体具有完全人格而提出的教育主张。[1]虽然美术教育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反对封建式教育,然而在这个文化多元化、教学渠道多样化的时代,启发学生进行自主自发式学习的教育观念显得更为重要。一味继承经典传统,不仅与“尚自然、展个性”的核心背道而驰,现实意义上也无法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发展的需要。传统虽然被完整地继承下来,但无法做到“活态的传统”。高校美术教育在教授美术技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与时俱进,与时代文化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现在的美术教育只注重前者,后者基本没有涉及,因此学生的创作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非常薄弱,很难满足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除了上文提到的对传统技艺的活态化继承之外,美术史论也是高校美术教育重要的课程安排之一,并逐渐受到国家重视,直接影响美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创作。
这次会议中的艺术史分论坛邀请了全球艺术史、艺术理论领域的著名学者、教授,探讨自艺术史突破以欧美为中心的文化和学科学界以来“如何书写全球艺术史”的命题。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艺术人文学院杨振宇教授谈到艺术史写作时表示,梁启超从“西学”到“新学”的转向,表明他认为中西方文化之间不仅不是对抗性,而且存在着发展形式类似和文化价值类似,美术史也被纳入这个巨大的体系。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图像时代,我们仍面对赫尔德在1777年提出的两个问题:我们怎么面对和理解异域文化;我们如何理解和面对往昔文化。这构成艺术史写作最大的挑战。
现阶段艺术理论课程从整体上借鉴西方18世纪美术教育体系,在美术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基本以20世纪初期以前的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艺术原理等课程作为主要的艺术课程,涉及现代后现代的文化理论,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本民族的美术和艺术文化等方面就相对较少,并未得到合理的安排。波士顿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弗雷德·克莱纳教授在会议上指出,在信息时代以前,遥远地区间的艺术交流始终存在于艺术史中。他列举了日本艺术对法国现代艺术及非洲艺术对立体主义的影响,与非西方艺术的接触改变了西方艺术的方向。他同时强调,这种接触其实远早于19世纪,在公元前4世纪的印度和罗马就存在极其相似的艺术现象,不仅是东西艺术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东西方的思想文化体系中也存在着不少的交流与碰撞,在文化闭塞与信息不畅的时代也产生了许多的误读,一直延续到今天。以上文提到的“美育代宗教”为例,北京大学的彭锋教授从蔡元培对西方审美概念的误读,批判了其理论中关于“美育”与“宗教”之关系的论证不足。18世纪,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最早正式提出了“美育”概念。彭锋认为,这里的“美是审美的简写,源于鲍姆嘉通对美学的界定”。美学(Aesthetica)这个词在英语语境中的意思是感性认识,又借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论,在中国思想的语境中阐释了“感觉”,认为“无论是感觉还是感性认识,都与宗教相隔有距” 。[2]那美育代宗教之说如何得以成立呢?
蔡元培倡导的美育,即席勒的审美教育中的美,在鲍姆嘉通那里,研究的并不是一般的通过五官获得的知识,而是完善的感性认识,即通过心灵获得的感性认识,可以与逻辑媲美的感性认识。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冈·韦尔施指出,“鲍姆嘉通构想的美学,表面上看起来与感性有关,实际上是控制感性,甚至是反感性的。”[3]他认为席勒的审美教育不是任由感性发展,而是通过对感性的教育、规范、管制和消灭使得初级感性或原始的感性走向高级感性。“原始的感性和高级的感性状态不是并肩而立,也不是一个压过一个,而是第二个完全消灭第一个。他需要的是对审美需求的完全顺从,是位于上流社会的席勒对审美需求进行的严格执法。”[4]审美教育似乎因为这一强制属性恰好类似于蔡元培观点中的“宗教是强制的”。[5]这样一来,审美教育几乎等同于蔡元培观点中的“宗教”,更不必说代替宗教了。
以彭锋的论述来看,这是一次中西方美育文化碰撞中,因语境不同而产生的概念误读。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下,东西方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消除,中西方文化越发频繁地碰撞,为了避免产生局限自身文化语境的误读,类似美术史教学中按国别单纯罗列艺术作品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今天专业学生的认知需求。从全球视野认知东西方美术及其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美术教育的必备素养。
在以“未·未来”为主题的设计论坛中,打破学科壁垒的美育观点被屡次提及。奥德留斯·克利马斯教授通过对历史上六大艺术教育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在一个全新时代下,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艺术教育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做好准备来迎接未来的职业,其中提到“艺术和设计不再是固定的学科,我们要重新来定义设计,要让它们展现出比较全面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艺术科学系前系主任格迪米纳斯·厄伯纳斯教授认为,艺术与科学之间是没有壁垒的,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批判了传统的基于理性和感性的学科划分。他认为,“视觉是一个基本的因素,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视觉能够形成人类物理、空间格局,同时也扩大了自然的来源,同样也推动了物理的发展。”他还认为,“在特定时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但又充满矛盾的,所以艺术可以重塑文化,打破旧规,进行新的发明。同时也将会出现新文化,为人类带来新的社会规范和新的眼界、新的空间,也给科学带来了新的空间。”
反观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2013年以前美术学科高校入职的教师大多为硕士学历,自2017年“双一流高校”提出并公布后所有高校美术学科教师均为博士及以上学历。但是中国目前的美术高校教育发展现状,具有博士点的美术学科高校少之又少,因此出现美术高等教育青年教师供不应求的现状。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美术学科中拥有博士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教师不足1/5。所以,高校中较为年轻的美术教师转为该校其他学科博士,如历史学、文艺学等,或进入其他高校在职继续深造博士。由于学历成了美术水平的新标杆,所以现在高等美术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从根本上正在慢慢地改变。因此,美术学科对于学历的急性转变,导致美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老化,而美术学专业教师专业不对口,出现了学科壁垒之间的尴尬局面,面对这一教学局限应如何解决呢?美国从1985年开始,开展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根据的“艺术推进”课程项目,尝试进行艺术教育的全面推进,获得了普遍认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定义为“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共有7种或更多,其中至少有4种,语言—言语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和身体—动觉智力与艺术有直接联系,是音乐、视觉艺术、文艺创作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
