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近代史:改革、革命与外交续(第14篇)

中国近代史:改革、革命与外交续(第14篇)

【摘要】:张彪亦遁,军队遂无主帅,先后加入,天尚未明,即行占据武昌。十一日,革命军渡江,未遇拒抗,占据汉阳兵工厂,其地官吏先逃一空,汉口清官亦然,陷于无政府之情状,十二日晚,土匪抢劫纵火,黎元洪始派兵士前往弹压,民军遂有三镇。朝廷闻报,十二日,诏命陆军大臣昌率陆军两镇援鄂,并饬海军提督萨镇冰统率舰队助战。

方川变之起也,人心惶恐,疆吏感觉党人之活动,互相警戒。先是,同盟会员屡次起兵失败,转向新军运动,新军之在长江流域者,将校兵士多曾受过教育,其一部分受其运动,加入会党。端方之率兵入川也,说者谓湖广总督瑞澂以倾向革命之兵一协归其调遣,冀得无事。信如其言,军队不稳,先竟无所处置,可见清官之因循昏庸。据尚秉和之《辛壬春秋》,九月二十二日,武昌炮兵有退伍者,营兵饯之,排长不许,众怒驱之,起而开枪,遂逃出营。及捕获兵变六人,协统黎元洪恐其激成事变,请轻罚之,并黜排长。军律之废弛,外人亦以为言。至是瑞澂得有密报,谓党人于中秋节日举兵,下令戒严。十月九日,俄国租界内党人所设之机关,炸弹爆发,俄捕往搜,获得炸弹手枪等物。及夜,统制张彪根据密报,围捕三十一人,并得军械及党人名册,明日,狱定,先斩首要三人,余均囚于狱中,供词连及军人甚多。瑞澂责令张彪按供一一逮捕,新军闻之,惴惴然不安,乃为自卫之计,附和革命之炮兵及工程队于夜间开枪发难,戕杀营官,掠取子弹。瑞澂先已自惊自扰,闻知兵变,惊惶无策,首先逃出武昌。张彪亦遁,军队遂无主帅,先后加入,天尚未明,即行占据武昌。孙文言其经过曰:“总督一逃,而张彪亦走,清朝方面已失其统驭之权,秩序大乱矣。然革命党方面,孙武以造炸药误伤未愈,刘公谦让未遑,上海人员又不能到。于是同盟会会员蔡济民、张振武等乃迫黎元洪出而担任湖北都督,然后秩序渐复,厥后黄克强(黄兴)等乃到……按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以当时武昌之新军,其赞成革命者之大部分,已由端方调往四川。其尚留武昌者,只炮兵及工程营之小部分耳,其他留武昌之新军,尚属毫无成见者也。乃此小部分以机关破坏而自危,决冒险以图功,成败在所不计,初不意一击而中也。此殆天心助汉而亡胡者欤?”黎元洪于迫就都督之后,书招其师萨镇冰降,中言其出就都督曰:“洪当武昌变起之时,所部各军,均已出防,空营独守,束手无策。党军驱逐瑞督出城后,即率队来洪营,合围搜索,洪换便衣避匿室后,当被索执,责以大义。其时枪炮环列,万一不从,立即身首异处,洪只得权为应允。”总之,武昌成功之易,要由于瑞澂、张彪之无能。瑞澂以旗员擢至总督,空有能名,实无经验,胆小如鼠。张彪初为张之洞之弁员,而以善于逢迎,擢居要职。二人皆不胜任,临事慌张,要亦由于革命党之先声夺人也。

十一日,革命军渡江,未遇拒抗,占据汉阳兵工厂,其地官吏先逃一空,汉口清官亦然,陷于无政府之情状,十二日晚,土匪抢劫纵火,黎元洪始派兵士前往弹压,民军遂有三镇。顾其力兵犹弱,范围尚小,信如孙文后论武汉危急曰:“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各省响应,乃清廷之所以覆亡也。朝廷闻报,十二日,诏命陆军大臣昌率陆军两镇援鄂,并饬海军提督萨镇冰统率舰队助战。昌所部时有铁路运输,而迟迟不来,民军从容布置,扼据要害,分派信使四出活动。十六日,民军攻击少数北军于汉口附近,北军以大军未至,兵力不敌,败而退守滠口,是为南北二军第一次战争,距起义多日矣。民军进攻,亦不能胜。摄政王既命昌援鄂,十三日,诏起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岑春煊为四川总督,二人立有功绩,负有能名,均以事故落职,深在失望之中。袁世凯原为总理大臣奕劻之党,川变之起,说者言奕劻拟起用之,而摄政王载澧不可,改用岑春煊。奕劻以非其党,又因私怨嫉之,遇事留难。岑春煊之入川也,初无名义与实权,滞留武昌,托病不行,及武昌变起,逃往上海。袁氏初练北洋新军六镇,将校多其手拔,办理新政盛称于时,太后招之入京,改授军机大臣,及宣统嗣位,几遭不测之祸,时方家居,朝廷迫于情势,诏起用之。袁氏追念其昔日之待遇,心中自不慊于清廷也,奉命而出,湖北一地,乃有二帅,军权反不专一。朝廷上有二党争权,载澧素不慊于奕劻,偏信载泽,奕劻心不自安,竟于川路争议之际,托疾不肯视事,及时局严重,上奏载泽、盛宣怀乱国,自请辞职。摄政王下诏慰留。二党意见日深,载澧诏革盛宣怀职,以慰人心。顾武昌之举兵,初与川路无关,举兵之后,已由铁路问题,变为政治种族问题。苟无根本适当解决之办法,兵祸终不能止,盛宣怀之去留,固非问题之焦点,徒见朝臣认识时局不清耳。举义后七日始有战事,又值北军败退,革命军之声势涨旺,起兵之原动力酝酿已久,直省多闻风响应。其主动者可别为四,曰哥老会,曰同盟会,曰新军,曰清吏。兹分言之于下:

一、哥老会。湖南为哥老会势力发达之区域,党徒先后举兵者,不知凡几,其首领焦达峰自称部下一万余人,曾与同盟会合作,至是联合新军,十月二十二日,闯入长沙,巡抚逃去。焦氏立有大功,以都督为望,及咨议局开会,据尚秉和记载,其徒以红纸大书黏壁曰,“正都督焦达峰”,议员未有异议,焦氏被举就职,时间匆促,尚无印信,而即委任官吏,广招新兵,尚氏言其招兵曰:“凡城内庙宇公廨旅邸,皆高悬旗帜招兵,流氓乞丐车轿担役均入伍,无军械戎装,胸前拖长带,高髻绒球,谓是汉官威仪。”其言不免形容过甚,新兵入伍者,原多平民,非独长沙为然;乃遭新军之忌,又与咨议局不协。三十一日,新军为变,枪杀焦达峰,推前咨议局长谭延闿为都督,长沙始稍安定。贵州亦以哥老会首先举兵,其省秘密会社之势颇盛,尤以光复公会为最大。公会虽与同盟会发生关系,然实哥老会之变名,黄泽霖为其首领,及闻武昌兵起,湖南等省响应,召其党徒,更说新军将校光复,十一月四日,贵州宣布独立。黄泽霖招募其徒,编之为兵,说者称其公然开山堂于省会,自称巡防大总统,其兵不守纪律,动则拔刃仇杀,人民深受其害。云南都督蔡锷闻之,遣唐继尧率兵援黔,贵州始得初安。总之,旧有秘密会社之首领,多无建设才力,而又仓促起兵,为时甚短,嫉之者众,约束党羽,原或不易。其人于失败之后,尝为论者所指摘。方其起兵之初,耸动时人之视听,增加革命之力量,固不可抹杀也。

二、同盟会。同盟会自成立以来,会员多为文人学生,一面从事于宣传,一面联结会党,迭次起兵,或谋暗杀,声振于时,而活动大本营则在外国。及武昌兵起,黄兴等应召赴鄂,陈其美无兵无械,竟能冒险取得上海。初陈其美久居上海,及响应革命者日多,运动巡警商团等独立,独制造局不应,十月二十四日,率兵往攻,不胜,乃往说守兵,伶人王钟声、夏月润与焉,拥入厂内,局员捕之,以绳系其手足,置于马厩。明日,民兵再攻,由匠人导往厂后,逾垣而入,灌油纵火,制造局遂下。陈其美始得放出,沪兵不战而降。绅商开会,议设军政府,陈氏在场,述其被囚情形,王钟声称其功绩,力请举为都督,陈其美乃为都督。上海地居长江下流,为通商要埠,全国金融视为转移,且有制造局供给军火,军政府成立,影响于江苏、浙江者至巨。陈其美于上海招兵筹饷,接济他省军火,说海军反正,同盟会员集于其地,义气激昂之甚,过于各地。其组织者,有光复团、规复团、光复军、国民军、学生军、敢死队、决死队、北伐先锋队、北伐独立队、北伐预备队、北伐女国民军、女子军事团,名号之繁,设立之多,一如风起云涌。其中杂有名实不符,受人指摘者,然其勇敢之气足称,先声且能夺人也。

三、新军。新军将校多曾受过教育,各省响应武汉革命者,往往由其主持,或赖其援助,革命期内,其势最大。十月二十三日,江西九江新军独立,标统马毓宝自为都督,陕西、山西、云南、浙江、福建、四川均于十月末至十一月中先后举兵。南方独立诸省,北军无如之何,陕西、山西之革命军,则受清兵之攻击,颇濒于危。山西都督阎锡山兵败北逃,陕西于独立后,发生纷扰,清将姜桂题奉命援陕,攻破潼关,朝廷更诏陕甘总督出兵援陕,而以前陕西巡抚为帅,进逼西安。其顿兵于直隶而威胁朝廷者,尚有张绍曾、吴禄贞,张绍曾为第二十镇统制,以秋操之故,将兵驻于滦州,至是,联合将校电奏改革政治,朝廷设计罢免其职,部兵为变,不久即平。吴禄贞为第六镇统制,及山西兵变,朝廷命之将兵赴援,吴禄贞顿兵于石家庄,单骑入晋,招抚山西都督,扣留运鄂军火,奏劾昌督师无状,并电张绍曾会师北京,不幸被刺而死,直隶始乃转危为安。

四、清吏。自武昌举义以来,各省多起响应,清廷有土崩瓦解之势,疆吏中知其不可挽回颓势有独立以图自保者,成功失败各有其例。广东、广西、安徽、江苏、山东先后宣布独立。初广东绅士,以为革命之势日盛,祸患将至,商请总督张鸣岐独立,张鸣岐无奈,奏称停解京款,宣布自保,撤下署内龙旗,后闻清兵胜于汉口,取消自保,上奏请罪。同盟会员以其久为政敌,尚无独立之诚意,散资召集三合会党徒,戕官据城,张鸣岐见势已成,不可为力,改言服从民意,十一月九日,咨议局宣布独立,举张鸣岐为都督,递进印信,张鸣岐收之,乘间遁去。广西、安徽、江苏巡抚均称都督。苏抚程德全受军民之拥护,独立于苏州,鸡犬不惊,而上海、松江、无锡、常州扬州、清江浦先后举兵,各有都督,不相统属,其受兵祸最深者,当推江北,南京尚有张勋据守。广西、安徽都督均不能久于其位,安徽巡抚朱家宝初平新军之变,后受咨议局之推举,得为都督,党人王天培副之,王氏不服,索取印急,朱家宝与之,将即去皖,值巡防营鸣枪,商民大恐,求其勿去,拥之复至军政府索取都督印,咨议局长取之以还朱家宝,会九江之兵来皖,朱家宝始行逃去。山东巡抚孙宝琦亦于十一月十三日独立,孙宝琦自为都督,顷之,将士要求取消独立,孙氏迫而去职,党人蓝天蔚占据烟台,然无重大影响。其他诸省,奉天则以张作霖之主持,官绅设会推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会长,而仍捕杀境内之活动党人,固变相之独立自保也。甘肃曾有扰乱,新疆则二党相攻,直隶、河南、吉林、黑龙江之疆吏则未独立。至于藩属,则外蒙古、西藏次第独立,其目的则脱离中国也。

