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近代史:变法运动与挑战

中国近代史:变法运动与挑战

【摘要】:李鸿章久办外交,洞悉大势,主张变法。改革教育,不过变法之一端,而李鸿章失望至是,可见变法之难。翁氏时倾向于变法,而犹如此,盖囿于环境知识也。枢臣疆吏莫不畏之,常为变法最大之阻碍。

中国自订《南京条约》以来,迭受强国之压迫,始则给予外商特殊之权利,继则丧失外藩,后则领土不能保全,几至瓜分之祸一如非洲;其祸最盛于一八九七至一八九八(光绪二十三、四)年间。于此五十余年之中,士大夫尚未彻底觉悟,多持夷夏之说,严防外人,从不虚心考究西方之政治制度、社会情形、经济状况,而比较其与中国异同之点,审察其利弊,以便施行改革,平日讲求八股小楷,茫然不知当时之务,仍信中国固有之政教,远非外国之所能及,胸中横有成见,自难明了国内政治上、社会上之积弊,其昏庸傲慢,妨碍新事业之进行,乃为中国贫弱,外交失败之一主因。中国自太平天国,捻、苗、回乱以来,人民于大杀、疾疫、凶年流离之下,死亡者众,人口大减。其在户口繁密之区者,可得迁徙他乡,开垦荒土,安居耕种,衣食尚无困难,政府易于维持治安,有所建设。官制自受外人影响,稍有添设,从未考虑历史上遗留之弊政,现时之需要,能有重要之改革。各省于城邑收复之后,恢复原官,官吏人民之关系,一则维持治安,征收田税,一则安居乐业,交纳税银。人民对于国家别无义务,亦无参政权利;于是乱前政治上之痼疾,依然存在。其时属国次第丧失,朝廷尚不开放属地,设官治理,十八省内秘密会社活动甚力,长江一带哥老会时起作乱,捣毁教堂,山东曹州、单县大刀会起兵,皆其明显之例。其在西北,回乱之范围尤广,回人自左宗棠平定关陇以来,生者回归乡里;汉人于大劫之后,势力单薄,汉回杂处一地,各以褊狭之胸襟,不能谅解信仰习惯之不同,互相忌妒。回人又自分派,易起争斗,而地方长官不善驭之,回人怀愤,会欲乘机起抗官吏。中日战争方将结束,而甘肃之回酋举兵,其党于河州、西宁、大通等城应之,声势涨旺,官军畏之,不敢进剿,诈与之和,潜往袭之,回众应战,大败官军。事闻,光绪以总督杨昌濬不善处置,诏免其职,遣回将董福祥等将兵进剿;回众于举兵之后,青海回人有起而应之者,蔓延日广,幸而官军破之,未致大变,败回逃往青海,一八九六(光绪二十二)年冬,始平,斯役也,屠杀约五十万人,亦云惨矣。属地则吉林教匪孟幅山造言惑众,推朱承修为首,乘防兵空虚,设立元帅名目,约期举兵,声势颇振,官军力剿平之。其在西南,西藏喇嘛久不服从谕旨,朝廷无如之何,西康有土司名瞻对者,在里塘巴塘之旁,其酋恃喇嘛为援,不奉命令,其邻朱窝土司与之相结,扰及其他土司。一八九六年,川督鹿传霖遣兵剿之,取其土地,上奏改土归流,明年,全沙江上流之德尔格忒土司之酋长争位,委员设计囚其父子,亦请设官治理。达赖喇嘛以地归其管理,奏言更派番官接任,川督坚持原议,驻藏大臣言其恐有后患,朝廷诏免鹿传霖职,尽归其地于达赖,其事始已。凡此事变,不过证明国内情状之不安,处于列强竞争之新时代,对内则难维持治安,对外则将丧失权利,奈朝臣之不觉悟何!

变法久为中国之急切需要,曾国藩、左宗棠诸氏后皆惊奇外国枪炮之威力,轮船行驶之便利,以为我有轮船枪炮,即足以与列强抗衡。李鸿章久办外交,洞悉大势,主张变法。其官于直隶也,扩充机器局,购置军火兵舰,奖设轮船局,铺设电线,谋筑铁路等;其进行之计划常受阻挠,未有明显之成绩,新事业之创办,尚且不易,况变祖宗之法乎?宜朝廷多未采行也。其原因固由于士大夫之知识幼稚,政府之财政穷困,而言官妄发议论,百方谏阻,朝中无人主持,尤其困难症结之所在也。太后每于改革大计,则交吏议,一无所成;疆吏之欲有为者又多阻于部议,刘铭传于台湾颇多建设,竟乃迭受旨责,终遂托病乞退。李鸿章复书慰之,中云:“疆臣竭心力以为其难,文吏持刀笔而议其后,任事不易,思之慨然!”此中困难情状,固非为刘氏一人言也。郭嵩焘见解高于时人,主张改革,出使德国大臣刘锡鸿谓为“蔑视国家制度,而取笑洋人,是为无君”,宜其不容于清议,建议且为沈葆桢所笑,晚年废退家居。曾纪泽久任驻外公使,英人问其上海拆毁铁路之原因,则赧然无辞可对,回国在总署行走,原欲大有所为,不幸建议无一采行,中年病死。李鸿章述其晚境曰:“年来亦颇不得意,既为同官所排,又不得当路之助,郁郁蹙蹙,赍志以终。”一二英哲明达之士,不能稍展其才,国内之环境,原难产生有为之士,夫复何望!中日战后,李鸿章复新疆巡抚陶模书曰:“今之论者,皆知变法;但有治法,尤须有治人。……详察当路诸公仍是从前拱让委蛇之习,万不亟改,恐一蹶不能复振也。兄抚膺衰疾,蒿目艰虞,独居深思,仰屋窃叹,亦思竭囊底之智,以助局外之谈。然缕指陈,亦何以易群贤之所云耶!”其言极有见解,及自欧美回国,见闻益广,以为外国之强,由于积富,上下合作,无事不举;中国则政杂言庞,而生财之法不如远甚,主张以育才为先务。其言曰:

自殿延以至郡县之试,旁及书院之课,皆就其已成之业,而进退高下之,则有举而无教矣,而所学又非所用。论者咸知时文试帖之无用,又不敢倡言废科举,则欲调停其间;于是艺科算学之说叠见条陈,或搁置不行,或轻行则止。盖事无两胜,此优则彼绌,数百年积重之势,非偶然更置一二所能转移。今唯有尽罢各省提学之官,辍春秋两试,裁并天下之书院,悉改为学院,分门分年以课其功,学成即授以官,而暂停他途之入仕者。庶二十年间,风气变而人才出,但亦不过托之空言耳。

改革教育,不过变法之一端,而李鸿章失望至是,可见变法之难。顺天府尹胡燏棻曾奏请变法曰:“微臣早夜焦思,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外,亦无治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一途,更无致富强之术。”盛宣怀亦言自强大计,朝廷均未采行。其先英使欧格纳迭向恭亲王奕陈说,而王事事推诿。英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入京,往见翁同龢,陈说教民、养民、安民、新民四端。关于新民曰:“新者,新法也。变法以兴铁路为第一义,练兵次之。中国须参用西员,并设西学科。”翁氏日记记其所言,而附注其驳斥用西员设西学之说。翁氏时倾向于变法,而犹如此,盖囿于环境知识也。恭亲王之推诿,一则年老多病,一则明了太后之性情,一则顾虑言官之议论。言官之害政,伊藤曾向李鸿章建议废之,欧格纳亦向恭亲王明言,王公大臣固不敢有此奏请也。枢臣疆吏莫不畏之,常为变法最大之阻碍。

中国政府之痼疾,既于中日战争之先后,暴露于世,外交更受列强之压迫,唯有变法自强而已。国内虚心学者,始与外国之传教士接触,教会创设之广学会颇有影响于时,其刊行之文字,传入科学知识,记载世界强国信息,建议中国改革事宜,由教士李提摩太主持。李提摩太久在华北传教,救济灾民,其主张则欲输入西方科学知识,得有士大夫之信仰,然后宣传福音,易于改进中国。其工作颇有效于山西,而其他教士反对,一八九二年,不能容于山西,值广学会需才,改就编辑之职。李提摩太精通华语,富于常识,长于评论,其所写之汉文足能发表其思想。美国教士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亦有影响于时。林乐知曾就聘于上海机器局,翻译书籍,一八七五(光绪元)年,创行《万国公报》,中载世界之重要消息,以助华人明了国际上之大势,发行十五年后,由广学会续办。中日战后,林乐知编纂《中东战纪》,先后共成三编,风行一时;其内容则译录战争期内之公文,节录西报之记载,余为世界列国之消息与大事。其时《万国公报》之读者骤多,李提摩太之著作尤为时人所称,明达之士既与外人交接,渐悟华人之知识浅陋,其热心者采取外人言论及其个人感想,编著成书,以飨国人,郑观应之《盛世危言》,杞忧生之《盛世危言》等书,皆其明例。郑氏之书抄录李提摩太之时事论文多篇,教士之影响大著,张之洞于其所著之《劝学篇》,亦明承认。《马关条约》成立之年,李提摩太等入京,上奏民教相安之办法,谒见王公大臣陈说改革事宜,十月,负有盛名之学者康有为谒之,赠送其所编著之书,自称深信上帝之慈爱,世界之大同,请其与之合作,复兴中国。明日,康氏南下,其偬偬求见者,先读其文,而已受其影响也。李提摩太尽读康氏上奏朝廷之疏文,函告其妻曰:“余甚惊异,凡余从前所有之建议几尽归纳晶结,若惊奇之小指南针焉。吾人之目的相同,宜其亲来访谈。其书缺少者,则大同主义也。”会李提摩太在京,需用临时书记,康氏弟子梁启超闻之,自请充任,李提摩太以其负有文名,欣然同意。文廷式等与之交游,讨论变法。翁同龢亦迭见之,工部尚书孙家鼐方奉朝旨创设京师大学堂,说其出任总教习。李提摩太不许,而孙家鼐坚请不已。朝臣张荫桓、刚毅亦先后见之。明年二月,翁同龢亲来访谈,说其赞助强学书局。李提摩太出京,翁同龢、张荫桓各赠礼物。

朝臣学者之受教士影响,有倾向于改革者,其人多英哲有为之士,国内士大夫中之先知先觉也。而多数仍以中国政教之美,世无其匹,历史上唯有用夏变夷,未有用夷变夏者也。采用夷法,则非圣人之道,而变祖宗之法;非圣则为不道,变法则为不孝。其言原无历史上之根据,士大夫讲求功名,少读史籍,乃多不识汉后文化演进之陈迹,本于偏狭之情感,利用保守之心理,而以非圣不孝之大罪为前提,实则均为武断不合逻辑之推论。张之洞时倾向于改革,著成《劝学篇》申言其主张。其最初自序,中云:“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其礼教政俗已不免于夷狄之陋,学术义理之微,则非彼所能梦见者矣。”其言全以中国固有之标准,评论外国政教之长短;关于外国知识,张氏原极浅陋,故有此说。其言足以代表时人之议论,唐才常痛论士大夫所受八股之害曰:“其柔者戢抱兔园册子,私相授受,夜半无人,一灯如豆,引吭长鸣,悲声四壁。……或语以汉祖唐宗不知何代人,叩以四史十三经,不知何等物。……其悍者则纂取圣经一二门面语,以文其野僿芜陋之胸,有若十六字心传,五百年道统,及纲常名教,忠孝节廉,尊中国,攘夷狄,与夫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道脉,填胸溢臆,摇笔即来,且嚣嚣然曰:‘圣人之道,不外乎是。’”此就极端顽固分子而言,其自好者则如《盛世危言》曰:“今之自命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日,名教罪人,士林败类。”其迂陋荒谬之思想,一则由于不愿变法,士大夫所受之教育偏于极端保守,已如前言,而又鉴于古代变法之失败,以为利不十不变法。天下古今之新法,固无有利而无弊者,信如其说,变法绝不可能。一则生于夷夏之别,凡仿自外国者,无论若何制度,能否富强国家,皆痛心嫉之。对于主张变法者,全以情感用事,妄发议论,造谣诋毁,无所不用其极。其人自今观之,实为绝物,而在当时,则为清流,政治上之势力颇为强大,不易一日破除也,徐桐则其明例。徐桐以道学自命,奉倭仁为师,官至内阁大学士,疾恶外人,其住宅邻近公使馆,出门即见洋楼,心不愿见,而以住宅利于科名,不肯迁让,乃另辟新门出入,绕道而行。其亲信门生严修后奏开考经济特科,恩师闻之,即不与之往来,大臣中之轻外仇外者,固非徐桐一人,而皆痛恶变法。徐桐竟谓“宁可亡国,不可变法”矣。方李提摩太之在北京,主张变法之官绅,创设强学书局,讲求时务,御史杨崇伊上疏奏请封禁,朝旨许之,其女李鸿章之媳也。于此环境之中,凡主变法者,必先推翻顽固者所持之理由,康有为第一次上书论之曰:

