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鸦片战前之中国,必读中国近代史(上、下)

鸦片战前之中国,必读中国近代史(上、下)

【摘要】:国内领土据今估计,凡四百余万方英里,世界陆地约五千七百余万方英里,亚洲一千五百万方英里,中国面积约占全球十四分之一,亚洲四分之一。世界人口凡一亿八万万,中国约逾四万万,殆占总数四分之一。人民耕种生活之情状,百余年内,未有剧烈之改变。其后朱元璋逐之,建国曰明,十七世纪,明室衰弱,满洲爱新觉罗氏乘机入主中国,凡二百六十七年。一六七三年,康熙下诏撤藩,三藩先后叛乱,郑成功之子经应之。

中国据亚洲之东南部,其东部沿海六省,濒临渤海、黄海、东海,遥遥与日本及其属地相对,其东五洋中最大之太平洋在焉。其在南部之广东濒临南海。南部毗连安南越南)、缅甸,其一现属于法,一属于英。其西南西藏,有喜马拉雅山阻隔中国、印度陆路上之交通,西北新疆,北部蒙古,东北黑龙江、吉林与俄国领土接壤,奉天隔鸭绿江与朝鲜相峙。此中国边疆之大概也。其强邻有日、俄、英、法,四国之中,中日地位相近,中俄接壤长逾万里,而英法以属地关系,固不如日俄之密切。其在古代,疆域虽常变迁,而其地理上所受之影响颇为重要。其影响为何?曰:国内之农工商业,人民之生活情状,以及交通国势,多受地形、土壤、矿产、河道、气候、洋流等之支配与影响。更就对外而言,古代航海术未精,船舶浅小,水手无犯风涛远渡海洋之勇气,沿海七省除海盗而外,别无侵扰之国,居民常能安居乐业。南部毗连热带半岛,半岛上之物产丰富,居民不必勤于工作,而食料衣服即绰然有余,懒惰不易奋发,不能大为害于邻国。西南高山蜿蜒千里,立国于其地者缺少发展之机会,西羌、吐蕃力能跳梁于一隅而已。蒙古、满洲地多旷野,气候寒冷,土壤较瘠,人以游牧为生,耐劳受苦,体壮多力,善骑能射,苟有领袖将其团结,则战斗力常强。是以我国历史上之外患率多起于北方,匈奴之入寇,五胡之纷扰,辽金之压迫,蒙古之侵略,满族之入关,皆其明显之证。迨航海术进步,机械学发达,海上交通,不唯无建筑之费用,且无修理之需要,反便于陆,亚欧之交通为之一变,而我国形势随之转移。欧洲人乃自海上伸长势力于东方,印度适在中国、欧洲之间,首当其冲,次及中国,固地理上之位置使之然也。

国内领土据今估计,凡四百余万方英里,世界陆地约五千七百余万方英里,亚洲一千五百万方英里,中国面积约占全球十四分之一,亚洲四分之一。世界人口凡一亿八万万,中国约逾四万万,殆占总数四分之一。就其分布而言,本部十八省共一百五十三万方英里,人口据一九二三年邮局估计,凡四万一千一百万;满洲三十六万方英里,人口二千二百万;蒙古一百三十六万方英里,人口二百万;新疆五十五万方英里,人口二百五十万;西藏四十六万方英里,人口三百万。十八省内,人口最密者,首推江苏,每方英里八百人以上,甘肃人口最稀。面积人口之数目,皆非本于精确之丈量与调查,其价值不过使吾人略知分布之情状而已。其在清代中叶,直省人口,视今殆无重大之不同,满洲、内蒙古人口之激增,则始于清末领土视前削小,其详见于后篇。人民耕种生活之情状,百余年内,未有剧烈之改变。人口既以十八省为多,其地汉族之势力最盛,汉族历史上杂有苗、满、蒙、回、藏五族之血胤,今日中国民族,乃合汉、苗、满、蒙、回、藏六族而成,西人统称之曰蒙古族,盖蒙古成吉思汗之兵威震于欧洲,其子孙征服中国,以之代表黄种也。六大民族除缠回外,皆为黄种,其头颅身体之构造,皮肤之颜色,发毛之黑直,多属相类。其长矮不同之处,实无若何之重要,犹一族之子孙,尚或迥异也,证以见闻而益信,吾人汉族与满人、回人同处一地,固难辨别其种族也。自其杂居以来,互通婚姻,血统上趋于同化。总之,六族之称,本极牵强,今日殆为历史过去之名辞,充量言之,只可代表居住一地之人,如浙人、苏人、蒙古人之例,不得认为种族不同之民族也。汉族自黄河流域,逐渐移居于长江及西江流域。满人随清帝入关,分防国内要害,其根据地满洲今为汉人居住之地。蒙古为蒙古族人游牧之场。回族宗教之信仰,得有此名,其在西北者,多为突厥之后,又有杂居于内地及云南者。藏族游牧于青海、西藏、西康。苗族住于西南诸省之僻壤。六族中以汉人为多,其潜伏同化之力量尤大,然其久为土著民族,不敌游牧民族之强悍善战,政治衰弱之时,则深受其蹂躏。十三世纪末叶,蒙古强盛,灭宋统治中国。其后朱元璋逐之,建国曰明,十七世纪,明室衰弱,满洲爱新觉罗氏乘机入主中国,凡二百六十七年。兹略言之于下:

满洲旧为东胡游牧之地,战国时,燕王任用贤将却之东北千余里,相传其开拓辽河流域,汉武帝县属朝鲜半岛,其后鲜卑辽金次第起于东北,皆所谓东胡族(即通古斯)也。明初太祖恢复辽河流域,成祖招抚黑龙江,然其设官治理,终与内地不同。辽河之西仍为女真旧部,女真部落而居,时人依其文化程度分为生熟,其人以游牧射猎为生,锻炼成为强悍之身体,善于骑马,一日之间,飓没或数百里,所射之矢远能杀人于百步之外。十六世纪末叶,建州部酋努尔哈赤善于用兵,合并诸部,兵势涨旺,声称复仇,扰及明边。明帝聚大军分路攻之,并诏藩属朝鲜叶赫出援,努尔哈赤次第败之,尽取中国之边藩,而明君臣尚无振作之气,朝臣方努力于党争,互相诋讦,酿成宦官一网打尽之祸,言路妄发不负责任之评论,以致统兵大将,不得展其才能。由是努尔哈赤迭陷重镇,尽降辽河以东之诸城,后攻山海关外之重镇宁远,不胜,负伤而死。一六二七年,其子皇太极(太宗)嗣位,先除内顾之忧,率兵问罪朝鲜,凯旋而归,俄攻宁远,无功,乃绕道西南,出内蒙古,大掠于中国北部。其时内蒙古诸部降服,独察哈尔汗助明。皇太极攻之,收降其众,声势大涨,改国号曰清,于是领土北界外兴安岭,东迄日本海,西至内蒙古,南临长城,乃遣大军深入中国腹地,终以未得山海关故,不敢据之。

方皇太极之侵扰中原也,值明怀宗在位,怀宗承熹宗之后,内乱外患交至,意欲和清,而以朝臣之坚持,难于独行其志,乃练兵筹饷,增加田赋,以致贪官勒索,人民不堪其苦,危机四伏。陕西受祸较烈,其地初受官吏之虐政,后遇饥馑,人民无食,强者相聚为盗,政府应付,无坚决固定之政策,酿成燎原之祸。一六四三年,李自成进攻北京,怀宗自缢而死。明年,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因其爱妾之愤,乞师于清。时皇太极新死,其弟多尔衮拥立皇子福临嗣位,亲自辅政,改元顺治,及得吴三桂书,率兵而往,大败李自成军,入据北京,命将进追流寇,平定黄河流域,旋取南方;明帝子孙之自立称帝者,相继败没,独桂王据有云贵诸省,力图恢复,后亦败亡,中国复归统一,而三藩尚拥重兵。一六七三年,康熙下诏撤藩,三藩先后叛乱,郑成功之子经应之。康熙遣兵平之,俄降台湾,由是国内无事,转而经营东北,与俄国缔结界约。会喀尔喀(即外蒙古)之西。准噶尔部崛兴,其酋噶尔丹征服天山南北,领土包有科布多、青海及新疆(今名)一部分,且欲东并喀尔喀。值喀尔喀诸部内讧,噶尔丹来袭,诸部南请内附,清兵战败准部,收服外蒙古。噶尔丹死,其侄策妄善于用兵,乘机侵入西藏,清廷出兵败之,留卒戍之,更征服青海,独准部不服。及其酋死,乾隆出兵收取其地,天山南路诸城,后亦降服,其人信奉回教,故有回疆之称。于是清之版图,东北起自库页岛,以外兴安岭为界,外蒙古毗连俄国西伯利亚,西北天山南北二路伸入中亚细亚,西藏南接印度,东方则临海洋,台湾诸岛次第设官治理,琉球、朝鲜诸国按期朝贡,国内则开拓苗疆,改土归流,其后大小金川之番人亦服。其领土之广大,除元代而外,莫之与京,清代之极盛时期也。其领土可别为三,一曰行省,二曰属地,三曰属国。