各省响应革命,多仓促而起,不相联络,其中多为爱国志士,深信革命成功之后,人民可得安居乐业,而国势趋于富强。少年勇敢之士,激于时愤,慷慨从军,多置其生死于不顾,更无富贵之思想,其志可嘉,其心可佩,兵起之后,社会上之秩序不免扰乱,而急事好功者,不择手段,不问利害,徒求逞于一时,不惜利用卑劣分子,土匪因而为害,其狡黠者且盗革命之名,实行抢劫滋扰。起兵首领本多武人,其中不免一二杂有囿于传统思想谋欲夺取地盘者,于斯人心不安期内,革命二字,常有不可思议之权力,盖中国深受外国之影响与压迫,知识界人谓非政体上极大之改革,则难图存,国人久闻同盟会员之宣传,官吏怵于手枪炸弹之袭击,恐慌之极,无法应付,唯有屈服服从或逃遁而已。试就上海而论,清吏逃避,革命成功之易,有如反掌,全国城邑类近此者,不知凡几,先声夺人竟有若此之效力,更就扬州、南昌事变而言,尤足以有所证明。初,江苏要城如上海、松江、无锡、镇江次第宣告独立,扬州尚无举动,人心日冀党人来扬,而党人不至。有名孙天生者同其党羽数十人入城,膊缠白布,大呼革命军至,好事者从而观之,拥挤塞途,闯入盐运使衙门,运使不知虚实,仓皇遁走,防兵亦多逃去。其党乘机掠取税金,饱而散去,孙天生放出狱中罪犯,城中纷扰,人心不安;防军统领徐宝山于镇江闻变,即回扬州,捕获孙天生于娼家,扬州始安。绅商公举徐宝山为都督。南昌于九江独立后,宣布自主,公举协统吴介璋为都督,相处尚安。一日,南昌军政府忽得飞函,略言孙文、黄兴在海外开会,公举彭程万为都督,遣敢死队百人持炸弹入城。事闻,官员恐慌,警兵逃匿,突有一人自称孙文代表,诣军政府召集会议,宣读彭程万委任状。其时孙文尚未归国,而众相顾愕然,莫敢究诘,吴介璋对众辞职而去,彭程万就职,仿尚书诰体,称予一人。九江都督来电严诘,彭程万惊惶无措,其事原委,皆其造成,直类于儿戏。湖北则鄂人之地方观念极强,后黄兴来鄂,鄂人不附。朱通孺于民军败后来鄂,其《五十日见闻录》,记言武昌政治情状曰:“都督府直隶之政事堂,内分五局,一、财政局,二、交涉局,三、统计局,四、民政局,五、法制局。各员无论大小,皆称大人,人声庞杂,喧腾于耳,虐待差役。”一部分人士,未祛官场之恶习,朱氏言下颇有失望之意,顾此久为习惯,绝非一旦所能改革,何能独责鄂人?

吾人对于以上事迹,所当明知者,革命战争期内,情感用事,发噱之事,常不能免,此固不独中国为然,而法国革命中之趣事尤多。其明显之原因,则事起仓促,参加之分子复杂,人各为谋,不相统属,事多出于个人行动。其代表者非一阶级,于此可见民众之心理,革命之势力,一二事迹对于革命精神毫无妨碍,况一地偶尔之例,不能适用于全国也。其几近于普遍者,则仇杀旗人也。旗人入关之先,历史上之名称,原作东胡,其一部分久与汉人通婚,同为蒙古族。二族之头颅容貌发肤,实无主要不同之点,顾时以政治关系,立于反对之地位,而宣传者利用种族上、政治上之恨恶,刺激时人,旗人又不善于自处,傲然自尊,轻侮汉人,调戏妇女,汉人报复之心日强,革命之际,旗人被杀时有所闻。其最惨者首推陕西,次为南京。初西安新军独立,旗兵据满城力守,新军力攻破之,纵火焚屋,将军及副都统尽室自戕,旗人中妇孺号哭,麇集北门城楼上焚死,新军仍与旗兵巷战一夜,乃尽杀之。南京旗兵于张勋败后,无足轻重,及民军入城,火药库炸毁,其声之大,殆如天崩地裂,声闻百余里。民军指谓旗民反抗,缴其枪械,允许保护其生命财产,将校中有不服从命令者,劫其财物,火其住宅,而杀其人。其堪告慰者,事出之后,主动者得有相当惩罚也。其他各地亦有惨杀旗兵之案,所幸者未致扩大范围耳。独四川保护旗人,未有滥杀,其原因则驻防将军,初力保护绅士,而绅士不肯仇杀也。旗人而外,死于兵者以官吏为多,独立诸省,例不胜举。此殆一时难于避免,无足深论。

上就一方面而言,其除弊刻苦,建设精神,足令吾人钦佩而可奉为圭臬者,尚有三种。一、豁免恶税——中国税额远少于世界先进国家,若就人民富力及政府所办事业而言,其担负之税,实已重大,政府不图发展生产事业,反以财政窘迫,另立新税,专谋增加收入,不顾民生大计。其政策所谓河泽而渔也。武昌革命,都督府成立,下令废除恶税:(一)除盐烟酒糖土膏各税捐外,所有统捐局卡,一律永远裁撤。(二)除海关外,所有关局一律永远裁撤。(三)本年下忙丁漕概行蠲免。(四)本年以前积欠丁漕概行蠲免。(五)各属杂捐除为地方所用外,概行豁免。浙江等地亦去恶税,江苏临时省议会通过苏、松、常、镇、太五属之粮减少,征收八成。所可惜者,苛捐恶税不久即得恢复原状,甚者且加重焉。二、俸金——官吏之俸金至微,常难维持其一家之生活,其弊则易启其营私舞弊之心,廉洁政府事实上盖不可能。就理论而言,俸金既不可太低,又不可过高,高则人民视为有利可图之职业,百方钻营,既得之后,则设法保全其地位,毫无牺牲服务之精神,徒为害于民间,最善之方法,莫如斟酌社会上之生活费用,及专家与普通职业所得之酬报,而定其数也。其时南方诸省独立,除去恶税,商业则受兵事影响,多行停顿,省政府收入大减。官吏俸金,浙江高级长官月得二十元,低级十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高级官六十元,低级三十元,俸金与今相较,低微无以复加,说者言时生活费用较低,金钱购买力较强,固为事实,然不足以解释一切。更就清官俸给而言,月得六十元或三十元,已大增加,顾清官除正俸养廉而外,尚有陋规,与之相较,难有正确之观念。总之革命之初,服务精神,有足称者。三、民治——中国人民向无直接间接参政之权利,日俄战后,识者倡言立宪,召集国会,朝廷下诏预备立宪,各省奉命召集咨议局,朝廷召集资政院。其性质职权类近顾问机关,自其召集以来,咨议局对于督抚,资政院对于内阁,均能加以监督,行使职权,见称于时。及武昌革命,响应诸省多以武人为主动,名义尝由咨议局、商会、绅士给予,如都督由议员公推之类,其中杂有假托民意,自尊自称,或强迫推选之例,而代表民意机关,尚为武人所重视,固明显之事实也。湖南初奉焦达峰为都督,咨议局以其举措乖谬,谋削其权,公举谭延闿为军政部长,继设参议院,凡募兵、给饷、任免官吏,概须经其议决,方得施行,而焦达峰无如之何。此种精神惜未充分发展,政府后亦不肯奖进,以致今日人民尚无切实参政之机会,惜哉!

清廷应付武昌举兵之方法,初遣北军会同海军进攻,而北军迟迟始至,先战不利,十月二十二日,陕西、湖南独立,明日,九江独立后二日,广州将军凤山为党人炸死。警报迭至北京,朝廷始以大乱开始发动,免盛宣怀官,诏昌回京,而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军。二十九日,山西兵变,人心益为动摇,明日,下诏罪己,其警要之言曰:“朕……用人无方,施治寡术,政地多用亲贵,路事朦于佥壬,驯致怨积于下而朕不知,祸迫于前而朕不觉……兹特布告天下,誓与我国军民维新更始,实行宪政,凡旧法制有不合于宪政者,皆罢除……此次湘鄂乱事虽涉军队,实由瑞澂等乖于抚驭,激变弃军,与无端构乱者不同。朕维自咎用瑞澂之不宜,军民何罪,果能幡然醒悟,决不追究既往。”其时资政院在京开会,多所奏请,至是,请罢亲贵内阁,实行责任内阁。三十一日,张绍曾顿兵滦州,要挟朝廷改革政治,十一月一日,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等辞职,上谕许之,诏授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湖北陆海军仍归其节制调遣。明日,吴禄贞顿兵石家庄,扣留运鄂军火,奏劾昌纵兵为虐于汉口。事闻,京师大震,人心惶恐,资政院拟具宪法信条十九条,奏请宣誓太庙,立即颁行,信条载明皇统万世不废,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但未予以实权,其位等于虚设。宪法由资政院起草,政权归于国会及内阁总理。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对之负责。关于宪法起草议决修正,均非皇帝所能干预。今就信条内容而言,国会将为政治中枢,近于英国制度,惜其为时太晚,而终不能挽回颓势,上海、苏州、浙江、贵州、广西、安徽、福建且相继独立矣。八日,资政院奏称遵照信条,公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朝廷依据信条,下诏委任。十一日,袁世凯至京,奏言责任内阁业经成立,总理大臣不必每日入对,凡内外章奏均宜送至内阁,由阁代递,召见官员及奏事处传旨,应即停止免与宪法抵触。朝廷许之,亲贵大臣时亦相继罢免,政权落于汉人之手。袁世凯利用责任内阁之名,掌握军权政权,无异于皇帝矣。十二月二日,南京失守,摄政王载澧俄而引咎辞职,隆裕太后许之。方各省之响应独立也,资政院请释党人,朝廷许之,释放汪兆铭等。综观清廷之应付革命,盖无一定坚决之方略,其逐渐让步,全受环境之支配,可见其张皇失据,毫无主张之窘状。及北军攻陷汉阳,袁世凯按兵不进,清廷许其委托代表赴南方议和,问题乃由会议解决。

自武昌举义以来,独立之区域日广,而大规模之战争殊少,其比较激烈者首推湖北、南京之战,次为陕西、山西之役。山西新军势力薄弱,独立后,清兵败之于娘子关,余兵向北奔逃,无足轻重。陕军于清军攻下潼关之后,更受甘军之围攻,颇濒于危。其转移大局者,殆汉阳、南京之战乎?先是,民军、北军冲突于汉口,北军不敌,退于滠口,民军进攻亦不能胜,相持不下。会北方援兵大增,十月二十七日,反攻刘家庙,海军助之,民军败守汉口,避匿尘世,狙击北军,北军纵火焚毁房屋,民军死伤颇重,人心丧沮,退守汉阳,北军遂得汉口。其地居民避祸先逃,兵士买物不得,转而抢劫。此役也,由于昌主持,而朝廷以其望轻,已诏袁世凯代之,袁世凯停战息兵,遣人说黎元洪降,黎氏弗应,湘兵来援者日多。会黄兴来鄂,有欲推为都督者,鄂将不可,乃由黎元洪推为总司令,湘鄂之隙遂成。黄兴招编湘人为敢死队,十一月中,反攻汉口,不胜,改自襄河上流袭击,复又败退,汉阳、汉口发炮互击,海军时已独立,炮击北军,两方相持不决。二十三日,北军战将冯国璋分遣部将李纯渡襄河反攻,迭占要塞,乘胜而前,民军谋袭北军后路,以冀有所挽回,终不可得。其来自襄河之清兵,攻陷大别山炮台,控制汉阳,汉口之兵乘机渡河往援,汉阳民军迫而溃逃。二十七日,北军占据汉阳,遂得俯瞰武昌,声势颇振。黄兴东往上海,武昌当局日捕汉奸,而人心惶恐如故,会都督府起火,黎元洪于东门外洪山设立行台,人民争先出城,形势险恶。其电各省乞援,有“事关大局危急异常”之语,而各省竟多推诿(见《黎副总统政书》),乃通电全国主张与政府暂时议和。斯役也,冯国璋指挥北军,朝旨授为二等男爵,三十日,内阁忽电冯国璋停攻武昌。湖北民军虽败,而南京之得,足以偿失。初江苏要城相继独立,独南京守将忠于清室。其地有新军第九镇及江防营十二营新防营十菅驻守,十一月九日,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独立,江防营统制张勋,新防营统领王有宏败之,会浙苏诸省出兵来援,公推徐绍桢为总司令,张勋电京告急,而援兵不至。二十五日,苏州都督程德全等督师进攻,分兵绕道,进扑雨花台,南京要塞次第失守。张勋知不可为,由领事协商条件于徐绍桢,十二月二日,率其残卒渡江,退至浦口,民军遂得南京。党人时以湖北新败,集于长江下流,民军主力乃移于宁沪。

