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光绪时期:内政外交总览

光绪时期:内政外交总览

【摘要】:一八八一年,东宫慈安猝死,西宫慈禧独揽政权。及两宫太后听政,任命弈为议政王大臣。慈安死后,光绪生父醇亲王弈譞用事,礼亲王世铎、端郡王载漪、庆亲王弈劻等次第执政。其间三十余年之内政外交,兹分言之于下。二十一日,病势益危,载垣等入宫,称受顾命,皇帝谕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嗣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等,将各国应办事宜,妥为经理,都城内外安谧如常。

清帝自康熙后,传至咸丰,凡一百三十八年(一七二三至一八六一),均年长嗣位,乃自咸丰而后,皆于冲龄即位,其君有三:一曰同治,二曰光绪,三曰宣统。同治初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大婚后方亲理政,而忽病死,其族弟光绪继之,仍由两宫听政。一八八一年,东宫慈安猝死,西宫慈禧独揽政权。其后光绪年长,太后不肯归政,干涉变法,光绪生命几致不保。一九〇八年,光绪、慈禧相继病死,宣统嗣位,其生父载沣摄政,大事决于隆裕太后。清季太后既专政权,因其所处地位之困难,重用亲王宦官。清初,亲王曾居要职,雍正惨杀与其争位之兄弟,始不之用,渐为惯例,嘉庆曾命亲王入直军机处,而以格于故事,即罢免之。咸丰始用其弟恭亲王弈及远支亲王,然当乱时,固非常例。及两宫太后听政,任命弈为议政王大臣。慈安死后,光绪生父醇亲王弈譞用事,礼亲王世铎、端郡王载漪、庆亲王弈劻等次第执政。宦官乱政,为女主垂帘尝难避免之结果(其事详言于后)。总之,皇帝冲幼,太后专政,亲贵用事,宦官乱政,实清季政治上重要之变迁也。其时国内于大乱死亡之后,人口锐减,生活稍易于前,对外则于败辱之下,外人之势力锐进,正宜研究外国政治之情形,海陆军之实力,工商业之进步,而可有所比较,取其所长,矫正固有之弱点。不幸朝廷上无富于经验、刚毅果决之皇帝,强有力之政府,而能有所改革与建设也。李鸿章欲筑铁路,曾入京觐见,言其利益于恭亲王,王谓其事重大,虽两宫太后亦不能决定。处于世界交通便利之世,列强竞争市场于海外,而图恢复昔日闭关之情状,事实上既不可能,其一二因时制宜之官制,均非彻底之改革,乃粉饰苟安,贫弱如故,外交依然失败,终遂败于日本。其间三十余年之内政外交,兹分言之于下。

咸丰即位之年,洪秀全起兵,清廷君臣不能振作有为,削平大难,咸丰亲臣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二王之祖为皇族近支,建立大功,封受王爵,而奉世袭罔替之旨,其爵传之子孙,所谓铁帽子王也。二王袭爵,皆无才能,但能迎帝所好,端华之弟肃顺,亦入内廷侍奉,肃顺胆大敢为,尤善揣测上意,渐握重权。三人同干朝政,军机大臣侧目,肃顺恃宠立威,尝兴大狱,铲除异己,朝政益坏。咸丰之家庭生活,则好女色,大乱紧急之际,尚亲选秀女,皇后钮祜禄氏无子,宠爱贵人叶赫那拉氏。贵人生于一八三五年(道光十五年),其父官位颇卑,中年病死,家境遂落,有妹一人。贵人美艳聪明,幼曾读书,倾向守旧,以秀女被选入宫,其妹后为咸丰之弟醇郡王弈譞之妃,一八五四年,帝进贵人那拉氏为懿嫔,后二年,生子载淳,咸丰备宠爱之,封为懿妃。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第二次北上,议和不协,北京危急,咸丰出狩木兰(热河),后妃从之。十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成立,咸丰以公使入觐之问题,不肯遽归,将于明年春回京,及期,疾病,于是延期。八月,病势转剧,据《慈禧外纪》,十二日,那拉氏患其难有起色,遣使前往北京,密告恭亲王弈,肃顺等别有所谋,妃抱其子哭于帝侧,曰:“置皇子于何地?”咸丰曰:“立之为君。”帝位遂定。二十一日,病势益危,载垣等入宫,称受顾命,皇帝谕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慈禧外纪》言那拉氏于帝病危之际,藏收玉玺,遗诏未用玺印,其说与贾祯等奏疏符合。贾祯言谕旨曰:“每有明发,均用御赏同道堂图章。”载垣干政之谋,出于肃顺,赞襄政务王大臣,皆其党羽。其人既见恶于太后,威望又不足以临朝臣,其中王大臣且无近支亲王一人,虽曰不违于故事,而古今之环境,固不同也。

二十二日,咸丰病死,赞襄政务王大臣奉皇太子载淳嗣位。载淳年方六岁,不知饥寒,政权归于王大臣,尊皇后钮祜禄氏曰慈安皇太后,生母贵妃曰慈禧皇太后,拟定明年改元曰祺祥,谋遏恭亲王奔丧。九月十四日,御史董元醇疏言皇上冲龄,未能听政,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军国事宜,并派近支亲王一二人辅政。皇太后谕其照行,载垣等抗言不可,并谓本朝无太后垂帘故事,即令军机处驳斥。恭亲王叩谒梓宫,载垣等屡言亲王不可召见。十月,梓宫自热河出发,由王大臣护送,两宫太后偕同载淳间道疾行返京,以迎梓宫。十一月一日,车驾安抵北京,颇赖侍卫荣禄保护之力,明日降旨,曰:

上年海疆不靖,京师戒严,总由在事之王大臣等筹划乖方所致。载垣等复不能尽心和议,徒诱英国使臣,以塞己责,以致失信于各国,淀园被扰。我皇考巡幸热河,实圣心万不得已之苦衷也。嗣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等,将各国应办事宜,妥为经理,都城内外安谧如常。皇考屡召王大臣议回銮之旨,而载垣、端华、肃顺朋比为奸,总以外国情形反复,力排众论。皇考宵旰焦劳,更兼口外严寒,以致圣体违和,竟于本年七月十七日(八月廿二),龙驭上宾。……八月十一日(九月十五),朕召见载垣等八人,因御史董元醇敬陈管见一折,内称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俟数年后,朕能亲裁庶务,再行归政,又请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令其辅弼,又请在大臣中简派一二人,充朕师傅之任。以上三端,深合朕意。虽我朝向无皇太后垂帘之仪,朕受皇考大行皇帝付托之重,唯以国民生为念,岂能拘守常例?此所谓事贵从权,特面谕载垣等,著照所请传旨。该王大臣奏对时哓哓置辩,已无人臣之礼,拟旨时,又阳奉阴违,擅自改写,作为朕旨颁行,是诚何心!且载垣等每以不敢专擅为词,此非专擅之实迹乎?总因朕冲龄,皇太后不能深悉国事,任伊等欺蒙,能尽欺天下乎?此皆伊等辜负皇考深恩,若再事姑容,何以仰对在天之灵,又何以服天下公论!载垣、端华、肃顺著即解任,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祜瀛著退出军机处,派恭亲王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将伊等应得之咎,分别轻重,按律秉公具奏。至皇太后应如何垂帘之仪,一并会议具奏。

朱谕,由醇郡王奕譞拟定,奕譞之妃,为慈禧之妹,先在热河,奉太后密旨拟成。乃再降旨,声称三人解任,不足蔽辜,将其革去爵职拿问,严行议罪,又饬派员押解肃顺来京。肃顺方送梓宫入京,不服,奏上,上谕斥其“咆哮狂肆,目无君上,悖逆情形,实堪发指”,派员查抄其家产。五日,梓宫方始抵京,大臣请将三人照大逆律,凌迟处死。八日,降旨公布三人罪状,称其自以赞襄政务王大臣自居,诸事擅自做主,私改谕旨,当面咆哮,违阻皇太后面谕之事,意存离间亲王。肃顺又有擅坐御位,自由出入内廷,私用御物,离间两宫太后等罪,独外交失败未曾提及。载垣、端华赐令自尽,肃顺斩首,前解职之军机大臣五人,均受处分,余党亦有革职永不叙用者。太后授恭亲王奕䜣为议政王大臣,在军机处行走,其亲王之职,后奉世袭罔替之旨。

载垣等总揽朝政之计失败,两宫太后听决国政,遂为自然之结果。初董元醇奏请皇太后听政,太后即命照行,慈禧尤好政权。咸丰季年,说者言其干预国政,乃竟阻于赞襄政务王大臣,其密谕奕譞拟定之旨,固以听政为言。及归自热河,大学士贾桢等上奏,略称大权不可下移,移则日替,载垣等赞襄政务名虽佐助,实则主持。皇太后宜揽政权,庶使臣工有所秉承,不居垂帘之虚名,而收听政之实效。奏中列举前代之故事,并言当今贼匪未平,而大权宜有所专属也。统兵大员胜保,亦请太后亲理大政,并简近支亲王辅政。太后仍令朝臣妥议,朝臣皆以为请。于是两宫太后听政,明年改元曰同治。今观政变之起,实由于女主、权臣之争权。清代帝王年幼嗣位,故事置摄政大臣,女主从未临朝,近支亲王后多不得参与国政,赞襄政务王大臣之成立,或本于咸丰之遗命。三人之罪状,不过反对女后之专政而已。三人平日专横好杀,不符清望,而赞襄王大臣之中,无一贤能亲王。三人之才,殆非慈禧之敌,朝臣又不之附,慈禧乃以太后地位,诛杀三人。两宫太后听政,慈安性情不乐于政治生活,除大赏罚黜陟而外,概置不问。慈禧具有精明练达之才能,判阅奏章,裁决政务,召训大臣。《曾文正公年谱》记载曾国藩入觐,可以为证。曾氏入朝,先行叩头,奏称叩谢天恩,起行数步,跪于垫上。慈禧问其进京,练兵,治民,出京等问题,慈安与皇帝独无一言。曾纪泽出使英法,亦由慈禧询问。此不独对二人然也,皇帝年幼,固无足怪,而慈安何亦如此!慈禧听政既久,渐与慈安不睦,恭亲王维持其间,决定朝政,颇为慈安所信,乃为慈禧所恶。

一八七二年,两宫太后听政凡十有二年,同治年及十八,将亲政矣。春间,选立皇后,慈安欲立大臣崇绮之女阿鲁特氏,慈禧欲立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相持不下,召同治自定。同治选阿鲁特氏为后,慈禧心滋不悦。及秋,大婚礼成,封富察氏为慧妃,帝于新婚燕尔之时,爱情正浓,而慈禧戒帝毋常至中宫,而宜眷遇慧妃,并饬皇后学习礼节。同治重违母意,既不常入中宫,又不肯幸慧妃,郁郁不乐,常独居于乾清宫中,明年三月,亲政,而仍无以自娱,乃微服出外冶游,两宫太后亦不之问,其导之者,则侍讲王庆祺、总管太监张得喜也。一八七四年冬,同治染得天花,明年,一月十一日,痘已结痂,会皇后阿鲁特氏受慈禧之谴责,省帝于乾清宫,泣诉冤苦,帝温慰之。慈禧闻其密语,直入室中,牵后发而出,以掌抶之,并令太监传杖,同治惊悲而昏,痘遂大变,慈禧始肯释之。一说天花将愈之时,帝后同处,房帏不谨,以致骤危。宫禁之事,虽不可知,而后说颇多疑问,殆不足信。十三日,同治病死,无子,《慈禧外纪》称皇后阿鲁特氏有孕,两宫太后召集王公大臣二十七人会议,独无皇后。恭亲王建议秘守帝丧,俟皇后生子后再议,慈安谓恭亲王之子可以入嗣。恭亲王则称溥伦当立,溥伦者,道光长子弈纬养子所生之子也,行辈当立,慈禧对之,均持异议,乃曰,“弈譞之子载湉可立”。载湉年方四岁,其母则慈禧之妹也。大臣不敢违反其意,继统之君遂定。慈禧之立载湉者,盖恭亲王之子年长,命之入嗣,则太后难再听政,其父又非慈禧所喜,溥伦行辈当立,立则太后进为太皇太后,虽尊而疏。醇亲王弈譞则为道光之第七皇子,其子乃慈禧之妹所出,年幼而亲,慈禧视之可若己出,而得专政也。载湉入承大统,不为同治立后,对于阿鲁特氏怀孕之子,置而不问。阿鲁特氏以寡妇居于宫中,心益悲哀,患受慈禧之虐待,服毒自尽。懿旨称其“毁伤过甚,遽抱沉疴而逝”。御史潘敦俨奏请表扬潜德,太后斥其糊涂谬妄,下吏夺职。其恨恨之气,于其死后,尚未能平。阿鲁特氏之死,虽曰无益,然于专制帝王之家庭,盖为唯一不平之抗议,而能令人深思其姑慈禧之恶狠,殆善于生而受辱也。多情之帝王夫妇,竟至于斯,诚为惨剧。

初慈禧于御前会论,宣布载湉承继大统,其父弈譞惊昏扑于地上,内侍扶之而出。载湉即位,弈譞以生父之地位,不便入朝随班行礼,奏言旧病复发,哀恳曲全,许乞骸骨。两宫太后交王,公,大学士,六部,九卿妥议,议许如其所请。太后准其开缺,而以亲王世袭罔替,并得条陈大政。载湉之即位也,两宫太后诏曰:“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弈譞之子载湉,承继文宗显皇帝(咸丰庙号)为子,入承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特谕!”诏中皇帝有子,承继大行皇帝,殊嫌含混,载湉可得于其将来所生皇子之中,择一承继同治,以奉其祀,而自承继咸丰,另立皇子为嗣也。群臣疑忧太后不为同治立后,而新君他日有所借口。内阁侍读学士广安请饬朝臣会议,颁立铁券,载明皇帝将来有子,承继大行皇帝为嗣,接承统绪。懿旨斥其冒昧渎陈,传旨申饬。一八七九(光绪五)年,同治及皇后安葬,吏部主事吴可读尸谏。吴可读初为御史,两次请将己革提督成禄正刑,措辞激昂,奉旨降三级调用,至是,深虑大统授受之间,常生变故,思以尸谏,借坚穆宗(同治庙号)立后之信,请于长官前往襄礼,礼毕,服毒自尽。遗疏上奏,恳请两宫皇太后降明谕旨,将来大统仍归承继大行皇帝嗣子,中有“两宫太后一误再误,为文宗显皇帝立子,不为我大行皇帝立嗣。既不为大行皇帝立嗣,则今日嗣皇帝所承大统,乃奉我两宫皇太后之命,受之于文宗显皇帝,非受之于我大行皇帝也,而将来大统之承,亦未奉有明文,必归之承继之子”。事闻,都人大惊,两宫太后懿旨,下大臣妥议复奏。大臣意见有二:一承太后之意,奏称建储与继统无异,非臣下之所当擅请,应毋庸议。一称吴可读不明懿旨,太后当降明谕,而使穆宗之大统垂于久远。奏入,诏称吴可读奏请颁定大统,实与本朝家法不合,皇帝将来诞生皇子,自能慎选元良,继承穆宗皇帝。大统问题,始告解决。吴可读之死,为皇室家庭中之琐事,无补于民生大计,然其处于忠君时代,不能深责。彼全性命保妻子之臣,于其死后,而尚不敢直言,能不悲乎?