今论治者皆知其弊(指旧法而言),然以祖宗之法,莫之敢言变,岂不诚恭顺哉?未深思国家治败之故也。今之法例虽云承祖宗之旧,实皆六朝唐宋元明之弊政也。我之先帝抚有天下,不用满洲之法典,而制前明之遗制,不过因其俗而已。……当今世而主守旧法者,不独不通古今之治法,亦失列圣治世之意也。

其第二三书亦以为言,及德强据胶州湾,康有为自广东北上,再论变法,其辩护之辞,较前尤为激昂。其言曰:

方今之病,在笃守旧法而不知变,处列国竞争之世,而行一统垂裳之法。此如已夏而衣重裘,涉水而乘高车,未有不病渴而沦胥者也。大学言日新又新,孟子称新子之国,论语孝子毋改父道不过三年,然则三年之后,必改可知。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况今兹之法,皆汉、唐、元、明之弊政,何尝为祖宗之法度哉?又皆为胥吏舞文作弊之巢穴,何尝有丝毫祖宗之初意哉?今托于祖宗之法,固已诬祖宗矣!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轻,孰重,殆不待辩矣。

其言深切时人之痼疾;足称明透淋漓。但为辩护之计,引用之书,不免杂有牵强曲解之处,张之洞时亦主张变法,其《劝学篇》论之颇详。其言曰: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请征之于经,穷则变,变通尽利,变通趣时,损益之道,与时偕行,易义也。器非求旧唯新,尚书义也。学在四夷,春秋传义也。五帝不沿乐,三王不袭礼,礼时为大,礼义也。温故知新,三人必有我师,择善而从,论语义也。时措之宜,中庸义也。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义也。请征之于史,封建变郡县,辟举变科目,府兵变招募,车战变步骑,租庸调变两税,归余变活闰,篆籀变隶楷,竹帛变雕版,笾豆变陶器,粟布变银钱,何一是三代之旧乎?历朝变法最著者四事:赵武灵王变法习骑射,赵边以安。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请征之本朝,关外用骑射,讨三藩用南怀仁大炮,乾隆中叶科场,表判改五策,岁贡以外,增优贡拔贡;嘉庆以后,绿营之外,创募勇;咸丰军兴以后,关税之外抽厘金:同治以后,长江设水师,新疆、吉林改郡县,变者多矣!即如轮船电线创设之始,訾议繁兴,此时欲废之,有不攘臂而争者乎?

张之洞等议论之激昂,可见守旧大臣之势力,其引用之经典,皆为偏于有利方面之证据。士大夫之倾向改革者,尚信外国政教,自中国传往者,如陈炽之徒。陈炽著有《庸书》。其言曰:“中国大乱(秦时),抱器者无所容,转徙而之西域,彼罗马列国,《汉书》之所谓大秦者,乃于秦汉之际,崛兴于葱岭之西,得先王之绪余,而已足纵横四海矣。”又曰:

摩西者,墨翟之转音也,出埃及者,避秦之事也。是知爱人如己,即尚同兼爱之心也;七日拜天,即天志法仪之论也;衣衾简略,即节用节葬之规也;壁垒精坚,即备突备梯之指也。经说上下,为光学重学之宗,句读旁行,乃西语西文之祖。其天堂地狱一说,本于非命明鬼诸篇,乃窃释氏绪余,以震惊流俗,而充其无父之量,不惮自弃其宗亲。盖墨氏见距于圣门,转徙迁流而入西域,其抱器长往者,遂挟中国之典章文物以俱行也。

陈氏不可思议之妙论,直为痴人说梦。梁启超辩护之方法,则以十九世纪欧洲盛行之制度,牵强合于中国古代之政教。其言三代之庠序学校,近于近代之大学,太王之咨问耆老,在今则为议会。其解释由于缺乏正确之观念,精深之研究,且欲缓和反对者之言论;事实上则古今之社会不同,各国之环境殊异,往往难于比较其制度之同异,得有真确之了解。其方法虽或成功于一时,而流弊则颇繁多,况普通文人之读古书,多无批评疑问之能力耶?其不良之影响,则以儒家之理想为事实,古代为黄金时代,反足以坚其顽固复古之心理,拒绝研究西方之学术,创造牵强附会之怪论,如王闿运以耶稣教之十字架为矩,矩即墨家之巨子,断定墨子为耶稣;历史教科书之作者,以周代共和之名,遂谓共和政体先于中国之类,结果反为学术界之阻力。康有为尤敢于议论,其所著之《新学伪经考》则言刘歆作古文伪经,而欲破坏历代神圣不可侵犯之传统学术。其《孔子改制考》,则论孔子与周秦诸子相同,罔不托古改制,其所称尧舜之盛德,乃其理想中之人物,六经为其改制创作之书,其胪列之证据,杂引伪书,虽不免于牵强附会,而分类说明,尚有见地。康氏之见解,以为外人信奉宗教,而中国庶民不知孔子之道,其教散漫力薄,乃推崇孔子,谓其创教,比之耶稣,而欲国人信奉。其说原受耶稣教之影响,自时人观之,则为奇异之至,宜其反对也。

少数主张改革之志士,其志可嘉,其心良苦,其动机则鉴于外势之日逼,非变法无以立国于世界也。一八九五年,《马关条约》成立,康有为第三次上书,内称“经此创巨痛深之祸,必当为卧薪尝胆之谋,今朝野上下震动感愤。……今议成将弥月矣,进士从礼官来,窃见上下熙熙,苟幸无事,具文粉饰,复庆太平;又闻贵近之论,以为和议成后,可十数年无患,保持禄位,从容如故也。”又曰:“向者累经败创,而诸臣苟安目前,遂致战败之祸,而今民心解散,祸在旦夕,再借和款以求一时之安,则亡无日矣。”后德强据胶州湾,康有为上书,详论亡国之祸,言尤动人。其言曰:“蚁穴溃堤,衅不在大。职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后此数年,中智以下,逆料而知,必无解免。然其他事,职犹可先言之,若变辱非常,则不唯辍简而不忍著诸篇,抑且泣血而不能出诸口,处小朝廷而求活,则胡铨所羞,待焚京邑而忧惶,则董遇所鄙。此则职中夜屑涕,仰天痛哭,而不能已于言者也。……亚洲旧国,近数年间岁有剪灭,近且殆尽,何不取鉴之?祸起旦夕,毕命尽丧,而谓可延年载,老人可免,此又掩耳盗铃,至愚自欺之术也。譬巨室失火,不操水呼救,而幸火未至,入室窃宝,屋烬身焚,同归于尽而已。故职窃谓诸臣即不为忠君爱国计,亦当自为身谋也。皇上远观晋宋,近考突厥(土耳其),上承宗庙,孝事皇太后,即不为天下计,独不计及宋世谢后签名降表,徽钦移徙五国之事耶?近者诸臣泄泄,言路钳口,且默窥朝旨,一切讳言。及事一来,相与惶恐,至于主辱臣死,虽粉身碎骨,天下去矣,何补于事?不早图内治,而十数王大臣俛首于外交,岂唯束手,徒增耻辱而已!不豫修于平时,一旦临警,张皇而求情,岂能弥缝,徒增赔割而已。故胶警之来,不在今日之难于对付,而在向者之不发愤自强也。”其言杂有牵强之推论,而在当时,读之足以令人心悸。康氏在京,创立保国会,其演说词亦多类此。张之洞总括其《劝学篇》之大意曰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埃及,惧为波兰。三知变,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就上五知而言,一二言外患之逼,三四论变法之方针,五言不可忘本,保存旧有之道德;其欲变法者,亦为对外。其传诵于时之名言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见其思想之一斑。总之主张变法之志士,皆偏于政治方面,意欲利用政法上之威权,改革一切之积弊,欲其计划之能行,则上有明君,下有贤臣,同心协力,勇猛进行,可于短促期内,大见功效。顾其根基浅薄,处于政治不安之时,偶一不慎,大祸即至。至于君主之大权,国会之召集,民权之保障,初未明白提及,其希望之政府,则开明专制也。

识者倡言变法,其尤坚持不挠而欲速成者,康有为也。康有为生于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世居广东之南海县,家为其地之名族;有弟一人,其父早世。康有为初受教于大父,天资聪颖,善于属文,年长就学于粤中名儒朱次琦,一八七九(光绪五)年,以论学与之不合,独学于白云洞,读书颇勤。其门人梁启超称其尽读中国之书,其言浮夸失实,虽不足信,而康氏或已读尽县中能得之书。顾其读书较多,识见较广,志气激昂,议论纵横,不为八股所拘,应试不售。一八八二(光绪八)年,康氏入京赴顺天乡试,下第而归。其往游京师也,道出香港、上海,羡其市政之清明,建筑之宏美,街市之清洁,凡百事业,井井有条,而所谓首善之区,尚不如外国海外经营之地,乃信外人并非野蛮之国,购读广学会及上海机器局刊行之书,益知世界之大势;一八八八(光绪十二)年,再应顺天乡试,不售;会有皇陵山谷地坍之变,发愤上书,详论天灾示惊,国势危蹙,及时变法,建议三端曰:“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而已。”康氏时为生员,以诗文干谒大臣,陈说变法,大为同乡京官许应骙等所恶;其书呈于国子监,长官以其有谗言中于左右等语,恐获重罪,不肯代递,移至都察院,院亦不纳,实则书中所言者,均为老生常谈,无足称异,而国子监、都察院竟不敢递。康氏初以出门,途遇杀人不吉,徘徊不定,终则决定冒死上奏,于此可见朝廷忌讳之多,朝臣不足有为矣。书未上递,康氏大失所望,愤极无聊,作《广艺舟双楫》以自娱,序中尚有“似人而非”之句,后二年,漫游南归,讲学于广州长兴学舍,教授弟子,梁启超等从而游焉,明年,著成《新学伪经考》,俄往广西桂林讲学,颇负时望,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始领乡荐。梁启超先之考得举人。康氏名望日隆,而忌者益多,一八九四年,言官余联沅等劾其惑世诬民,非圣无法,同于少正卯,圣世不容,赖友营救,毁《新学伪经考》版,始已。其年,康氏著成《孔子改制考》,明年偕其弟子梁启超入京应试,会《马关条约》成立,闻而大愤,与梁启超等集合十八省之应试举人一千余人,拟上公呈,奏请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属稿已定,而和约批准,其先署名者感受朝臣之指示,惮于生事,遂谓成事不说,书未得递。康氏取其书中言变法者,加以引申,复成一书,五月,于都察院投递,院以上闻。书言富国、养民、教士、练兵。其富国之法凡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其养民之法,一曰务农,二曰劝工,三曰惠商,四曰恤穷。其论教士,则明理广智。其论练兵,则汰冗兵,合营勇,起民兵,练旗民,募新兵,设军校。所言多切当时之需要,吾人今日考其实际,仍有讨论之余地;例如钞法不善利用,将即病民,铸银为整理币制之要政,开矿殊难预料其成功,三者均不足以富民。铁路、轮船、邮局为交通之命脉,票价不宜昂贵,政府更不应作为国库之收入。其论养民诸端,不过抽象之文句,未有切实妥善之办法,而在当时已为不可多得之书。光绪得之,意初犹豫,后诏朝臣疆吏奏复。康有为自谓前书所陈未能详举节目,再行斟酌情势,草成一书,论其缓急先后之序,其时康氏应殿试后,官授工部主事。初康有为入京应顺天乡试,而以狂言落选;及至会试,文颇慎重。徐桐时任考官,恶其非圣变法,谋欲使之下第,而康氏之文大异于前,读之引为卫道之同志,封发,乃康有为也。其所摒弃之试卷,以为康有为所作者,实梁启超之文也。及至殿试,为李文田所抑,不得入翰林院,官授主事。康氏深为失望,至是,呈其书于工部堂官,请其转奏,堂官不许,移之他署,亦不递,遂欲返粤。其友陈炽、沈曾植阻之,陈炽曾著《庸书》,有名于时,沈曾植为浙江学者,久官于京,均主变法,表同情于康氏者也。翁同龢亦劝之留京,会徐桐党羽谋欲弹劾,乃劝之行。十月,康氏于见李提摩太之次日,即行南下。