南方诸省响应革命,各自为谋,不相统属,形势涣散,实力薄弱,识者忧其拒抗北洋精兵,难于取胜,苏浙都督电请各省代表赴沪,议设临时政府。黎元洪则电代表莅武昌开会。十一月十六日,代表于上海开第一次会议,定名曰各省代表联合会,其会员为资政院议员,其人于革命军起,散归原籍,或不肯北上者也。会议席上,湖北代表力持武昌首先起义,宜为首都,并推黎元洪为大都督,他省代表无以难之,通过武昌为中央政府所在之地,黎元洪为大都督,由沪赴鄂,酌留代表于沪以便通讯。其出席总数共二十三人,及抵湖北,汉阳形势危急,十一月二十七日,开会于汉口租界,议决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二十一条。大纲共分三章,第一章规定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之,每省一票。总统统治全国,统率陆海军;宣战媾和缔约,遣派外交专使,任用各部长,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二章载明参议院之组织与职权,其议员由各省都督府遣派,方法由其自定,每省额定三人,职权颇为广大。第三章关于行政事务,共设外交、内务、财政、军务、交通五部,部有部长一人。末后附则言明大纲施行期限,以宪法成立之日为止。综就条款而言,政治大权操于参院,其议员既非人民代表,又非资政院或咨议局议员,乃由都督府遣派,其性质近于都督之私人代表。纷扰之际,政治尚未入于常轨,武人最有势力,选举又不可能,迫而承认其政治势力,民治遂受重大摧残。尤有进者,一省都督,有于一月之内多至五六人者,有先独立而后取消名义者,大纲均未有所规定,其出席参议院者,究为何人代表?临时政府成立,代表团自为参议院,立法机关固未遵照大纲。总之,大纲成立,为时短促,实无充分之考虑与讨论,后以解决困难,添设副总统,改五部为九部,亦可见其疏忽不切于用。要之,民意不可假造,究不如直认事实,尚较易于改革。方代表之会议于汉口也,黄兴赴沪,陈其美劝说留沪代表举为大元帅,代表从之,并推黎元洪为副元帅。事闻,湖北代表倡言留沪代表无权选举,黎元洪电称情节支离,请其取消,以免淆乱耳目。南京克复,代表团议决建设政府于南京,赴宁议员增至四十四人,通过缓举临时大总统案,追认上海代表所举之大元帅、副元帅,修改组织大纲。总统未举以前,其职权暂由大元帅代行。会黄兴辞职,代表改选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同盟会会员不平,黄兴辞谢,黎元洪亦不肯至宁就职,后以代表之劝,电称承受大元帅名义,镇守武昌,委任副元帅代行职权,黄兴不肯就职,临时政府无人负责。十二月二十九日,代表团公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俄选黎元洪为副总统。初孙文游历美国,黄兴电告武昌新军将动,请其汇款接济,孙文无款应之,拟电嘱其勿动,电尚未发,而报已载革命党占领武昌,乃赴美东,觅船渡英,托人向英政府有所请求,取道于法国东归,至是,被选,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于南京就职,是为中华民国元年。临时大总统提出陆军、海军、外交、司法、财政、内务、教育、实业、交通九部总长,参议院予以同意,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于湘军焚劫之后,迄未恢复原状,城中未有伟大建筑,政府办公房屋不敷分配,各部长官,乃自寻觅,教育总长蔡元培于友人处,分借余屋办公,蒋维乔佐之。二人亲理各事。幸其事务尚少。教育部成立之后,人员谋差者日众,职员始乃增多。临时政府则以政费军费浩繁,款无所出,谋借日款,不得,三部总长不肯就职;黎元洪仍称海陆军大元帅,中央号令,颇难行于各省。

临时政府之将组织于南京也,袁世凯按兵不进,主张议和,初袁氏起用,即言此次事变,非兵力所能平定,及汉口收复,遣道员刘承恩等往说黎元洪罢兵,其理由则朝廷下诏罪己,宣誓太庙,与民更始也。黎元洪不从,顷之,袁世凯再遗人议和于汉口俄租界,仍无结果。迨北军攻下汉阳,湘鄂之见益深,黄兴东下,黎元洪通电全国主张议和。十二月八日,朝廷以英使朱尔典(Sir John Jordon)之劝说,诏准袁世凯委托代表唐绍仪等南下,讨论大局。同时,袁世凯电招冯国璋回京,而以段祺瑞代之,段祺瑞明识袁世凯之深意,主张和议,其部下隐通民军,谋奉袁世凯为总统,黄兴、程德全许之。及唐绍仪南下议和,与民军代表伍廷芳会议于上海,伍廷芳要求清帝退位,改建共和;唐绍仪电陈和议艰难,盛称南军声势浩大,北军难于取胜。袁世凯会同国务大臣奏言武昌事起,势成燎原,奉旨以唐绍仪往南讨论大局,各国均冀和平解决,而伍廷芳力言共和,主张速开国民大会,公决君主、共和,拒之则和议决裂,饷械两绌,难于取胜,恳求太后召集近支王公速行会议,早定大计。奏文危辞哀诉,极恫吓劝说之技能,而在当时则严守秘密。隆裕太后心无主张,召集王公御前会议,无所决定,乃慰袁世凯勉为其难。《辛壬春秋》称其言时泪下,与皇帝相抱而泣,孤儿寡妇之境遇,诚亦可哀,大臣涕不可抑。太后迫而诏谕内阁总理大臣召集临时国会,公决国体。唐绍仪遂与伍廷芳磋商召集代表之办法,会其属员许鼎霖北归,报告民军乌合,饷械困难,易于平定,而唐绍仪至沪馈献江山。亲贵大臣闻之,劝说张怀芝通电各镇联名请战,冯国璋亦以未得乘势进攻武昌为恨,力主战议。资政院之一部分议员,又持战说。袁世凯迫不得已,撤唐绍仪职,和议暂时停顿。

方和议之进行也,参议院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段祺瑞疑事中变,遣人往谒黄兴,答言如约,临时大总统亦言辞职让贤,其主要条件则袁世凯赞成共和也。袁氏为清室大臣,究将如何强逼清帝逊位?乃利用部将,胁迫亲贵,而并恫吓太后。初冯国璋奉命回京,段祺瑞代为第一军军统,段氏为袁世凯亲信,主持袁为总统为和议之条件,其子袁克定从而助之,密商于段祺瑞,遣人往说各镇将校,独冯国璋不可,乃日使人说之,冯国璋后亦迫于大势,屈从众议,不再言战。朝中反对和议者,多为亲贵大臣,尤以宗社党首领良弼为甚,袁世凯先言筹得军费一千二百万两,大局可以初定。其时南方独立各省扣留款项,外使干涉海关,税银暂由外人保存,不肯交给南北政府。清廷军饷政费多无所出,发行短期公债,令亲贵大臣捐输,而应者无几,统兵大员姜桂题等致书王公大臣,责其存款外国银行,若不尽买公债,将有杀身之祸。内阁指挥下之督抚,亦以为言。亲贵大惧,争上财产簿籍。袁世凯面奏太后,兵饥虞其哗变,太后发内帑黄金八万两,并合亲贵捐款充作军饷,而袁世凯仍不下令进攻。其党赵秉钧联结太监张德,构造谣言,恫吓妃嫔,亲贵大臣疑之益甚。元年(一九一二年)一月,袁世凯对于和议。渐有把握,十六日,会同国务大臣奏言形势危险,饷源困难,而民军万众一心,莫之能御。民主如尧舜禅让,非亡国之可比,合于圣贤民重君轻之说,久持争议,则将难免友邦之干涉。民军对于朝廷之感情,将益恶劣,法国革命,其王“如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孑遗也?……我皇太后皇上,何忍九庙之震惊,何忍乘舆之出狩?必能俯鉴大事,以顺民心”。事关重大,请皇太后皇上召集皇族会议解决,以顺民心。奏文严守秘密,民间鲜有知者。隆裕太后即召王公御前会议,溥伦、奕劻主张让位,溥伟、载泽争论不可,相持不决。值袁世凯遇刺未伤,太后以其忠于清室为党人恨恶所致,二十一日,召集会议,宗室王公国务大臣与焉。其时奕劻、溥伦已为宗社党所吓,溥伟仍力反对共和,无所决定。良弼密说由旗民改练之第一镇禁卫军,合谋暴动,以倾覆袁世凯。二十二日,太后复召亲贵御前会议,奕劻托病不往,溥伟力谏太后,勿惑流言,勿堕奸计,并奏参奕劻。载泽则劾袁世凯尚不开战。

袁世凯之计不售,反受宗社党之危词恫吓,地位日危,密召亲兵入援。一月二十七日,军咨使良弼遇刺,良弼曾学陆军于日本,果决敢为,主持战议,被刺重伤而死,亲贵大臣之气大沮。段祺瑞下令北军退至孝感,闻知袁世凯所谋不遂,几遭不测,联合将士二十八人,致电北京政府,要求共和,略称和议已有要领,宫廷允许改建共和政体,乃为载泽、溥伟等所尼,而今势屈力单,势成坐亡,人心趋向共和,不如早日裁决,恳求宣示立定政体,以现内阁及国务大臣等暂时代表政府,担任条约国债及交涉未完各事,再行召集国会,组织共和政府。电至,闻者惊愕,三十一日,袁世凯据以上奏,太后诏示亲贵大臣,莫不悲哀。二月一日,太后复召王公大臣开御前会议,最后决定逊位,四日,诏饬袁世凯与民军磋商优待条件,实则据《黎副总统政书》,一月二十日南京来电,条件已商妥矣。其困难则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南方要求黄兴为陆军总长,北方坚持段祺瑞。北军较强于南军,段祺瑞掌握军权,武人易于操纵政治,政体改更,不过空有虚名,关系至为重大。双方各以利害切己,不肯让步,磋商多日,均无办法。临时政府连日开会讨论,蔡元培以为妨碍统一,怒而将往上海,宣布内幕,会闻兵变将作,始止,临时政府乃以内部意见不一,变兵焚劫,莫可奈何,处于不利之地位,迫而让步,袁世凯遂处优势,嗣后得而为所欲为矣。优待条件八款,兹分三端言之。一、关于清帝——清帝之尊号不废,民国待以外国君主之礼,岁拨经费新币四百万元,许其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其宗庙陵寝,由民国设兵保护,其原有私产,亦由民国特别保护。二、关于皇族——其世爵仍照其旧,私产一体保护,除免其当兵外,享受之公权、私权与国民同等。三、关于满、蒙、回、藏——其王公世爵及固有宗教,概仍其旧,并代筹王公及八旗生计。四族概与汉族平等。条件由参议院通过,双方通知各国政府。逊位之旨将下也,隆裕太后率皇帝召集近支王公内阁大臣开御前会议,尚秉和记之曰:“太后哽咽流涕,各王公大臣亦皆哭失声,久之,太后谓皇帝曰:‘尔之所以得有今日者,皆袁大臣之力’,即敕皇帝降御座致谢袁大臣,袁大臣惶恐顿首辞谢,伏地泣不能仰视。”斯言也,极文人形容之笔,或不免于失实。二月十二日,下诏凡三:一逊位,二公布优待条件,三饬长官维持治安。其逊位诏曰: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方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播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又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革命成功之速,由于酝酿已久,清廷不能及早改革,以餍士大夫望治之心,一旦爆发,所谓应天顺人也。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外交上仍存闭关之思想,英法联军祸后,边地藩属丧失滋多,继而屈服于日本,引起列强之侵略,几至不国。志士愤而变法,归于失败,朝臣思想反而顽固,养成拳乱。六十年中,对外知识肤浅空疏,迭于祸患屈辱之后,士大夫毫不觉悟,愚陋顽固类近未受教育之愚民,所贵乎政治家或外交家者,非其见解同于愚民,乃其考虑事实,权衡利害,辨别是非,其先见之明,足以指导国人,而采用之方法,且为适当之途径也。国家所以治者,常由于少数英杰才能之士,专制政府之下,大权集中,自上而下,改革较易。朝臣之思想行动,反而阻挠改革,直为愚民中之愚人。拳乱之祸,屈辱无以复加,士大夫之观念遂大改变,以为内政不修,贫弱如故,希望太大,失望亦其最甚。其先人民非无痛苦,特以不肯虚心观察,诚意讲求,视若未睹,听若未闻。及至此时,始奖学生出洋,派员考察宪政,觉悟之后,改革已迟。通达时务之士鉴于日本取法欧美,跃为强国,深信中国召集国会,公布宪法,即可富强,大从事于政治活动,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年之革命应时产生,以改革政治为目的者也。所可惜者,重要问题之解决,本于妥协调停免事之思想,袁世凯之赞同革命,动于权利自私之心理,其北洋军队依然存在,段祺瑞掌握军权,承奉其意,是虎而翼也。封建思想迄未铲除,袁氏成功,出于阴谋诡计,政治道德之卑劣,影响于国家者至巨,民国以来,国内仍少光明正大之政治家,此纷扰尚未终止原因之一也。尤有进者,革命共和本为政治上之名词,其真价值在其以人民所享之幸福为断,就名称而论,革命则言政治上或社会上之激烈巨大改变,共和则指一国元首,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而言。革命成功,改专制为共和,名称改变,为事至易,求其实现,往往困难。主张改革者,多为知识界人,百姓虽表同情,固无深切之了解。战争期内反受损失。要之,破坏原为革命过程中不易避免之事,其价值则在事后之建设,否则可谓失败。欧洲法国革命虽曾经过长期之纷扰,重大之代价,而吾国革命在后,若得其试验中之教训,则事易功倍,迄今尚未卓有成效者,主要之原因有二。(一)专制之毒太深,国人初未努力利用事机,监督政府。(二)共和仿自外国,人民多不了解,不知切实运用之方法,政客军阀反而借以号召。总之,清帝逊位而后,政治上之问题益多,迄今盖在试验期内也。