一八七五年一月十四日,宫中定策,立载湉为帝,夜半,具法驾,往醇王府迎之入宫,承继大统,改元光绪。载湉生于一八七一年,母曰叶赫那拉氏,弈譞之子也,年方四岁,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仍由两宫太后听政。先是,同治卧病,降谕所有内外各衙门陈奏事件,呈请皇太后披览裁定,及光绪即位,王公大学士、六部九卿等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懿旨曰:“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唯念嗣皇帝此时尚在冲龄,且时事多艰,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秉承,不得已姑如所请,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二后听政,慈禧专横,慈安心渐不平。一说由于慈安焚去咸丰欲杀慈禧之密诏,其言今无证明,殆不足信。《慈禧外纪》记二后争先祭其亡夫,慈安不慊于李莲英,感情恶劣,其说亦多疑问。总之,宫中之事,要难深诘,所可知者妇女易听谗言,二后之性情不同,听政既久,难免嫌疑,而宫中太监,又挑拨其间也。一八八一(光绪七)年四月八日,慈禧方病,慈安临朝,召见军机大臣,午后,内廷忽传慈安已崩,诏命大臣进宫。其病也,御医不及诊视,距其退朝五小时耳,而暴变至此,大臣莫不惊异。曩例妃薨,立时传其戚属入内,瞻视后小敛,乃慈安死后,戚属无预敛事。说者谓为慈禧毒死,盖有所因。于是恭亲王益孤,慈禧恶之几兴大狱,免为议政王大臣,太监安德海之诛,恶之益甚,及同治亲政,谏阻复修圆明园,严受申责。同治诏其亲王毋庸世袭,改降郡王,而慈禧之恨,仍未泯除,一八八四年,以安南事急,斥其因循误公,委蛇保荣,开去一切差使,其属下亦多免职,说者比之政变焉。

一八八六(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鉴于光绪之年已长,难于久握政权,下谕明年正月(阴历)举行亲政典礼。奕譞及军机大臣奏请从缓,奕譞疏中云:“臣愚以归政后,必须永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礼亲王世铎等合词吁恳训政,太后始尚作态不许,但其旨中有“皇帝……即亲政后,亦必随时调护,遇事提撕,此责不容卸,此念亦不容释”。其将久握政权之心,昭然若揭,王大臣等再申前请训政数年,慈禧谓为天下公论,许之。一八八九年,光绪行年十九,立副都统桂祥女那拉氏为皇后,后慈禧侄女也,进朝臣长叙之二女那拉氏为妃,长曰瑾妃,次曰珍妃,举行大婚典礼。皇后性情温和,容貌平常,年龄长于皇帝,太后党于母家,故得为后。光绪则钟情于瑾妃、珍妃,二妃不为太后所喜,尤以珍妃为甚,后以其干预外事,降为贵人,太监亦得轻之。其师文廷式为侍读学士,其兄志锐为侍郎,均为太后免职,志锐发往边地。清臣恽毓鼎言光绪之境遇曰:“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阏损其天年,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游暇豫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毓鼎侍左右近且久,天颜戚戚,常若不愉,未曾一日展容舒气也。”其天资聪明,博学强识,善于音乐,惜其性情偏于柔懦,无果敢勇往之气,解决困难。自幼畏雷,其在书房,若遇雷声,必投身于其师傅翁同龢之怀中。翁同龢凡在书房二十五年,最为帝所亲昵,常弄其须,或以手入怀中,探抚其乳。其好弄无异于常人,一见太后,便如木偶,盖其接近之人,为守旧大臣、妃嫔、宦官。师傅平日教以孝顺服从,而宫中礼节,凡见太后例须跪下,帝自幼受其抚养,而自为其驯服。妃嫔、太监莫不深惧太后,朝臣疆吏善于逢迎,又多其党。帝于大婚之后虽曰亲政,事实上太后仍有干涉任用罢免大臣之权。

女主专权,宦官之势常盛。考其原因,中国礼教思想轻视女子,世俗理想之妇女,少出门户,不与男子亲相授受,古礼称兄妹分席,其界域之严若是。妇女之生于世,殆为生子,其血胤乱杂者,祖宗不享其祭,子孙即为不孝,罪过颇重,其乱之者,则为罪大恶极,见而杀之,不为犯罪,乃为避免之计,预防故严。尤有进者,婚姻多不自由,青年之男女,婚前不应相见,而强无爱情之夫妇相处,更力防其另生恋爱,遂无公开之社交,尤以上级社会为甚。无如男女色欲,所谓性也,而实防不胜防,奇异卑劣之事,往往出于意料之外。帝王防免其弊,则以身体摧残之宦官,服务宫中。宦官日侍皇帝后妃,知其性情,迎合其意,其狡黠者,日久得其信心,而乃利用其弱点,得至专揽大权。其人未受教育,不知廉耻,多为社会上卑劣龌龊之分子,及得政权之后,纵其所欲,无恶不作,往往引起国内之扰乱,汉、唐、明季之祸尤烈。清代宦官多出于直隶、河间,顺治鉴于前代之祸乱,减削宦官之职权,归并其重要者于内务府,定其官秩不得过于四品,禁其外出京城,除其职司而外,不得干预他事,招接官员。子孙遵其遗制,未闻宦官乱政。及两宫太后听政,始变祖制,信任宦官。其所以然者,女子临朝听政谓之垂帘,固以男女之别,而不得与朝臣自由对语,毫无隔碍也。曾国藩入觐,其年谱记载朝廷情状曰:“皇上向西坐,两宫太后在后黄幔之内,慈安在南,慈禧在北。”曾国藩跪于垫上,奏答慈禧之问题。大臣之朝见者,莫不如是,势不得不用宦官。其初信用者曰安德海,安德海于咸丰崩时,密探载垣等之阴谋,报于慈禧,得其信任,遂收贿乱政。一八六九年,安德海衔慈禧之命,自运河乘舟而南,前往苏州,织办龙衣。山东巡抚丁宝桢奏其僣拟无度,招摇煽惑,下令捕之。慈禧始知祖法,救之,不得,下令杀之,乃有憾于恭亲王。安德海死,李莲英渐为慈禧所信,受总管太监之职,监管宫中太监,兼司太后库金,侦报光绪之短,一八九八(二十四)年政变,皇帝被禁,李莲英有力焉。宫中妃嫔莫不畏之,皇后亦然,大臣有所请求者赂之,多能成功,权势或过于军机大臣。其他小奄为太后耳目者尚多,报告妃嫔之行为,专事挑拨。一八九七年,慈禧颐养于颐和园中,光绪亲臣恽毓鼎奏劾园中之小奄牛姓,在外招权纳贿,请严惩之,以符祖制。光绪知其祸将不测,撤去疏文,以保全之,区区小奄,皇帝知其作恶,无如之何。拳民之乱,太后皇帝狼狈出逃,太监尚索贿作恶。德龄女士居于宫中,言其愚蠢卑鄙,挑拨恶感。其影响于政治何如哉!

太后临朝,政治上之变迁,已如上述,其最大不良之影响,则朝廷软弱也。妇女性情偏于保守,不能决断大计。亲王之中,奕䜣较有识见,初因事件奉旨切责,后以力谏圆明园之修筑,几获重罪,乃避太后之忌,韬晦自全,对于朝议,不敢别持异同,侍读学士张佩纶上疏论之,太后得奏,饬其负责,而奕䜣固多顾忌,光绪生父及慈禧亲信之奕譞,又与之不协。一八八四年,奕䜣罢免,据劳乃宣所著之《张佩纶传》,时论贤之。张氏以为太后宜存不弃之心,醇王宜思阋墙御侮之义,曾于于广坐之中,劝说醇王,引用吐谷浑阿豺令诸子折箭之故事,醇王感动,不幸终惑于谗,恭亲王未能起用。其代之者,军机处则为礼亲王世铎,总署则为庆贝勒奕劻,二人识见庸陋,能力薄弱,备员充位,对于军国大计,一无建树,唯求维持现状而已,奕劻俄而进为郡王,亲王矣。会朝议重视海防,太后诏设海军衙门,以奕譞领之,衙门之组织,同于军机总署,太后先曾旨饬军机大臣遇有要事,商诸醇王。奕譞之地位若是,后与李鸿章等筹筑津通铁路,奉旨依议,竟受言者之阻挠,不愿坚持。其困难则太后毫无主见,惑于浮议,而二三其心也。李鸿章深为慨叹,其复前出使大臣洪钧书曰:“中兴之初,深宫忧劳于上,将帅效命于外,而一二臣者主持于中,有请必行,不关吏议”,乃事定后,朝廷无人,力能主持大计,于是兴革大政,犹豫不决,朝令夕迁。终则多无所成。

亲贵大臣,用非其人,枢臣又分派别。清代严禁朋党,皇帝亲政,则总理万机,关于委任或罢免大臣,决定大计,均可一人为之,军机大臣不过于询问之时,陈述意见,富于自信力之皇帝,固可先时自由决定,朋党殆不易兴。两宫太后听政,朝政先由恭亲王主持,及其疏远罢斥,太后多无主见,用人由枢臣拟进,几成习惯。李鸿章于一八九四(光绪二十)年与吴大澂书曰:“迩日用人,多出宸断,与从前枢廷进拟者不同,一时仰颂圣明,耳目为之一新”,久始改变,故其言如此。太后又以男女之别,外臣引见常由枢臣为之。军机大臣遂益处于重要之地位,而朋党繁兴,门户之见成矣。其人或以南北界域,或以乡友亲谊,或以种族观念,或以考试关系,或以新旧争执,或以利害冲突,结成派别,要多以对人为问题,胸襟褊狭,不能容物,而以权利为前提,往往置国家之大计于不顾,内而京官,外而疆吏,不无党羽勾结利害之关系。其相争也,无公开之辩论,明显之主张,而多出于阴谋诡计,秘密活动,无论对方之理由与计划若何,而唯破坏摧残,不择手段,大为害于国家而已。其树立一派者,当推翁同龢,翁氏南人,父兄曾居要职,与北人峙立,为光绪亲信之师傅,久为考官,门生众多,政治上有不可轻侮之势力。其政敌北人则有张之洞,满人则有刚毅,新派则有李鸿章。张之洞初任两广总督,奏请多为部议所指摘,事无奈何,称病欲去,后拳乱起,闻知李鸿章将荐之入枢府,极论不可,其扼要之语曰:“京朝门户已成,悍戾不改,洞坐磨蝎,最好招谤,必受此辈之害。”门户既成,不易除去,相争迄于清亡。