满人自关外入主中国,其原有之政府既简且陋,不宜于广大之中国,乃用明制,成立专制政府,皇帝为一国元首,统治全国,有无上之权威,其下有亲王及内阁大学士佐之。大学士初为四人,佐理政事,拟诏命,整宪典,议大礼。十八世纪初叶,雍正分其职权,添设军机处,其大臣无定额,多则九人,少则四人,由大学士尚书内诏委,掌管军国大政,赞理机务,每日入朝,应对皇帝垂问,为最高之统治机关,其属员章京佐之。庶政则归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办理,吏部考核功过,稽掌勋禄、荫叙、封赠。户部掌各省田赋,皇室经费,官吏廪禄,军馕盐课,钞关杂税,鼓铸钱币。礼部掌五礼兼领学校贡举,藩国咨文。兵部厘治戎政,简核军实,兼管驿站。刑部掌折狱,审刑,简核法律,谳定各省疑案。工部营修公共建筑,发给军装,修治河渠。六部组织,每部有尚书、左右侍郎,俱汉满一人,共有六人,其属员视政事而定,盛京设户礼兵刑工五部,各有侍郎一人。都中衙门尚有都察院翰林院、大理寺、宗人府、内务府、理藩院、通政司、詹事府等。都察院有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俱满汉并用,下有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其职守为核查官吏,敷陈治道,上为天子耳目,下达民隐。翰林院制诰文史,兼备顾问。大理寺平反重狱。三署及六部长官,亦称九卿,参与朝议。宗人府掌皇族事务,内务府理皇室庶务,理藩院掌理藩属爵禄朝会及控驭抚绥事宜。通政司、詹事府多为清闲衙门,以旧制设立者也。

地方官制颇为复杂,畿内顺天府及满洲之奉天府各有府尹、尹丞一人,直隶于中央政府。本部十八省之长官为总督、巡抚,其制殊不划一,直隶、四川设有总督,但无巡抚,山东、山西、河南各有巡抚,但无总督,其余总督管辖二省或三省,省设巡抚。其职为考核属官、治理民政、节制绿营等,凡省有总督巡抚者,奏折咨请,训令属官,多须会衔,尝以意见不合,发生困难,尤以同住省城者为甚。其下有布政使、按察使佐之,布政使考察吏治,报于督抚,管理田赋,稽检仓庾。按察使掌一省之刑名,澄清吏治,兼领驿传。下有道员,掌核官吏,或管河粮盐茶,或兼水利驿传,或兼关务屯田。其下有府,府有知府,直隶州及直隶厅视府,设有同知,又其下有县州厅,其官掌辖境内之政令、赋税、讼狱、缉捕等,各有属吏佐之,各乡设有地保。其因重大事故,皇帝诏委钦差大臣,或将军名称,予以便宜行事之大权,余若河道总督、学政、盐运使等官,或有职守,或无所事。十八省外,属地若吉林、黑龙江、伊犁等,各设将军。新疆、蒙古、西藏有参赞领队理事办事大臣。属国则按期朝贡。军队分有旗兵、绿营、乡勇,旗兵原为满人、汉人、蒙古人之从军入关者,分属八旗,世受国恩,男子籍为兵士,大队防守京师,或驻大城要害,由将军或都统将之。绿营为各省招募之军队,维持地方治安,全国六十余万,由提督、总兵统率,并受总督、巡抚之节制。及后旗兵、绿营不能战争,乃募乡勇,战则编之入伍,乱平则多解散归农。

纵观清代之官制,名虽根据于中央集权之政策,而以土地广大,交通不便,监督不周,组织不密,地方官常有大权。皇帝身为满人,初至中国,不通华语文字,不知其政治制度,势必任用汉人,其心中固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思想,乃深信满人,委为长官,借以监督汉人,子孙遵之,故军机大臣多为满人,六部尚书、侍郎名虽汉满并用,而满人掌握重权。统兵将帅,自三藩乱后,亦多满人,太平天国乱起,始破旧例。地方官制基立于互相牵制之政策,造成极为复杂之组织,盖以管官而非治民也。考其职权,多无明显确定之规定,遇有困难,则互相推诿,利之所在,则相争夺。实际言之,官署多为传递长官命令之机关,其弊则手续繁多,办事迟慢,积久成为我国官署之普遍习惯。官吏出仕,八股考试为其正途,考取之士,思想才力梏痼已深,多无发展之余地,而人数众多,任用无期,迨其年老,志衰力微,幸者始得重用。朝廷患其官于本省,得受家族亲友之请托,例有回避,长官除一二例外,皆非地方之人,不知民情风俗,应兴之建设,当去之弊端,甚者不通地方之言语,借重世袭之胥吏,唯求安然无事,敷衍塞责而已。康熙曾谕巡抚潘宗洛以不生事为贵,善于保持禄位之官吏,莫不奉为金科玉律也。官吏任期未有切实之保障,无论何时,朝廷均可罢免其职,或对调于他省,知县为亲民之官,其在一县任期,亦有限制。