一国国际地位,常以内政实力为表征,清季外交失败,暴露积弊,终以改革迟缓,大失人心,至于倾覆。其末年之外交,就时人心理而言,于屈辱刺激之后,始知列强不可轻侮,向时自大之气,恨恶之心,变为恐惧,遇事则以列强干涉为言,试引革命起后时人言论为证。袁世凯第一次密奏隆裕太后,召集国会,解决政体,其所举之缘由,牵入外交。其言曰:“勉从英使朱尔典之介绍,奉旨以唐绍仪为总理大臣代表,……讨论大局。……其时英使倡议,日、美、法、俄、德等国亦均赞成。……唐绍仪又电称各国政府投书劝和,双方并题,彼党认为己以政府见待,其气愈增。……万一挫衄,敌临城下,君位贵族岂能保全?外人生命财产,岂能保护?”后讽清帝逊位,其言外交情状曰:“东西友邦,因此次战祸,贸易之损失,已非浅鲜,而尚从事调停者,以我只政治之改革而已。若其久事争持,则难免不无干涉。”武昌独立,时人盛夸交涉员能得领事谅解,严守中立。民军对外,首以保护外人遵守前约为言,孙文在美,闻知革命,乘轮渡英,请求外相三事。其言曰:“一、止绝清廷一切借款,二、制止日本援助清廷,三、取消各处英属政府之放逐令,以便予取道回国。”可见国人之重视外交,清季办理外交之机关,北京新设外务部,各省后设交涉使,公使觐见待遇优渥,各省官吏,莫不切实保护外人,甚者执礼太恭。其时教案大减,未尝造成严重之局势。意大利政府于一九〇二(光绪二十八)年,开始保护本国神父,一九〇六(光绪三十二)年,法国政教分离,放弃保护东方他国之神父,教士平民相处甚善。其时外交上之问题有二:一、公约成立后之善后事宜,二、日俄战后之形势。就各国在华势力而言,俄德初则各抱野心,日俄战后,日本跃为强国,并于大陆上得有根据之地,形势一变。英美诸国联合分离,或视本国之利益,或视同盟国之关系。清廷时方放弃传统思想,猛力经营属地,不及成功,而革命军起,于是蒙古、西藏欲行白治迄今尚未取消,兹略分言清季外交于下。

一、公约成立后之善后事宜。条约中要款,业已列举于前,其因形势之转移较为重要者,尚有四点,兹作简单之说明。(一)赔款款额四万五千万两,原就银币而言,条约成立后之次年,金价昂贵,列强要求照金币核算,朝廷疆吏莫不视为意外之重大损失。张之洞等力持不可,胪举理由,电请商于各国,美表同意,英许暂可还银,后还金币,日本坚持拒绝。斯三国者,较与中国邦交亲善,意见竟不一致,德俄诸国更无磋商接受之可能性。中国乃欲改收海关税银为金币,列强未曾加以考虑,不肯同意,对于到期之款,必欲改银两为金币,多方恫吓。外务部不敢坚持,承认金币,嗣后银价益落,中国之担负益重。(二)整理北河、黄浦河道。天津、上海均为国内重要之商港,各有河道通于海口,顾其淤泥积多,巨大轮船不能出入,货物运输颇为不便,外商久谋修浚不得。拳乱时,联军占据天津,创设都统衙门,衙门设立委员会整理北河。及公约成立,关于二河,均有整理之规定,予外人干涉之机会。天津政权交还之后,河局初仍由外人主持,上海先未设局,刘坤一认为条约有碍主权,不肯派员,及浚浦局成立,职员以英人为最多,德法诸国颇为不平,张之洞请其赞助中国出款收回,作为自办,历久交涉,一九〇五(光绪三十一)年改订条款,后二年,浚浦工程由荷商承揽,成绩昭著。(三)撤兵。拳乱之时,联军作战于直隶,占据大城要塞铁路,俄兵借保路保民为由,次第占据东三省各地,收缴华兵器械,德则驻兵于胶州、高密,建筑营防,上海租界言明由各国保护,但未许其出兵,乃英首先出兵,德、法、日继之,南方日本出兵厦门。列强出兵之意,各不相同,其中固有视为最好之机会,便于经略者也。及公约成立,使馆要塞允许外兵驻守,作战之兵开始撤退,中国要求各地之外兵撤退,上海英兵回国,德法要求照复长江一带,所有政治、兵权、海政、工程、商务权利等,及要隘不得给予一国,始肯撤兵。外务部复称其为中国自主之权利,断不让与他国。上海德总领事亦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同样要求,张氏复称中国决不放弃,主张如他国来夺,则请德等国禁阻,德兵始乃归国。日本亦撤上海、厦门驻兵。独满洲俄兵、山东德兵不肯撤退,满洲撤兵等问题,造成严重局势。日俄战争之后,列强在华之军队,除有条约根据而外,尽行撤归。(四)商约。列强久欲扩张在华商业上之机会,公约许其改订商约。其时中国国际贸易仍以英国最为发达,二国商约首先成立,中美、中日商约继之,关系颇为重要,试分言其成立之经过,及主要之条款。

初公约成立,英国利用时机,派遣久在印度之长官马凯(Mackay)来华议订商约,马凯未有在华公使领事之恶习,对于中国主权,不愿有所损坏,朝廷诏授前驻德公使吕海寰及盛宣怀为办理商约大臣,并饬刘坤一、张之洞遥领会议。马凯与中国代表会议于上海,而朝臣及两督意见尝不一致,电商稽延。马凯自沪乘轮上驶,先与刘坤一面谈,再至武昌与张之洞会商,争执之问题,次第解决。及返上海,以英商工部局之反对,推翻议订之条件凡二,交涉进行颇为迟缓。马凯声称将欲回国,张之洞迭电军机大臣请许商约大臣画押,朝旨许之。一九〇二(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签字。期约也,磋商十月之久,始乃成立。中美商约由美使康格(Conger)等三人与商约大臣会商,其中虽有争执,而条约大体上则与英约相同。中日商约,初由日方提出,后以英约尚未成立,暂置不议,及英约签字,始再磋商,日方多所要求,而于加税免厘,只许合税率增至值百抽十,英美业已承认百分之十二点五税率,商约大臣力持不可,交涉未有进展。会张之洞入京,与日使内田康哉磋商,张氏多所让步,议成草约,寄至上海,再由二国代表画押,是为中日商约。兹综言其要款于下。

一、免厘加税。厘金病商扰民,久为世所诟病,顾为地方政府主要收入,时方患贫,非得补救方法,去之殆不可能。马凯要求免厘,中国则请加税,初和约允许加税一倍半之数,至是,要求增至百分之十五,历久磋商,双方议订进口税增至百分之十二点五,出口税改为百分之七。张之洞仍谓不足补偿所失,欲抽产地税,马凯坚决不可,改许中国不撤常关,照旧征收土药厘金、盐厘(改称盐税),及向不出洋之土货,征抽一销场税于销售之处。美使坚欲裁去内地常关,始肯加税,美约仅许新关存在,沿海沿陆得设新关。日约则言按照中国与有约各国共同商定加税之率,一律照输无异,所有中国征收出产销场出厂以及土药盐斤等税,亦悉照各国与中国商定办法无稍歧异。其含混之原因,则日本始终不同意于英美所许之税率,知其又非德、俄、法国之所愿,乃以一律办理为推托。盛宣怀等对之不满,张氏虽力辩护,固不免让步太甚。加税免厘之期,英约载明为一九〇四(光绪三十)年一月一日。其条件为各国同意,陆路商业亦须征收同样之加税。美约、日约未有时期之规定。二、商业权利。英约载明中国开放江门,许轮船于西江停泊处凡三,上下搭客处凡十。加税实行之后,中国开放长沙、万县、安庆、惠州,并征收帆船往来通商口岸之货税,不得较轮船为低。美约则言开放奉天府、安东,日约又言开放北京、长沙、奉天府、大东沟。俄国闻知开放东三省,力谋阻止不得。关于航行。中国允许除去珠江有碍行船之物件,民船自香港载货往来广东通商口岸者,所纳货税不得视轮船减少,并许外轮设置拖拉,上驶四川;开放内河,改订内港行船章程,外商得租设码头于内河沿岸。关于发展商业,海关发给存票,商人用以抵纳税银,洋货入口后三年内再运出洋者,得领取现银。中国允设关栈及准商栈为官栈,以便货物囤积,拆包改装转运,并许华洋合股经营商业,妥订矿务章程,保护商标版权。关于中国责任,条约中载明二端,(一)设法立定国币,(二)统一度量权衡。顾此属于内政,相沿已久,积弊太深,固非一旦所能划一也。三、中国要求载入英约者条款凡三:(一)中国允许整顿律例,英国予以协助,将来司法情形妥善,即允弃其治外法权,美约、日约均有同样之规定。(二)英美允禁吗啡(原译莫啡鸦)自由运输来华,非医生、医院、药铺切实有领事馆具结者,不得进口,中国允禁国内制造。(三)英约允许派员妥议教案,美约则言教民、平民一律待遇。教民犯法仍须追究,平民缴纳之税捐,不得免去,唯不得向其索取酬神赛会之费。教士不得干预官员治理之权,教会得租赁或购置地产,作为传教之用。

综观条约之内容,关系至为重大。张之洞于英约议妥时电告枢臣鹿传霖曰:“此约中国毫不吃亏,实为意料所不及,不唯抵补必敷,其间维国体,杜流弊者甚多。……将来议他国之约,断断不能如此。”后又电述会议情状曰:“马使每议订一条,则笑曰,‘此事又让与阁下了’,又对人云,‘非因本国素仰江鄂声望,彼亦不敢事事如此相让,尚不知将来本国有无闲言,即本国照允,恐各国亦断不能如此和平’,实系肺腑之言。彼已让到极处,鄙人亦不能再与之争。”张氏所述各节,传译或不免于失检,要有所本,马凯之言竟不幸而中。中国与列强所订条约,莫不载有无所不包之最惠国条款,加税非各国同意,势不能行,常关之存在,产地税之兴办,加税之税率,三国较与中国亲善,而已意见分歧,况德俄诸国乎?谚所谓筑室路旁三年不成,列强中有野心侵略之国,杂有利害权利之冲突,其在华商人,专求厚利,从不顾及中国之主权。马凯与张之洞会商,认口岸洋人遵守华章,租界许收华税,竟以上海外商反对作罢。其许提高税率至百分之十二点五,亦非其愿也,故加税之不易于成功,远过于路旁筑室。条约成立二十余年之后,以始国际上之形势改变,方能加税。领事裁判权之废除,更遥遥无期。马凯要求之内地制造贸易侨居等权利,于领事裁判权尚未废除之先,毫无考虑之价值,宜张之洞等坚决拒之;乃于美约承认“洋商在通商口岸,或系华商在中国各处,纺织所应抽税项,均须一律无异”。华商纱厂遂难与外厂竞争。禁止吗啡入境,原为中国内政,自今观之,殊不必列入约中,而在当时,事事竟须商于外国,约中且言中国禁制吗啡,吗啡为药剂中需用之品,岂必来自外国乎?主权反受损失,张氏固不之知。商约给予一国权利,列强莫不争先享受,未有让步,先得权利,片面最惠国待遇之为害中国,竟至于此,他国无须改订商约矣。德国后曾提出要求,即行放弃,固其例也。