中日战后,明达时务之学者倡言变法,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议创强学书局,鼓吹改革,激励士气。康有为、梁启超在京会试,加入活动,创行公报,分送贵人朝士,凡二千份,会员凡数十人,孙家鼐、袁世凯与焉。翁同龢亦表同情,英美人士有列名会员者。朝臣远鉴前代朋党之祸,近视秘密社会之扰乱,及政府严禁会党之法令,初欲避去会名,而以他字代之。梁启超则称其师康有为独持不可,意欲破除数百年之网罗,而开后世之途径,其言不免浮夸,官书固以强学书局称之。会员每十日开会一次,有人演说。据梁启超言,其拟办之事凡五:(一)译东西文书籍。(二)刊布新报。(三)开大图书馆。(四)设博物仪器院。(五)建立政治学校。疆吏张之洞闻而善之,捐款五千两作为会费,及康有为南下,谒见张之洞,商设强学分会于上海。张氏与之论学不合,又以门户之见,竟不欲助之,康氏仍力进行,分会终能成立。自今观之,强学书局之性质,同于政治学会,原无若何政治上之重要,而御史杨崇伊奏言私立会党,将开处士横议之风,请旨查封。光绪下诏查禁,其原因固由于守旧大臣之反对,而中国政治且为极端专制之表现也。大臣对于皇帝,士庶对于官吏,唯应服从,遵守其命。其上者向少考虑治于人者之意见,唯以威权恫吓而已。民间从无言论之自由,逐渐养成治人者之胸襟狭隘,对于批评建议,无论其性质若何,莫不为之不安,而以恶意相视。其造成者,一部分殆由于理学不良之影响,而患求全责备也。强学书局被封,其在北京距开办之时,只有四月,上海分会,仅有月余。翁同龢于其日记深表失望,会御史胡孚宸奏请解禁,朝命总署复奏。总署奏请官办书局,每月给银一千两;朝旨许之,派孙家鼐主持,其目的则欲翻译书籍也。其前会员乃别谋活动,上海分会初得张之洞捐款一千五百两,及其被封,尚余一千二百两。至是,黄遵宪以之创办时务报馆,捐款一千两,招梁启超主撰时论,进士汪康年经理。黄遵宪初为驻日使馆职员,改任领事,政府调为驻德公使,而德外部不肯接待,盖其久在外国,不易听命故也。黄氏在外深受刺激,久愿中国变法自强,又与康梁同乡,颇相接近。九月《时务报》出版,每旬一册,凡二十余页。梁氏善于属文,其文畅达明白,自为一体,内容虽少丰富之材料,精深之思想,然其善于张皇附会,极文字铺张之技能,普通读者往往为之神动,而最适宜于宣传。康有为之弟子更办《知新报》于澳门。一八九七年,黄遵宪授湘南按察使职,其巡抚陈宝箴热心于改革,创办时务学堂,招收学生一百二十人,延请梁启超为总教习。梁氏入湘讲学,倡言变法自由,湘绅大哗,而陈宝箴坚持如故,时当中国战败屈服之后,勇于进取之少年文人多有变法之倾向,又得康梁之鼓舞。政府自收办强学书局后,风气一变,四方文人组织会社,多如风起云涌,梁启超曰:“一年之间设会百数。”据其所著之《戊戌政变记》,列举三年内设立之学会、学堂、报馆凡五十一所,吾人将其分析,学会凡二十有四,学堂共有十九,报馆凡八;就其所在之地而言,湖南十六,江苏十一,广东八,北京三,广西二,陕西、湖北、浙江、福建各一;其在国外者,澳门三,新加坡三,横滨一。学堂报馆范围殊小,学会之性质多不相同,如群学会、农学会、蒙学会、知耻会、测量会、不缠足会等,不相统一,各自为政。其盛起于江苏、广东者,理至明显,无待赘言。湖南则以贤良官长,绅士提倡,学会最多,势力较强;顾其实际亦有可议之点,如学生竟明称其无用,所讲者,“天文地理为俗儒常谈,闻之者昏昏欲睡,讲者徒费唇舌”。但其功用则为开通风气,湖南之风气固异于前矣。余若四川诸省多未受其影响,中国领土广大,文人守旧,康梁宣传之力,实难及于各地,梁启超所谓设会百数者,殆非事实。

识者倡言改革,朝臣疆吏中之识时务者亦论变法,而朝廷汲汲顾虑者则有二端,一曰财政,二曰军政。财政先已感受困难,中日战前,政府一年之收入凡八千余万两,较之清初二三千万两增加数倍,即比道光年间亦有进步,其原因则以关税、厘金、杂税之收入也。同时,国用大增,户部仍患拮据。关税于鸦片战前约百有余万,至是,增至两千余万;其税率受协定条款之束缚,不得提高。厘金收入约一千五百万两,病商害民,人所共知,势难增加,杂税更无论矣。政府则以赔偿日本军费,无法应付,光绪诏曰:“户部奏偿款太巨,请饬通盘筹画一折。当此时事艰难,国用匮乏,中外臣工各宜合力同心,共图匡济。著户部咨行大学士,六部,九卿,暨各直省将军,督抚各抒所见,如有可兴之利,可裁之费,能集巨款,以应急需者,即行详晰明奏,用备朝廷采择。”言者均请开源节流,广西巡抚张联桂奏称开源之策有六,曰铸银圆,曰放银圆,曰行银票,曰核税契,曰加洋税,曰兴商务。其节流之策有四,曰裁冗官,曰裁冗兵,曰省局务,曰节縻费。其所筹之办法虽切时弊,而规模远大,一时殊难实现。尤有进者,铸圆废两(即放银圆),为整理财政之要务,固非有利可图,而得视为大宗收入也,银票更不足富国矣。顺天府尹胡燏棻条陈变法,请开铁路以利运输,铸钞币以裕财源,开民厂以造机器,开矿产以资利用,折南漕以节经费,减兵额以归实际,创邮政以删驿递,创练陆兵以资控驭,重整海军以图恢复,设立学堂以储人才。其计划可称详尽。皇帝诏各省督抚将其悉心筹划,酌定办法奏复,又饬云、贵、山西督抚开采境内矿产,迅速奏复筹办情形。御史陈其璋疏称镇江东南诸山皆有煤铁五金,均可采掘;实则先未调查矿产,而多本于猜度,官吏且不知开采之新方法也,其不能救穷事固明显。户部拟定筹饷办法,其主要者凡八,一曰裁减制兵,二曰考核钱粮,三曰整顿厘金,四曰核扣养廉,五曰盐斤加价,六曰茶糖加厘,七曰当商捐银,八曰土药行店捐银。其举办新税,足当苛捐恶税之名,其中办法,以裁兵、核粮、整厘盐价为最要,而各省多未举办;官吏之俸金已少,而今又扣养廉,廉吏将何以仰事俯蓄耶。户部奏请饬催各省速办。盛宣怀俄请仿行印花税,创立银行,朝臣后请发行自强股票(公债),印花税未能推行,股票由户部议订章程,改称昭信股票,发行之后,绅商不肯购买,地方官强之,山东、四川各有扰乱,乃奉旨取消。其时国内币制紊乱,朝臣迭请鼓铸银圆,有以银价低落,建议仿造金镑者,金币在今尚不易行,当时自难实行;铸造银币原为统一币制之要政,一八七七年,赫德已向总署建议,李鸿章书告友人,称其扫尽陋规,官吏将无以自立。政府不能别筹津贴,此数百年积弊不易一日更新者也。其言仍切时弊,朝廷固未切实整理财政。

政府筹款之名义曰筹饷,军队自中日战后,识者知其不能一战,各省所养兵勇八十余万,年费三千余万,长官尝以省库入不敷出,有按七八成,或五成核放者,每兵“每月仅领银数钱,平日不敷养赡,多以小买营生,巡缉俱属虚文”(胡燏棻奏语)。朝廷之政策则裁减绿营,招募新兵;新兵之器械多购自外国,饷糈优厚,非有经费不能办理。一八九五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营兵积弊深痼,非认真仿照西法,急练劲旅,不足以为御侮之资,请先练二千余人为一军,分为十三营,名曰自强军。营制仿照德国,半年以后即行扩广,加练一倍,以增至万人为止。如饷巨难筹则增至五千人,全军用德武员为统带,其下营官以洋将充之,副哨官(副排长)始用武备学堂之学生。未几,张之洞奏称创立陆军学堂于省城仪凤门内,聘请德员五人为教习,慎选学生一百五十人学习,以三年为期。明年,张氏奉旨调任湖广总督,设新军二营于湖北,雇用德员操练,又创武备学堂。自强军自张之洞去后,刘坤一称其雇用德员居于城内不便,将其调往吴淞,及至三年,德员解雇,竟无重要之影响于时。其他改习洋操之队伍,直隶有提督聂士成所部之武毅军,聂士成初为淮军战将,其编制仍照旧例,袁世凯亦练新军于天津。此固国内之少数军队也。海军自北洋舰队消灭后,朝廷有兴复之意,命福州将军裕禄兼船政大臣,但无经费,未有建设。

财政练兵为时要政,其他改革尚有数端,兹略言之于下。一、交通。初张之洞倡言自办铁路,开办大冶铁矿,创设铁厂于汉阳大别山,縻款甚巨,未有成绩。一八九六年,张氏与直督王文韶会奏,请设铁路公司,保盛宣怀为督办,办理卢汉铁路。盛宣怀入京,往谒总理衙门大臣,请筹四千万两,半数筹自本国,半数借自美国,后向比国借款,引起英国之争论。京奉铁路先已筑成一段,至是,兴筑北京、天津间之路线,而长城以北,受俄干涉,未能进行,朝廷固知铁路之重要矣。邮局亦于此时积极扩张,初驻京外使每于冬季将其递往本国公文,交华官转递上海,后由天津税务司办理。及《烟台条约》成立,赫德请设送信官局,后二年,总署与李鸿章商定开创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寄信局。其办法仿自外国,交海关管理,士大夫非之,民间信局以其妨碍生计,势难发展,而列强竟于通商口岸,次第创设邮局,总署乃饬赫德推广寄信局于各口。后总署大臣闻知英国将添设邮局于中国,饬令赫德详议邮政,是否确于小民生计无碍?赫德复称无害,拟定章程。张之洞亦以为言,乃改总税务司署中之寄信局为邮政总局,各口所设之寄信局为邮政局,并将于其附近设立分局。其征收信资,明信片每张一分,封口信每件计重二钱五分,收银三分,余以类推,挂号信另行纳资。邮局兼营汇兑,寄送包裹。其创办之始,经费由海关补助,兼顾及民信局之利益。御史徐道焜奏其章程未尽妥善,两广总督谭钟麟称其琐碎烦苛,众怨沸腾,无裨饷需,徒伤政体,请将其裁撤。闽浙总督边宝泉电称邮局不准信带银洋,有妨小民生计等情。总署将其驳斥,始免于事,新政推行,殊非易事。二、教育。旧教育不切于用,新教育前已失败,至是,朝臣欲有进行,政府改前强学书局为官学局,派工部尚书孙家鼐管理,孙家鼐请延教习译书,购置仪器。侍郎李端棻受其妹夫梁启超之影响,奏请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府县学堂教授中西学程,以三年为期。京师大学选贡监生入学,并设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朝旨交孙家鼐妥议办理;孙氏奏称设立分科大学。其思想则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孙氏无法进行,迭次商请李提摩太出任总教习,李提摩太固辞,迟至一八九八年夏,始行开办,即景山下马神庙四公主府为校址。直省之办学堂者,天津、上海各有一所,均由盛宣怀主持,武备学堂则数较多。要之,学堂之创立,徒有空名而已。三、筹民生计。朝臣时知实业之重要,御史王鹏运奏请讲求商务;其主意欲官商一气,力顾利权也。皇帝交总署议复,总署奏称各省省会设立商务局,由商人公举绅商充任局董,讲求商业,再设通商公所于各府州县之水陆通衢,整顿招商局等。更有奏请抵制洋商,改造土货者,其办法则劝绅商开设纱厂、丝厂、工厂织造呢羽、毡毯。盛宣怀则请创设银行,以为通商惠工之助。其于农民,许其于北方开垦。初直隶、山西边民私入内蒙古耕种,次第改设州县;东北虽有俄国之逼,中日战前,尚未彻底开放,准许汉人移居;战后,始改政策。朝臣奏请开放内蒙古,称其土地肥沃,河套东西尤属膏腴,民多潜往私垦,不如官为经营。朝命大臣奏复,皆称其利,遂弛禁例。