文武官之俸给,多本于明制,明代官吏之待遇颇为菲薄,清承其弊,世袭之王公岁俸较厚,百官则极贫苦。官吏原为公仆,有牺牲服务之义,不当视为职业钻营,俸给不宜过于优厚,多增人民之担负,亦不应过于菲薄也。适当之办法,则宜酌量社会上之生活程度,平民所得之薪金,货币之购买力等,定其额数,足其一家之生活费用,庶可养成其廉洁而居官公正也。清帝入关初用明制,正俸而外,给予柴薪,俄将柴薪废去,改定在京文武官之俸给。正从一品岁俸银一百八十两,正从二品一百五十五两,正从三品一百三十两,正从四品一百五两,正从五品八十两,正从六品六十两,正从七品四十五两,正从八品四十两,正九品三十三两,从九品三十一两。汉员每人年给米十二石,满员则数较多。在外之文官,按品给银。武员则数大减,正一品九十余两,从一品八十一两,其品低者俸亦减少,所领之薪银数亦无几。外官均不给米,又无公费,乃赖额外之收入,或近于贿赂之馈遗;其征田赋也,有火耗陋规等名,京官亦有所得。雍正嗣位,改收火耗等项为国课,诏给京官俸米,每银一两给米一斛,另给恩俸,银数一如正俸,六部尚书、侍郎,给予双俸双米。外省文官给与养廉,其数各省不同,总督自一万至三万两,巡抚一万两左右。其他各官,今举直隶之例略概其余,布政使九千两,按察使八千两,学政四千两,道员两千两,首府两千六百两,余府两千两,同知七百至一千两,通判六百至七百两,知县六百至一千两百两。官吏俸金视前略增,外官仍不足用,另立名目,浮收税款,京官则多患贫。

官吏时为文人读书力求之目标,会试有常科恩科,录取之进士,多者三四百人,少者数十名,缺少人多。翰林院朝考重尚小楷律诗,其列高等者久始升用,外官以捐输迭开之故,候补者多,苟非善于钻营者,常难得缺,乃纳贿权门,拜结师生同年,互通生气,于是吏治大坏。一八一九(嘉庆二十四)年,疆臣陶澍奏称吏治八弊:(一)勒接交代新官承认前任亏空,少者数千,多者数万,告禀则上官有失察之咎,势不敢为。(二)多摊捐款,名目有等补,帮助,贴赔,使费,每岁数百数千两不等。(三)预备赏号,凡上司有事,或练兵,或巡边,或公宴,均有赏金,上司收之作赏,吏役更索规费。(四)添办供给,上司出入境时,有夫马,有酒席,有站规,有门包。同城居者有轮月或包月之供给,一窗,一扉,一厨,一厕,皆取于附郭之州县。(五)压荐幕友,道府藩臬督抚所荐,不敢不受,有未见面而送束脩者,谓之食坐俸。(六)滥送长随,上司荐之不得不受,更无所忌,乃外勾吏役,内通劣幕。(七)委员需索,一纸文书可办之事,动辄派委数员调剂闲官,多所需索。(八)提省羁留,官进省后,转委他人,一年半载之后,始令回任。陶澍所言偏于官吏之关系,可谓详尽。清末御史曾再以之为言,盖恶劣政治下难于避免之现状也。其下胥吏多无俸给,迫而出于营私舞弊之途,以谋衣食,其熟于档案者,善于取巧,勒索敲诈,无恶不作,而长官无如之何。相沿既久,人民之心理常以官吏之贪狠如狼似虎,事多解决于宗族,非不得已,决不禀报于官,人民之视政府存亡荣辱,不关于心。官吏之主要职司,则为维持治安,催征田赋,审判讼狱而已。

军队分八旗绿营已如上述,八旗就军旗颜色而言,曰: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中分满军旗、汉军旗、蒙古旗。兵有定额,初约二十万人。其驻京师者,前锋亲军等每兵月饷四两,骁骑铜匠等月饷三两,岁均支米四十八斛。步军领催月饷二两,步兵一两五钱,岁支米二十四斛,教养兵月给一两五钱,但不给米。其家人不准另谋生计,男子皆有当兵之义务,然限于马甲之定额,及后人口滋殖,一家三男,一人补甲,二人则无职业,全家唯恃饷米糊口,生活遂大困难。朝廷筹其生计,出款还其欠债,略增马兵教养兵等,但以人数众多,豢养究非办法,终无补救于事。旗人自居内地以来,进为土著民族,所处之环境迥异于前,传至子孙,改变旧俗。其优秀分子羡仰汉人之思想文艺,无知之徒乐于放纵声色货利之欲,乾隆用兵多用绿营,业已证明其丧失战斗力矣。各省防军初用绿旗以便识别,故称绿营,全国凡六十四万。其在京师巡捕者,马兵月饷二两,步兵一两,米皆三斗。各省马兵月饷二两,战兵一两五钱,守兵一两,米亦三斗。其待遇不及八旗,缺额六七万人,乾隆将其补足,后再裁减一万余人,兵士各以衣食艰难,自谋生计,平日势难操练,营中缺额之饷,皆为营官侵蚀,有事则临时招募,平乱御侮则力不足,扰于民间则绰然有余。

政治上之积弊分言于上,其财政状况,固吾人所当知者也,国库收入,户部例有报告,支出款项中有不可知者。收入以田赋为大宗,丁税附之,丁税分上中下三等,自一分至二两不等,各省不同,康熙将其并入田赋计算,田赋乃为主要收入。每亩征银自数厘至二钱不等,其最重者首为江浙,其地以南宋公田及明初张士诚之占据故也,清代因之。农民纳税年分二期,官吏征收者,一曰钱银,二曰粮食,三曰草秣,一六五九(顺治十六)年,征银二千一百万两,粮六百四十万石,一六八五(康熙二十四)年,二千四百万两,粮四百三十万石,一七二四(雍正二)年,二千六百万两,粮四百七十万石,一七六六(乾隆三十一)年,二千九百万两,粮八百三十万石,草秣无足轻重。兹为明了当时国内之情状。