初拳民之乱,俄国出兵占据东三省,奉天将军增祺迫而派革员周冕与俄将议订章程九款,擅自画押,其交涉始末先未禀报。伦敦《泰晤士报》记者首先访知,日英公使提出警告,朝廷诏罢增祺,命驻俄公使杨儒向俄交涉废约,另订新约,历久交涉,俄国始许其请,而并干涉内政,其新提出之条件,严酷过于周冕所订之章程。列强闻而抗议,尤以日英最为关切,江鄂二督力持反对,俄国修改条款,多方恫吓李鸿章,逼诱杨儒画押。李氏主张签订,而朝旨不可,及逾限期,俄国未有异举,反而宣言交还满洲,李氏竟向俄国声称公约成立之后,即将签订俄约。会因交涉棘手,电商微德,请在北京商议,微德许之,派员入京,会同俄使与李鸿章、奕劻议订政治经济二约,将签字矣,而李鸿章病死。一九〇二年一月,英日以其利害相同,缔结同盟条约。初中国自订约通商以来,英国之商业最为发达,其政策则欲促进两国之邦交,谋得商业上之权利也。中日战后,俄法政治势力日盛于中国,英国政治家以为本国外交孤立,无所挽回,先后商于德美,议订同盟条约,一无所成,会非洲属地战起,不能多派军队来华,与德缔结维持中国领土之协定,而德毫无遵守之诚意。俄国占据满洲,强逼中国承认丧失主权之条约,英国迭次表示反对,严重警告。中国与日本地理相近,张伯伦曾向驻英日使建议同盟。先是,日本战败中国,缔结《马关条约》,三国出而干涉归还辽东,日人视为大恨,其外交家深觉孤立之危险。一八九七至一八九八年,列强对华肆其野心,争租军港,划定势力范围,要求权利。其时日本国际地位尚低,内政亟待整理,对于列强之侵略,虽以二国地理相近,商业之密切关系,外交官迄无明显之表示,不过乘机要求福建为其势力范围。民间谋与中国士大夫接近,派员来华,谭嗣同、梁启超皆深受其影响。日本在韩势力虽曾盛极一时,会大院君作乱,戕杀闵妃,日使三浦参与其事,备受各国之非议,韩王李熙乘机逃入俄国使馆,诏杀亲日大臣,俄国地位遂益巩固。及俄租借旅顺、大连,对日让步,互相承认在韩利益,而俄未有遵守之诚意。及俄据满洲,强逼中国签约,日本视为将开瓜分之端,而并妨碍其商业机会,阻挠破坏,不遗余力。其国内政治家时分两派,其一主张亲俄避免战争,其一主持联英。英日邦交日益亲善,最后联英派胜利,驻英日使林董奉命与英外相磋商条款,至是,同盟条约成立。

盟约内容,二国承认朝鲜独立,及其在华利益,英国并认日本在韩有政治经济上之利益,若其利益因他国侵略,或中韩发生扰乱而受侵害,得采取必要之措置。一国因其利益与他国交战,其同盟国应守中立,力防他国出兵援助敌国;如有一国或数国加入敌国者,其同盟国应予以援助,共同作战,协商和议,时期定为五年。其目的则为维持远东之现状,中国与朝鲜之独立及领土完整,及保证在两国中工商业之机会平等,专以对俄者也。二月,英日公布条约,俄法既宣言维持其在远东利益,二国保留会商及采行必要之手段。中国初以英日同盟为慰,张之洞电问中国发生扰乱之意,日本指谓如拳乱。俄国颇受英日同盟影响,其驻京公使雷萨尔(Paul Lessar)奉命与奕劻等议商归还东三省条件。四月,约成,其要款则东三省地方仍归中国版图,由华官治理,中国赔偿修路各费,认真保护东省铁路及所有俄人,俄国交还山海关、营口、新民厅铁路。俄兵分三期撤退,条约画押后六月内,撤退盛京西南段至辽河所驻俄军,交还其地铁路。再六月内,撤退盛京其余各段,及吉林俄军。再六月内,撤退黑龙江俄军。中国驻兵于东三省数目及日后出兵添兵,须知照俄国。综观条约之内容,不无可议之点,视前要求,俄国已大让步。顾无遵守条约之意,第一期内,尚肯撤去规定地段之驻军,及至第二期,闻知中国开放满洲商埠,不唯不撤军队,反向中国提出要求七款,其用意则欲封锁满洲,专为俄国特殊势力范围也。牛庄、营口原为商埠,俄军驻于其地,到期不肯撤退,其海关税务司本为英人,而俄强用俄人,中国迫而许之。一九〇三(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外务部收得俄国照会,无法应付,日使内田访知其事,外报将其刊布,美、英、日使警告中国,袁世凯、张之洞均言不可允许,外务部从之。俄国对外否认其事,不肯撤兵。日本政党倡言对俄作战。

七月,日外务卿小村寿太郎谋欲解决二国关于满洲、朝鲜之争执,训令驻俄公使进行交涉,而俄意轻日本,于其提议多所拒绝,对于中国请其撤兵之要求,坚决不可。交涉移之东京,仍无进步,一九〇四年,形势严重。二月,俄国对日尚无满意答复,日皇开御前会议,决定召回公使,六日,致最后通牒于俄,公使撤旗回国。明日,舰队开始活动,袭击俄舰于旅顺,运输陆军直达朝鲜。十日,两国宣战,国人颇表同情于日本,但时国内军力财力不足一战,而中俄边界连接长逾万里,防守尤为困难。列强均言中国应守中立,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建议交战国,尊重中国之中立,英、法、德、意表示同意,五国电告日俄勿遣兵入直隶,两国许之。中国时已宣布局外中立,划辽河以东为交战区,其西为中立地,俄国则以辽河以西之地并入战区。清廷之如此者,辽河以东之地,俄军尚未撤退,中国徒有领土之名,事实上无如之何,迫而划为战区也。四月,日军自朝鲜渡鸭绿江进攻,陷九连城,遣军自皮子窝上岸,下金州,另派二军往援,连战皆捷,九月,攻下辽阳,俄军反攻,力不能胜。明年一月,日军攻下旅顺,四月,占据奉天,双方作战兵力约一百万人,其激战之烈,牺牲之大,固二十世纪初叶大战之一。五月,俄国波罗的海舰队驶抵黄海,将归海参崴,日本舰队俟之于朝鲜海峡,激战之后,俄舰几近覆没,中国于交战期内,虽守局外中立,而官吏对于中立国之责任、义务,初不明了。交战国人在中国境内,享受领事裁判权,政府难于执行国际公法上之义务。二国均知中国势弱,于其执行公法之时,往往予以妨碍。其尤感觉困难者,二国战于满洲,均欲购买粮食于其地,朝廷颇难切实禁止人民出售军粮于交战国也。于此期内,人民初感不安,宫中太监且有信如联军入京潜行逃避者。

俄军战不能胜,国内纷扰迭起,及旅顺陷后,微德向日驻英公使林董建议言和,德皇威廉第二初曾鼓激俄皇积极对日,至此,以为俄国陆军势难取胜,主张早日议和,电问俄皇议和条件之大纲。同时法国感受德国之威吓,亟望战事结束,表示借款与俄以和,将不借款以战,俄国通知其议和条件于法。四月,法外交总长达嘉谢(Delcassé)告知驻法日使,俄国愿和,日使电告本国,其外务省复称可由二国直接磋商,其原因则患欧洲强国之干涉,将不利于日本也。其政府以为日美邦交亲善,谋于美国议和,海军战后,日皇正式函请美总统罗斯福调停。德皇先曾电告俄皇,称述罗斯福之力,足可影响日本,而减轻其议和条件。罗斯福因命驻俄大使谒见俄皇,得其议和之同意,六月,电请日俄议和,二国接受其请,其原意则免俄国再败,大受损失,而势力将见逐于东亚也。日皇委任小村等为和议大臣,并欲先知俄国代表,俄皇诏委微德。日本拒绝会议于欧洲,乃定会场于美国朴茨茅斯,八月十日开会。微德明了日本财政之困难,要求与先主张之矛盾,原欲以友谊之态度对日交涉,但未能得政府之同意,遂采坚决不屈之方针,明言日本要求赔款,则和议即告决裂,罗斯福更动日本代表避免赔款名称。会议场中,二国代表对于赔款及库页岛之割让,各不相让,势将停顿,罗斯福召见驻美俄国大使劝说,电令驻俄美使觐见俄皇,说其让步,俄皇面许给款日本。罗斯福又劝日皇让步,而会议仍以赔款为争论之焦点,前途至为险恶。二十九日,微德声称俄国不赔军费,愿以库页岛南半与日,言毕,会场席中默无一语,数分钟后,小村始言接受俄国条件,困难遂告解决。据罗斯福之感想,日本代表让步太甚,苟再坚持,可得库页全岛。九月五日,条约成立,是为《朴茨茅斯和约》。

二、日俄战后之形势。《朴茨茅斯和约》关系于中国者颇为重要,就其条款而言,可别为五。(一)满洲驻兵,除辽东半岛租借地外,二国同时撤退。(二)两国交还满洲之行政权于中国。(三)两国维持满洲之门户开放。(四)俄国让与旅顺、大连及其附近租借权,以及一切公共营造物财产于日本。(五)俄国让与长春、旅顺间之铁路于日本。关于让与,条约载明两国协商于中国,须得其同意。初日俄议和,外务部照会二国,声明牵涉中国事件,未经其商定者,概不承认。日本议员来游中国,竟向张之洞等声称,东三省战事耗财伤命,日本舆论拟暂代统治,并有议占福建者。此固野心政客之幻想,利用时机,谋得权利也。小村归国,明治授为全权大臣,西渡入京,会同日使内田协商满洲善后事宜,奕劻、瞿鸿禨、袁世凯奉命与之交涉,十一月开会,十二月约成,开会二十二次。奕劻因病常不出席,交涉由瞿鸿禨等办理。中国方面,对于《朴茨茅斯条约》中之让与权利概行承认,要求日兵早日撤退,交还占地之主权,并由华兵保护铁路。日方拒绝华兵护路,提出之主要条件,则为开放满洲,扩张日人利益。争执最烈者,一为建筑铁路,一为撤退护路兵队,历久交涉,始能解决,中有未入条约者,二十二日签订条约,名曰《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中国承认日俄和约,俄国让与日本租借地及铁路权利,日本允许遵守中俄所订借地及造路原约,嗣后遇事随时与中国协商。二国订有附约凡十二条,其要款凡七。(一)中国俟日俄军队撤退后,开放奉天省内之凰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吉林省内之长春、吉林省城、哈尔滨、宁古塔、珲春、三姓,黑龙江省内之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二)日本于安东、奉天省城间所造之军用铁路,中国许其改筑营管,自竣工日起,以十五年为限,届期估价售于中国。(三)二国从速议订南满铁路连运营业章程。(四)中国豁免南满铁路所需各项材料之税捐厘金。(五)营口、安东及奉天府划定日本租界,由二国官员另行妥商。(六)二国合资设木植公司。采伐鸭绿江右岸木植,其详细章程,另行议订。(七)满韩交界陆路通商,彼此按照最优国待遇之例办理。