以上新政,除邮政而外,多无实效,又非通盘计划,彻底改革,无足深论。一二枢臣虽欲变法,究无奈何!据翁同龢日记,一八九六年,太后命修颐和园,将土药厘金全数提归工程处,又将三十万两提归圆明园,明年,太后万寿节日,大事庆祝。朝臣欢乐之际,而德忽以教案强据胶州湾,多所要求,其武力压迫之甚,蔑以复加,朝野上下莫不愤怒,而国中军队不足一战,舰队不能防御海岸,终乃屈服,许之。俄、英、法国相继租借军港,划定势力范围,争夺特殊权利,日本亦得利益,中国任其宰割,而无如何,固国内之奇变大辱也!年富力强之光绪皇帝,适当其冲,对于列强无理之要求,屈服许之,其心中痛苦,何似如之。光绪初受师傅翁同龢之影响,以为对日一战而胜,可得发扬国威,跻大清于强国之列,不幸归诸泡影,而外侮反亟于前,知非变法,则无以图强,变法之心意日坚。其为人也,聪明好学,博闻强记,自幼养于宫中,宫中礼节琐繁,习之既久,失其勇敢果决之气,师傅平日讲说传统之道德,自不敢以下犯上,及其年长,唯有服从后命。慈禧自信力强,专断朝政凡三十余年,尝自诩其地位,远非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之所能及,其意以为英国采行之政策,编定之预算,必待内阁之决定,国会之通过,而一人自由任用罢免或诛杀大臣,决定政策。所谓军机大臣,不过顾问,对于询问事件,陈述意见而已。其专横之甚,心目中固无光绪,机密大事往往独断。及光绪年长,懿旨竟谓归政后仍问朝政,中日战起,太后皇帝意见不协,明年,和约成立。十二月,光绪诏曰:“朕敬奉皇太后,宫闱侍养,夙夜无违。仰蒙慈训殷拳,大而军国机宜,细而起居服御,凡所以裨益朕躬者,无微不至,此天下臣民所共知者也。”据此,光绪毫无自由,直为儿童耳。太后且欲使之孤立,帝于大婚之后,宠爱瑾妃、珍妃,珍妃颇有才能,偶因家庭琐事,不为太后所喜,积隙日深。中日战时,太后借端称其骄纵,肆无忌惮,降其姊妹为贵人,扑杀其亲信内监高万枝,惩罚其兄志锐,命撤汉满书房;而帝不欲辍讲,翁同龢又力争论,汉书房暂得不撤。皇后为太后侄女,据德龄女士所记,太后于颐和园计隔皇帝皇后卧室,二人不易相近,拳乱后犹然。中日战争期内,御史有以太后干涉朝政,无以对祖宗天下者,侍郎汪鸣銮、长麟于召对时,奏说皇帝振作独断。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三日,帝忽宣谕“二人离间两宫,厥咎难逭,著革职,永不叙用”。翁同龢日记曰:“臣等固请所言何事,而天怒不可回,但云此系宽典,后有人敢尔,当严谴也。”枢臣拟定诏旨,措辞严峻,光绪之意如此,盖太后之影响而然。旨称二人罪状曰:“上年屡次召对,信口妄言,迹近离间。”二人所说,既为妄言,何必屡次召见?谕文之重要,则在钳制臣下之口,而唯皇太后之意志是从耳。二十七日,瑾珍二妃奉太后之命复位,无奈嫌疑已成,太后仍欲去帝亲臣。明年二月,汉书房竟奉懿旨撤去,三月侍读学士文廷式又奉懿旨革职。文廷式曾为二妃之师,为太后所恶,托病家居,以求免祸。及强学书局成立,杨崇伊参其遇事生风,广集同类,议论时政,并交通内监文姓等情。太后得奏,命即严办,谕旨称其召见时语多狂妄,即行革职,永不叙用,驱逐回籍。太后又杀内监寇万才,其原因则不可知。六月,光绪生母醇亲王福晋(满语言妃)叶赫那拉氏病死,福晋者,慈禧之胞妹也,由是无人调停其间,而光绪之境遇愈苦。翁同龢于日记记之曰:“上戚容无语,大异十六年十一月(一八九〇年十二月)情形矣,退而感叹。”

在朝掌权之大臣,多慈禧之亲信,光绪之亲臣独其师傅翁同龢一人而已。翁氏小心谨慎,畏首畏尾,不敢有为,对于文学古董,颇有研究,但无建设改革之才能,居官深患御史之奏劾。李提摩太在京,翁氏亲至其寓所见之,请其赞助改革,其心实有变法之倾向,光绪信之极深,翁氏固欲富国强民,以报皇上也,满人嫉之,尤以太后之亲臣荣禄、刚毅等为甚。刚毅与李提摩太语,毁之甚力,朝廷上满汉大臣,既不同心合作,各立于仇视对敌之地位,而太后之性情偏于守旧,满族大臣之妻女得入宫中,太后与之亲近。皇帝则倾向于变法,知非重用汉人,终无改革之望,皇族亲王大臣皆助太后,而光绪孑然孤立,名义上虽曰亲政总揽万机,实际上用人行政之大权,仍握于太后之手。臣下奏疏,皇帝看后,移送颐和园,由太后决定;凡内政外交上之大事,莫不须得其同意。其干预政事者,一则好揽政权,一则不信皇帝也。光绪于胶变之后,深受刺激,一八九八(光绪二十四年)年一月十六日,询问枢臣变法事宜,翁同龢日记曰:“上颇诘问时事所宜先,并以变法为急,恭邸默然,臣颇有敷对,诸臣亦默然也。”翁氏于日记旁注明其敷对之主意曰:“谓从内政根本起。”旋许德国要求,枢臣奏请振作自强,而列强威逼愈甚,帝向翁同龢索阅黄遵宪所著之《日本国志》,欲许外使入觐,舆马直入禁门。二月,帝颇振作,明发谕旨,严责疆吏对于裁兵节饷,空言搪塞。三月,切责枢臣一事不办,恭亲王为之流汗。四月,俄使订期入觐,帝欲许其亲递国电,而枢臣谏阻,帝不喟然,又言德亲王进见,著在毓庆宫前殿赐宴,准其乘轿入东华门。翁同龢言有窒碍,其日记曰:“上皆驳之,并盛怒责刚毅,谓尔总不以为然,试问尔条陈者,能行乎?否乎?因论赫德亦可见,从前汉纳根欲见,为恭亲王所阻,并传张荫桓将前日所开礼节照旧进上。……前后不能悉记,记之者知圣意焦劳,臣等因循一事不办,为可愧憾也。”及俄使入见,礼节大异于前,帝用汉语宣谕。翁同龢曰:“此皆从前所未有也。”后德亲王入觐,待遇尤为优渥。帝既大改旧制,会恭亲王病殁,王自再出,身弱多病,小心谨慎,多所顾忌,毫无补于时艰,反为变法之阻碍。其时朝臣门户之见日深,新旧两派暗斗益烈。六月十一日,光绪诏定国是,十五日,翁同龢奉朱谕免职。文曰:

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本应察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

翁氏罪状究为莫须有之辞。其在朝也,帝极亲信,偶有疾病,询问者三,一旦忽而命其回籍,非帝之意,亦非翁氏之所预料者也。明日,驾出,翁氏趋宫门叩首,其日记曰:“上回顾无言,臣亦黯然如梦,遂行。”其依依不舍之情状,见于言外。要之,翁氏之免职,为新旧二党暗斗之结果,帝奉懿旨无可奈何者也。翁氏友人张荫桓主张变法,亦几为旧党所陷,张氏面告翁氏,翁氏日记记之曰:“樵野(张荫桓字)来告,初六日(六月二十四)与军机同见,上以胡孚宸参折示之,折仍斥得贿二百六十万,余平分,蒙温谕竭力当差。又云,是日,军机见东朝(太后)起,极严责,以为当办,廖公(廖寿恒)力求始罢。又云,先传英年将张某围拿,既而无事,皆初六日事也。”旧党陷害之计,不择手段,竟至于此,其视为奥援者,太后助之也,翁氏免职之日,诏令二品以上大臣授职者,京官谢恩陛见,并诣皇太后前谢恩,外官一体奏谢;又命直督王文韶、将军裕禄入京。裕禄为荣禄之党,直督之缺,改以荣禄充任。直隶驻有三军,一、董福祥之甘军,二、聂士成之武毅军,三、袁世凯之新建军。三军均归直督节制,军权归于荣禄,其党可得从容指挥,为所欲为,其深思远虑,计划之周到,光绪之危险,改革之失败,已定于此。而竟莫之奈何,光绪殆非慈禧之敌,抑其地位使之然耶?

光绪决心变法,其深予以刺激指导,而力促其进行者,康有为也。康有为迭次上书,奏请变法维新,名誉大噪,嫉之者亦众,自授主事以来,回粤讲学,及德强据胶州湾,自广东北上,上书极论国势之阽危,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存国祚。其言耸警人心,语多透切,末后建议三策,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而已”;二曰大集群才而谋变政;三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其计划自今观之,势难实现,且多危险;至谓能行其上则可以强,能行其中则犹可以弱,仅行其下则不至于尽亡;其意以为不用其策,而仍因循守旧,唯有灭亡而已。其推论殆不免于武断,即使尽用其策,亦难尽如其希望也。书上,工部尚书淞溎恶其言直,不肯代递,而文传诵于时,康氏失望欲归,翁同龢留之,会得朝臣高燮曾之疏荐,光绪诏命总署大臣,问以大计;书始上达,共历二月之久,可谓难矣。其应召也,据翁同龢言,康氏高谈时局,以变法为主,立制度局,新政局,练民兵,开铁路,广借洋债数大端,此一八九八年一月二十四日事也。帝复命其具折上陈,宣取其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政记》二书。二十九日,康有为再行上疏,陈述效法日本维新,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以定宪法,其建议之制度局分立十二,一法律局,二度支局,三学校局,四农局,五工局,六商局,七铁路局,八邮政局,九矿务局,十游会局,十一陆军局,十二海军局;各省添设民政局,其督办准专折奏事与督抚平等,自辟属员。其奏陈办法,均仿自日本。日本明治即位,幕府归政,内而朝臣,外而藩侯,互相争权,藩侯治理属邑,朝廷空有治理全国之名,明治乃临南殿,率公卿藩侯祭天祀神,宣读誓文,示以用人改革之方针,而欲以之免除误会。中国之情状迥异于此,康氏之皇上御门誓众,殆表示其决心变法,不顾困难,势必勇猛前进,而守旧大臣不能阻挠也。顾其后变法之失败,非由于皇帝之不决心,乃其无权也。二国之环境不同,宜于日本,固不必能行于中国也。其倡设之各局,盖将中央地方政府之政事,交其办理,其原有官署将如何处置?时传其主废内阁六部,及各省巡抚藩臬司道,虽不足信,而康氏后应诏入见,据梁启超言,奏称新政责之小臣,许其奏事,旧衙门勿去。其后张元济请废翰林院、都察院,岑春萱请废卿寺,裁去局员,朝廷虽未尽采其议,而无事可办之官署固多废裁,此足以招引守旧大臣之反对矣,书上,康氏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政记》及李提摩太译编之《泰西新史揽要》《时事新论》《列国变通兴盛记》诸书。光绪将其奏疏交总署复议,读其进呈诸书,深有所感,变法之意益坚。

康有为在京活动,其弟子梁启超时亦在京,其年为会试之期,各省举人入京应试,四月,国难日急,康有为倡设保国会,谋集朝士举人,十七日,开第一次会于粤东会馆,到者约二百人,议订章程三十条,其宗旨则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而图保国,保种,保教,对内讲求变法,对外讲求外交,设总会于北京、上海,立分会于各地。斯日,康有为等数人演讲,其说辞之主意,仍为外患日深,国势日急,士大夫将无死所,唯有人人发愤而已。礼部尚书许应骙粤人也,恶之,禁其再在会馆开会,第二次聚会于嵩云草堂,第三次开会于贵州会馆,据梁启超言,赴会者尚过百人。其反对之者,称其聚众收费,同于会匪,向途人即称亡国,著书驳之,印送贵人。据康氏弟子所言,其人以怨愤私利出此也。于是辗转传说,谤议大起,御史相继奏劾,会员李盛铎竟自劾会求免,刚毅因欲查究入会诸人,光绪不许,始免于祸。保国会之性质,不过集会演说,唤起时人之觉悟而已,而朝臣乃以洪水猛兽视之,其愚诚不可及。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上书请废八股,书递都察院代奏,不得,转请总署代奏,亦不可得。其他举人闻之,据梁启超语,疾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康有为之在京活动也,谒见达官,联络御史,许应骙奏称其至寓所干谒再三,概予谢绝。御史文悌称其踵门求见,多所干请,拟有底稿二件交之,一参广东督抚,一请变更制科。其弟康有溥(字广仁)致书友人亦称其兄代草奏稿,鼓言路及能上折者上言,今刊行之康氏《戊戌奏稿》,尚保留其代草奏疏之一部分。言官与之亲近者,有宋伯鲁、杨深秀等,康氏之心,固为国事,吾人唯有叹其用心之苦。其时光绪以外交应付之困难,焦劳悲愤,易受康氏文字之影响。翁同龢复密荐之,梁启超称其言曰:“康有为之才过臣百倍,请皇上举国以听。”其言不免浮夸,要亦非尽子虚;翁氏主张变法,与之常有往来。及保国会被劾,康氏欲回籍养母;翁氏留之,其日记所言,殆为免祸之计,不无可疑之点,不足尽信。枢臣时相水火,翁同龢迭次被劾,康有为以为皇帝宣布政策,则变法之基础成立,草定国是奏疏,交言官上之。光绪得奏,六月十一日,毅然诏定国是曰: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汰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一再审定,筹之至熟,妥议施行。唯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狃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摒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挺以挞坚甲利兵乎?朕维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国政毫无补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务求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各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各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习,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不得敷衍因循,徇私援引,致负朝廷谆谆告诫之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诏文昭示朝廷之坚决变法,臣下当一致进行,其在先进国家,政策未定之前,有关系之各方面,得充分发表其意见,政策决定公布之后,其见解与之相反者,亦多放弃其主见;行政官吏唯有执行政府之命令不得论其是非,攻击其主持之敌党也,乃在中国,朝臣多所忌讳,对于国是,不愿公开讨论,而唯秘密活动,政策决定之后,心中虽极非之,而以利禄之故,一方面求固其位,一方面不择手段,阴谋破坏,无所不用其极。诏书欲去新旧门户之争,而实不易,一旦改革朝臣之心理,党祸反烈。吾人不得不叹千余年来政教之积弊,文人胸襟之狭隘,不顾理智,而唯意气用事也。诏中所言之特科,指经济特科而言,其议倡自贵州学政严修。其意专为耆儒宿学不在院堂肄业者,仿博学鸿词之例,分内政、外交、理财、经武、格物、考工,由三品以上京官,及督抚学政举送所知,入京试以策论。光绪交总署及礼部议复,复奏无所驳斥,奉旨遵行。特科每届十年或二十年一举,岁举则于乡试时,由学政调取高等生监分场专考,中式者名曰经济科贡士。朝臣之觉悟者,盖知八股之害,而欲因此拔用真才也。诏书催办京师大学堂,实为进一步之办法,大学成立,其教习将以何人充任,实一问题;虽然,政府之希望,固为造就人才,不可厚非。