《通考》所列田赋前三总数,与作者计算所得之和不同。各省款数,盖有错误,如一六八五年,广东田赋二百余万万两,不免令人怀疑,其他原因,或催征不能足额也。《通考》记一六五九年,收入凡银二一,五七九,九九七两,一六八五年,二四,四四九,七二四两,一七二四年,二六,三六二,五四一两,一七六六年,则两数相符,现无材料考证前数。表中所列之省名地名,中有异于后名者,吾人为明了历史上十八省之成立,仍用旧名,甘肃、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诸省,收入数少之原因,或由于大杀之后,人口骤减,田地荒芜,或由土司管理向不征税,或因土壤硗瘠也。政府收入增加者,多由于荒地开垦升课,一省款数前后不同,则以丰歉,朝廷酌免田赋也。粮食种类不一,有米、麦、豆等,米则江苏一省,定额逾三百万石,南漕运京者凡四百万石,初由运河北上,设官催督,费用出之于民,后河身淤高,运输困难,运米一石入仓,曾用银十八两或二十两,仓米出售,每石一两。朝廷迄未改计,道光时,始改海道北上。其他收入,则以关税盐课为大宗,关税分海关、常关两种,海关以广东为最旺。常关设于商业要区,一年收入约四百万两。盐多出于沿海各省,由官督民煮晒,招商贩卖于划定之区域,征收税银,其区域广大,而税收最多者,首推淮盐。内省销售池盐、井盐,每年征税约四五百万两,及私贩增多,票引尝不及额。余则牙税、落地税、茶课等均无重要。总之,乾隆中叶,国库岁入凡四千万两,地方官之浮收,及其进贡物品,尚不与焉。支出以皇室经费、军饷、政费为大宗。皇室经费有陵寝、祭祀、修缮、采办、织造等名,用款从无定数,估计殆在五百万两以上。政费以养廉较多,朝中王公百官,每年俸银一百万两左右,合计京外官七百余万两。兵饷约二千万,驿站百万有奇,两数相抵,国库尚有余款。乾隆经营新疆,岁支三百万,募足绿营,增加赏恤,岁费二百万。及嘉庆嗣位,收入略有增加,曾至四千三四百万两,无如内乱迭起,裁去之额兵,不过岁省四十万,而黄河为害,修治南河增至三百万,东河二百万,其先修河,邻近州县,拨派民夫,乾隆中始全发帑,为数不过百余万耳。宗禄亦以宗人繁衍,数大增加,由是财政渐趋于困难,尤以嘉庆末年为甚。

政府收入不敷支出,农民岁益穷苦,清初于大杀之后,田地有余,耕者安居乐业约有百年,人口大为增加。据《皇朝文献通考》,一七一一(康熙五十)年直省人口二千四百余万,一七四九(乾隆十四)年,增至一万七千七百余万,相去三十余年,增加七倍,一七八〇(乾隆四十五)年,增达二万七千七百余万,又据《皇朝续文献通考》,一八一二(嘉庆十七)年,丁口凡三万六千余万。百年之内,人口增至十五倍,可谓速矣,一七一一年前,人口盖已大增,不幸各省未有确报。其明年康熙诏定永不加赋,中云,“凡巡幸地方所至,询问一户或有五六人,止一人交纳钱粮,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一二人交纳钱粮。”人民初避丁税,隐匿丁数,自此诏后,丁口报告,似宜较确,无如官吏视为无足轻重,不肯切实调查,其数虽可怀疑,然而人口激增,则可断言。洪亮吉于时论之曰: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人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各娶妇,即有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矣。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问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知其必不敷矣。又自此而曾焉,而玄焉,视高曾祖时,已不下五六十倍,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玄时不分至十户不止。其间有户口消落之家,即有丁男繁衍之族,势足以相敌。

洪亮吉之言本于深切之观察,其所论增加之倍数,自今观之,不免太速,而中国伦理观念,及早婚习惯,皆足以促进人口之激增。及其增加之后,仍以农业为生,康熙永不加赋之诏中云:“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由是田地不敷分配。其时沿海岛屿,严禁人民往垦,其私往者,官焚其居,驱之回籍。一七八七(乾隆五十二)年谕称浙江大小岛仍循旧章,永远封禁,凡请开垦者,从重治罪。满洲、蒙古等地均禁汉人移居。据《皇朝文献通考》,一六五九年,国内耕种田地,凡五万四千九百万亩,一七六六年,共七万四千一百万亩,相去百余年,开垦之地不足二万万亩,而人口增加,则在十倍以上。向者每人平均耕田二十余亩,今则二亩有奇,十人耕种一人所耕之地,每亩生产虽稍增加,固用力多而出产少,食料之困难可想,贫民益众,衣食日难。