附约中所言另行妥商诸款,多为双方力争之问题,搁置日后再议者也。条约而外,尚有会议节录,双方声明存记凡十七款。其主要者共六:(一)奉省附属铁路之矿产,无论已开未开,均应妥议章程。(二)中国于收回南满铁路之前,允不于其附近建筑并行干路,及有损该路利益之支路。(三)二国议商奉天省陆线,及旅顺、烟台海线交接办法。(四)长春至吉林省城铁路,中国自行筹款筑造,不敷之数,向日贷借,以半数为度,二十五年还清。(五)日本声明南满护路兵队不得干预华官治管之权,亦不擅至铁路区域以外。(六)奉天省城至新民府,日本所筑军用铁路,售与中国,由其改为自造铁路。其在辽河以东所需款项,向日公司贷借半数,分十八年还清。节录记存各款,关系重要,未曾列入约中,当时亦无说明,近日论者不一,要为事后之推论,其性质迥异于条约,日人牵强称为秘密议订书,二国问题反而增多。主持侵略之政客,以为满洲于日本重大牺牲之后,俄国始肯撤兵归还中国,死伤者尽为日兵,军费出自日人,中国不能驱逐俄兵出境,坐享其利。此种推论,实不合于史迹,西园寺与盛京将军赵尔巽论之曰:“论其实,日本实为自救起见”(见《清光绪中日交涉史料》卷六九页二八)。其牺牲固自谋也。战胜之结果,得有立足之地于满洲,其国内人口激增,工商发达,而可耕之地有限,食料、原料渐为严重之问题,而满洲地广人稀,矿产丰富,遂欲乘其战胜之威,经营南满,不顾一切。一九〇六(光绪三十二)年六月,日本组织南满铁路公司,资本日金二万万元,政府以俄国让与之财产充作股本之半数,余款募自民间。铁路于战争期内,桥梁多毁,损失重大。公司改筑路为日本狭轨,再改为新式宽度,同于中国铁路,后于长春、大连间改造双轨,安东、奉天铁路归其经营。公司受关东都督之监督,都督府于斯年九月成立,管辖旅顺、大连租借地及铁路区域,日人称其地为关东州故也。其经营大连,整理海港,建筑屋舍,修理道路,规模颇为远大,大连遂为北方要港。又于铁路区域,设立市镇学校医院,开采矿产。

方朴茨茅斯和议之进行也,英日再订同盟条约,其范围扩至印度,英国承认日本在韩特殊利益及保护之权,一国若因条约上之利益,受他国或数国攻击,其同盟国应即加入作战,期效十年,余则同于前约。日本国际地位于战争之后,颇为提高,英日同盟又巩固之。一九〇七(光绪三十三)年六月,日法协约成立,七月,日俄协约成立,日本外交遂无顾忌,步趋俄国后尘,经营南满,不遗余力,中日邦交,遂多困难,其症结可别为三。(一)战后日人留于奉天者颇多,杂有不肖分子,以为日人铁血所得之地,专横为恶,干涉行政,贩运枪械接济马贼,强开矿产,引起官吏人民之恨恶。(二)满洲地广人稀,韩人深感生计之压迫,自图们江入境,垦种于延吉一带,人数众多。日俄战后,日本保护朝鲜,称其地为间岛,后因韩人李范允之乱,及华官强韩人入籍,遣宪兵驻于六道沟等处,保护或监督韩民,造成严重之局势。(三)满洲善后会议未曾议订之问题尚多,朝臣疆吏力谋挽回权利,明知日本逞强,非有让步不能解决,乃以延宕为得计。对日交涉,事先遂无远见一定之政策,徒为事后之补救,终则迫而让步。其先解决者:(一)大连设关。日本宣布大连为自由商港,货物偷税运入者为数颇巨,英美抗议,一九〇七年,中日议订章程,中国设关征税办法,与胶州湾相同。(二)植木公司。善后条约载明二国合资创设公司,日使林权助拟订章程,包括浑江流域,与袁世凯交涉,久无进步。日人自往伐木,拦截木筏,几致事端,一九〇八(光绪三十四)年,由唐绍仪让步解决,中日各出一百五十万元,合组植木公司,营业期限二十五年,得再商请展期,公司以纯利百分之五报效中国,江浙铁路携带执照,得向山家径行购买。(三)南满电线。会议节录载明奉天陆线及旅烟海线接线,中国拟收南满电线,不得,一九〇八年,日本始肯让步解决,中国出日币五万元,收买铁路区域外之日本电线,议订接线办法,并许日本建筑旅烟海线。

双方争论久始解决者,一为铁路问题。中国于会议节录,承认建筑吉林长春铁路,改筑奉天新民铁路,向日借款。及日俄撤兵,外务部照会日使林权助,新奉军用铁路,估价售与中国,初则不复,后则请与吉长铁路同议。一九〇七年四月,双方议订中国出日币一百六十六万元收回军用铁路,将其改筑,辽河以东所需款项,向南满铁路公司商借。吉长铁路亦向公司筹借半数,还清时限仍如节录所载,期内工程司任用日人。明年,勘定吉长路线。十一月,二国议订续约,京奉铁路辽河以东一段,再借日币三十二万元,吉长铁路二百一十五万元,又明年,议订借款合同。方交涉之进行也,清廷欲向英商借款,建筑新民屯、法库门铁路,借以减少日本势力,日本则据会议节录,以为中国不得筑路,与南满铁路竞争,或损其利益。外务部据理辩论,而日坚持如故,英以同盟国故,放弃前议。京奉铁路,奉天车站距城八里,交通不便,中国移站。日本谓其越过南满路线,出而抗议,要求与彼合站,或允南满铁路通至城根,相持不下。日本要求吉长铁路达于延吉厅与韩路连接,外务部拒之,又请日本拆去大石桥、营口支路。支路初为俄国便利运输东省铁路之材料而设,议订竣工即行拆去,善后会议日方要求归其续办,清廷不许,置而弗论,至是,外务部要求支路交还中国,日本拒绝,请其拆去,亦不可得。二为矿产。会议节录载明嗣后妥议章程,日商擅自开矿,华官禁之。争执最烈者,为抚顺、烟台煤矿。抚顺距奉天约五十里,产额逾一万亿吨以上,为商人王承尧私产。烟台在奉天、辽阳之间,产额亦富。日本视为战胜品,要求开采,中国主张二国合办,相持不下。三为延吉韩人保护权。其交涉之由来,及应付之困难,略见于前。二国磋商二年有余,日本必欲与铁路煤矿同时解决,相持不下,误会滋多。其在南方,则日船第二辰丸私载军火案,招引粤人之恨恶。该船舶近澳门,方将起运军火,广东炮舰捕之,卸下日旗,意欲将其充公,日使得报,要求释放道歉,海关报告颇与双方不同,葡萄牙又助日本,外务部迫而让步解决,粤商愤怒,停运日货,顾终未能持久。会两宫病死,日本谋见好于清廷,照会称禁党人在日活动,然仍不能解决悬案。一九〇九(宣统元)年,安东奉天铁路勘定路线,东三省总督锡良与日领交涉,不许另设护兵,日领推宕,中国自办警察。其他争执,尚有轨道必须与京奉路相同,日本不得任意更动路线也。交涉未有进步,日本忽谓中国延宕,自行开工,并通告外国。外交部亦将始末电告驻外公使。延吉问题,时亦严重,日兵数与华官冲突,将添兵寻衅,中国始肯让步。九月二国解决悬案,关于延吉,中韩仍以图们江为界,中国开放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百草沟,韩民住于其地者,按照中国法律,归华官治理,但许日员观审,吉长铁路展至延吉,直达会宁。关于其他问题,双方议订五案修款。(一)中国建筑新民屯、法库门铁路,须先商于日本。(二)中国承认大石桥至营口铁路为南满铁路公司支路,将来到期,一同交还,并许其末端展至营口。(三)中国许日开采抚顺、烟台煤矿,出口之煤,按照最低税则收税。(四)安奉及南满铁路沿路之矿产,除抚顺而外,定为中日合办。(五)日本对于京奉铁路,展至奉天城根,允无异议。

日本经营南满,得有英、法、俄之谅解。英为日本同盟国,已无待言。一九〇七年,日法缔结协约,其目的称为巩固两国之友谊,免除将来之误会,协约载明尊重中国之独立与完整,门户之开放,维持缔约国在亚洲大陆之地位及权利,另有换文迄未公布。据法使施阿兰日记,日本承认广东、广西、云南为法势力范围,法国承认南满、福建之日本特殊权利。二国公布协约之后,清廷深为疑惧,外务部向二国抗议,未有效果。德皇闻之,尤为惊惶,其时英、法、意、西、葡联合,反对德国伸长势力,德国国际上之地位孤立。德皇深信黄祸,以为日法协约将驱逐德国势力出于东方。日法协约既成,日俄政治家均欲二国妥协,七月,协约成立,条款凡二。(一)互相尊重缔约国之领土完整,及中国条约上日俄条约上之一切权利。(二)承认中国之独立与领土完整,及工商业之平等机会。协约维持现状,而同时商订之密约,则划分满洲势力范围,避免竞争;日本承认俄在外蒙之特殊利益,俄国承认日韩之政治关系。于是二国开始合作,谋得权利于中国矣。其时英法已有协定,英国朝野防俄之思想改变,乃以法国之调解,共同防德,八月英俄协约成立。德国鉴于外交之孤立,远东形势之不利,转向美总统罗斯福协商.美国原与日本邦交亲善,及《朴茨茅斯和议》,舆论倾向亲俄,小村等深受不良印象而归,会沿太平洋岸各州排斥日人,旧金山教育会禁止日童入其公学。日本舆论视为大辱,政府提出抗议,困难遂生。美国对于中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日本伸张势力于南满,引起美人之疑忌。罗斯福曾以远东形势为虑,九月,召见驻美德国大使询问,大使奉其政府训命,建议美、德、中国同盟,共防日本。罗斯福表示同情,驻京德使腊格斯(Von Rex)时向外务部建议,中、德、美、俄四国缔结协约,军机大臣袁世凯主张中、美、德三国同盟。十二月,罗斯福尚谓二国合作有可能性,德皇亦信同盟条约可成。腊格斯向本国建议具体之主张:(一)中、德、美缔结同盟条约,保全中国领土,中国以商业权利酬之。(二)德美与俄合作,反对日本,若俄对日战胜,许其占据满洲,自由处置,但于土货输出,外货输入,不得征收较高之关税。

德使第二建议危险之甚,无以复加。中国前与俄订同盟密约,俄无遵守之诚意,反而乘机要求权利,引起重大之事变,无穷之纷扰。日俄已有谅解密约,德皇竟欲联俄反日,成功殊不可知,万一日俄再战于满洲,中国之损失将甚于前,固可断言,无论若何,德国将得商业利益,其计狡矣,无怪德皇欣然赞同其主张也。清廷颇多顾虑,尚未最后决定,一九〇八(光绪三十四)年四月,驻美公使伍廷芳就职,未向国务卿提及同盟,而袁世凯则向德使声称三国同盟势在必行,盖于朝中仍主此说也。会美国退还拳乱赔款一部分,作为教育用费,袁世凯奏请太后遣专使赴美道谢,而并磋商同盟条约。八月,唐绍仪奉旨渡美,说者称其磋商借款,无论若何,所奉之使命固极重要。唐绍仪尚未抵美,而两宫病死,醇亲王载澧摄政,袁世凯罢归项城,日本对于清室表示好感,三国同盟之说,载澧不愿讨论,电召唐绍仪回国,借款亦未成功。清廷不愿缔结同盟条约,日美邦交亦有进步。初日俄战后,日本向美声明其无侵略菲律宾岛之意,驻美日使高平小五郎主张亲善美国,美舰队东游日本,寓有示威之意,反受日人之欢迎,识者固信日美战争为不可能。一九〇八年五月,二国签订仲裁条约,亦为邦交进步之征。十一月,高平与国务卿鲁德(Root)互换照会,二国声明维持太平洋之现状,及中国之门户开放,其欲缔结同盟条约者独为德国,终乃归于失败。罗斯福致书德皇以自解说,中云:“华人无论对内对外,从无实行一定政策之希望。”斯言也,备极讥诮,固非同盟失败之原因。罗斯福对于中国亦无好感也。德国谋订同盟条约,对于日本既抱仇视,对于中国亦非善意,不过唯利是视,借以巩固其地位,多得权利而已。袁世凯贸然许之,盖为失策。