康氏初以国是诏降后,大事已成,据其弟子张伯桢言,先原定期出京,而留之者情殷,会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之奏荐,徐氏与康氏接近,先曾上其代草请定国是之奏稿,至是,奏举康有为、张元济、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五人,略称日本变法,拔用下僚及草茅之才入直宪法局,以备顾问。康有为等若蒙皇上召置左右,以备论思,与讲新政,或置诸大学堂令之课士,或开译书局令之译书,必能措思裕如,成效神速。十三日,光绪诏康有为、张元济于十六日预备召见,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等着总理衙门查看具奏。十五日,翁同龢忽奉朱谕开缺回籍,大臣授职者,诣太后前或具折谢恩,授荣禄直隶总督。凡此数端,皆光绪对于太后之极大让步,太后已布置网罗矣。明日,康有为等召见于颐和园之仁寿殿,陈奏变法。张伯桢称其请废八股,梁启超言其建议增置新衙门,擢用小臣。对逾二时,康氏自称皆承嘉纳,天颜有喜,盖帝先读其书,慕之已久也。命其所著各书概行写进,随时上陈,帝欲重用康氏,而刚毅阻之,又碍于太后,诏其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许其专折奏事。康氏政治主张,仍为“统筹全局以图变法,御门誓众以定国是,开局亲临以定制度三者而已”。自此而后,其精力多耗于著书,议论政事,其上奏者颇多;试士请废八股试帖楷法,改用策论;武举请停马步弓刀石,改设军校;课士大设学堂,翻译日书,广派留学;政治则君臣合治,满汉不分,定立宪法,召开国会,改定法制;军制则裁汰绿营,改设巡警,仿照外制,大练新兵;交通则以漕款广筑铁路;实业则劝励工艺,奖募创新,提倡农商;宗教则尊孔圣为国教,废去淫祀;风俗则禁妇女缠足。其进呈之书有《突厥削弱记》《波兰分灭记》等,均予光绪深切之刺激。朝臣之赞助变法者,有李端棻、徐致靖、张荫桓、孙家鼐等。李端棻受梁启超之影响,关于变法事宜,多所建议,后授礼部尚书。徐致靖奏举人才,官授侍郎。张荫桓出使美英,久办外交,深知中国之积弊,极表同情于变法,又与康有为同乡,康氏曾馆于其家,往来甚密。孙家鼐为光绪师傅,奉旨办理译书局,及大学堂事宜,亦倾向于变法。其他康梁党人多为小臣。梁启超于七月三日奉旨赏给六品衔,办理译书局事务。九月五日,光绪进用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御史中之力赞助变法者,有宋伯鲁、杨深秀。初诏定国是,旧党先向新党挑衅,二人奏参礼部尚书许应骙守旧迂谬,阻挠新政,以为报复。上谕其明白回奏。许氏逐一陈明其无阻挠等情,反称康有为少即无行,意图幸进,联络台谏,夤缘要津,托词西学以耸观听,请将其罢斥,驱逐回籍,光绪不问。其党羽文悌时为御史,先曾诈与康氏交游,探其私事,至是,罗织其罪,称为轻浮巧猾之徒,证实许应骙回奏所言之罪状,疏文甚长,颇能动人,而上谕称其受人唆使,免去御史之职。文悌为人颇不可解,初于俄国强租旅顺、大连之时,自请赴俄辩论,将痛哭流涕,效法申包胥九日不食,倘俄固执,立即自尽,庶可感动英日出而助我,且曰:“奴才无父母在堂,妻妾在室,以死报国,奴才蓄志已久,死得其所,可以感动地球万国”,自称其为奇策,而帝不许,否则将成外交上奇异之事。后湖南举人曾廉指摘梁启超所言之民权自由为大逆不道,上书请杀康梁,光绪反命谭嗣同将其逐条驳斥,然后进呈太后,以保全之。康有为之进呈书也,帝令太监赏银两千两,未曾下诏,盖免太后之疑忌,及旧党之诋毁也。康氏在京既为守旧大臣众矢之的,其弟有溥与梁启超谋欲其出使日本,而光绪别用黄遵宪、孙家鼐奏请康氏督办上海官报,光绪许之,而仍留其在京,及势危急,始促其行。

方康有为之见用也,信其能有所为,电商其事于李提摩太。李提摩太闻知伊藤博文来华游历,以其在日主持变法,多所成功,称其熟悉东方情状,建议聘为顾问,日本于地理上为中国近邻,二国之关系密切,其政府于列强在华争夺权利,无可奈何,其政治家固愿中国变法自强,而二国以种族、地理、文化、经济之关系,可能互助也。梁启超等已与日人相亲,士大夫有倡联日者。会康有为电召李提摩太入京,称将聘为顾问。李提摩太应召北上,九月中,抵京,而伊藤已至,同住于一旅舍,竟有上书请留伊藤为相者。二十日,光绪见之,待之优渥。康氏变法颇得英人、日人之同情与赞助,文悌奏参康氏,内称至其卧室,案有洋字信多件,不暇收拾,视为罪状之一,吾人则深佩其虚心。朝臣之进行康氏计划者,有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等。谭嗣同为湖南浏阳县人,游历四方,负有大志,精通哲理,著有《仁学》,及康有为等倡立强学书局,值其来游北京,谒之不遇,乃与梁启超相见;梁氏称其师说,据其所作之《谭嗣同传》,谓其自称私淑弟子,后归湖南倡办新政,刊行《湘报》,集众演说。徐致靖荐之,被召入都。刘光第蜀人,初成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及闻康有为创设保国会,请为会员,遂与康氏相识,在官不事显贵。杨锐亦为蜀人,先见知于张之洞,官于京师,鉴于外患紧张,慷慨谈论时务,与康有为相善。强学书局之成立也,杨锐有力焉,杨崇伊上疏弹效,其会员上疏争之,杨锐争先署名,胶变起后,有为上书再谕变法,倡立保国会,杨锐加入,与康氏益密,刘杨二氏皆以湘抚陈宝箴之荐召见。林旭闽人,康有为之弟子,倡言变法,活动甚力;荣禄新任直督,召之入幕,会以朝臣之荐,被召。四人入觐后,奉旨赏加四品卿衔,在军机大臣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事宜。章京云者,办理文书之职员.位在军机大臣之下。拜命之日,据梁启超言,皇上亲以黄匣缄一朱谕授之,命其竭力赞襄新政,无得瞻顾,“凡有奏折,皆经四卿阅视,凡有上谕,皆经四卿属草”。据此,则其职权出于军机大臣之上,皇帝时无大权,不能重用新进之士,又不能无故罢免守旧之大臣,岂用康有为之谋,擢用小臣办理新政耶?杨深秀,山西闻喜县人,博学强记,初成进士,时授御史,主张变法,与康有溥之交颇密,迭次上奏康有为代草之疏,请废八股,诏定国是,弹劾许应骙,辩护新政等。其他力助变法者,尚有康有溥等。有溥精明锐断,勇于任事,初为小吏,后从美人学医,梁启超于春间重病在京。康有为召之调护,有溥入京治病,并助其兄整理文稿,平日主张废八股为救中国之第一事,时约友人经元善创办女学于上海,知其在京之危险,而不肯去。其人要皆富有爱国思想之志士也。其在外省尚有陈宝箴等,陈宝箴为湖南巡抚,勇于任事,锐于改革,进行新政,不顾毁誉,政绩斐然。

六月十一日,光绪诏定国是,政变作于九月二十日,百有三日之中,改革之诏书迭下,兹列重要之改革于下。

六月十一日,诏军机大臣总署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筹办京师大学堂。

六月十二日,诏选宗室王公游历各国。

六月二十日,总署奉旨妥议提倡学艺农业事宜。

同日,饬盛宣怀赶办卢汉铁路,并开办粤杭沪宁各路。

六月二十三日,诏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

六月二十六日,谕各部院于奉旨交议事件,克期议复,逾期即严惩治。

七月四日,诏地方官振兴农业,着刘坤一咨送上海农学会章程于总署,并令各省学堂广译外洋农务诸书。

同日,创设京师大学堂,派孙家鼐管理,官书局及译书局均并入大学堂。

七月五日,奖赏士民著作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准其专利售卖。

七月九日,诏八旗改习洋枪。

七月十日,谕改各地书院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堂,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堂,州县之书院为小学。其地方捐办之义学社学亦令中西兼习,奖励绅民兴学。中学应读之书,由官书局颁发。民间祠庙之不在祠典者,即由地方官晓谕人民,一律改为学堂。

同日,严饬地方官保护教士教民。

七月十一日,诏举经济特科,命长官各举所知,于三月内送京,然后定期举行。

七月十四日,谕官奖进商业。

七月十六日,严谕各省将军督抚切实裁兵练军,力行保甲,整顿厘金。

七月十九日,公布科举章程,乡会试仍为三场,一试历史政治,二试时务,三试四书五经。岁科亦以此例推之。

七月二十六日,改《时务报》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其事,并着督抚咨送各地报纸于都察院及大学堂,许其实言,不必忌讳。

七月二十九日,命各部院衙门删去旧例,另定简明则例。

同日,下诏改良司法。

八月六日,谕华侨创立学堂,着出使大臣劝办。

八月九日,京师大学堂成立。

八月十日,南北洋大臣及沿海各将军督抚奉旨妥议海军事宜。

同日,王文韶、张荫桓奉旨筹议铁路,开矿,增设学堂并切实举办事宜。

同日,宣示决心变法,有意阻挠,不顾大局者,必当严惩。大臣当认真考察真才,参劾不职,上下力除壅蔽。

八月十六日,译书局成立。

同日,诏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派直隶霸昌道端方等为督理,准其随时具奏,奖进绅富之有田业者,广开农会,购买农器。

八月二十六日,准梁启超设立编译学堂于上海,并予学生出身,其编译之书籍报纸一律免税。

同日,严旨切责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谭钟麟因循玩懈,不肯力行新法。

八月二十八日,谕告诸臣除去蒙蔽锢习,不得无故请假;议奏事件不准延搁。

同日,诏刘坤一、张之洞试办商会于上海、汉口。

八月三十日,诏裁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外省裁撤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东河总督。其不办运务之粮道,疏销之盐道,及佐二之无地方责者,均着裁汰。其余京外应裁文武各缺及归并事宜,大学士六部及各省将军督抚分别详议;切实办理。

九月一日,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等奉旨交部议处,嗣后堂官代递条陈,将原封呈进,毋庸拆看。

九月五日,诏用西法练军,逐渐实行征兵,裁减绿营。

同日,工部统领衙门,五城御史,及街道厅奉旨挑挖京城内外河道,修理各街巷道路。

同日,诏委裕禄、李端棻为礼部尚书,徐致靖等四人为侍郎。

同日,赏谭嗣同等四人四品卿衔,在军机大臣章京上行走。

九月七日,诏各省督抚访查通达时务勤政爱民之能员,随时保送引见,以便录用。

九月九日,诏准孙家鼐另设医学堂,归大学堂兼辖,并着其详拟办法。

九月十一日,筹设茶丝学堂。

同日,诏准学士瑞洵于京城筹设报馆。

同日,再谕各衙门代奏事件,次日即当呈进,稍有抑格,立即严办,并将迭次朱谕谕旨录写一通,同此谕旨一并悬挂大堂,有所警触。

九月十二日,诏变武举。

九月十三日,官民一律得应诏言事,各省藩臬道府,凡有条陈,均得自行专折具奏,州县等官言事者,由督抚原封呈递,士民上书由本省道府随时代奏。

九月十四日,诏许满人经商营业,并查前移民开屯成案,以便办理。

九月十六日,诏编预算。

同日,命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开缺,以侍郎候补,专办练兵事务,并随时具奏。

凡上改革之大政,均切中国之积弊,顾其历时远久,人民于不知不觉之中,视为当然,其在社会上之势力至为强大,一旦忽而根本变更,人心往往不安。其愚蠢者原无判断之知识,比较之能力,而为风俗礼教所束缚。其读书者多囿于夷夏之别,从不肯虚心研究别国之政教,而自满自傲,尝以不可思议之思想,批评一切,其成见武断之甚,直与愚民无异,而痼病之深,不良之影响,祸害之烈,远过于愚民。其人非积极破坏变法,而即消极畏事不敢闻问。甘肃巡抚陶模曾论之曰:

大小臣工宜力戒自欺也,世变之奇,有先圣所不及料者,而士大夫犹以不谈洋务为高。夫不谈洋务可也,不知彼,并不知己,不可也。今我政事因循,上下粉饰,吏治营务久为邻国所窃笑,明明不如人,而论事者动发大言,自谓出于义愤,不知适以长庸臣之怠傲,蔽志士之聪明。一二有识者畏受訾謷,或曲为附和,或甘为缄默,绝无古名臣交相警戒之风,平日视危为安,视弱为强;文武骄惰莫由觉悟,一旦有事,不肯平心体察,谬托正论,务虚名而贾实祸,诚可为痛哭流泪者也。事前既莫知其不如人,事后众论仍莫肯直认不如人,甘心自画,又安望有自强之一日?