各省田亩表计算所得之和,大数同于《通考》,全国耕种之土地,殆多于此,盖此报告就征税之田而言,一省田亩以丰歉之不同,前后稍有出入,庄田、屯田、学田均未计入,直隶、四川等省之黑田尤多。据作者之估计,十九世纪中叶,全国耕种之田,殆有十万万亩左右,而人口激增至四万万,分配有限之土地,其何能足?尤以江、浙、鲁、豫诸省为甚。张海珊以经世自期,颇留心于民生,其里滨近太湖,谓人浮于田,每家所耕不到五亩。一家五人,每人平均不足一亩,湖田原为植稻膏腴之地,生产力强,无如土地太少,收入有限,其生活可想。淮水以北,一家耕种十数亩地,贫苦之情状殆犹过之。贫民潜往直隶、山西北部,为满蒙地主佃户。其近海者,冒禁耕种于岛中,乾隆末年,谕称山东海岛有民二万余名,浙江岛屿时亦有人潜往开垦,更有耕种于山地者,如浙民开山,长官禁之,其往皖南闲旷山问搭棚栖止者,道光饬官逐回其新至者。人民多以耕种为业,所出之粟,价无剧变,而民间通用之制钱日贱,清初每银一两易钱七八百文,继则增至一千左右,至道光末年,兑至一千五六百文以上。人民纳税,出粟易钱,以钱易银,于是所纳之税,名虽照旧,实则倍于往日,官民交困,农民之生计益难。朝臣未曾顾虑人口激增后之问题,其留意者,则八旗人丁也。清初中外驻防之禁旅二十万有奇,清帝禁其营生,保护备至,无奈人口增加太速,而马甲限于定额,旗人惯于奢侈,生计日蹙。雍正曾倡迁移旗丁于满洲之议,惜未实行,及乾隆嗣位,御史舒赫德上奏旗丁移屯之计划,户部侍郎梁诗正亦言八旗屯种,乾隆遣壮丁三千余人开垦于松花江流域,而八旗子弟不便于边外之生活,弃地还于北京。十九世纪初叶(嘉庆中),户部报告旗丁五十万有奇,合其家人,最少之估算,当逾二百万人。朝廷曾许汉军出为平民,无如其数无几,无济于事。于此生活困难之时,汉人勤苦耐劳,经营生产事业,满人虽得政府之补助,尚不愿在关外开垦,而汉人则因生计之压迫,违反禁令垦种田地,此固极少冒险之人。其在广东、福建沿海之地,亦有经商佣工于海外者。然皆不能解决国内过剩人口之问题,其无职业者,遇是水旱疾疫,不能束手待毙,乃循一治一乱之惨杀故辙,亦可悲也已。

人口过剩隐伏祸乱之根,其起而叛乱者,秘密会社也。会社之初起,究不可考,汉代即有其乱,清帝以满人入关,相传遗民痛于明朝之灭亡,加入其中,意欲复明。斯说也,殆难凭信,两广总督徐广缙曾奏三合会始于明代,明之中叶固有会党扰乱也。清代主要之党会可分为三,曰白莲教,曰三合会(或作三点会),曰哥老会,其支派繁多,名称复杂。三会之中,白莲教为最早,二会与其相近之点颇多,或深受其影响。白莲教之首领,初借劝人为善,医治疾病为名,招收党羽。其徒本多乡间迷信极深之游民,及受所谓信条之后,忠于其党,教主更借神怪不可思议之符咒,及天文预知之说,以坚固其信心。迨后党徒众多,遂起兵叛,政府禁之颇严,乃改名称,秘密宣传,迄今尚未绝灭。三合会、哥老会亦有迷信色彩,三合会盛于南方,其头目有大哥、二哥、三哥、红棍之称,会员统称草鞋。凡入会者举行郑重之典礼,名曰开堂,会规繁多,其不遵守者,即为背誓,五雷诛灭,所用之符号暗语,会外之人常不能解。哥老会盛于长江流域,组织目的近于三合会,其头目之名称,入会之形式,会中之暗语,皆无详述之必要。凡此秘密会社之会员,注重义气,会规谆谆然以患难相助为训,地方之恶棍,迫于生计之无赖,往往加入其中。其人轻身好勇,练习拳棍,良民畏之。其雄霸于一方者,广收徒弟,抗拒官吏,而官吏无如之何。其成立之要因,由于政府之腐败,官吏监督之不严,无业者之众多,与夫安宁之无保障也。魏源于《圣武记》中,记道光平瑶事云:“初楚粤边郡奸民,为天地会,缔党歃约,横行乡曲,小剽掠,大擅杀,各有名号,兵役皆其耳目羽翼,一呼百诺,吏不敢问。赵金龙起事,即戕杀会匪,故会匪不附,而郴桂两粤奸民已所在蠢动,州县借军兴团练,随时禽治渠魁,又瑶平迅速,幸未生变。”瑶乱平于一八三二年,距洪秀全起兵十八年前,可见会党势力之一斑,嗣后国内扰乱,莫不与之有关。