一九〇九年,中日解决悬案,日本于南满之势力大张,清廷恶之,外人忌之。十月,总督锡良向英工程公司及美银行团磋商借款,建筑锦州、瑷珲铁路,路线所过之区域,均在日俄所谓其势力范围。合同成立,二国提出抗议,条款迄未履行。美国以其违反门户开放之旨,十二月,国务卿罗克斯(Knox)致通牒于中、日、英、俄、法、德,建议共同借款中国,收买满洲日俄铁路,并筑新路,暂由国际委员会管理。其计划创自美铁路商人赫叶门(Harriman)。初日俄战后,赫叶门意欲经营满洲及西伯利亚铁路,而以轮船运输,促进太平洋、大西洋之交通,商于日本,收买南满铁路,总理大臣桂太郎许之。会小村自美归国,力持异议,遂作罢论。赫叶门后往俄国协商,计划未成而死。至是,六国收得通牒,中国以其减少日俄侵略之危险,表示同意。德皇认为德商可得自由竞争市场于满洲,望其早日实现。英国虽同情于建议,然视其同盟国之态度为转移。法国亦以俄国之意见为决定。日本舆论对于美国通牒之内容,莫不攻击,政府复文婉言谢绝。俄国则力反对,措辞强硬。英法不肯赞同,计划归于失败。说者讥言美国先未商于列强,遽尔提出,以致毫无结果,缺少外交上之经验,反而促进日俄之邦交,二国致美复文,同日送出,说者称其先已磋商。明年七月,日俄签订新约,其条款凡三。(一)二国协力改善满洲铁路,并促其联络,避免竞争。(二)二国互相尊重其所订之条约,及与中国所缔之条约,以维持满洲之现状。(三)满洲现状若遇危险,二国随时协商必要之办法。其性质颇同于同盟条约。正约而外,尚有密约,其内容则维持两国擅自划定之势力范围,各不相害也。

俄国败于日本,撤兵归国,其在北满势力仍不可侮,久始交还电报,中国许其于黑龙江、吉林伐木,开采铁路两旁各三十里之矿产。俄人利用其政治势力,勾结汉奸,鱼肉人民。其政府与日本妥协,划分势力范围,议订铁路联运章程,各谋巩固其地位。铁路公司管有广大区域,哈尔滨市政府擅行课税,外务部以其侵犯主权,向俄抗议,一九〇九年(宣统元年)五月,二国议订大纲,铁路界内之要市,得设自治会(旧作公议会),住民不分国籍,选举权及被选权,概以纳税不动产为标准。凡地方公益事项,由其决定,呈报交涉局总办铁路总办核夺,由会公布施行。倘或总办否决议案,再由出席议员四分之三通过,即为决定,仍可执行。华人商会得举额定代表于办事处,参理事务。关于关税,边境初不收税,自松花江开放及铁路成后,贸易日形发达,中国尚不能设关收税。一九〇七年,二国议订北满及绥芬河试行关税章程,边境百里仍不收税,货物由铁路运入输出者,仍照陆路通商章程,减税三分之一。关于松花江航行,清廷拟定行船章程,俄国坚不承认,乃由道员施肇基与俄员商改,常以地名不一,发生争论,一九一〇(宣统二)年,始行议订设关收税,货税多按税则折半征收。北满次第设关收税,而蒙古、新疆尚未收税,外务部谋欲收回主权,与俄使修约,二国立场不同,久无成议。一九一一年二月,俄国以恫吓之辞,提出要求,其要款凡四:(一)边界一百华里内之贸易概不收税。(二)俄人得自由移居于蒙古及天山南北路。(三)中国许俄添设领事于科布多哈密等处。(四)华官审理关于二国人民之诉讼,不得拒绝俄官观审。三月,清廷迫而许之,俄人更诱蒙古脱离中国,其事详后。

日俄经营满洲,压迫中国,已如上述,其所以造成者,初由于清廷视为发祥之地,八旗旧居,除特别情形及放逐罪人而外,不许汉人出关垦种,吉林、黑龙江人口不足数十万人,黑龙江北岸及乌苏里河以东,尝或千里无人。十九世纪,俄国经营远东,不遗余力,《瑷珲条约》,中国丧失黑龙江北岸及其下流,《北京条约》再失乌苏里江以东之地。于是二省逼处强邻,俄人乘机杂居,经营商业,势力日盛。清廷从未于根本上着想,筹谋补救之策略。旗人居于二省者,清廷禁其远出,不得谋生,而马甲有限,所领之饷不足以供一家衣食之费用,其人惯从事于射猎,不愿耕种,生计大为困难。奉天户口较多,宜于耕种,汉人每于春季自山东渡海,冒禁而往,及冬多回家乡。其在奉天也,为人佣作,耕种田地,颇有所得,其后日俄经营朝鲜,朝廷于奉天兵练,仍未开弛禁令。一八九〇(光绪十六)年,黑龙江将军感受俄人之逼,致书李鸿章建议开垦。李氏复书论之曰:“垦荒一条,碍于旧制”,其意不必改变旧章也。事实上汉人出关者,视前便利,为数大增,禁令已为具文矣。中日战争,清廷败而议和,爱惜台湾远过于辽东半岛,俄国利用干涉还辽之机会,骗诱中国许其建筑中东铁路,强租军港,要求利益。拳民之乱,满员挑衅,俄国视为口实,出兵占据东三省,强迫承认丧失主权之条约。将军无款可筹,开放官地,许民交款领耕,办法各地不同,膏腴平原领耕者众,收费较多,硗瘠者免费,每垧(约地三十至数亩不等)收银数两至一两数钱不等,加收用费。领者初限旗人,所谓旗招民垦也。旗人不交荒价,乃由汉人承领。日俄战后,三省设有垦务局,招民开垦,旗员奉旨不得干预,垦地多者,设官治之。据程中丞(德全)奏稿,黑龙江一省于二年内(一九〇四至一九〇六)应收领荒正款四百二万两,收齐三百八十七万两。顾时“江省地旷人稀,年来所放之荒,其实行垦辟者,不过十之二三”,此固不独江省为然,其他二省亦不能免。其原因一则由于人稀,二则富人视为有利可图,出款多领也。荒地领垦之后,徙居者日多,地为吾地,人为吾人,满洲永为中国土地之一部分,实无疑问。尤有进者,清廷对于日俄,虽多让步,然据事实平心而论,清吏力谋收回主权,交涉非不得已,不愿解决困难,问题之多,常由于此。且东三省自与俄国通商以来,未曾切实征税,今能设关收税,交涉视前盖有进步,当为吾人所知者也。

日俄各以地理位置,对于中国关系密切,其余列强对华政策,类多维持现状,英国在华之商业,额数仍占第一,与日结为同盟。日本经营南满与美时有违言,一九一一(宣统三)年,英日改订条款,减少英国责任。英国对华投资,经营铁路,协助禁烟,其最引人注意者,则出兵西藏,占据片马也。西藏交涉详言于后,片马在云南西部,怒江之西,腾越之北,军事重镇也。二国疆界初未划清,英国曾欲中国让与片马,不得,一九一一年,英军据之。外务部提出抗议,交涉未有进步,会革命军起,清廷不遑之问,变为悬案。法国与俄同盟,与日妥协,赞助党人起兵,对于清廷未有好感。德国初极暴横,不肯撤兵,及三国同盟失败,鲜有单独积极之行动。美国排斥华工,引起抵货,迨罗克斯计划失败之后,对于中国别谋活动,其地位使之然也。初美并夏威夷、菲律宾群岛,大伸势力于太平洋中,对华贸易岁有增加,识者以为中国地广人众,二国国际贸易,尚有极大发展之机会,不愿其受列强在华势力之妨碍,国际铁路计划之提出,原谋各国工商业之机会平等于满洲,不幸失败。美国银行乃与英、法、德银行合作,议订章程,成立四国银行团,在华投资,建筑铁路。一九一一年,银行团代表与大臣载泽磋商借款,专为改革币制及发达东三省之事业,四月,合同成立,中国借款一千万镑,四十五年还清,年息五厘,担保品以东三省之税收及各省新增之盐税充之,借款兴办之事业,如款不敷,再借外债,银行团有优先应募之权利。今观条件之内容,用意则防日俄势力之发展也。乃因日俄之反对,款未交清。五月,中国更于公使威逼之下,与银行团签订川汉、粤汉铁路借款契约。

日俄经营满洲,英德诸国则谋巩固其经济势力于本部,中国自英、美、日商约成后,给予外商特殊权利,开放内河,外商贩运货物更易远过于华商。列强以为中国尚无保护商标版权之规定,外商享有领事裁判权,乃相订约,保护本国之商标版权及专利权。朝廷自车驾返京后,筹筑铁路,各国争先承借款项。朝廷筹筑天津、镇江铁路,向德英借款,分段建筑,久未成功,一九〇七年,改为津浦铁路,仍向二国借款,前后九百八十万镑,开工后四年造成,三十年还清。英国先得承办沪宁铁路,一九〇三年,议订合同,借款三百二十万镑,五十年还清。后五年,双方议订沪杭甬铁路合同,中国借款一百五十万镑,三十年还清,路线由上海至杭州,更往宁波。其在南方,一九〇九年,广州九龙铁路合同成立,中国借款一百五十万镑,三十年还清。卢汉铁路前借此款建筑,至是,改称京汉铁路,借英款五百万镑收回,三十年还清。河南道口镇、清化镇铁路,初许英商福公司建筑,以其开矿故也,一九〇五年,议订合同,借款七十万镑建筑,计卖股票之第十年起,分二十年归还。其在北方,京奉铁路多借英款筑成。法国先得建筑龙州铁路之权,次筑滇越铁路、正定太原铁路。正太原向道胜银行借款二千五百万法郎建筑,拳乱后,改为卢汉支路,再行借款四千万法郎,计卖股票之第十年起,分二十年匀还。银行则向法商借贷,后以路权归之。河南汴洛铁路,一九〇三年,中国向比商议订合同,借款一百万镑,作为卢汉支路,后将路线延长,续借款项,亦与法商有关。川汉、粤汉铁路由四国银行团承借。南满新筑铁路,则借日款,已见于上。其时绅商视筑铁路有利可图,争言筹款兴筑。自办成功者,独一京张铁路,余或路线太短,无足轻重,或经费困难,久未兴工,或经理无人,虚縻款项。就人力财力而言,建筑大规模之铁路,非借外债盖不可能,美国铁路多借英款筑成,借债筑路,原为生产事业,利害则在合同之如何规定耳!列强争欲投资者,或有政治作用,或谋权利,借款多有抵押,投资稳妥;尤有进者,凡向一国借款,必用其国人为总工程师,材料向其本国购买,无往不处于有利之方面也。合同或契约成立后,有以政治转移,迄今尚未竣工者,有因无利可图,或世事变更,不能建筑者,建筑铁路尚为中国今日之急切需要。更为便利读者起见,附言电报于此。边境与强邻接壤者,互相接线。水线有丹麦大北公司、英商大东公司营业。拳乱时,联军占据津沽,盛宣怀与二公司商定,安设吴淞、烟台、大沽水线,更自大沽重造陆线,直达北京,及联军退出,交还中国,清廷又许美、德、日安置水线。

列强在华谋得政治上经济上之权利,清廷不善应付,造成事机,往往迫而许之。及革命军起,列强对于双方表示严守中立,外商则唯利是视,贩运军火。《五十日见闻录》之作者朱通孺,自上海登轮,前往武昌,船中有洋行买办招揽军械生意,德日诸国商人均有出售。其时响应革命之地日广,英使朱尔典建议和议,驻京公使借口海关盐税之收入担保外债,若为南北军所提用,则将延长战祸,危险及于债权,议决各国有关系之银行,组织委员会,保管关税盐税,双方不得提用。明年一月,外兵奉命占据北京、大沽间铁路,其种种行动,类多不利于北京政府,外人之观察中国者,多以清廷之腐败造成无数之纷扰,对于主持革命之领袖,往往同情。外交官竟乃利用事变,别怀野心,扩张权利,谋得领土,其明显之例,则上海会审公廨组织之剧变,及赔偿乱时商人间接损失之要求也。赔偿要求不合于理,无待说明。租界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华人为中国人民,当受华官之管理,毫无疑义,上海租界乃以特殊之环境,一八六三(同治二)年,设立会审公廨,上海县官或其属员出席审理华人民事诉讼,刑事则由英美或德领事出席陪审,陈说意见。及上海独立,县官携款逃匿,公廨停顿,领事决定时局未定之先,免致公廨牵入政治,自行派员审理诉讼,陪审员之意见,乃为最后之决定,中国数谋收回,初不可得。蒙古、西藏独立之经过,略分言之于下。