方咸丰、同治之为君也,太平天国、捻、苗、回乱扰于国中,满人无力削平,乃以汉人之力定之,汉人政治上之地位,遂异于前。其平乱也,非朝廷授以训练之精兵,予以大宗之饷糈,乃其自行招募勇丁,练之成军,统之作战,就地筹饷,而朝廷予以名目,许其保举出力之员而已。其部将忠于主将,主将操其赏罚予夺之奏权,其保举参奏者,朝廷类多批准,将士实与朝廷无关。乱平,统兵大帅立有大功,其位益尊,其名益显。专制君主视其统治之领土,为其私人财产,凡保卫其地位者,认为有功,赏以爵禄,所谓同享富贵也。其激励大臣常曰“重受国恩”,而期其致死图报,皇帝既以报酬分赃之原则治理其国,大臣亦以共享富贵为思想,其才能知识,不足以有建设,政治故无进步。尤有进者,立功之大臣,多官于外省,曾国藩、李鸿章、岑毓英等几莫不然,督抚之权转重。先是,提督官为一品,地位虽低于督抚,固得专折奏事,至是竟为督抚属员,则其明显之例。督抚中尤以曾国藩之望为高,恭亲王初为议政王大臣,对于国内要政,常垂问其意见。积久成为风习,凡遇外交上之大事,或国内之建设事业,莫不本于广思集益之口头禅,交令疆臣复奏,疆臣因得表示意见,左右朝廷政策之决定。一八八五年,左宗棠奏请统一事权,创设海军衙门曰:“臣曾督海疆,重参枢密,窃见内外政事,每因事权不一,办理则行棘手。盖内臣之权,重在承旨会议,事无大小,多借疆臣所请,以为设施。外臣之权,各有疆界,虽南北洋大臣于隔省之事,究难越俎。”其言有为而发,关于朝廷之软弱,固信而有征。同时,部议关于一省或数省之财政,非征求其意见,或旨交其酌议,尝或难于实现。尤有进者,乱前,各省款项,除赈饥外,非先奏请,不敢动用;乱后,疆吏于款用后,一报即可了事。故时有外重内轻之说。观察中国之外人,鉴于曾国藩不办扬州教案,岑毓英嗾杀马嘉理案(其事详于下篇),外货征收厘金之争执,以为朝廷虽有诏令,而督抚或借词推诿,或不予执行,其地位无异于半独立之王。光绪中叶,枢臣谋削督抚之权,但不能于大处着手,不过吹毛求疵,而以文墨旧例绳之而已。吾人今考疆吏权重之原因有二,其一为平定乱后之自然趋势,且当女主听政之时,已如上述。其一则我国千年以来,政府与多数人民之关系,除纳税而外,别无可言。同时,领土广大,交通不便,朝廷监督不易,其所望于地方官者,维持治安,征收钱粮,审判讼狱而已。余多听其处置,行之既久,遂成中央政府之集权专制,徒有虚名之现状。虽然,此就一方面而言,事实上督抚委任罢免之权,操于中央政府,无论地之远近,何时,何人,皇帝皆可下诏将其免职,甚至拿问办罪,鲜闻拒命者也。要之,朝廷对于督抚多宽待之,其与外人发生之争执,非不得已,固不问也。

二十余年之内乱,影响于政治者,略如上述。其战争之长久,区域之广大,虽曰由于双方各以死力应付,而武人以屠杀为功,利战事之久,取得高官,以享富贵之心理,亦有以促成之也。官军每于大捷之后,皇帝许其择优保举,主帅莫不多所保奏。时方军事紧急,官爵足以激励士气,部议难于将其驳斥,其被驳者,主帅为之再请,更有掩败为胜冒夺军功者。曾国藩删去李秀成供词,则称其夸张己功,而与奏疏不符。李鸿章之淮军初抵上海,外兵攻陷城邑,为之防守。其致友人书曾明言之,而其奏议,则浮夸军功,保举将士。此实不独曾李二人为然,其他立功者,莫不如此。一八六七年,左宗棠奏曰:“军兴以来,各省军营所保武职,无虑十数万员。”明年,曾国藩奏曰:“统计各省军营保至武职三品以上者,不下数万人。”其与友人书曰:“国藩与左李辈动则募勇数万,保荐提镇以千百数计。”二人之言,一指所保武官,一就高级军官而言,人数可谓众多。左宗棠西征,保荐之人员尚未计入。其西征也,奏称地苦,非多保举,无以慰劝将士,故其保举尤滥。凡此十余万人之在营中,虽无如许位置安插,尚可保有固有官职,一旦出营,多为有阶无缺之员。后军事大定,解散回乡,乃深处于困难之中。沈葆桢奏请安置此项人员,自提镇至都守均照实缺之例,给予俸银,无如政府收入不敷支出,更无余力担负,作为罢论。曾国藩奏请借补小缺,亦非办法。大多数武员唯有回归家乡,平素得官取财甚易,及资用尽,欲出则今昔之情形迥异,乃如曾国藩所言,“跃然有隼思秋之意”,投入哥老会中为乱,其人现姑不论。

武员中之有奥援者,则有差委,其得意者,一如左宗棠查复李瀚章参案之奏语。李瀚章为李鸿章之兄,官至湖广总督,为人参奏。一八八一年,左宗棠奉旨查复,奏言关于任用私人,非亲即友曰:“窃唯李瀚章一门,遭圣时以功名显,……勋伐既高,依附者众。当时随从立功,身致富贵者,又各有其亲友,辗转依附,实繁有徒,久之倚势妄为。官司碍难处置。”其言深切时病,而又平允。湘军亦莫不然,左宗棠、曾国荃相继为两江总督,一八九〇年,曾国荃死。李鸿章致书新任总督论及其地情状曰:“文襄(左宗棠)、忠襄(曾国荃)两政十载,湘楚旧部视如家乡,而随忠襄者尤多且久,昔之相从尽力,今则失职无归,责望旧恩,原有不能尽绳以法者。然近年屡有造谋巨案者,不免用钺,而徒党实不可爬梳。每值岁暮,言烦兴,转调江阴防军,以为金陵翊卫。”乡里之谊,对于吏治不良之影响,竟至于此。其次则为候补人员,候补官多武员及捐途出身者。武员之多,已如上述,而战争期内,需款孔亟,政府以官为饵,奖人纳捐,仕途益杂而难。浙江巡抚王凯泰奏曰:“自捐章折减以来,持银百余两,而为佐杂矣,持银千余两而为正印(知县)矣。即道府例银巨万以上,今亦折算至三四千两矣。”时当大乱之后,财力艰难,捐输已久,不足号召,一八六九年而后,一年收入不过一百五十万两,而于政治上竟有重大不良之影响,朝廷固不之问。其年江苏巡抚丁日昌奏曰:“军兴以来,捐例遍开,而又减价以招之。军功本易,而又积年以增之。其不能不冗者势也。……见在捐班军功二途,纷至沓来,处处有人满之患,尤不可不豫筹变通,以防冗滞。即如江苏一省,外补道缺不过二三,府州同知通判缺由外补者,亦止数十,而候补道六七十人,州县同知通判一千余人。夫以千余人补此数十员之缺,固已遥遥无期,即循资按格而求署,事亦非十数年不能得一年。其捷足先登者,非善于钻营,即有所系援者也。”此种现象,不独江苏为然。一八八〇年,李鸿章奏曰:“窃据藩司任道镕、臬司丁寿昌详称军兴以来,保举捐纳各官,指分来直者络绎不绝,缺少员多,久形拥挤。……迄今到省人员愈众,计候补道府已有四十余员,知州知府二百数十员,河工地方同知通判九十余员,佐贰佐杂八百余员,序补无期,差委更少,消磨岁月,苦累不堪。”候补官员之多,痛苦窘迫之状,无待笔述。其得差委者,自多视为营业,而谋获得花利,且为将来一家衣食之费焉,欲其清廉,殆不可得,清末吏治之坏,可以想见。

捐输武功造成缺少官多之现象,而正途出身者,任用亦大因而困难。朝廷之设官,原非尽为治民,亦有市恩,及收聚英才免为叛乱之思想。士子自童生考至秀才、举人、进士,往往不易,但以按期会试,加以恩科,各有录取,人数颇多。其幸入词垣者,于散馆之后,考试高等,则授编修检讨,次则用为部属,次则铨选知县。编检仕途冗滞,司员缺少人多,曾国藩于乱前奏曰:“顷岁以来,六部人数日多,或二十年不得补缺,或终身不得主稿,翰林院亦三倍于前,往往十年不得一差,不迁一秩,固已英才摧挫矣。而堂官又多在内廷,终身不获一见,”其时捐输武功之仕途尚未大开,而积弊已至此,及乱平定,益为困难,翰林院之编检曾多至三百余员,各部之候补司官,多者数百,少者百数十员,补用知县,更属遥遥无期。信如御史彭世昌之痛言曰:“壮年通籍,则白首为郎,暮齿分曹,则半途求去,人才抑塞,欲进无由!”其困难固由于仕途之滥杂,而时国内之官署,视今为少,政府之事业有限,京官共约一千四百,外官亦用人无多,且旗人进身,视汉人为易也。其得大用者,究为少数幸运分子。其官于京师也,正俸恩俸不足以供一家之生活费用,时尚不全发给,故李鸿章常以“穷”字讥之。张之洞久官于京,知其清贫,一八八三年,闻知户部议定津贴,两次奏请从优定议。户部议定按照品级,每年津贴三百,二百四十,一百六十,或一百两,京官便之。后三年,户部奏停津贴,发给全俸,张氏奏请照发,而上谕不准。京官生计之穷困,朝廷固不之问,更无从辨别才与不才,而能进贤黜不肖也。

内乱之初,业已证明旗兵、绿营之不能战,湘淮二军平定乱后,军制之弱点,营中之积弊,将校之养成,兵士之训练,军器之粗劣,当有根本之改革,即以能战之湘军而论。训练之期,颇为短促,二三月后,即称劲旅。迨其作战时久,其初入营者,多归家乡,乃临时招募,渐而习染绿营习气,其一部分于南京陷落后,解散归农,其存在者,于剿捻时,曾国藩称其暮气太重,不可再用。淮军以常胜军之故,军械精利,称于全国。捻军平定,大部分幸尚保留。左宗棠曾称其冗杂骄佚,虽或言之太甚,而其染有恶习,殆为事实。其驻防直隶之兵,逃亡为乱,朝廷得奏参之疏,遣官查复。李氏知之,设法弥补了事,其与人书,谓其几败淮军,其纪律之败坏至是,后买军火于外国,挑选将士留学德国,要无重大之效果。淮军之徒有虚名也久矣。其时国内军队,仍以绿营兵、旗兵为多。其解散劲旅者,多以饷糈较厚,而负担太重也。清代待遇旗兵颇优,而营制则马兵月饷二两,马干一两,战兵月饷一两五钱,守兵一两,米皆三斗,而各路勇饷,每人每月多为四两有奇。营兵之饷既少,尚有不能全行发给者。左宗棠为闽浙总督,二省额兵十万,筹饷困难,上奏发饷情状曰:“有给银欠米者,有半银半票者,每月仅获半饷。米价贵者一斗七八百,中价五百,布一尺宽者六七十,窄者三四十文。每月所食,不足供一人十日食,”乃听其营生。此种兵士毫无战斗能力,左氏之言曰:“将领唯习趋跄应对,办名册,听差使,大小操时,则列阵行走,既毕,散归。”一八七一年,曾国藩曰:“兵丁或小贸营生,或手艺糊口,应名充数,出征则漫无斗志,毫不足恃,此天下绿营之通弊。”其后左宗棠查复李瀚章参案,中云:“原奏湖北防军,每营虽称五百名,实仅三百名,口粮悉为营官侵蚀,火长夫银悉归统领侵蚀,所冒领之军器军装,变卖分肥。臣按言者所陈各情节,实各省通弊,臣就所历闽浙陕甘等处言之,无不如此。”二人之言,均为实录。左氏主张裁减额兵,增加饷粮,以谋有所改革也,奈朝廷囿于成例何!丁日昌奏请改试枪炮,格于部议不行。全国营兵额数六十余万人,何堪一战!曾国藩之练兵于直隶,亦不足言。郭嵩焘深悉军情,及出使英国,书告李鸿章曰:“愚见所及,各省营制,万无可整顿之理。”呜呼!其言抑何可悲!

财政困难,政府亦无救济之方法。其困难之症结,则在全国财政不能统一集中,地方政府按照旧例交解额定之款于户部,或指定之官署,余款作为本省经费。其昔设立之税所,而今以环境之迥异,无所收入者,则须认赔。直隶有多伦木税,久无收入,每年认赔,李鸿章后始请旨撤废。其收入旺者,亦按例照交,乃以多报少,其性质则为包税,政府之收入常少。于是现象之下,政府未尝编制预算,皇室之经费,军队之协饷,新事业之费用,不足之时,则指令各省摊派。其时中央政政府之税收,以田赋、盐税、捐输海关为大宗。田赋盐税原为旧有之税收,增收不易,捐输亦有限制,而海关则日占重要地位。厘金为地方政府之主要收入,初为战时之新税,原议军事大定即行废除,乃以征收日久,督抚便之,同时,支出浩繁,裁去之后,别无办法,遂照旧征收,未尝顾及病商害民。估计全国之收入约七千万两,较之先时,实有增加。支出则以军费、政费及皇室费用为大宗。湘军初赖两湖、江西协饷以东下,南京陷落后境内无事之诸省,奉旨协助剿捻之军饷。四川、湖南协助云南、贵州军饷及捻苗回乱平定,左宗棠西征,以全国之财力,供养其兵,不足之数,借自外商,据其奏报,自一八六六至一八八〇年,共收银一万二百二十三万。及国内平定,穷瘠区域之驻兵,则赖富庶之省协,款如新疆一地,年需三百万两。其在直隶、江苏等省,设立机械局,制造军火,福建创立船厂,所在需款。及台湾交涉事起,朝议自一八七五年,各省摊定海防费四百万两,初则尚有报解,后则不足十分之二,购买军舰,殊为困难。中法战后,始认真办理,及北洋舰队成立,饷糈骤增,更以海防费,建筑颐和园,部议不再购买新舰。关于皇室经费,除经常费外,尚有陵工大婚等费,兹举一二明例,以便有所证明。陕西于回乱起后,人民死亡过半,耕种田地不及十二,平日田赋每年征额一百三十余万,至是,收入仅及其半,而拨甘肃协饷四十余万,再支本省军费政费,何能足用?而皇帝谕旨,责派陵工费十五万两,急于星火。巡抚刘蓉哀求苦告,不得,乃百计筹款,分期缴交。一八七一年,同治年长,将即大婚,江宁苏州织造局织办彩绸,督抚拨银三十万两,明年,奉旨织办四单所开之衣料,约值二百万两。总督无力拨款,始停办两单。平时传办之件,七、八、九万两。一八八〇年,总管太监李双喜竟传办衣料二万三千五十五件,需银九十七万两,左宗棠时为两江总督,奏请核减皇室之奢侈生活,于此可见一斑,光绪大婚。竟用五百万两。