加德纳的理论从两个方面对跨学科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启发。第一,艺术教育要综合运用学生的各种智力——北京师范大学的缪胤教授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反思了我国的艺术教育现状,明确指出“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同时重视艺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教育,还要在它们之间建立某种积极的联系,使学生感性方面与理性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势”。[6]第二,从艺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智力的核心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而创造力又是艺术的两个要素——创造力和将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技能[7]——之一,因此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艾伦·费舍、郑军里、尤里·塔米、苏·贝克尔、李劲堃这几位校长都从各自所在院校的具体情况入手,探讨世界和社会的改变对艺术和艺术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探讨美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数字生态环境和信息转型中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向,并思考如何将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和思考模式在教学、课程设置当中落实,为学生搭建一个推动研究和创新的平台并真正影响学生们的思维意识和创作形态。麻省理工学院规划与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康奈尔大学建筑规划与艺术学院院长尹米珍教授告诉我们,在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来创造未来,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新的科技,最终带来一个新的世界,在工作坊、实验室里都是一样的。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来创造未来,一是关于在科技中的新材料,二是重新思考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艺术教育在于激活人的审美需求和创造潜力,从而提升改变世界的动力与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全面素质,让艺术理想与奉献社会相结合,理性意识与感性思维相互贯通,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这不仅是新时代下美术教育的目的,也是时代对美术教育的新要求。总而言之,中国社会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对美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新的时代要求。因此,新观念和教学法是美术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知识的产生和学习知识的方式,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两个主体,把更多的视野从研究知识转向研究教育的对象。文化融合,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是当下文化的趋势。
[1]肖川.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J]. 教育发展研究,2000(12):53-55.
[2]彭锋. 对“以美育代宗教”的批判性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7(5).
[3]韦尔施. 重构美学[M]. 张岩冰,陆扬,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重构美学[M]. 张岩冰,陆扬,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c
[5]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M]// 蔡元培美学文选.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6]缪胤,霍力岩. 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美国“艺术推进”课程及其 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3(3):65-70.
[7]缪胤,霍力岩. 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美国“艺术推进”课程及其 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3(3):65-70.
有关2018年中国艺术文化热点观察的文章
表3.21中国国家标准“工程与技术科学”一览续表续表资料来源: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技术监督局。表3.22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相关学科”一览续表续表资料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指南》,.3.3.1.3中国工程院《专业划分标准》中国工程院自成立以来,在历次增选中一直使用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2024-03-04
英语学科的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开始,到中学、大学,英语学科的学习很少中断,这种学习的高频度和多阶段,意味着英语学科的教学对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成熟具有重要意义。英语教育不应该扼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忽视差别、贬抑个性,在教育这个具有个性色彩的内化活动中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独特的个性和全面的发展,所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是英语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和核心价值体现。......
2023-07-19
临摹正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和有效的学习方式。临摹是一种具有辅助功能的教学方法,其目的通常是针对课本中的某项美术语言或美术技法进行相关知识点和参照式表现的学习,如色彩常识、素描写生、造型人物、国画技法等。其中,临摹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起来有如下五点。美术是通过对范本直观、清楚地展示达到美术教学欣赏、审美的教育作用。......
2023-10-31
而儿童沙画教学就是让孩子在玩沙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创造力、天性等。儿童沙画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强调有故事内容、情节的融入。(二)沙画教学促进了儿童美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儿童沙画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传播。在儿童沙画教学中采用的象征形式,其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既源于生活又具有创新性,与传统的绘画方式和格局,扩展儿童美术空间的表达。......
2023-10-31
如果我们能将心理学、体育学两个一级学科从教育学学科门类中分离出来,确立一个纯粹的教育学科门类,再按照不同教育行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在该门类下设立相应的一级学科,那么,高等教育学就能成为一级学科。按照这种思路推动“高等教育学”再学科化建设,符合我国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2023-10-05
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可以看出,教师在安排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时,能够运用以上的教学形式、美术语言、基本理论知识和综合的材料进行教学,但多数以绘画表现方式来教学,尤其重视学生对线、色、空间、构图等方面的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对此学习领域的学习,部分教师在每学期把这一领域的学习内容统一安排授课,统一讲解常识性、原理性知识,并对与生活相联系的设计内容和传统的设计内容尤为偏爱。......
2023-07-23
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时,求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现实则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作为美术教师,审美能力的教学理应打破教室的壁垒,变自我封闭为开放性,使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健康生活去欣赏美、感知美。当我们把审美的天地向周围生活、向社区拓展时,学生的心灵就会向社会开放,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就会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健康的发展。......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