蒙古旧分内外,其民同为黄种,内蒙古于清季开放,汉人之移居者渐多,外蒙古则无汉人影响之可言。其人以游牧为生,知识简陋,信奉喇嘛教,群奉库伦活佛为主,其下尚有王公、贝勒、盟长,各治一部,俨然古代酋长式之政治。清廷向不问其内政,尊崇喇嘛,王公按时朝贡,赏赐甚厚,互通婚姻。蒙古官制,乌里雅苏台设有将军,库伦有办事大臣,科布多有参赞大臣,阿尔泰添设办事大臣。俄国自经营东方以来,二国关于外蒙古之交涉遂多。一八六九(同治八)年,中俄商约规定百里内之边界贸易,概不征税。凡持有执照之俄商,得往蒙古设官或未设官之地方贸易。一八八一(光绪七)年陆路通商章程,亦有同样规定。蒙古属于中国,华人入境者反受阻碍,俄国派员调查矿产,联络活佛王公。日俄战后,中国筹办新政,对于蒙古根本改变政策,奉天巡抚唐绍仪拟定移民计划,发展商业,建筑铁路。汉人先曾犯禁入境,开垦土地,及政府奖之,往者益多,一九〇九(宣统元)年,约十万人。其往外蒙古经商者亦多,其人资本短少,善于取巧,利用蒙人之短,重利盘剥,取其牲畜,蒙人忧惧。政府诏许汉蒙通婚,定汉文为公文。将军办事大臣向不干涉蒙古内政,办事经费专恃陋规为挹主,至是,库伦办事大臣三多,不知蒙人之需要,财政之困难,王公之倾向,推行新政,创设审判厅、兵备处、交涉局等,所在需款,乃量地课税,兴创木炭销场诸税。蒙人未得新政之利益,反而增加负担,心怀怨望。三多削减活佛权力,遇事抑之,对于王公亦少考虑其意见。一九一一年,营造兵房于库伦,筹谋练兵,喇嘛王公秘密会议,向俄乞援,七月遣员往俄。俄国已得蒙古贸易之权利,进而乘机干涉,八月,驻京俄使照会外务部,内称蒙古情状之恶劣,将影响于边境之安宁,要求免去练兵等。外务部复称蒙古之兴办新政,乃谋蒙人之利益。会武昌独立,各地响应,报于库伦,活佛与王公秘密会议,决定独立,俄国助之。三多迭次告急,而政府势难兼顾。十二月二日,活佛宣布独立,三多遁归,华兵退出。活佛传檄内外蒙古王公举兵响应,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办事大臣,均被逐去。活佛自号皇帝,创设内阁,向俄借债,俄国政策可于外相沙农诺夫(M.sazonov)之演说词见之。次年四月,外相于国会声称蒙古缺乏领袖、金钱、军队,毫无独立之预备,而今脱离中国,俄国须据其地,否则华军将其战败再行入境矣。其外交策略则向中国蒙古调停,中国应付遂处于困难地位,其详见后。

蒙古独立,西藏继之,西藏在中国西南部,南接印度,唐初通于中国,太宗以女妻其国王,其人勇敢善战,为唐边患。其后信奉喇嘛教,达赖喇嘛管理前藏,班禅管理后藏,其下僧侣繁多,人民多以游牧为业,生活困苦,一妇多夫,妇女操作,男子反而懒惰。满洲初起,即与西藏发生关系,入关后,出兵援助喇嘛,驻兵为之防守,设办事参赞大臣各一。大臣于其内政,向不干涉。西藏地势险要,外人鲜入其境,喇嘛反对开关,不奉朝旨,为印军所败。中英订约,哲盂雄归英保护,喇嘛仍力反对通商,商约久始议成,开放亚东,喇嘛怀疑英人,不肯开放,其理由则谓英国兼并小国,抱有野心,将强藏人改奉耶稣教也。驻藏大臣无如之何,英人借口中国不能统治西藏,徒有空名。达赖则以中国不能予以保护,误以俄国信奉佛教,转而与之相善,俄国迭次遣员入藏,喇嘛有与之相结者。一九〇一(光绪二十七)年,达赖遣员赴俄,英人宣传中俄订有西藏密约,实则毫无根据。印度总督歌伦(Curzon)以为久与中国交涉未有效果,向英政府建议,遣兵保护使者前往拉萨,直与达赖喇嘛交涉。内阁知遣兵往,直为挑衅,俄又向英声明未订密约,一九〇三年,歌伦迭请不已,英国许之。七月,使者同护兵前进,历久交涉,未有进步,明年,英军前进,藏兵御之,力战而败,死伤颇多。英军逼近拉萨,达赖出逃,寺长主持交涉,九月订成条约,是为《英藏拉萨条约》。要款凡五:(一)西藏开放江孜、噶大克、亚东为商埠,许英派员监管商埠之商务。(二)赔款五十万镑,三年还清。(三)担保条件之实行,英军得暂驻于春丕。(四)西藏削平自印度边界至江孜、拉萨之炮台山寨。(五)西藏非得英国政府同意,不能割让或租借土地与任何外国,内政不受外国干涉,不许其派员入境,外人不得建筑铁路,安设电线,开采矿产;西藏不得向外借款,以其收入抵押于外国或其人民。

综观英藏交涉之始末,英国野心侵略殊甚明显,其理由谓防俄国,不足一辨,何竟破坏中国宗权?清廷不善处理藩属,造成若此之结果,亦不可讳。达赖之愚陋,更不足责。朝廷得知报告,始谋挽救,一九〇五年,诏派唐绍仪赴印废去新约,久无所成,奉旨返京,留其参赞张荫棠交涉。会英国内阁更变,明年四月《中英条约》成于北京。其要款凡二:(一)英国允不占并藏地,及不干涉其政治,中国不许他国侵蚀藏地及干涉内政。(二)英藏条约规定外国不能享受之权利,中国独能享受。清廷于此变后,始乃根本更改治藏政策。西藏距离北京太远,交通不便,往来之路一由西北前往青海,然后折转而南,其一行自四川,西经西康,直达拉萨。二路以后者较便,政府遂先经营西康,西康在四川之西,青海之南,西藏之东,南接云南及英属领土。其地山势雄峻,土壤确薄,其人民宗教风俗文字均与藏同,喇嘛占有势力,大寺负有盛名,人民部落而居,清廷向不干涉,土司骄横不服命令,川督鹿传霖曾以兵力平其抗命者,改土归流,朝旨不许,将其免职,地还酋长。土司无所畏惧,一九〇五年,戕杀官吏。建昌道赵尔丰奉命督兵往征,士兵未有训练,军器恶劣,战斗则颇勇敢,死伤甚众。赵尔丰乘其战胜之威,次第征服巴塘、里塘,明年,光绪授为督办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改土归流,招民开垦,奏办学务,由部拨开办费一百万两,用兵经营东北诸部,西康始定。其经营也,规模远大,迄今川人尚称道之。

赵尔丰之用兵也,曾毁佛寺,纵兵残杀,大为喇嘛所恨,言其将改西康为省,藏人对之尤为疑惧。朝廷任命张荫棠为驻藏大臣,代其赔偿军费,张氏善于经营,伸张中国权力,与英代表议成印藏通商章程,朝廷后以满员联豫代之。联豫遇事干涉,达赖回藏,问题遂起。初达赖于英军逼近拉萨,逃往库伦,后还西宁,朝廷召之,一九〇八年抵京,皇帝加封其为顺诚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而以臣属视之。两宫死后,达赖回藏,途中发出乞援各国电文,攻击赵尔丰之残酷,及抵拉萨,以为驻藏大臣多所干涉,疑其将改西藏之宗教,益仇视之,转与英国接近。英自派员驻藏以来,指导藏人,免除误会,渐而得其信心,朝廷闻报,认为危险,命川兵一协入藏。一九一〇年二月,前锋抵于拉萨,鸣枪示威,达赖大恐,偕其亲臣逃往印度。印度政府颇厚待之,迭向外国乞援,朝廷革其尊号,而藏人仍遥奉之。达赖既逃,联豫之权势大张,奉班禅喇嘛为主,班禅协筹军费,多所赞助。华官更召不丹入朝,英人颇以为患。驻藏之兵原为营兵五百,其人“皆娶有藏妇,人月给青稞一斗,年给米一石,米自食,青稞养妇,再以余资使妇牧羊豕,以故安分不为非”(见《辛壬春秋》)。及新军至,兵多哥老会徒党,不守纪律,欺侮藏人,及革命报至,会首煽兵为乱,抢劫拉萨官署、佛寺、商店,更相残杀,祸乱延及他地。达赖乘时传檄藏人起兵,藏兵围攻川军于江孜,英领出而调停,许其自印度回国。其在拉萨者,亦缴械归。川兵之去江孜也,藏妇视之为鬼,于后撤泥拍手送之。达赖回藏,传檄西康,驱逐汉官,赵尔丰新设之州县大半陷没,六年经营之力,毁于一旦,徒招藏人之仇恨。其失败者,放任既久,忽而改用政治手腕解决一切,主其事者,不能了解藏人之心理,实行亲善,予以指导,达于共存共荣之合作也。况其为时太暂,改革太迟,国内尚有纷扰乎?乃为英人造成时机。

综观清季国内之情状,政治组织,则沿唐、宋、元、明之旧,领土广大,交通不便,地方长官常有大权。清廷名为中央集权政府,乃以组织不密,官员人少,法令常难切实行于国中。官吏俸金低微,常恃陋规为衣食办公之费,京官则多穷乏,胥吏且无薪给。其入仕者,正途出身,则多不知事理之文人,捐输武功则流品益杂,胥吏则多世袭,长官赖之办理公事,军队徒有虚名。人民族居,宗法常能辅助法律之不足,维持乡镇之安宁,伦理观念则以有子为孝,而耕种之土地有限,人口大增之后,生计困难,祸乱之起,多由于此。回人、苗人,或以宗教之不同,或以政治之压迫,或以利害之冲突,亦常引起纷扰。直省而外,满洲人稀,蒙古、新疆、西藏未能切实治理,幸而蒙古、西藏尚能相安。当斯时也,士大夫之胸襟褊狭,对外知识幼稚,而古今形式不同,环境大异,非其所能了解,遇有中外交涉,本于攘斥夷狄之思想,从不访知敌国之实力,高倡战议,失败屈辱之后,仍不觉悟,虚骄如前。列强乘其战胜之威,多所要求,中国损失,一次过于一次,七十年内,损失可别为三。

一、关于土地。中国向不干涉属国政治,乃为外国所夺。本国土地,割让香港于英,黑龙江北岸、乌苏里江以东、伊犁、塔城西部、帕米尔高原于俄,台湾、澎湖列岛于日。海港则旅顺、大连转而租借于日,威海卫、深州湾于英,胶州湾于德,广州湾于法。主要通商口岸,划有租界,其管理行政,及与华官关系,多不相同。上海租界损失主权最大,汉口、天津等地次之。势力范围尤为危险,俄国有北满、蒙古、新疆,德有山东,英有长江流域及西南部,法有云南、两广,日有福建、南满。其中中国有予以承认者,列强有自行划定。得有一国或数国承认者。

二、主权之丧失。海关税则不得自主,雇用英人为总税务司,邮政局雇用法人为会办。列强军舰、商轮均得行驶内河,驻兵使馆区域、直隶指定城镇,及满洲日俄铁路区域,租借军港及沿海商埠。外人不遵中国法律,不受华官审判。关于交通,列强干预疏浚北河、黄浦江,创设邮局于商埠,安设水线,争先承办铁路,开采矿产,经营伐木,借款投资往往有政治条件。

三、商业。外商在华,条约予以特殊权利,运货入口,纳正税、子口半税,得免厘金。陆路通商或暂免厘,或减税银。中国关税乃以协定税率,最惠国条款待遇,不得自主。外商住于商埠,其性质可分为二,一条约规定开放者,二中国自行开放者。自行开放之商埠,始于中日战后,借以避免列强要求租界创设工部局者也。外商贩运土货出口,亦得免厘,设立工厂,纳税同于华人。各国互订保护商标专利版权之协约,洋行在其本国注册,不理中国法令,不肯缴交税银。教士传教,创设学校医院,赞助华人,盖非损失,故未并入。

总之,中国土地之广,人口之众,实为世界大国之一,屈辱至此,主权损失,无以复加。列强侵略之罪,至为明显。而吾人于列国中深受此祸者,亦由于国内无人,士大夫之主张,多为愚人中之愚人,误国之罪,实不可逭,及后觉悟,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