中兴期内之政治,依然使人失望,中兴名臣,对于政治之感想,则又何如?固吾人所当知者也。当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均负时望。曾左对外之知识幼稚,无比较中西政治优劣之观念,左氏喜好功名,统军西征,于其经历之地,对于军队,曾有深切之痛言。其于入关之先,书告其子各地之情状,兹节引其一二家书中语,以见其观察:一八六五年,统军入闽,致书其子曰:“自入闽以来,所见所闻,无非八九年前各省泄沓颓败气象,纵此时无巨股阑入,亦必趋于危亡。盖人心日弛,人才日敝,浸浸乎纲隳纽散之虞,非一时所能整顿也。”后统兵北上,奉旨剿捻,一八六八年,与子书曰:“督抚多用庸才,乱何由定?此行不但欲清河北贼,亦欲于军事之暇,请陛见一详陈之,然非战胜,则言不足重也。”曾国藩精于理学,久官京师,晚年忧谗畏讥,其于朝政,明若观火,其与友人郭嵩焘书曰:“尊论自宋以来,多以言乱天下,南渡至今,言路持兵事之短长,乃较之王氏(王夫之)之说,尤为深美。仆更参一解云,性理之说愈推愈密,苛责君子愈无容身之地,纵容小人愈得宽然无忌,如虎飞而鲸漏。谈性理者熟视而莫敢谁何,独于一二朴讷君子攻击惨毒而已。”其言有为而发,不免言之过激,一八七〇年,以天津教案上奏曰:“自古以来,局外之议论,不谅局中之艰难,一唱百和,亦足以荧听而挠大计,卒之事势决裂,国家受无穷之累,而局外不与其祸,反得力持清议之名。臣每读书至此,不禁痛哭流涕。”其论古今,足称深切透达。

李鸿章熟悉外情,明了大事,自一八七〇年任命直隶总督,在职二十余年,国内大政往往预闻,深愿中国有所改革,而多不能成功,颇为失望,对于清议,尤痛心疾首,一八六五年,与郭嵩焘书曰:“都中群议无能谋及远大,但以内轻外重为患,鳃鳃然欲收将帅疆吏之权,又仅挑剔细故,专采谬悠无根之浮言。”及伊犁交涉失败,朝议激昂,李鸿章斥为“群吠力争”。其与友人书曰:“左帅主将倡率一班书生腐官,大言高论,不顾国家之安危,即其西路调度,不过尔尔,把握何在?”又曰:“清议之祸,与明季同出一辙,果孰为之耶?”其时刘铭传家居,奉旨入京,与李氏对俄见解相左,致书告之,李氏斥其“窃穷京官烂名士口头禅,而故相戏弄耶?”李氏识见高于朝廷大臣,不觉言之激烈,及事渐定,李氏之深切观察,散见于与友人书中曰:“中朝向来积习,过事若无事,然有事则又仓皇失措也。”其于国内之现象曰:“循行故事之冗员,营私骫法之武弁,憨不畏死之奸民,盖遍天下皆是矣。”又于防日本时奏曰:“环顾当世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于成法,牵于众议,虽欲振奋而末由。……居今日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其主张则为开矿产,设电报,筑铁路,创洋学格致书馆。一八七四年,入京上奏,未有效力,然终未改其志。其论轮船,致曾国藩书曰:“有贝之才,不独远逊西洋,抑实不如日本。日本盖自有其君主持,而臣民一心并力,则财与才日生而不穷,中土则一二外臣持之,朝论夕迁,早做晚辍,固不敢谅其终极也。”一八八〇年,报名士王闿运书曰:“天下事无一不误于互相牵掣,遂致一事办不成,良用喟叹。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盖守旧不变,日以削弱,和一国又增一敌矣。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而知其故耶!”郭嵩焘出使英国,留心外事,对于本国变法之希望,怀抱悲观,书告李鸿章。李氏推论其故,报之曰:“人才风气之固结不解,积重难返,鄙论由于崇尚时文小楷误之。世重科目时文小楷,即其根本。来示万事皆无其本,即倾国考求西法,亦无裨益,洵破的之论。……果真倾国考求,未必遂无转机,但考求者,仅执事与雨生、鸿章三数人,庸有济乎?”雨生为丁日昌,曾请改试枪炮,朝议不许,及任福建巡抚,奉旨准于台湾试造铁路电线,明了中外大事之长官也。李鸿章之主见如是,对于顽固守旧者,则深斥之,一八七六年,有以其谈洋务致谤相告者,复书曰:“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人人怕谈厌谈,事至,非张皇即鲁莽,鲜不误国。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中国日弱,外人日骄,此岂一人一事之咎。过此以往,能自强者尽可自立,若不强则事不可知。”其言可谓痛切之至。后二年,政府创办寄信局,有以日后内地消息,洋人得信最先告之者,复称此等迂论,最易动听。李鸿章之计划,多未实现。一八八四年,恭亲王弈免职,李氏以为慈禧与醇亲王奕譞锐意图治,力变从前虚饰之习,不幸亦少成功也。

郭嵩焘之地位,不及三人,而其学识颇高,自通籍后,入翰林院,会以英法联军之役,佐僧格林沁办理文报,及战不胜,主张议和,其论洋务切中时要,屡言屡中,自言以理论之,其见解远出时人之上。其自言曰:“嵩焘论洋务,数犯天下之不韪,侃侃言之,一无顾忌,非独自信,能通知洋情而已。其自南宋以前,上推至北宋,又上推至汉唐,又上推至三代,源流本末,利病得失,皆颇窥见一二,下视明以来议论,不顾国势之强弱,不论事理之顺逆,袭取南宋诸君子之唾余,侈口言战,自诩忠愤,若蚊蚋之纷扰于吾前,不足一与校论。”其言发于中法安南战时,郭氏时方家居,感慨国事,上疏论不可战,而于刊行之奏议,附识此言。郭氏曾授侍郎,在总理衙门行走,欲上采用西法之节略,而慑于都中虚骄之议论,嚣张之意气。后云南马嘉理案起,郭氏请将岑毓英议处,堂官与公使交际,备受清议之指斥,奉旨赴英,或诮其去父母之邦,或责其不修高洁之行,蒙耻受辱,周旋洋人,甚者欲毁其家室,出国不及二月,再受言官之奏劾,其与李鸿章书,仍欲中国变法自强,并劝李氏将其派出留学之学生,改习矿学工程。其论士大夫之痼弊,由于不知事理,囿于南宋后之议论,而中国乃以欺谩受祸。又曰:“今时士大夫知洋务者绝少,纷云无据之言,徒足眩惑听闻,以资外人非笑,于事毫无裨益。”曾偶举天津教案为例(其事详后),其言曰:“其(曾国藩)办理教案,则亦天理人情之至矣,而津人毁之,湖南尤与毁之,询以津案始末,无能知者。道之不明。而意气之激,以不得其平,则亦何词不可逞?何罪不可诬哉?”士大夫之心理,诚如时人所谓“闻西洋好则大怒,一闻诟诃则喜,谓夷狄应尔”也。初郭氏于一八六三年,授广东巡抚,奏议须总督会衔,其刊行之奏议,中有注明铺张战功,或托词讳盗,或虚构讼狱,明知其非事实,而势无可奈何,徒付慨叹。其办理捐输也,以为曩者强迫贫苦之农夫担负,至为不公,乃向富商劝募,竟遭言官弹劾,及将去职,奏曰:“大臣秉公举劾,昭示功过,原意为朝廷耳目,若以一二人之私,今日劾一督抚,明日保一督抚,直视地方大吏,唯所爱憎废置者,不独是非颠倒,于朝廷体制,似亦微有关系。”其言虽有为而发,而固深切时病。郭氏亦有言责,不肯滥用,其书告友人曰:“东抚动以小故连章举劾,王壬秋(王闿运)因咎我曰,‘朝廷望君为鹰鹯,而君海上,不劾一人,所以败也。’予曰:‘此乃所以为筠仙(嵩焘字)也。’”总之,郭嵩焘之为人,足称虚心求知,实事求是,清末诚不多得之英士也。

四人之见解不同,观察各异,而皆失望于政府,其共同之点,则患言官之诋毁。古代谏无专职,大臣均可诤谏,汉沿秦制,虽设谏议大夫等官,而朝臣亦得进言。后世言官之起,据王夫之言,梁武帝始设专官,唐代因之,尚为宰相属员。至宋,君权视前扩张,仁宗任用谏官,不受宰相之荐举,由是谏官独立。南宋士大夫倡言复仇,诋毁宰相,其势益张。明太祖统一中国,扩张君权,奴隶臣下,而故重视谏官,许其监议一切,以为天子耳目,清代沿用其制。要之,谏官威权之成立,多由于专制帝王监防臣下之心理,谏官之称职者,虽有不顾生死犯颜直谏之士,而固偏重于参劾大臣。我国先贤之政治哲学,有德有才能者,当居高位,帝王固为例外,而大臣当为人民表率。实际上官吏不少卑鄙龌龊之分子,而人民理想上心理上均以先贤之言论为归依,更自宋儒理学发达之后,对于正人君子,而益求全责备。士大夫之自好者,不愿人道其非,心襟乃渐狭隘。其听之者,类多不加审察,贸然信之。于斯情状之中,御史乃居于重要地位,大臣莫不以其参劾为患,曾国藩忧谗畏讥,李鸿章痛恶言官,郭嵩焘言其妄发议论,左宗棠任闽浙总督,亦以诽语为言,川督丁宝桢奏称得罪言官,自请罢免,更举一二例,以便有所证明。陕西巡抚刘蓉驱逐编修蔡寿祺入京,蔡氏以编修之故,奏参刘蓉行贿夤缘,朝命查复,复称不实。刘蓉上奏乞恩放归,措辞激昂,御史陈廷经参其放言高论,妄自尊大,请旨严行治罪,以为大臣轻量朝廷者戒,刘蓉遂得处分。郭嵩焘出使英国,著《行海日记》,记其途中见闻,且言和亲外国,以破关于外国之谬说,寄至总署。总署将其印行,以资流传,忽为朝臣诋毁,御史参奏,总署惧而毁板。凡此参劾,对于国家唯有不良之影响耳,无怪曾李二氏恶之也。大臣为其地位之计,进不得,退亦不得,备员充位,维持原状,最为得策。盖有所作为者,进行其计划,无论如何,终不免有困难与反对,必有相当职权,而以毅力持之,始克有济。太后于其大臣多非深有信心,吾人责其有为,其可得乎?清议盛于中兴时期者,太后听政,欲得虚心受谏之名,遇有灾异星变,即有广求直言之诏。士气自文人立有武功,意气嚣张,言者类多无罪,而有主持清议之名,且易于进用也。

平定内乱之统帅,初皆文人,曾国藩由进士仕至侍郎,李鸿章考取进士,供职于翰林院,左宗棠出身举人。各立大功,声闻全国,普通文人羡佩其事业,心目中固曰,彼能是,而予何不能耶。奈环境不同,不得时机,建立事功,以垂名于万世。其人自视太高,立功太易,不知文人之立事功者,不过千万人中之一二,何能以之例推天下之士,其不自知者,好作大言,攻击他人。其言类多不负责任之高调,未曾亲历其境,不知当局者所处之地位,感受之困难,解决方法决定之经过,所根据之材料,常非确实之报告,以之立论,则远去事实。尤有进者,人才深赖家庭教育社会之养成,难于脱去由环境而生之弱点,一旦排斥去之,其代之者,果能胜任耶?吾人应有之态度,则当平心静气,审查事实,辨其利害,以求有所补救。所可痛心者,士大夫猎取高名,徒以意气用事,逞其私见,而反有害于国也。每于外交严重之时,不问国中军队之战斗力,不明强敌之海陆军,主持战议,乃多造成大祸。光绪嗣位而后,在朝之以直言见称者,有宝廷、张佩纶、张之洞等。宝廷身为满人,善于诗文,好讦人短,以直言升至侍郎,一八八二年,朝廷命其典试福建,船行,美爱江山船户之二女,情不自禁,买之为妾。其荒淫渔色,有玷官声,知其将为言路所劾,自行奏参。太后下旨交部严议,遂终身废退,世传其诗曰:“微臣好色成天性,只爱风流不爱官”,乃以风流名士自居。张佩纶尤好言事,疏劾大臣,说者言其曾借之以求赂焉。中法衅起,张佩纶奉命充福建军务会办,兼船政大臣,法舰攻击泊于马尾之军船。时传张佩纶闻炮先逃,天雨,跣而前奔,乡人知为会办,拒而不纳。张氏无奈,匿于寺中,总督不知其在何所,会上谕递至,须由其拆封,乃悬赏求之,始得。传说不免附会,而朝臣据以入奏,其狼狈不堪,甚于其所奏劾之大臣。张之洞于伊犁交涉,发言盈庭,而实牵强附会,其所陈之调度,近于儿戏。其人首鼠两端,保全禄位,殆为小人之尤,主持清议之领袖,竟至于此。初侍讲王先谦奏防言路流弊,太后嘉纳,谕称嗣后不得以雷同附和之词,相率渎陈。无如积习难返,郭嵩焘于中法战时,奏曰:

凡为大臣皆积劳成疾,身负重寄,平日志行才略,朝廷考求有素,深浅得失无不周知,自非权奸能上蔽朝廷耳目,必待言官发其罪状,取快一时,即不当以薄物细故,指发隐微之过,以致上伤国体,下寒任事者之心。……若视其大臣日在猜嫌之中,而使疏远小臣,揭发其阴私,指摘其小过,以矜激直。庙堂之上,荆棘丛生,大臣救过不遑,互相交结,各顾其私,为害反甚。……三四年来,言官毛举细故,见事生风,大率因睚眦之小怨,用影响疑似之传闻,胪列入告。朝廷遣使四出,驿站之骚扰,州县之供给,已不胜其惫,而又内顾言官之意旨,以定爰书。……其甚者疆吏之贤否,藩臬之迁擢,皆取决言官一疏,断行不疑,太阿倒持,尤乖政体。……国君进贤,如不得已,若因一言之有当圣心,遽资倚任,加之显擢,群怀希幸,相率效尤,倚托攘斥夷狄之美名,人挟一疏,急求荣进。迨至事件已属,变故骤兴,迁就仓皇,周章失措,流俗无知,摘其章疏告示,传以为笑,……不顾事机之顺逆,不计饷源之盈绌,则亦虚骄之议论,积成习尚,贻累天下国家之尤者也。……臣因目前洋务急需料理收束,因推论洋务之原始,实由廷臣议论繁多,眩惑圣聪,以为有可倚信,而其实陈奏之辞多,而办事之心少,主战之文胜,而用兵之术疏。万口纷嚣,昌言于公延,携眷远徙,仓皇于私室,外间一切情形,从无有敢上达者,风会所趋,莫知为非。

郭嵩焘时方家居,奏文由李鸿章、左宗棠代进,其言毫无忌讳,多为事实。士大夫言行不一,大言欺人,由来已久,朝廷又奖成之。言者徒博虚名,反为国害,虚骄之习气,苟不矫正,建设之事业,殆难进行,郭氏之言,岂仅为时人语哉。

其他政治上之堪注意者,则土地之利用与移民也。清代土地可分为三:(一)设置县州直接委官治理之区域,凡十八省,或称直省,或称行省。十八省地,清初尚未完全治理,西南历久战争,苗疆始得改土归流,其地设县之后,治理曾赖苗酋之助,仍与开化之地不同,其中广大区域,尚有未曾设官治理者。一八七六年,广西田州之附近苗乱,巡抚平之,奏将其地改土归流,置县曰恩隆,四川松藩亦改土归流,均其明例。各省沿海岛屿,舟山群岛初则尚未列入版图,康熙征取台湾,朝臣有主张放弃者,以防海盗之故,乃设官治领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凡此广大区域,政府未曾经营,其他较小岛屿,更不足论。沿海之良港,多为荒村,渔船出入之所。一八六六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曰:“台湾设郡,调兵更少,三年一换,额兵一万四千,存者不及三分之一。水师向有船九十六号,今无一存。”其地旧例禁止内地民人偷渡,台民私人番地者治罪,其前往者多为奸民,故有十年一大反,五年一小反之说。及日本侵台之后,沈葆桢奏请废去前禁,以广招徕,朝廷许之,汉人始得自由入台。台湾地广人稀,物产繁多,生活较易,汉人之渡台者日多。政府鉴于日本强据琉球,遂移巡抚驻守,多设府县治之。其正北方,直隶、山西等省毗连内蒙古,蒙人不善利用其地,汉人迫于生计,为之耕种。试以直隶证之,初独石口、马厂地为蒙古一等公德鉴所有,德鉴报效朝廷,张家口、多伦诺尔一带荒地,亦渐开垦,同治因之,诏添学额。据李鸿章奏疏,一八八二年,丈量始清,直接属于直隶。(二)属地,其官制异于直省,土地多禁汉人徙居,如满洲、外内蒙古、康藏、青海、新疆。满洲为清室发祥之地,平时汉人不得往居,地广人稀,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以东之地,乃蚕食于俄,而俄经营不已,有并吞全部之心。及日俄战后,光绪诏改满洲为三行省,置三省总督,分设巡抚,其下属官若司道府县一如直省,汉人移居者遂多。内蒙古与直省连接,汉人冒险开垦其地,购得所有权于蒙人,清末弛废禁令,蒙人乃多北徙,今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先固蒙人游牧之区也,移民实始于此时。后宣统嗣位,方将极力经营外蒙古,许汉蒙通婚,奖进汉人赴蒙,定汉文为公文,许蒙人学习,不幸失败(其事见后)。康藏、青海均为藏人旧居,信奉喇嘛教,青海大部分为不毛之区,清初取之,未有建设。西康土司数多,各管一区,清末数有变乱,用兵平之,设置府县,招徕汉人,将改为省,对于西藏,朝廷亦谋行使宗权(其事详后)。新疆距离直省太远,路过沙漠,交通不便,居民多属于突厥族,清廷治理不善,造成叛乱。左宗棠平之,以为地实陕、甘、山西各边及京师屏蔽,关系綦重,一八八二年,奏请筹款改省,朝廷许而从之。新疆遂为行省,官制一同内地。设省之后,汉人之徙居于其地者仍少,山西商人间或前往。予亲闻诸考古学家斯坦因(Aurel Stein),汉人言语以湖南方言为最通用。其原因则湘人以左宗棠西征之故,官于其地者多,迄今尚有势力也。三曰属国,其与中国之关系,分言于后。

综观清末,盖为汉族移民重要时期之一。汉人初以生计窘迫,多冒险而往,既无保护,又无组织,政府后始准其前往,而今内蒙古、满洲等,皆汉人居住之区域,诚吾国史上大事之一也。其在广东、福建之过剩人口,则向海外营生(其事见后)。其在国内之移民史上,尚有不可轻忽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之一部分土地,于大杀、疾疫、饥荒之后,人口锐减,河南过剩之民乘机移居于江浙二省,迄今尚有土客之分,发生问题,湘人有开垦于安徽等省者。人口增加,为吾国之一重要问题,历史上之扰乱大杀,多由于此。古代解决之主要方法,一曰战争,疾疫,饥荒。二曰溺死婴儿。三曰移民。第一方法略见于上,不必赘言于此。第二方法,颇为重要,惜无统计与详细之记载(事实亦不易得)。兹引古书中一二例,以便有所证明。《后汉书·贾彪传》记彪为新息令,严禁弃去婴儿,三年中,男女活者千余人。《晋书·王濬传》记其为巴郡太守,人民苦役,生男多不养。濬严禁宽徭,活者数千人。汉时县邑不足万家,三国时户口大减,而生产率之高至此,不无可疑之点,但时溺婴之风盛行,固无疑问。清帝迭诏禁止溺婴,民间设立育婴堂,而人民溺死婴儿,或以不善待遇而夭死者,据吾人见闻,不可胜计。第三方法,较为妥善。吾国史上,例不胜举。帝王或为救济贫民,或为政治目的,曾命官吏移民。民间每至荒年,饥民有相聚逃至他乡求食者,但其终不能解决人口之问题,理极易见。人口繁密之区域,其一部分受经济之压迫,移居于地广人稀之新地。旧地居民生活为之较易,所生之子女存者较多,新地之住民亦然,遂于短促期内,昔日人口之密度,将见于二地矣。近代之欧洲史,尤足以证明。总之,战争、大杀为人类悲惨之事。疾疫、饥荒一由于人,一成于天,其限制人口,于古代尤甚,然其普遍于国内之时,则不常见。溺婴非父母之心,非贫穷之家,殆不肯为,移民又非办法。人口增加,生计困难,不逞之徒,唯有起而作乱,大杀而已。此一治一乱,循环往复,所以见于中国也。

吾国人口于内乱大杀之后,人口过剩之诸省,得移居于他乡,问题似乎得暂解决。实际上仍极严重,数千年之道德观念,无后为不孝之子,为父母者,莫不愿早生子见孙,婚嫁之年龄常早。今日内地中等社会,尚多于十七岁以下成亲。民间记岁之方法,异于今日法律之规定,生时即为一岁,明年元旦又为一岁,十七岁者,按今计算,则为十五六岁。据人口专家汤姆生(Warren S.Thompson)于金大演说,称十七岁结婚之妇女,生产之子女,约倍于二十七岁之始结婚者。其言本于统计,吾国何能独异?无怪人口增加之速。一八九四年,孙文上书于李鸿章,中云:“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为患矣。其势岌岌,不可终日,上则仕途壅塞,下则游手而聚,嗷嗷之众,何以安此!明之闯贼,近之发匪,皆乘饥馑之余,因人满之势,遂至溃裂四出,为毒天下。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完善之地,已形觅食之艰,凶祲之区,难免流离之祸,是丰年不免于冻馁,而荒岁必至于死亡,由斯而往,其势必至日甚一日。”孙文之言,本于其在广东观察之结果,警切之至。其时民无储藏,一遇荒年,即无衣食。李鸿章自一八七〇年,就直隶总督,一八九五年始去。期内虽曾告假回籍,然不久即回,遇灾奏告皇帝。作者统计其奏疏,灾情有二:一曰水灾,二曰旱灾。水灾凡十四次,旱灾四次,除一八八〇年而外,其年直隶西南旱灾,东北水灾,每次代表一年。二十五年之内,灾共十七,平均每一年半有灾一次。其中水灾较多者,由于永定河为害也。永定河之在直隶,时人比之黄河。人民深受其害,政府縻款甚巨,而竟几无宁岁。直督奏报灾情,请留漕,拨金,捐款,买米,施赈,平籴,免赋,朝廷往往准许,贫民赖其救济。此就一省而言,山西、河南之灾,甚于直隶,贫民之生活痛苦可想。

公使驻京,自《北京条约》成立,告一结束。其时水陆通商商埠,数约二十。轮船驶行长江,外人得入内地游历,教士得自由传教,国际上交涉事件日多。驻京外使代表其本国政府,办理交涉,国内原有之理藩院与礼部,专为管理或待遇藩属之君长、贡使,列强非其可比,公使于礼节上不必叩首,待遇之新原则,优越之权利,处置通商问题,解决教案,议定边境,均出其职权之外,而理藩院又非适当之机关,乃因环境之需要,一八六一年一月,创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或曰总署,或曰译署,设立衙门之用意,初为专办通商事务,乃演进为外务部。恭亲王奕䜣之奏请称,为临时性质,日后洋务转机,即可撤废。咸丰派奕䜣及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管理,颁给关防,挑取满汉司员各八人,仿照军机处办理,后因事繁,增用额外人员,奕䜣、桂良缔订条约,已见于前。文祥曾任粤海关监督,三人之中,推其明了国际大事。一八六二年,大臣奉旨在总理衙门行走者,增至七人,最多曾达十一人。其人多为六部堂官,或兼任军机大臣,对外之知识,极为肤浅,而又人数太多,责任不一,迥异于外交部。日本大使副岛种臣来聘,自京返津,问李鸿章曰:“总署大臣十人,何为?”一八七五年,云南马嘉理案起,英使威妥玛交涉,久无进步,怒而出京,告李鸿章曰:“我在京与总理衙门商量此事,延至多时,或今日答应一两件,明日又谓某件还要斟酌,或此件甫经说有眉目,又说某处不能商行,各位中堂大人如同哄骗小孩子一般,说来说去,无非空谈。”又曰:“自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到今,中国所办之事,越办越不是,就像一个小孩子,活到十五六岁,倒变成一岁了。……总署向来遇事总云,从容商办,究是一件不办,”因言抽厘不照条约。李鸿章云:“这是中国自主之权,你岂视中国不当作自主之国。”威妥玛曰:“丹国(丹麦)是一个极小国,我国还许他自主,何况中国?但中国自周朝以来,常说内修外攘。试问至今,内修若何?外攘能否?今不改变一切,恐终不能自主,非独我一人意见,各国官民皆如此说。……中国改变一切,要紧尤在用人,非先换总署几个人不可。”其言若一训辞,说明总署办事之情状,足称详尽,而于中国长官面前如此说法,可谓轻蔑之至。李鸿章将其晤谈节略,函报总署,亦无改革。总理衙门除办理交涉,咨令外交官外,兼管海关、同文馆、购置军舰等。

通商口岸增加,领事之数亦多,条约规定领事与道台地位相等。向例地方长官办理外交者,为两广总督,及广州丧失其外交上之地位,朝议初欲南方商埠之交涉,归两江总督办理。曾国藩不愿与闻夷务,先由江苏巡抚薛焕办理,至是,设通商大臣于上海,以薛焕充任。北方三口,设三口通商大臣,办理牛庄、天津、烟台之交涉事务,以候补京堂崇厚任之,其后南北地方交涉,由道台出面,归南北洋大臣办理,由两江、直隶总督兼任。领事之职位颇低,而朝廷设通商大臣,与之交涉,乃将其地位提高。其人又以领事裁判权之故,益居重要之地位,轻视道府,欲与督抚抗礼。左宗棠为闽浙总督,不礼来谒之领事,领事报于公使,公使向总署交涉。左宗棠复称其未开正门,发炮迎之,故有此事。督抚后请总署拟定待遇章程,免致争执。外国初设领事,以其事简,曾以商人或教士充之,或请他国领事代办,尤以商务不发达之国为多。总署大臣后以商人或教士之充领事者,易生弊端,与外国订约之时,加以限制。