其言发于中日战后,深切士大夫之痼疾,数十年来外交上所受之祸多由于此。康梁于斯环境之中,不顾清议,倡言变法,殊为不易。陶模建议之挽救方法,则选择办理洋务档案,翻译各国政书,将其刊印,俾士大夫洞悉中外情形。其建议自理论而言,无可非议,实际上则少效力,士大夫成见太深,对于西学深闭固拒,情感用事,毫不愿虚心受教也。康梁从事于宣传,口头上文字上均甚努力,一部分青年志士虽受其影响,而时甚暂,根基殊浅;顽固之士大夫反指摘其言为诋毁之口实。李提摩太等所编之书,所谓圣贤之徒更不之读,剧烈之改革实非其所了解,而康梁之采行者多为西法,乃斥其用夷变夏,非圣非道,而痛心疾首视之。文悌之劾康有为曰:“听其谈治术,则专主西学,欲将中国数千年相承大经大法一扫刮绝,事事时时以师法日本为良策。……中国此日讲求西法,非欲将中国一切典章文物废弃摧烧,全变西法,使中国之人默化潜移尽为西洋之人,然后为强也。故其事必须修明孔孟程朱四书五经小学性理诸书,植为根柢,使人熟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纲常,伦纪,名教,气节以明体,然后再习学外国文字,言语,艺习以致用。”其言为常人说法,似有至理,而于康氏则为无的放矢,不过牵强罗织其罪。主西学不必扫绝本国之大经大法,而文悌牵合为一,更以私意推断其为康氏之意。变法期内,康梁固未摧烧典章文物,而其所改革者,要偏于政治民生,至谓以经书为根柢,康梁固已熟悉经史,推尊孔子矣。文悌之言,全出于意气用事,未尝平心考察康氏之主张也。守旧大臣莫不尽然,陈宝箴初欲调停其间,奏称康氏博学多才,盛名几遍天下,誉之者不无俯首服膺,毁之者甚至痛心切齿,其召毁之由,一则生平才性纵横,志气激烈,一则孔子改制一书,推崇孔子比之耶稣,而又主张民权平等。其嫉之者以为不知君臣父子之大防,乃为众矢之的,请销毁书版,以息纷争。陈氏所奏颇为公允,无奈视事太易,毁版息争,其何可能?况后变法于一部分人有不利之影响耶?其废八股,文人多或失其所长,改庙兴学,民众莫不痛恨,汰裁冗官,官吏大生恐惧,准许旗丁营生,旗民忧虑废其优待。夫变法者,原谋国家之富强,人民之幸福;少数人固有之特殊利益,终必摇动,而势之所趋,难于免除也。

上就反对变法者之心理及当时之背景而言,兹节引时人之言论与记录,以便有所证明。吴敬恒曰:“忆戊戌(一八九八年)变法之际,朝旨欲即寺观为学校,与当时之舆论不相入。曾见一卖菜男子攘臂怒目抗论于市人曰,寺观为从古所有,乌可议废者?”从古所有,则习而安之,其果为从古所有与否?固非争论之点,卖菜男子颇能代表民众之心理。士大夫攻击变法之领袖尤力,许应骙奏曰:“康有为与臣同乡,稔知其少即无行,迨通籍旋里,屡次构讼,为众论所不容,始行晋京,意图幸进。今康有为逞厥横议,广通声气,袭西报之陈说,轻中朝之典章;其建言既不可行,其居心尤不可测,若非罢斥驱逐回籍,将久居总署,必刺探机密,漏言生事,长住京邸必勾结朋党,快意排挤,摇惑人心,混淆国事,关系非浅。”许氏之奏文,前多诬毁之辞,后为无中生有之推论;其称康氏抄袭西报,士大夫时无新说新书,舍外人著作而外,其将何以明了外情?学术固无国界也。许氏昏庸殆不之知。文悌奏参康有为曰:“近来《时务知新》等报所论尊侠力,伸民权,兴党会,改制度;甚则欲去跪拜之礼仪,满汉之文字,平君臣之尊卑,改男女之外内;似只需中国一变而为外洋政教风俗,即可立致富强,而不知其势,小则群起斗争,召乱无已;大则各便私利,卖国何难?奴才曾以此言戒劝康有为,而康有为不思省改,且更私聚数百人在辇毂之下,立为保国一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而后已焉。奴才于其立保国会后,曾又与面言,恐其实为乱阶,令其将忠君爱国合为一事,幸勿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其望文生义,吹毛求疵,至为可笑!康氏为清室忠臣,其保国会章程无不保大清之语,清帝统治中国,非先种族革命,固无所谓保中国不保大清也,乃竟以此罪之,后慈禧听政,果用其语。康氏自今观之,颇偏于保守,民国成立后回国,尚欲复辟,保存中国政教,文悌之言极牵强附会之技能矣。王先谦曰:“康梁所用以惑世者,平权耳,平等耳,是率天下而为乱也。”甚者斥平等为无父无母之说,士民被其荼毒,陷为禽兽。张之洞曾论民权有四害而无一利,中国宜有官权。其结论曰:“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且必将掠劫市镇,焚毁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借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据,全局拱手而让之他人。”其害如此,无怪曾廉斥康氏为大逆不道,而上书请杀之也。湘人叶德辉于政变之后,辑成一书,名曰《觉迷要录》,诋毁康梁。兹引用二例,以见顽固文人之意见,徐可大毁骂康氏好财贪利,挟诗文以干诸公,游平康菊部不名一钱,自称长素,僣拟素王,将夺尼山一席等语。梁启超于长沙时务学堂批论课艺,叶德辉节录其言,而各加以按语。兹节引用于下;梁批曰:“今日欲求变法,必自天子降尊始,不先变去拜跪之礼,上下仍习虚文,所以动为外国所讪笑也。”叶曰:“案此言竟欲易中国拜跪之礼,为西人鞠躬,居然请天子降尊,悖妄已极。”梁云:“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叶于民权,先称“民有权,上无权矣”,于此则曰:“只速乱耳。”梁云:“二十四朝其足当孔子至号者无人焉,间有数霸生于其间,其余皆民贼。”叶云:“案二十四朝之君主谓之民贼,而独推崇一孔子,是孔子之受历代褒崇为从贼矣,狂吠可恨。”一则信笔怒骂,无异村妇之恶态;一则断章取义,附会而成按语,借以罗织其罪;学者论断方法岂如此乎?要之,凡力反对变法之文人,不知欧美强国之政教,自由,平等,民权之真谛,本于孤陋寡闻所生之成见,徒就名辞之文义,而即肆口诋毁,其昏庸有失常态,至堪痛恨。孙家鼐颇与康有为接近,曾奏称其《孔子改制考》将蛊惑民心,导乱天下,请旨将其削去;陈宝箴奏请毁版,可见反对者势力之强大矣。

于此环境之中,光绪变法诏书多如雪片,其所改革者,是否能实行乎?变法之时间短暂,而其所变者多为数百年之积弊,新政又为大规模之建设,绝非百日所能成功,如练新军,设学堂,非有相当之经费,领袖之人才,充分之时间,殆无实效。其奉行者,多为守旧之大臣与疆吏,其人心中反对变法,或有不知如何进行者,对于国事向多掩饰敷衍,乃托词延宕。初,康有为奏请设十二局办理新政,光绪按照故事交总署议复,延至六月初,尚未复奏;其原折则于一月进呈也。光绪怒而促其即复,奏上,对于康氏计划尽行驳斥,光绪切责张荫桓,张荫桓叩头,奏称此事重大,请派枢臣会议。帝命军机大臣会同议复,竟再将其驳斥,帝朱谕责之,发令再议,议上:“不过择其细端末节准行而已,余仍驳斥。”(梁启超语)百日内,光绪迭次严谕复奏事件,不得迟延。其六月二十六日谕曰:“各部院衙门于奉旨交议事件,务当督饬司员克期议复,倘再玩忽,并不依限复定,即从严惩治不贷。”八月二十八日谕旨曰:“部院官本应常川进署,不得无故请假,议奏事件,不准延搁逾限,皆经再三训诫,而犹阳奉阴违,似此蒙蔽因循,国事何所倚赖?用特重加申儆。凡在廷大小臣工务当洗心革面,力任其艰,于应办各事,明定限期,不准稍涉迟玩。倘仍畏难苟且,自便身图,经朕觉察,定必严加惩处,毋谓宽典可屡邀也。”于此可见朝臣办事之怠缓,疆吏对于新政,亦多推诿。七月十六日,上谕切责之曰:“疆臣身膺重寄,具有天良,何至诰诫谆谆,仍复掩饰支吾苟且塞责耶?经此次谆谕之后,倘再有仍前敷衍,不肯实力奉行,经朕查出,或别经发觉,试问各该大臣能当此重咎否也,将此通谕知之!”其措辞之严峻若是,而疆吏仍多观望,如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谭钟麟于奉旨筹办事件,无一字复奏。迨经电旨催问,刘坤一复称部文未到以塞责,谭钟麟且于电旨不复。八月二十六日,光绪严谕责之,并论其他督抚曰:“该督等皆受恩深重,久膺疆寄之人,泄沓如此,朕复何望!倘再借词宕延,定必予以惩处。直隶距京咫尺,荣禄于奉旨交办各件,尤当上紧赶办,陆续奏陈。其余各省督抚亦当振刷精神,一体从速筹办,毋得迟玩!致干咎戾!”国内推行新政,卓有成效,唯有湖南一省。

湖南初为仇外之中心,长沙刊印仇教之文字,绅士反对轮船电报。一八九七年,德人至长沙游历,书院请官拦阻,愚民投石掷之,府县奉命阻其入城,而德人不允。会湖广总督张之洞严饬准其入城,始免于事。通事诈索银元、绸缎、珠石、古玩及婢女等于各城,竟有应之者。绅士知识殊为幼稚,识者乃渐改变态度,请设电报达于长沙,购买小轮船。其主持新政者,则巡抚陈宝箴也,黄遵宪等佐之,绅士谭嗣同、熊希龄助之,办时务学堂于长沙,刊行《湘报》,创设保卫局,及内河小轮船公司等。保卫局即后日之警察局,创办之初,无赖欲与为难,甫及一月,盘获拐匪窃盗多人,交于迁善所,于是城市肃清,商民称便。及太后诏废新政,陈宝箴电商于张之洞仍请续办,张氏不肯主持,终以绅士之力,独得不废。张之洞原倾向于变法,资助强学书局,著作《劝学篇》,奏请改正文体,谕饬属下购阅《湘报》,又曾与康梁往来。顾其为人也,私心太重,胸襟太狭,保全禄位,不顾其他;大臣时分南北二派,久相水火,康有为以翁同龢之力进用,即为张之洞所不喜,又以论学不合而去。容闳谋筑津镇铁路,报效百万,张氏以其与卢汉铁路竞争,力谋阻之不得,容闳固康梁党也,及闻德国反对而罢,心始安慰。康有为奉旨督办《时务报》,汪康年以为前与政府无关,改称《昌言报》,不肯移交,两派辩论,康氏请禁发行,张之洞致电孙家鼐称其强夺商报,不可禁发,孙家鼐复称此为康氏私意。据此,康氏实孤立无援;要之,张之洞虽未赞助康梁,而其亲信弟子杨锐则极力活动,亦未公然表示反对,盖专俟时机以为转移,及闻太后听政,乃落井下石,以保全其地位,转而深恨康梁。刘坤一久官于南京,对于地方除建一佛寺外,别无建设,谭钟麟请裁邮局,更毋望其实行新政。其时光绪迭诫各衙门革除壅蔽,对于代奏事件,不得阻格,而条陈尚有被阻者,于此可见新法之实行不易矣。其主因一由于时间太短,范围太广。一由于积弊太深,官吏敷衍因循,世人久视为当然,而今一旦令其尽改前非,实为重大之革命,并饬其推行新法,自多无从措手;且官署向偏于牵制,组织不备,指挥不灵,奉行新法,盖亦不易。一由于皇帝无权,而大臣疆吏初殆无所畏惧也。