十八世纪末叶,叛乱之原动力酝酿已久,心满意足之乾隆,方以十全老人自庆,其祸乱之早发,促成于宠相和坤。初和坤专权,贿赂公行,吏治大坏,其私产或估其计不下八万万两。同时,八旗绿营暮气沉重,失其战斗能力,攻取大小金川,糜饷之巨,劳师之久,数杀大臣,皆其明证。自乾隆让位其子,其年为一七九六,迄于一八三九(道光十九)年,叛乱时起,其重要者凡四。一、白莲教之乱——乾隆末年,白莲教魁刘之协煽乱,事发而逃,湖北、四川诸省奉旨大索,胥役逐户搜缉,多逞虐威。荆州、宜昌株连数千,富者破家,贫者瘐死,人民又以征苗摊筹军费,失业问题,仇官思乱,湖北、四川、陕西之叛乱遂作,教徒胁民助之。官兵讨贼,常杀良民,纪律废弛,“所遇地方,受害甚于盗贼”,终不能平,后始利用乡勇,采行坚壁清野之策,乱事渐定。一八一三(嘉庆十八)年,白莲教余支天理教作乱,其教魁林文清贿通内监,会合党徒潜袭宫廷,事败就擒,余党起兵于滑县,不久即平,其支派迄未能绝。二、苗瑶之变——苗民自改土归流以来,益退居于湖南、贵州僻远之地,官吏待之甚虐,扰及闾寨,汉人侵居其地,苗民时思报复,至是起而作乱,大杀官吏汉人,迭陷重城,官军讨之,转战数年,会教乱方炽,改用敷衍之策,始得班师。一八三二(道光十二)年湖南之瑶作乱,瑶本戆鸷,居于五岭,会匪欺其愚拙,勾结官吏抢劫牛谷,瑶民不堪其苦,其酋赵金龙率之作乱。其人矫捷善战,朝廷聚大军围攻,多虐杀之。其时广东之瑶亦叛,清兵往攻,瑶酋跪迎请降,杀之,瑶遂死战,复招其出降,战祸始已。三、回疆之叛——回疆自征服以来,朝廷委任满员治之,长官以其路远,恃而不恐,不善治之,而回人勇敢好斗,迭起叛乱,朝廷始乃慎重人选,终无效果。一八二五(道光五)年,长官勾结土官,搜括回民,甚且广渔回女更番淫乐,回人愤怒,故酋之子张格尔乘势起兵,恢复要城,朝廷遣大军出塞,计诱杀之。复与浩罕捕兵,禁其互市。浩罕媾侵,清兵仅能保其壁垒,乃许之和,回人迄未心服,乱旋复起,幸即平定。四、海盗之骚扰——海盗初为沿海善于驾舟之游民,汉唐已有劫掠商贾之事,明代其势益盛,至是仿造高大之洋船,中置利炮,漳人蔡牵统之,曾得安南人之助,党羽日多,霸行海上,劫掠商船,势大猖獗,而水师之船笨窳,不能御之。其在广东者,为外船所败,余党扰于浙江。其巡抚阮元捐筹巨款,付交李长庚造大舰霆船,铸炮配之,朝廷擢长庚为提督,蔡牵数次犯浙,均不得逞。长庚追盗,重伤而死,朝命裨将代之,追剿益力,阮元施用离间之计,由是蔡牵败死,余党降服。东南之海岸稍靖。以上数乱,聚国内精力财力,始能定之。

清至中叶,国势渐衰,而对外之政策,本于传统之思想,轻视外人,依然如故。其造成之原因至为复杂,统而言之,可别为三。一受地理上之影响,我国四邻多为弱小国家,常来朝贡,其文化又不如我国,乃以天朝自尊,鄙外国为夷狄,而称其人为番鬼。一为心理作用,人类之天性,以习见者为当然,久则生有拥护之心,苟往异乡,其风俗习惯与之迥异将即感受不安,外人之种族容貌既不同于吾人,而言语饮食习惯风俗又各迥异,易于引起轻视厌恶之意,渐成普通之心理。一由于历史上之遗传,其说详论于后。历史上汉唐为中国强盛时代,版图达于西域,中西交通便利,国际贸易发达。唐时外人居于境内,学术思想随之传入,中国吸收之后,发扬光大,成为文化灿烂时期,何近代固拒外人之深?古今何相去悬远耶?问题颇关重要,兹分别言之于下。