外国设外交官于吾国,吾国侨民之在外国者,多于在华之外人,而清廷初则不派公使,或领事于外国,虽曰财政困难,人才难得,而吾国历史上实少其例。一八五八年,美使威廉与直督谭廷襄订约,向之建议,谭廷襄答称中国富庶,无求于侨民,不必保护之也,足可代表一班大吏之思想。李鸿章等后曾建议派遣公使、领事,朝廷初亦置之。于此现象之下,列强对华之外交,根据于公使之报告,吾国所持之理由,或不易传达于其政府,发生事件,概归驻京公使办理。公使易得操纵,多所压迫,而于吾国损失颇巨。一八七七年,政府始设驻英公使于伦敦,以郭嵩焘任之,更设使馆于他国。其时公使多兼办三四国之交涉,政府以其事简,且可节省经费。顽固大臣初颇轻视驻外公使,郭嵩焘书友告友人曰:“出使者,今人所薄视,自以不屑为者也。”李鸿章请赏驻德公使李凤苞花翎,部议驳斥,朝廷且言其出身卑贱以劾之,固其例也。后则风气渐开,群视出洋随员为捷径,设法营谋,曾国藩之孙曾广钧以翰林编修,谋为参赞,不幸失败,乃怨望李鸿章焉。

外交情状,以环境之需要,发生剧烈之变迁,对外或有觉悟,抑或稍异于前,实吾人所当知者也。总理衙门主办外交之大臣,知识浅陋,已如上述。一八六七年,皇帝密谕疆吏问其修约之意见,中云:“咸丰十年(一八六〇)换约,原因中国财力不足,不得不勉事羁縻,而各国阴谋诡计,百出尝试,尤属防不胜防。”其怀疑列强之心理,迄未改变,亲王大臣时以复仇为言。总署对于外使之要求,非万不得已,不肯让步,其已允许者,仍欲避免。贵州提督田兴恕闹教,拆毁教堂,杀伤多人,法国公使迭次抗议,交涉日趋严重。朝廷饬大员查复,奏上,称其贻误军事,乃将其发往新疆,迭促其行,而田兴恕托病推诿。朝廷不问,密谕称其“贻误军务,应重治罪,第既牵有外国之案,则又不得不曲予矜全,以维体制”。大臣之心理,往往类近诏旨。天津教案解决,醇亲王奕譞愤而称病,谓“在事诸臣,汲汲以曲徇夷心为务”,而竟戍贤员,杀义民。不负地方治安之官员,不守法律之暴民,反有贤义之称,此郭嵩焘所谓不知案之始末,而唯意气用事,马嘉理案起,无怪朝廷不将岑毓英议处,而清议诋毁郭嵩焘也。英、法、美、俄公使以战争之结果,驻于北京,而大臣仍信洋务转机,外使即可出京。一八六一年,总署奏请派员与布鲁斯使订约,许其享受丧失主权之权利,而于使馆设京,则坚决不肯让步,请其于十年后设立,最后减为五年。约成,普使随员入京,恭亲王欲废条约,以示惩儆,文祥欲将随员递解出京。英使布鲁斯劝说,称其将即出京,普使且不进京,始已。既而布鲁斯公使来华,商问驻京公使,能否入京?公使答称尚非其时,而普使贸然入京,恭亲王不礼焉,后知大势所趋,始许其请。兹再分言中兴名臣,对外之见解于下。

常胜军作战胜利,其主将戈登深望中国整顿武备,向总署建议,谓武官宜学炮法,总署置之,往谒曾国藩于安庆,陈说练兵。曾国藩卒然曰:“余见英官著红色军服,而君衣蓝色,若位不足以致此,吾人将为君设法焉。”戈登颇轻其言,告以水兵服红色军服,而此为工程师之衣,乃进言建筑兵工厂之计划。曾国藩忽而论其佩刀,戈登失望,以英语问其译员丁吉昌曰:“长官固如此乎?”丁吉昌曰:“此拒君之进言也。”曾氏后闻沈葆桢主张翰林学习洋务,讥其骇人听闻,其上奏朝廷,论及外国,曾袭亿万小民与彼为仇之说,其友郭嵩焘函告其不应袭取俗说。及天津教案起,曾国藩上奏挖眼无据等情,都门士大夫讥之,乃奏论清议之祸,而悔其失言。左宗棠初言洋炮无用,虽主持创设船厂于福建,而以轮船危险,严谕其子不得乘坐自津南下。其时轮船虽有失事,而固不如其言之甚,闻知英国绅士有禁烟之运动,则言其恐惧中国报复,及自西北回归,李鸿章述其语,而加以批评曰:“湘阴(左之故乡以之代用其名),提师入直,兴复不浅,然谓船政轮舶,足敌俄之铁甲快船,又称俄虽强,不若粤捻回之难剿,奚翅梦呓?”沈葆桢曾任船政大臣,及为两江总督,英人建筑铁路于吴淞、上海间,百计将其收回,理当自办,乃以吴绅耻其先有铁路,而又识见不广,偏愎不受谏阻,邀取时誉。遂将其拆送台湾,成为废物。李鸿章对之,深为失望,函告友人,斥其不知何心。长江水师主将彭玉麟,初纵其部下毁坏教堂,后言轮船无用于长江,而水师足资防御,曾奏朝廷曰:“洋务……有不必讲者,如洋枪陆队,临阵呆笨,知正而不可奇。我军矫捷轻快,实远胜于西人,今乃必从而效之,延聘外人教习,是欲去己之长,效彼之短。此臣之所不解者也。薄小轮船,以之攻击脆薄,而不可用,巡缉长江尤所不宜。”其所主张者,则水师舢板船也。轮船较之舢板,孰为薄小?其言诚不可解。一八六二年,总署以文祥之议,创设同文馆,招收学生,习学英语,俄而扩张,兼授法语、俄语,一八六七年,设馆教授算术、天文等课。大学士倭仁等以其奉夷人为师,力请罢之,其言曰:“变而从夷,正气为之不伸,邪气因而弥炽。”倭仁,蒙古人也,以理学见称,痛恨西学。朝廷欲开通风气,诏其在总理衙门行走,倭仁屡辞不得,家住称病。其年夏旱,太后诏求直言,知州杨廷熙奏请撤销同文馆以应天变,并诋大臣,时论谓由倭仁授意,太后诏其销假到任。倭仁无奈,乘马而往,说者言其故意坠马伤足,乃称伤重,竟不视事。名士许珏曾问于大学士阎敬铭曰:“今世正士,谁善外交?”阎氏叹曰:“焉有正士,而屑为此者!”

其他疆吏之见解,可于一八六六年之复奏见之。初总税务司赫德呈递《局外旁观论》于总署,其文一言内情,一论外情。其言内情,略称中国律例不能实行,兵丁欠饷,动称千百万两,“按名排点,实属老弱愚蠢,充数一成而已”。将校自尽请恤,浮报军功,官吏回避本省,而任胥吏舞弊,仇教而反迷信。国内经济状况,则“各省拨款叠催,而民言剥皮,及至大内所需,饬令捐备,例不报销,是令人舞弊也,……以致万国之内,最驯顺之百姓,竟致处处不服变乱。吁!事不以实,而徒饰虚文,可乎?”其论外交,谓中国之损失,“皆由于智浅而欲轻人,力弱而欲服人”。中国外交以边界、传教、贸易为重要,宜守条约。外国方便,有火车、轮船、工织机器、邮局、电报、银币、军火、兵法,中国宜早兴办,最后建议中国宜整顿地丁、盐课、税饷,规定官署经费,鼓铸银币,建筑铁路,制造轮船,敷设电报。皇帝又当召见公使,派遣驻外公使,早日解决争执。其言深切当时之需要,而总署大臣初置不理。至是,英使阿礼国递交其参赞威妥玛所著之《新议论略》于总署,总署大臣误解其意,以二语论之曰:“一则曰借法自强,一则曰缓不济急。”威妥玛谓中国之情状,内乱甚深,外交冷淡。内乱则“目今直省之中,若云全省并无贼股,实不易言。盖贼率皆会匪,入会实意不过抢掠,旗号所书,皆欲立国为君”。云南回疆乱尚未平,奉天亦有叛乱。其原因则以水旱之灾,官吏不先防备,财政困难,兵士欠饷。厘金病民,而一二良臣,无济于事,亟宜改革。对外中国宜变通前状,言者以新法含有恶意,实则外国无侵占之意。英国迭请中国派使赴英,中国可派使驻外。各省宜筑铁路,设电报,开矿产,练军队,借外债,设医校,用外人,并引海关为证。朝廷乃将二文交官文、曾国藩等筹议,疆吏尽以恶意推度,几尽言其无一可行。湖广总督官文以为中国事机已顺,惧我相图,故作此论,且欲牟利。江西巡抚刘坤一奏曰:“通商不过耗我之物产精华,行教则是变我之人心风俗”,轮船火车断不能从其请,遣使则弃重臣于绝域,令得挟以为质。其对外交之主张,则曰“以夷攻夷”。两广总督瑞麟奏称兵不宜裁,律不必改,新法除军火外,皆不足议。浙江巡抚马新贻复奏夷畏百姓,赫德所言内情为尝试,外情为恫吓。其他督抚之言,殆无引证之必要。吾人今读疆吏之奏疏,几不敢信其曾读赫德、威妥玛之原文也。疆吏之心理,岂如郭嵩焘所言耶?郭氏自英书告李鸿章曰:窃谓中国人心有万不可解者,西洋为害之烈,莫甚于鸦片烟。英国士绅亦自耻其以害人者,为构衅中国之具也,力谋所以禁绝之。中国士大夫甘心陷溺,恬不为悔,数十年国家之耻,耗竭财力,毒害生民,无一人引为疚心。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劼刚(纪泽)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大年不息,是甘心承人之害,以使朘吾之脂膏,而抉全力自塞其利,蒙不知其何心也。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不知晓,而以挟持朝廷曰公论,朝廷亦因而奖饰之曰公论。呜呼!天下之民气郁塞壅遏,无能上达久矣,而用其鸱张无识之气,鼓动游民,以求一逞,官吏又从而导引之。

郭嵩焘之痛言,可谓切中时病,李鸿章初拟遣学生出洋,总署先尚不肯照会公使。一八七四年,李氏入京,向总署王大臣建议,筑铁路,设电报等,文祥目笑存之,会议不置可否,廷臣有诋之者,乃请于奕䜣先办清江至京铁路。奕䜣心以为然,但谓无人主持,太后亦不能定此大计也。后刘铭传再言铁路,亦阻挠于时议。一八八九年,醇亲王奕譞拟筑天津、通州铁路,而朝议相违,叹曰:“决理易,靖嚣难。”刘铭传愤而言曰,“津通铁路,此次如办不成,以后决难再举,不独遗笑外洋,朝野有志之士,亦冷心解体”。会张之洞请先筑芦汉(后称京汉)铁路,朝廷许之,郭嵩焘闻而失望,以为津通路短,易于筹款,而芦汉路长难于兴筑,不过縻款,一无所成而已。朝廷尚别有奏请者,李鸿章亦深失望,电告友人曰:“中国积习,可叹可恨。”一八八〇年,政府许设电报,各省次第兴办,独湖南官绅反对,设立之电报杆,均被人毁去。其人亦何愚陋至此耶!

李鸿章之见闻较广,办理外交,负有能名,对于内政,主张变法,仍不免于极大之错误,一八七〇年,天津案起,奉命回直,上奏筹御外人之疏,中云:“臣昔在苏沪与洋人久相交涉,所部将士与洋兵曾共战陈,习知其平素伎俩,专恃火器。水路船炮我军或难于争良,陆路野战彼族亦难必胜,盖大炮笨重,不宜运行,又洋人不能自扎营垒,一败则无归宿也。”其后在津日久,益知外国之情状,始知淮军之不可恃,奏曰:“饷少,兵劣,器坏,不能一战。”人之知识有限,不能无错,知而改之,实足钦佩;又以外人曾在常胜军中,设与他国战争,招募外人,彼将助我作战。伊犁交涉严重之时,戈登奉召来华,入京陈说意见之后,返津,回归印度。李鸿章称其言曰:“中国对外有事,彼将来助。”其言深可怀疑,而固李氏之感想。后中国驻外公使,先已购定军舰,忽以与第三国势将起衅,废弃成议,公使报于李鸿章。李氏初尚不信,命其交涉,终无进步,始知中立国之意义。此种错误,不独李鸿章一人,而士大夫莫不尽然。初伊犁事起,张之洞主张战议,大言炎炎,其奏议中有云:“设使以赎伊犁之二百八十万金,雇募西洋劲卒,亦必能为我用。……俄人意在拊印度之背,……李鸿章若能悟英使辅车唇齿,理当同仇。”天下之事,实不若此简易。戈登之来华,印度政府不许其请,将其免职。朝臣殆不之知,其他共同错误,则初遇交涉,大臣不敢轻见外使,或往外国,以入虎口也。鸦片战争,将告结束,道光谆谆然谕戒耆英等不可轻身,即往夷船。巴夏礼等之被捕,亦由于此历史上之传统观念。中日台湾交涉事起,日本时无使臣在京,朝廷不派使臣渡日交涉,据李鸿章言,恐其留之为质也。一八七六年,皇帝诏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赴烟台,与英使威妥玛商议和约。时英巨舰来华,人心汹汹,津人患其危险,百计留之。及条约成立,友人有致书问之者,答书称其前入虎口,言下露有不顾生死之意。其言殆非夸张功绩,盖尚不知公法也,自此而后,国人渐知其无危险矣。李鸿章又上奏曰:“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殊不知欧美列强,外人入其国后,居住合法行动之自由,或过于其在中国。李氏之恐惧,实为太甚;凡此种种,例不胜举。吾人生于今日,指摘前人之过,殊非难事,设使吾人生于当时,不敢谓对外知识,高于时人。吾人之责任,则在明了当时之背景与环境,而可认识其政治社会。其造成之原因,由于胸襟狭隘,心理傲慢,成见太深,而无求真知识之心。吾人不能为之恕者,有得新知识之机会,不知利用,而仍顽固反对,阻碍中国之进步,增加民众之痛苦也。于此现状之中,宜李鸿章之见称于世。今之论古,犹后之议今,古人给予吾人极大代价之教训,可不勉乎?