新政不易实行,而诏书迭下者,一由于主持变法之人视事太易,康有为于德据胶州湾时,中称变法之效曰:“新政诏书虽未推行,德人闻之便当退舍。”又曾奏曰:“雷厉风行,力推新政,三月而政体略举,期年而规模有成,海内回首,外国耸听。”天下固无若是之易事。其一明知其不能行,而故多发诏书,使识者念光绪为圣主,以为后图。康有溥致书友人,而明以此为言,此固其兄之见解。其在京也,奏疏太多,言事太易,中有未曾审思而实无法推行者。八月末,康氏上奏统筹全局举办新政,内政须银一万万两,。练兵百万一万万两,兴创海军一万万两,分筑三大干路三万万两,合计六万万两;主张大募公债。其先政府决定发行昭信股票一万万两,康氏谓其额数太少,力持不可,及后发行,竟无人愿买。六万万公债,募之国内外国,均非易事。万一募足,而政府一年收入不足一万万两,政费军费若此之巨,将何以持久?康氏殆未虑及;中国情状固不同于外国。九月初,康氏奏请二事,一迁都上海。上海究为适宜之地与否,暂且不论,官吏将于何处办公,大兴土木,则以财政困难无法进行。一请易服。梁启超于湘先已言之,及康氏疏上,帝欲照行,而刚毅力争。康氏后自言其建议,实为巨谬,幸未遽行,以致摧残丝业也。凡此数端,均足以供反对者之口实与愤恨,殊为不智。所堪注意者,变法诸人处于逆境之中,非不知其地位危险,有置生命于度外者。兹引康有溥书为证。

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弟窃私深忧之,故常谓但竭力废八股,俾民智能开,则危崖上转石,不患不能至地,今已如愿,八股已废,力劝伯兄宜速拂衣,虽多陈无益,且恐祸变生也。伯兄非不知之,唯常熟(翁同龢)告以上眷至笃,万不可行。伯兄遂以感激知遇,不忍言去,但大变法,一面为新图之基,一面令人民念圣主以为后图。弟旦夕力言新旧水火,大权在后,绝无成功,何必冒祸?伯兄亦非不深知,以为死生有命,非所能避,因举华德里落砖为证。弟无如何,乃与卓如(梁启超)谋,令李苾老(李端棻)奏荐伯兄出使日本,以解此祸,乃皇上别放公度(黄遵宪)而留伯兄,真无如何也。伯兄思高而性执,拘文牵义,不能破绝藩篱,至于今实无他法,不独伯兄身任其难,不能行,即弟向自谓大刀阔斧荡夷薮泽者,今亦明知其危,不忍舍去,乃知古人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固有无可如何者!兄在远不知情事,易于发论,倘在此岂能远遁?若能遁,则非人情,又何以为人,固知为志士仁人之不易也。……今婴国事,如陷阱罗。

今读遗文,深佩其光明磊落,欲与变法诸人共患难,同生死,殆所谓志士仁人非耶!原信见于张元济所辑之《戊戌六君子遗集》,未将月日注明,以愚观之,殆在八月。康有溥之在京,异于其兄,未受政府之委任,毫无职守,出京避祸,并不可非,而仍留京不去,死而后已,实非常人之所愿为。康有为久视生死非人所能为力,其所称华德里故事,则十五年前,康氏路经华德里,时方筑室,砖坠掠面流血,倘斜落半寸,则脑伤而死,故言生死有数。谭嗣同、杨深秀等莫不如是,祸变作后,其友劝说谭氏避祸于日本使馆,然后东游,强之者三,而谭氏坚决不从,必欲死难。杨深秀闻知政变,“抗疏诘问皇上被废之故,援引大义,切陈国难,请西后撤帘归政”(梁启超语)。二人久已视死如归矣。其死目今观之,固无结果,而在当时则不可非,其为国牺牲之精神,至堪钦佩,诚所谓志士仁人也!光绪于此期内,诏称宵旰焦劳,力图振作,其每日阅看之奏章视前大增,倍加勤劳,其心则为国民也,曾得请开国会之疏,即欲照行。孙家鼐谏曰:“若开国会则民有权,而君无权矣。”帝曰,“朕但欲救中国耳,若能有益于国民,则无权何害?”(见《戊戌奏稿》)其言颇为诚实,变法欲有所为,非不知其危险也。

中国时为帝国,朝廷为专制独裁之中央政府,国内除叛乱或大规模暴动而外,殊难切实影响政府之政策;中主对于任何大臣均得自由处分,良懦之平民,议论无由上达,终难有所举动。皇帝对于变法苟有坚决之主张,具体之办法,次第进行,理论上实无重大之问题。而光绪变法失败者,其原因则政权不在皇帝,而在太后也。慈禧太后听政,大臣久立于朝者,非其亲臣,即不敢稍违其意。光绪孤立于上,亲政后,太后颐养于颐和园,臣下奏疏仍须封送园中由其决定。一八九七年,学士恽毓鼎奏参园中牛姓太监,帝阅疏后,谓翁同龢曰:“此疏若为太后见,言官祸且不测,朕当保全之”,遂将其撤去。帝知言官之忠直,太监之乱政,而竟敷衍省事。变法之初,太后用其亲臣握兵,光绪迫而罢斥师傅,不敢重用康梁,而令康氏进书陈其意见,后用谭嗣同等四人,专办新政,位不过章京,品不过四品衔而已。妇女之性情,多偏于保守;慈禧幼读诗书,严于夷夏之别,拳乱后,尚信中国之政教高于各国,其听政也,对于军国大事,宫中礼节,莫不欲遵祖制,平日听信讹言,怀疑教士。自其性情及思想而言,对于变法,毫无了解同情之心,后告德龄女士,信帝将为教徒,故反对之。其时光绪进用之新臣,尽为汉人;其先汉人于政治上占有优势,光绪信用翁同龢已起刚毅等之怨望,而今重用汉人,改练旗丁,许其营生,益大启其恐惧之心。满臣之妻女得入颐和园中,向太后挑拨,其嫌疑之深,则以礼部堂官阻格王照条陈而尽落职也。王照官为礼部主事,上奏请帝游历日本,交礼部代奏,其尚书怀塔布、许应骙等将其阻格;康有溥闻之,请其草疏奏劾,王照从之,而堂官仍不肯递。王照以上谕废除壅蔽,力争不已,且谓将请都察院代奏,怀塔布等无奈,奏称日本向多刺客,王照妄言,而竟借端挟制。上谕斥其狃于积习,毫不体会谕旨,游日与否,无庸其过虑,将其交部议处。九月五日,改委礼部尚书侍郎六人,盖帝新读《波兰分灭记》诸书,深受感动,态度坚决,大非前比;又以谕旨不行,而礼部堂官最为守旧,借以振作,且使朝臣有所警畏也。斯日,诏用四卿办理新政,意将积极推行新法,遂触太后之忌。会曾廉上书请杀康梁,帝恐太后杀之,乃令谭嗣同将其条陈驳斥,以保全之。十二日,帝应宋伯鲁、王照等之奏请,欲开懋勤殿,选臣待制,燕见赐座,讨论政事,命谭嗣同拟旨,遣内侍持列朝圣训授之,欲其引用故事也。明日,帝往颐和园请命,而太后不许,旨不得下,二人猜忌益甚。十四日,帝将手谕交与杨锐,文曰:“朕唯时局艰难,非变法不得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而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危险至是,帝盖深受太后之申责,而以政变将起也。明发康有为即赴上海之诏,十八日,密谕促行,值李提摩太应召抵京,往谒康氏。康氏面称政局不安,将即赴沪,皇上召见之旨,将由孙家鼐或谭嗣同转交,二十日乘火车出京。

变法诸臣对于朕位不保之密谕,筹商救护之方法,康氏先已知其危险,非以兵力不能挽救,环顾国内统兵之将,能救其出险者,唯有袁世凯耳。袁世凯精刻机变,负有时望,初为吴长庆幕友,随之往韩,平定韩乱,擢至道员,干涉朝鲜外交,及中日战祸将启,狼狈回津,李鸿章用为粮道,知不能胜,主张和议,战后,练兵于直隶,对于变法之主张,表示同情,曾助强学书局,会为言官奏劾,帝命荣禄查办,荣禄知其练兵得法,昭雪其诬罔,至是,官至按察使职,兼领精兵七千。康有为先欲结之为援,暗使亲信徐仁录入其幕中,征其意见,而袁谬称倾向,康氏信以为真,上疏荐之,代徐致靖草疏荐之,又嘱谭嗣同密言于帝,帝遂召其入京引见。九月十四日,袁世凯抵京,十六日入觐,帝问军事颇详,午后诏命其以侍郎候补,专练军队,明日,谢恩,召见,十八日夕,谭嗣同谒之,说以皇上危险,荣禄密谋废立,十月九日(阴历九月五日),帝同太后幸津阅兵,请其以兵保护圣躬,复帝大权,清除君侧。袁世凯答称阅兵时,帝入其营,即传令诛贼,议至夜半后始散。此说见于梁启超所著之《谭嗣同传》。据《申报》发表袁世凯之《戊戌日记》,称十八日夜,谭嗣同来见,屏人密谈,称荣禄献策废立,因出草稿,略称荣禄大逆不道。袁世凯请训,将面付朱谕,令其赴津,即诛荣禄,代为直督,立时运兵入京,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如不听吾策,即在公前自尽等语。袁问其围颐和园何为?谭称除此老朽,国始可保,已雇有好汉数十人,并电招湖南好将多人来京,唯请其办理诛荣禄围颐和园二事。袁称事关重大,不能今晚决定,上亦未必允准。谭称其有挟制之法,必能邀准,初五日(二十),定有朱谕面交。袁以其类疯狂,乃设词推宕,谓天津驻兵众多,新建军人少,子弹在天津营内,势不能动。谭称猝诛荣禄,分给诸军朱谕,驻军即不敢动。袁称事须缜密,切不可先交朱谕,后再商议办法。谭称上意甚急,且出朱谕示之,乃墨笔所书,略称老臣反对变法,太后不安,饬其另筹良法。袁谓此非朱谕,中无诛荣禄围颐和园之说。谭称朱谕在林旭手,杨锐抄写给之,谕内所谓良法,即指此事,遂强其照办,声色俱厉,腰间似有凶器。袁称待巡幸天津阅军,皇上下谕,谁敢不遵?谭称势甚迫急,袁称既有巡幸,必不遽有意外。谭谓如不出巡奈何?袁称其可请荣禄力求,保可不至中止。谭嗣同信之。起而为揖,夜深始去。

二说迥不相同,梁启超之文作于日本,梁氏于政变前在京参与机密大事,其所著之《戊戌政变纪》,原为一时之宣传,后亦自行承认。今自吾人观之,其文对于守旧及反对变法大臣多所诋毁,而于期内之大事,记录多未失实,其说明之处,虽不免于辩护浮夸之词,然颇显而易见。袁氏日记据称得自张一麟,其果为袁氏亲笔与否,尚不可知,而固袁派辩护之文字也。原文注明作于八月十四日,其日为公历九月二十九日,谭嗣同等业已受刑。上谕公布康有为之罪名,则谋围颐和园也。十日之间,康氏之罪名三变,初谓其进红丸,酖弑皇上,继称其结党营私,终称其谋围颐和园,袁氏殆受其影响而厚诬之耶?其与谭嗣同会谈之际,别无他人,实状今不可知。自吾人观之,袁称谭谓太后为老朽,雇人杀之,直为大逆不道,颇可怀疑,运兵入京围颐和园之谋,亦有疑问。其时直隶驻军约有十万,杀荣禄后,事变将即电报北京,旗兵设防,七千人将何能围颐和园乎?其谋直视国事为儿戏,犯大不韪之名,智者断不肯为。据张伯桢言,谭氏说袁系奉康氏之嘱,其意欲杀荣禄,夺其兵权,太后失其所恃,无能废立矣,固无围颐和园之语。袁氏谓谭有挟制皇帝之法,类似疯狂,腰间疑有凶器,均不足信。皇帝饬其议商救护之法,何挟制之有?谭氏久历险境,负有奇才,称其疯狂,实无根据。其时适在仲秋之初,气候尚热,人穿单衣,腰间何能藏有凶器?至称朱谕为墨笔所书,盖指抄录之文而言,实则帝传密谕于杨锐。及载澧监国,杨锐之子将其呈上。袁氏所述谕旨之内容略与之同,其称交于林旭,由杨锐抄录,殆其记忆力弱,而更加以附会乎?总之,袁氏日记要多诬蔑之词,不足尽信。梁氏所言间亦不免讳饰之处,未曾提及诛杀荣禄之谋则其明例。谭袁会商之结果,则于巡幸阅兵之时,诛杀后党也,双方所言均相符合,其谋苟守秘密,先有预备,殊不难于成功,乃袁世凯无勇敢之精神,犹豫不决,更念荣禄之厚谊,遂叛新党,而置国事不顾,二十日,请训回津,即往督署,以内情告于荣禄。旧党先已至津挑拨荣禄,及袁世凯抵京,荣禄声称英舰办弋渤海,促其回防,及闻其谋,电告慈禧。慈禧大怒,斯日,自颐和园回宫,矫诏称帝再三吁恳其训政,自今日即在便殿办事,置帝于南海瀛台。瀛台三面皆水,帝遂惨然如在笼中。

袁世凯变节之信息传布北京,伊藤博文叹称帝无兵力,何能有为?即命摒档行李出京,其先孙家鼐通知李提摩太谓二十三日,帝召其入见,及期,称帝囚于瀛台,生命危险。初二十一日,步军衙门奉旨密拿康有为及其弟有溥,北京闭城大索,步军统领捕获康有溥。谭嗣同、梁启超闻之,并知垂帘之诏,往见李提摩太共同商救皇帝及变法诸臣之策,议订李提摩太往见英使,梁启超往见日使,容闳往见美使。容闳者广东人也,为中国最初留美学生之一,回国后,说丁日昌转商于曾国藩、李鸿章奏请选派幼童赴美读书,对于变法深表同情,九月中,抵京,筹筑铁路;其夫人美妇也,容闳已入美籍,而于祖国仍欲有所赞助。三人奔走游说,未有圆满之结果,此固中国内政,而公使不应干涉也。谭梁处于窘极无可奈何之地位,不择手段,吾人当或谅之,幸主持变法之康有为、梁启超皆能出险。康氏于二十日抵津,乘英船南下,荣禄发兵捕之,不及,知船将泊烟台,电道台截搜密拿,会道台以事他往,康有为不知政变,及船入港,登岸游览,购物归舟而去。政府电上海道台搜捕,道台亲乘轮船守于吴淞,凡船自天津到者,上船搜查,始许搭客登岸。英使以康有为为变法之领袖,深表同情,不愿其于英船上捕获。上海英领白兰(Byron Brennan)奉命救之,康氏于吴淞口外改乘英船前往香港,梁启超避祸于日本使馆,得其援助出京,二十五日,偕同日人自塘沽登轮东往日本。

康梁得免于难,朝臣因变法受祸者颇多,二十四日,步军统领衙门奉旨拿张荫桓、徐致靖、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明日,解送刑部。刑部奏其案情重大,请派大臣会讯,俄谕张荫桓暂行看管,徐致靖交部研讯,谭嗣同等派大臣会审,且曰:“此外官绅中被其诱惑之人,朝廷政存宽大,概不深究株连。”会御史请即将六人正法,二十八日,杀之,明日,朱谕曰:

近因时事多艰,朝廷孜孜图治,方求变法自强,凡所设施,无非为宗社生民之计,朕忧勤宵旰,每切兢兢;乃不意主事康有为首倡邪说,惑世诬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包藏祸心,潜图不轨,前日竟有纠约乱党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陷害朕躬之事,幸经觉察,立破奸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朕恭奉慈闱,力助孝治,此中外臣民之所共知。康有为学术乖僻,其所著述,无非离经叛道非圣变法之言,前因讲求时务,令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旋令赴上海办理官报局,乃竟逗留辇下,构煽阴谋,若非仰赖祖宗默佑,洞烛几先,其事何堪设想!康有为实为叛逆之首,现已在逃,著各省督抚一体严密查拿,极刑惩治。举人梁启超与康有为狼狈为奸,所著文字,语多狂谬,著一并严拿惩办。康有为之弟康广仁(有溥字)及御史杨深秀,军机章京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等实系与康有为结党,阴图煽惑。杨锐等每于召见时,欺蒙狂悖,密保匪人,实属同恶相济,罪大恶极,前经将各该犯革职,拿交刑部讯究,旋有入奏,若稽时日,恐有中变。朕熟思审处,该犯等情节较重,难逃法网,倘语多牵涉,恐致株累,是以未俟复奏,于昨日谕令将该犯等即行正法。此事为非常之变,附从奸党,均已明正典刑。康有为首创逆谋,罪恶贯盈,谅亦难逃显戮。现在罪案已定,允宜宣示天下,俾众咸知。我朝以礼法立国,如康有为之大逆不道,人神所共愤,即为覆载所不容。……嗣后大小臣工,务当以康有为为烱戒。

朱谕所称之罪状,语涉含混,多非事实。中国非法治之国,太后之盛怒,刑部作为定罪之标准,康有为之罪名,至是三变,不过对于太后亲臣有不利之行为,而此罗织其罪,加以抽象之恶名耳。权有力者,固能如此!其先一日,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后人呼为六君子。其中谭嗣同之学识才力,尤见称于时,政变后不肯出逃,语其友曰:“中国数千年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康有溥等亦无临难求免之心,其大无畏之精神,有足多者。六人死后,慈禧深以未得康有为为恨,悬赏捕之,诏火其书籍,收其财产,捕其家属,毁其祖墓。其家人以亲友之助,先已逃往澳门、香港矣。拳乱后,德龄女士入宫侍奉太后,其父裕庚久任驻外公使,女士从之住于外国,熟悉英语,及在宫中,曾译英文报纸上之消息,告于慈禧,偶尔言及康有为抵于新加坡。慈禧大惊失色,嘱其留意关于康有为之信息,其患之之甚,一若洪水猛兽。梁启超、王照、文廷式均奉旨缉拿,籍产掘墓,并捕其家属。其赞助变法之大臣张荫桓则旨称其居心巧诈,行为诡秘,趋炎附势,反复无常,发往新疆,交其地巡抚严加管束,沿途派员押解,并没收其家产。徐致靖交刑部永远监禁,其二子革职永不叙用。李端棻革职,发往新疆,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翁同龢前已回籍,后亦令地方官严加管束。黄遵宪、张元济、宋伯鲁等均先后革职,甚者永不叙用。大臣之罪名,或为声名恶劣,或为滥保匪人,或为招引奸邪等名。其在外省者,陈宝箴奉旨革职,永不叙用,其子三立亦罢官归。于是凡与变法有明显关系之臣工,诛逐殆尽,约四十人,皆国内有志之士,政治上之损失何如,刑罚之严酷,犹其余事。

慈禧第三次听政,即命荣禄入京,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兼管北洋军队,改授裕禄为直督,其他顽固大臣多居要职,并次第罢免新政。中国之权有力者,对于反对党之所为,从不平心静气,考察其利害是否宜于国情,或能改去积弊,促进人民之幸福,及得政权,徒逞意气,不顾一切,而尽反其所为。历史上之明例,不胜枚举,殆如算盘打过再来,又如俗谓另起锅灶也。执政者固可抹杀政治上之经验,而人民苦矣。慈禧再行听政,诏复旧制,二十六日,谕曰:

朝廷振兴商务,筹办一切新政,原为当此时局,冀为国家图富强,为吾民筹生计,……乃体察近日民情颇觉惶惑,总缘有司奉行不善,未能仰体朕意。……即如裁并官缺一事,本为淘汰冗员,而外间不察,遂有以大更制度为请者,举此类推,将以讹传讹,伊于胡底。……詹事府,通政使,大理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等衙门照常设立,毋庸裁并。其各省应行裁并局所冗员,仍著各该督抚等认真裁汰。……凡有言责之员,自当各抒谠论,以达民隐,而宣国事。其余不应奏事人员,概不准擅递封章,以符定制。时务官报无裨治体,徒惑人心,并著即行裁撤。大学堂为培植人才之地,除京师及各省会业已次第兴办外,其各府州县议设之小学堂,著该地方官察酌情形,听民自便;其各省祠庙不在祀典者,苟非淫祀,著一仍其旧,毋庸改为学堂,致于民情不便。

光绪改革之要政于是停办。太后诏饬各省裁员,不过虚名,湖北、广东、云南巡抚等官且奉旨恢复矣。疆吏安于旧例,顾全情面,光绪严辞切责尚多不办裁员,而今能实行乎?其堪称怪者,太后诏令乡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等项分别考试,停罢经济特科,武科复用马步箭刀弓石,裁撤农工商总局,饬各省督抚查禁报馆,拿办主笔,禁止立会,拿办会员。关于疆吏奏复新政事件,均敷衍了事。其诏办者,则为整理吏治练兵,筹饷,保甲等,严责疆吏切实办理,事实上多为具文。奖励保甲,反而造成拳乱之机会。

慈禧既得为所欲为,其尚不能自由处置者,光绪帝也。帝自囚于瀛台,太后盛怒未消,一方称其病重,一方阴谋废之,时人疑帝为其毒死,其电谕捕康有为也,称其酖弑皇帝,太后之心实不可知。驻京各国公使对于光绪之变法,深表同情,向总署王大臣声称其奉命来华,只认皇帝,倘发生不祥事件,将即引起外交上严重之局势,以为警告,并常问帝病状。总署以脉案药方示之,公使不信,俄由英使提议,派法国使馆医生入宫诊视帝病,及往,始信其尚未死。太后痛恶公使,无如之何,荣禄亦以交涉困难,不欲贸然废立,引起事故。朝廷上主张废立者,仍占势力,乃征疆臣之意见,其中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负有盛名。张之洞时已变节,未有异议。刘坤一初为湘军中之战将,颇有功绩,对于变法,虽无赞助,而于废立则持不可,朝议始挫。明年,候补知府经元善于上海联合绅商侨民公电北京保护圣躬,经元善时为电报局长,与康有溥、李提摩太友善,变法时与康有溥筹款,创办女学堂。慈禧得电,即命捕之,而经元善以李提摩太之助,逃往澳门。慈禧遂以种种关系,寝其废立之谋,然心尚不甘服,亲臣更怂恿之,一九〇〇(光绪二十六)年一月二十四日,召集王公大臣会议,谕立皇子。朱谕曰:“朕冲龄入承大统,……自上年以来,气体违和,庶政殷繁;时虞丛脞,唯念宗社至重,前已吁恳皇太后训政,一年有余,朕躬总末康复,郊坛宗庙诸大祀不克亲行。……入继之初,曾奉皇太后懿旨,俟朕生有皇子,即承继穆宗毅皇帝(同治)为嗣。统系所关,至为重大,忧思及此,无地自容,诸病何能望愈?用再叩恳圣慈,就近于宗室中慎简贤良,为穆宗毅皇帝立嗣,以为将来大统之畀。再次恳求,始蒙俯允,以多罗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继承穆宗毅皇帝为子,钦承懿旨,欣幸莫名!仰遵慈训,封载漪之子溥儁为皇子”,诏中叙述恳立皇子之经过,全不可靠。帝以一国元首,处于若是凄惨悲苦之环境,殆亦可哀,立嗣之非祖制,太后固不之问。其年为帝三十寿辰,先诏停止典礼,各省长官不准奏请入京祝嘏,其免于死,岂非幸耶?

综观政变之始末,变法受外患之刺激而成,酝酿已久,其倡言者多为国内觉悟之优秀分子,而欲富强中国者也。光绪受其影响,下诏变法共逾百日,故有百日改革之称。康梁之徒,欲于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跃为强国。梁启超述其师语曰:“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其视事也若此之易,实无政治上之经验,而其主张变更者,多为国内之急切需要,外人对之深表同情,或与以援助焉,通商口岸之中文报纸亦然。英使窦纳乐救康有为脱险,粤商发电道谢,经元善等谋救圣躬,皆足以代表觉悟绅商之意见。其变法失败者,则求治太急也。康梁诸人皆为文人,偏于理想,或不明了其时之政治实状,谭嗣同于拟开懋勤殿旨,始信帝无实权。及闻帝被囚,往见李提摩太,叹息其未肯从逐渐改革之忠告,至于失败。西方之名言曰:“政治乃次好之学”(Politics is the science of the second best.),意谓政治非可依据理想之计划进行,必须兼顾环境,斟酌实况,采行折中调和之办法也。变法固不能免反对,政治家之责任,当视事之利害,审察民情,定其先后缓急之序,避免无谓之争执。迨其所办之事成效昭著,则自易于进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碍力,偏于理想,求效太急,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对于李鸿章且不能容。李氏于太后听政后,不愿捕杀党人,对于变法,固表同情也。新党谋杀荣禄,出于阴险诡计,直以皇帝之安全,及变法诸臣之生命,为孤注之一掷。吾人今或因其形势之险恶,而稍谅之。其时帝以礼部堂官阻格王照条陈,革去满汉大臣六人之职,内臣大惧,向后纷进谗言危词,更有潜往天津与荣禄密谋者。双方之意见益深,妥协殆不可能;与其坐而失败,无宁侥幸于万一也。事后凡与变法有关系之朝臣,或死于难,或戍于边,或逃往外国,或隐于山林。其人类多忠勇才能之士,竟不能服务于本国,而实政治上重大之损失。太后恢复旧制,梁启超等肆力诋之,识者渐信清廷不足有为,而多趋于激烈,变法运动终非政治势力所能阻也!其一时之影响,则朝中昏庸大臣之势力大盛,仇视外国,酿成大祸。总之,变法乃清季之曙光,不幸摧残夭折,此清室所以覆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