吾国处于十九世纪科学发达之中叶,列强之公使驻京,领事驻于商埠。其轮船驶行于沿海,及长江内之口岸,货物贩运于全国,其军舰枪炮,以战胜之威,动人耳目。其铁路之发达,电报之敷设,矿产之开掘,闻者或动其好奇之心理,识者或有仿行之计划。外人视为利之所在,多方劝说,谋得承办之权,实用科学及经济势力,非任何人所能反对而终止。同时,外使在京,于中国战争屈服之后,不免存有轻视之心,而大臣顽固之态度,益足以坚其概念。中国之礼教,自其观之,尤为古代之产物,不适用于近代先进国之代表,欲以西方盛行之礼节,行于中国。中国之社会环境,迥异于外国,一旦欲其抛弃固有之思想礼教,采行其所轻视夷狄国中之礼节制度,自固不易,然于失败之后,又难完全拒绝,问题乃生于此。其时主要之问题,可别为五,一曰改革与新法,二曰觐见与遣使,三曰订约与修约——商业,四曰教案,五曰属国之丧失。凡此五端,系就咸丰死后,迄于中日战争期内之大事而言。一八六七年,太后以十年修约之期将届,密谕疆吏筹议修约事宜,旨中胪列六款,一请觐,二遣使,三铜(电)线铁路,四内地设行栈,内河驶轮船,五贩盐挖煤,六传教,疆吏各就所知议复。试举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意见,以作疆吏之代表。关于觐见,均请准许,遣使外国,认为有益,传教当晓谕人民,并许保护,挖煤曾李谓用机器自行试办,左氏言外商不宜挖煤。余款三人均言不可。其理由可引曾国藩之奏语。其言曰:“其(洋人)来中国也,广设埔头,贩运百货,亦欲逞彼朘削之诡计,隘我商民之生计。军兴以来,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加以三五口通商,长江通商,生计日蹙。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今若听洋人行盐,则场商运贩之生计穷矣;听洋人设栈,则行店囤积之生路穷矣;听一轮船入内河,则大小舟航水手航工之生路穷矣;听其创办电线铁路,则车驴任辇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轮船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内地之利,自华人之附和洋人者行之,亦以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其言虽有形容过甚之处,而实含有至理,究有何合于理智解决之办法,减少小民可以避免之痛苦?固不能以其害而抹杀其利,经济势力,且非政治所能阻止。此所以国内需有眼光明锐之政治家也。曾氏不足语此,其言不过代表一时之意见,兹为便利之计,仍按上言之五问题,分言三十三年中之大事如下:

国内机关改组早而成绩较著者,当推海关。初国际贸易限于广州,海关监督主持征收货税船捐,而并勒索规礼,久为外商所病,及《南京条约》成立,新开放之四口,皆设海关。上海、宁波各由道台兼理,福州、厦门归都统节制,广州仍照旧制。其时海关行政较之于前,固有进步,而官僚恶习则未尽去,税吏不通外国语言,私受商人贿赂,共同舞弊,如上海税吏将棉花二包作一包计算纳税。新自英国来华之商人类多资本短少,尝或不顾信义,偷运货物,诚实商人乃言海关不能行使职权,纳税偷税之货物,待遇实不平允。一八五三年三月,太平军攻陷南京,九月,小刀会起事于上海。上海道吴健章以外人之助,缒城出逃,住于租界。会英、美、法领事宣布中立,吴健章不得于租界征收货税,暂设海关于黄埔江中之船上,但以领事之抗议而罢。其无理干涉侵犯中国之主权,至堪惜痛。条约上英国领事,负有赞助华官收税之义务,通知商人,书其税额存于领署,商人言其出于职权之外,英商后竟不肯缴款。吴健章不能收税,以作官军之饷,心至焦极,改于上海往内地之要道,设税局二所,三国领事提出抗议,殊不知其何所根据,而干涉内政也。吴健章无奈,撤去税局,一八五四年二月,向其议定,设海关于虹口。后二月,英船一只不纳税银,领事依据条约,当即予以惩罚,不幸置而不理,他船要求同样之待遇,遂不纳税。总督怡良密咨闽、浙、江西等省督抚,停止商人贩运丝茶于上海销售,未有效力。六月,吴健章再与三国领事议商上海海关章程,由其各推委员一人主持收税,七月,委员就职,上海海关之实权,始归于外人。吴健章因以媚外及养贼罪落职。委员初为领事馆之职员,认此非其职守,相继去职,英领推荐李泰国,英国闻报,以为推荐侵犯主权,表示反对。李泰国之在职也,自由雇用职员,非其同意,不得罢免。其为人也,善于组织,办事认真,收入为之大增。领事外商谓其结果良佳,主张推行于他港,一八五八年,中英通商章程,载明中国自由邀请英人帮办税务,毋庸其官指荐干预,西方诸国均得享受同等权利,明年,两广总督劳崇光,及关督恒祺商请李泰国改组广州海关,试办一月,颇著成效,遂用外人办理。及《北京条约》告成,赔偿英法军费大增,而以海关之收入担保,一八六一年,恭亲王以薛焕之请,奉旨劄谕李泰国帮办各海口通商事务。海关任用外人之制,次第推行于各口,卓有成效。会李泰国回英,以英人赫德等暂摄其职,奉命购置军舰,及回中国,总署以其办理不善,改委赫德代之。

赫德初为广州领事馆之译员,后服务于海关,一八六三年,代李泰国职。为人精通华语,娴习华礼,忠于职守,督抚初有反对外人管理海关者,赫德处置得宜,免去困难,及就职后,即往北京,谒见恭亲王于总理衙门,言谈欢洽,一八六五年,正式设立总税务司官署于北京。其职务于管理关税之外,对于外交常有赞助,事实上殆为总理衙门之顾问。海关年有报告,凡输出、输入之货物,价值、收入、支出等款,颇为详细,赫德所用之高级职员,不分国籍,借以免除列强之忌妒,初一八五八年之通商章程,允许美法诸国,雇用其国人帮办税务故也。其中以英人为最多,初无华人,政府亦不之问,其薪金待遇颇为优厚,外人乐为之用,中多能员。赫德告其服务于中国政府机关,办事必当勤慎信实,兼宜学习华语,各地税务司须与地方官合作。一八六四年,赫德说恭亲王提出钞银百分之十,充作设置浮桩、号船、塔表、望楼,以利行船,先是,海关收入除行政费外,余款概作政府收入,通商章程载明拨用船钞,建筑浮桩等,至是,赫德建议,总署许之。未几,政府次第准提外船华船钞银百分之七十,以作改良航行之费,其款既多,工作益繁,航船颇受其利。一八六七年,引港亦归海关管理,而水手多为外人,此官吏放弃责任,而与外人侵略之机会所造成也,外人更何足责!方赫德之整理海关,英商恶其职员详问船上之货物,而未予以权利,英领谓其仍受领事裁判,曾课以罚金,而妨碍其工作。其危险则海关长官,非承领事之旨意,或间接受其指示,则难行使职权,海关之行政主权何安?赫德改订外人之受处分者,暂派人代理,同时,上诉其案于英国法庭。驻京英使亦谓英人之受领事处分者,非其个人之责任,乃执行中国政府命令所致之结果,不能负责,英国政府之意见亦然。会法庭否决领事之判书,其事始已。

其时国际商业视前发达,海关之收入增加,广东则以香港、澳门不归中国治理,漏税甚多。香港、九龙去广州不远,自英人经营以来,商业日盛,舢板船之往返于广州、香港者繁多,香港公卖鸦片,而鸦片输入纳税颇重,小船自香港偷运鸦片入于内地,获利极厚。粤海关监督无如之何,乃于中国领海之内,驻船巡查来自香港之船只。英商谓其封锁香港,表示热烈之反对,而公使言其属于中国主权,英商始肯让步。一八八六年,赫德奉命往港议定鸦片专约,港官协助海关收税,管理往返二地之商船,中国撤去巡船。赫德因欲解决澳门之悬案,初葡萄牙人租居澳门,岁出税金五百两,中国设官驻守。一八四九年,葡官驱逐华官,而强据之,广东官吏人民莫不恶之。后葡萄牙遣使入京,议定条约,朝廷以澳门问题迄未解决,不肯批准。就国际公法而言,葡萄牙之据澳门,无条约上之根据,近于盗贼之行为,自理论言之,中国尚未丧失领土也。澳门地接香山县,水陆路往返广州,均称便利,鸦片之偷运入粤者额数颇巨。至是,赫德奉命遣人前往葡京,一八八七年,议定条约。其要款凡三:一、葡萄牙永远管理澳门。二、澳门不得让与他国。三、澳门政府协助中国征收洋烟之税。约成,又订鸦片专约。两广总督张之洞坚持反对之议,奉旨申斥。赫德辩护则为预防葡萄牙割让于法也。海关收入,同治初年,约七百万两,一八八九年,增达一千五百万两,洋药税厘又六百万两,共二千一百万两。一八九三年,增至二千三百万两。

海关而外,海军亦颇重要,其军舰则多购自外国。初国内水师成立颇早,惜其船身微小,久无改革。不足一战。及林则徐缴交英商鸦片,购一美船,改为军舰,是为中国新式军舰之始,后为英舰击沉,或言未及购置。迨常胜军建立奇勋,赫德建议于恭亲王弈,购设海军,以便早平内乱。恭亲王从之,令总税务司李泰国于英购置军舰,招募水手,李泰国聘英海军大尉阿思本(Sherard Osborn)为将,订立合同,谓其不受他人之指挥,而仅执行李泰国交来皇帝之命令;共买军舰七只,运输船一,用银一百七万两,每月经费需银七万五千两,一八六三年,驶行来华,九月,抵于上海。恭亲王令归江督曾国藩、苏抚李鸿章调遣,初曾国藩闻舰队将至,患其分夺将士之功,迭次书告李鸿章,不愿其来助攻南京。李泰国入京,商定中国派员为汉总统,阿思本为帮同总统,听督抚节制,并可派人上船学习。朝廷以蔡国祥为汉总统,而阿思本欲照合同办理。曾国藩奏曰:“不若早为疏远,或竟将此船分赏各国,不索原价。”李鸿章奏称蔡国祥面谓徒拥虚名,阿思本亦请解散,并告英使布鲁斯若不善为处置,将生危险。恭亲王照会布鲁斯将其变卖,英使遂令阿思本统率舰队驶往印度办理善后事宜,解散水手,兵舰卖于英国。不敷之款项,仍归中国担负,前后縻银一百四十余万两,竟无所得,良可怪也。曾国藩虽不欲舰队助战,然于长江亲见轮船驶行迅速,不受风浪之阻碍,淮军以轮船之运载,得过南京江面,抵于上海,心中不能无感触,乃召华人,试造轮船于安庆,未有成绩,派候补同知容闳出洋访探机器真价,有所购买。容闳者,粤人,幼得教会之助,留学于美国耶鲁大学,而欲中国变法者也。李鸿章时与外人相熟,知其枪炮之利,设局仿造枪弹,谋于上海,访购机器,一八六五年,海关译员唐国华等因案革究,集资购买虹口铁厂以赎罪,其厂原为修造轮船之用。会容闳所购之机器亦至,归并一局,厂中有洋匠八人,以时需要制造枪炮,每月需银一万余两,后二年,曾国藩奏请拨留关税二成,一成作为专造轮船之经费,奉旨准许,其年于城南购地兴筑新厂,明年,造成轮船一只,名曰恬吉。曾国藩称其尚属坚致灵便,可涉重洋,将陆续增造。其在闽县马尾尚有大规模之船厂,左宗棠初主持之,商请浙江、广东巡抚,凑集巨款,据其一八六六年奏议,开办费三十余万两,每月经常费五六万两,聘前宁波税务司法人日意格(Giquel)、法国洋枪队将德克碑(d’Aiguebelle)主持其事,朝廷许之。会奉旨北上督兵,疏举沈葆桢为船政大臣,并请仍得会衔奏事,皇帝从之。朝臣后以船厂縻款太巨,而造船太少,奏请停办。左宗棠论其不可,李鸿章亦以为言,始得不废。自吾观之,其经营实不得法也,李鸿章亦称其植党排轧,积弊深痼。

一八七四年,台湾事起,朝臣以为陆军强于日本,而海上作战,恃有军舰,张佩纶奏设海军以御日本,明年,朝廷议定海防费四百万两。其时船厂所制轮船均为旧式,而多以木造成,且其所造之数,不敷分配,乃向英国购买蚊子船八只,由直督李鸿章主办,两江总督亦另购买。一八八〇年,李鸿章拟购铁甲船于英,而英以中俄交涉严重,不肯出售,明年,向德订购二只,凡银三百二十六万两,其年共到蚊子船十一,快船二,又陆续购买,修筑大沽炮台,建筑旅顺炮台。及中法事急,福建有兵船七只及水师船等,及战,为法舰所毁,船厂幸免于难,法舰往攻台湾,守将刘铭传迭次请援,而援军不敢渡海。战后,朝廷深受刺激,适二铁甲船来自德国,名曰定远、镇远,新购之雷艇亦至。醇亲王奕譞时代恭亲王奕䜣执政,欲有所为。一八八五年,太后诏立海军衙门,谕奕譞总理海军事务,节制水师,李鸿章、奕劻、曾纪泽等会同办理,建筑威海卫港。明年,奕譞巡阅旅顺、威海卫军港,检阅海军,李莲英随行,海军颇有振作之气,续购之快船亦至,雇用英海军大尉琅威理(Capt. W. M. Lang)为总教习。其编制操法,仿自英国,以其海军最强也,北洋舰队,以全国之力经营,颇有可观,而饷岁增,费用浩繁,乃借款以救济,并谋筹新款。会太后将归政权于光绪,拨用海军经费修筑颐和园,部议不再购买新舰。其提督丁汝昌本为淮军战将,无海军知识,琅威理以其无权,不能有为,辞职去国。其下将佐,多为闽人,有习海军于欧洲而归者,轻视主将,操练日怠,军纪渐坏。南方南洋舰队归两江总督节制,实力远在北洋之下。

陆军与海军相较,殆无明显之改革,陆军之不能战,久为识者所知。琦善于鸦片战后,官于西藏,与法教士语,承认军队之当改革,但不敢上奏于皇帝,言之将有杀身之祸。耆英与美使顾盛订约于望厦,不受顾盛所赠之枪炮模型与兵书,殆亦为此。曾国藩、左宗棠初均不信洋枪大炮之威力。李鸿章于上海见闻外兵常胜军之作战,始信其战守攻具,天下无敌,选次书告曾国藩说其倡率用外国军器。李氏雇用外人教授炮法,买置大炮数尊,购办造械机器,及常胜军解散,戈登劝其收留其一部炮队。其心中以为“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上曾国藩书中语)。曾国藩不肯倡率,并置戈登之建议于不顾。及曾国藩北上剿捻,李鸿章代为两江总督,购机器,设厂于南京,制造军火,江苏遂有机器制造局二所。一八七〇年,李鸿章改授直隶总督,初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奉旨创办机器局,厂址周围五六里,在天津城南海光寺,至是由李鸿章接办,大加扩充,一八七四年,分设四厂,规模宏大,他省亦有仿办者。机器局虽有创设,而军制迄无改革,戈登曾向总督署条陈西法练兵,总署置之。后台湾事起,朝廷诏筹海防,李鸿章之建议,中言练兵用洋枪炮,丁日昌奏请武举改试枪炮,均未采行。粤省劳崇光雇用英人练兵,俄亦解职。当时八旗仍称劲旅,受国家豢养,各省营兵多复旧额,其情状一如左宗棠之奏语(其言见上)。淮军器械较优,而军纪操练,未有进步,李鸿章曾雇德教练官,而不与以实权,其创办之武备学堂,徒有虚名。戈登于伊犁交涉时来华,及其将去,留有赠言,中云:“中国既请洋人教导,华人必当受教。……华人不愿受教,不如不请。”其言深切时病,又言中国陆军劲旅无多,宜先整顿陆军,不幸其未整顿也。

交通亦有改革,惜其进步迟缓。初十八世纪,英人瓦特改良蒸汽机,其推广之影响,改变世人之生活,十九世纪初叶,科学家制造轮船、火车,试行之结果良佳,次第推行于欧美,中叶,商人经营之电报盛行于美欧,电话于一八七八年由商人开始营业,世界之交通为之大便。中国处于此时,当即利用科学之发明,促进国内之交通。盖时土地广大,交通不便,人民受其影响,多数足不出于百里之外,而老死于家乡,方言为之繁多,朝廷难于监督地方长官。交通果有极大之进步,阻碍势将减少,朝廷固不之知。其先行于国内者,则为轮船。轮船于鸦片战争始至吾国,一八四五年,商业轮船往来于香港、英国,后五年,航路展至上海。迨《天津条约》成立,额尔金乘坐轮船驶抵汉口,及条约批准,长江开放。轮船往来于口岸,沿岸商埠亦有外轮运货载客,内河时未开放。苏浙河内,竟有小轮船驶行。国内往来海口之沙船,内河之运船,均受亏折。“滨海之区,四民之中,商居十之六七”(左宗棠奏语),均感生活困难。李鸿章初奏救济沙船,予以利益,而终不能与轮船竞争,信如李鸿章曰:“中国长江外海生意,全被洋人轮船夹板占尽。”容闳等欲筹款购置轮船,分运漕米,运载客货,未能成功,而殷实商人有附洋商营业者。一八七二年,李鸿章饬南省海运委员朱其昂等,酌立招商章程二十条,大意官商合办,官先借拨钱二十万串,创设招商局,华商入股,购船三只。政府准其照新关章程完税免厘,揽运货物,起岸则照常捐厘。李鸿章咨准江浙督抚,将明年漕米二十万石,由其运津,咨请总署加以保护,两江总督沈葆桢颇多赞助。开办五年,置船十二,借用官款,收买美商旗昌洋行大小轮船十八只,英商太古公司减价争运货物,而关道以运漕之故,滥荐私人,招商局遂致亏蚀。朝官迭次参奏,均赖李鸿章妥为奏复,请将官帑免息三年,分五期缴还,商局设法增加股本,官物概归其运送,运津漕米增加额数。及朱其昂死,叶廷眷、唐廷枢次第接办局务。后中法作战,商局船只惧为法舰所毁,不敢出洋,营业停顿,亏息不堪,乃售交旗昌洋行营管。战后,朝廷责令收回,而商局之债积多,难于维持。李鸿章奏请运漕空回减税,并减茶叶之税,暂勿提拨官款,朝廷许之,商局之基础始固。综观招商局之成立,多赖李鸿章之全力协助,曾因之与疆吏相忤,如左宗棠称为其商人射利,与国家无益之类。其营业失败者,由于滥用私人,不知节省,而官僚之习气深重,其主持局务者,均有官衔,以类近衙门之机关经营,自多处于失败之地位,殆所谓公家穷而私人富,况有资本雄厚之外商与之竞争乎?

外商久欲兴筑铁路,一八七五年,英商未得中国之许可,建筑上海、吴淞间之轻便铁路,明年,工竣营业,乘客拥挤,而绅士耻之。江督沈葆桢严令上海关道交涉,未有进步,会车辗毙一人,沪官打死地保,鼓动乡民示威,形势严重。英使威妥玛以滇案出京,时在上海,饬商人停车,及《烟台条约》成立,李鸿章与之议定赎路,派道员盛宣怀往沪,与沪道英领会商办法,出款二十八万两赎回。初李鸿章入京陛见,建议兴筑清江至京铁路,恭亲王谓太后不能定此大计,至是,力劝沈葆桢收回自办,英商亦愿赞助中国办理。而沈葆桢求好于清议,坚持不可,会丁日昌奉旨准于台湾试办铁路、电报,乃将其拆送台湾,其一部分材料,成为废物。台绅林维源捐款五十万元,建筑铁路,而朝廷将其改作赈款。台湾铁路,后由刘铭传办理,刘铭传曾请建筑二路,一自清江至京,一自汉口至京。朝廷交南北洋大臣复议,江督刘坤一言其不可,李鸿章请借洋款建筑,朝议诋之。其反对筑路之原因,一为贫民失业,毁迁坟墓,一为知识浅陋。实则铁路筑成,货物流通,足以解决一部分人民之失业问题,愚陋非待试验所得结果之后,将难消除。所贵乎已受高等教育而居高官者,在其虚心,乃张家镶奏疏中云:“民间车马及往来行人,恐至拥挤磕碰,徒滋骚扰”,不亦可笑。李鸿章仍谋有所进行,其奖进开采之开平煤矿,为便利运煤之计,一八八一年,筑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长约二十里,俄再接造六十里,南抵蓟河边阎庄。一八八七年,李氏商得弈譞之同意,由海军衙门奏请将其延长,南接大沽北岸,北接山海关,若款不足,先筑阎庄至大沽北岸八十余里之一段,再造大沽至天津百余里之路线,仍由公司经理,奉旨照行。公司借款兴工,一八九四年,工竣通车。李氏又向弈譞建议,建筑天津、通州间之铁路,弈譞同意,而朝议庞杂,奕譞让步,主用晋铁,改筑卢沟桥至汉口铁路。晋铁量数尚不可知,何时炼铁?更属遥遥无期。朝廷忽欲先筑营口至珲春铁路,会醇亲王死,无人主持,遂作罢论。

电报之在中国,初许美商安设海线之权利,其线自美至华,路过英俄,不能兴创而罢。丹麦亲善二国,一八七〇年,英使威妥玛为之请于总理衙门,丹商大北公司得设海线,自香港达于上海,言明不得于岸上设线,明年,工竣。及台湾事起,疆吏颇赖其利,许其于福建、台湾设线,会以反对而止。及吴淞铁路筑成,公司于路旁设线,直达上海,铁路由沈葆桢收回拆毁,乃说其将电线拆去,公司迁延不肯,后由中国收回。李鸿章初曾议设电线,朝廷不可,一八七九年,自大沽口至天津架设电线。明年,伊犁事起,请架设电线,上谕准可,乃创电报学堂,雇丹麦人教授。盛宣怀请归商办,由官保护津贴,方事之初,召股困难,改借官款,由淮军饷内支出,改为官督商办,分期归还官本。工程由大北公司代办,延长达于广东,一八八三年,展接京通,明年,自上海展至汉口,广州展达龙州,北塘展至山海关、旅顺,更由济宁设至烟台,由营口至奉天,由奉天至朝鲜仁川。一八八五年,盛宣怀请由汉口接线至川入滇归商办,自广西人滇归官办,其理由则山道设线不易,商人无利可得也。李鸿章以奖设电报之故,从之。北方电线又展达保定,奉天展至珲春,一八八八年,九江架至南雄,南达广东,明年,定至陕西为商线,自陕至嘉峪关为官线。其时电报费昂贵,非达官商人,殆少用之。商线经过之区域,多为要邑,获利极厚。外商经营之海线,除大北公司而外,尚有英商大东公司,一八八三年,准其妥设上海、香港间之海线,与中国陆线相接。边境则《中法条约》载明互接电线,一八九二年,亦许俄国接线。电话始于一八八二年上海租界设立,国内城邑之仿行者颇迟。新式邮局初于香港成立,逐渐于商埠营业,中国设立之邮局则发达较迟,其原因则官文传递,旧设驿站,后置文报局,民间设有信局,而朝廷反对设立邮局也。初《天津条约》载明使馆邮件,每于冬季改由镇江寄发,总理衙门交海关办理,海关于封冻口岸,次第附设邮政部,归天津税务司德璀琳(Gustav Detring)办理著有成绩,乃于商埠次第设立寄信局。

士大夫对外知识之浅陋,由于中外言语之迥异,国内缺少关于外国实况之书籍。一八六三年,李鸿章曰:“互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言语文字者不少,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翰章、宪典、吏治、民情,言之历历,而我官员绅士中绝少通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外国公使领事均有译员,而中国唯有通事传语。其人通洋语者十之八九,兼识洋字者十之一二,所识洋字亦不过货名价目,与俚浅文理。”其言殆为多数通事之写真,精通外国语言之人才,实为当时之需要。初恭亲王奏设同文馆,咸丰许之,一八六二年成立。其章程仿自俄文馆,先置学生十名,年在十五左右,从八旗中挑选,教授汉文、英语,每届三年,总署一考,明年,添设法文、俄文二馆,每馆学生十名。李鸿章请于上海创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朝廷许之。及上海机器局扩充,曾国藩奏称雇用英美人四名译书,俟学馆筑成,即选聪颖子弟学习,及成,有学生数十人。广州亦设学馆,有学生二十名,其毕业者送往北京同文馆肄业。恭亲王以左宗棠等之建议,奏添一馆,考收满汉举人等习学天文、算学,太后许之。总署改订章程,凡年在三十以内之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检讨,及五品以下由进士出身之京外各官,均得应考入馆,发给原薪,奏派徐继畲为总管同文馆大臣。柳史张盛藻称非养士之道,上谕不应。倭仁极言不可,且曰:“未收实效,先失人心”,迭与总署争论。太后后始谕称仍照前议办理,饬倭仁另办一馆。倭仁奏言无人可保,上谕令其咨访,会知州杨廷熙应直言之诏,痛诋在京之王大臣。恭亲王自请免职查办,太后不许。及考,应试者凡七十二人,考取三十一名,固为正士所轻视,其入馆者仍多八旗子弟,不肯尽心学习,于是设备比较完备之同文馆,竟无影响于中国。

同时,马尾船厂亦附设学堂,分英文、法文二部,选童入学。其后李鸿章于天津创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类多办理不善。学生不能利用时间,切实学习,而外国教习亦不能尽其才力,徒有虚名而已。容闳主张派遣幼童留学外国,由丁日昌商于曾国藩、李鸿章,一八七一年,二人联名致书商于总署,每年访选幼童三十名往美国肄业,以四年为限,共一百二十名,在美肄业十五年后回国。总署许之,明年派出。一八七六年,李鸿章遣淮军将士卞长胜等七人赴德学习军事。同年,船政大臣沈葆桢遣学生数名,随日意格赴法,明年,遣学生三十名往法英学习海军造船等科,以三年为期。其后闽厂又遣学生出洋学习六年。政府每次遣派学生,縻款颇巨,并命监督同往,吾人不知其监督何事也。幼童不知国内之情形,遣之前往,乃于外国教授国文,宁非愚乎?淮军将士之赴德也,先无预备,又非其人,据德使报告,其中三人不肯学习,并阻他人学习。船厂学生限期太促,其后留美幼童竟以监督不满意之报告而撤归,卞长胜等无所得而返,船厂学生亦无美满之成就,可慨也夫!谋之不臧,以致于此,主其事者,实有相当之责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