我国天然环境,东南濒海,古代海上贸易不甚发达,南方邻国人民不善于营生,西南高山或无人迹,北部之旷大平原,人民稀少,沙漠适当其间,其北荒凉之西伯利亚,更无贸易之可言。对外贸易之途径,西北较为便利。商人本于求利之心,涉万里不辞其苦,陆路交通较为发达,其在汉时,小国臣服往来,尤形便利。其路程自我国内地前往陕西,深入甘肃,及抵敦煌,分有二道,一出天山南路,循戈壁沙漠之南而行,一出玉门关,自天山北路而行,绕道于戈壁之北,掠中亚细亚而南,商人之往来者,憩于和阗,以橐驼运输,货物萃集于其地。学者谓新疆为古代印度、波斯、希腊、中国文化接触之所,其历史上之名城,人民之生活,文化之程度,迥异于野蛮部落,商人自新疆西南而行,抵于波斯,复西行,入于小亚细亚,然后达于欧洲。水路自欧洲放船,出地中海,抵于埃及,然后易船渡红海、阿拉伯海,抵于印度,船复东行,过马六甲海峡,东至安南商港,自安南驶行,即至中国。海路自航海术进步,乘时季风前行,其便利远过于陆路,汉以后之商人,多乘船至中国。

古书曾言昆仑,其说或为当时流行之传说,或言其受外影响,无论如何,殆难认为追纪西北交通之路。公元前七世纪,秦穆公称霸西戎,秦立国于今陕西中部,戎人多居于今甘肃,西域交通当有进步。西域本官书上含混之名称,初指西方之地,当今甘肃、新疆,其后汉使通于大夏、安息、印度诸国,亦以此名称之。朱士行之经录称秦始皇时,西域沙门宝利房等十八人赍佛经来咸阳,始皇投之于狱。经录相传作于公元后三世纪,其说何所根据,今不可知。就年代而论,始皇与印度宣传佛教之阿育王同时,阿育王曾遣高僧远往各国宣传佛教,高僧来之咸阳,有可能性。以上要为推论,今更有新证证明。安特生(J.G.Anderson)于河南、甘肃发掘远古遗址,得有无数陶器,其花纹样式,同于发现于小亚细亚者。其时期距今约六千年,据学者研究之结论,其地居民或自小亚细亚徙入,或受其影响,果尔,则六千年前,东西已有交通。周代兴于西北,重视玉器,中国本部固无重要产玉之区,周历初以七日纪日,同于外历,均足以促人审思。及至末年,数学、天文视前大有进步,今据学者之研究,疑其深受外国之影响。秦始皇统一中国,销兵器,铸为金人十二,汉武帝讨伐匈奴,得其重器,列休屠王之祭天金人于甘泉宫中,又得昆邪王之金人,知其烧香为祭。金人之为佛像,虽或近于猜想,而中国与亚洲西部及印度之有交通,实无疑问。武帝又谋夹击匈奴,遣张骞西通大月氏,及抵大夏,见邛竹杖蜀布,询之,知其来自中国,由印度贩至大夏者。据此,西南亦有交通。后班超降服西域,遣其属下甘英西通罗马,至波斯湾而还。其时欧洲、中国尚无直接贸易,货物均由安息商人转运。

欧洲人深入亚洲腹地,始于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之东征,初波斯西攻希腊,大败而归,双方之仇恨深积。后马其顿国崛兴于希腊之北,降服南邻城邦,其名王亚历山大幼受希腊文化之影响,深表同情于希腊,具有雄心,欲征服世界,乃自小亚细亚追逐波王,侵入亚洲西部,公元前三二六年,逾越兴都库什山,抵于印度西北。会军士思归,不肯前进,始留戍兵而归。斯役也,促进欧亚之交通,从军之希腊人有留于印度西北者,建立小国,商人往来者尤多,贩运货物,中国丝遂传入希腊。亚历山大之师亚里士多德,西方之大哲也,其所著之书,中举丝名,丝在古代为我国之特产,而亚里士多德能言其名,则其传入欧洲殆无疑义,且进而为中欧交通之铁证。及罗马兴起,贵族需用丝绸,价同黄金,商人谋自海上来华贸易,先是罗马征服埃及,商人渡海至印度贸易。至是,船自印度东行,渡马六甲海峡,泊于安南,其地遂为国际商业重要之地。公元后一六六年,我国史称大秦安敦王遣使朝贡。其时值罗马皇帝安敦勒斯(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在位,使臣自安南遵陆路行,直达京都洛阳。其事未见于罗马史,古代商人,固有冒充贡使者,其重要则证明罗马商人之来中国耳。船向东北前行,即达中国海岸。二二六年,二八四年,皆有罗马商人来至广州之记录。

据上所言之史迹,上古中欧当有交通,公元后三世纪,海上亦有贸易,亚欧往来遂有水陆二路。陆路商人结橐驼队而行,逾越流沙,途中困苦,非言可喻;水路船舶运输往来较易,商人乃多舍陆就水。后罗马分东西二国,五世纪,西罗马衰弱,野蛮部落侵入,欧洲之文化大受摧残,地理上之知识丧失几尽,欧亚之商业中衰。幸东罗马维持其间,及穆罕默德创立回教,统一阿拉伯半岛,同化野蛮土人,国势骤强,阿拉伯人掌握东方贸易之权。中国时唐太宗在位,政治清明,境内安堵,待遇境内外人,大体上本于种族平等之原则,国际贸易颇发达于广州、泉州,外人来至广州者尤多。后唐室衰微,海盗渐多,流寇祸作。其首领黄巢所到之地,屠杀焚掠,无恶不作,及陷广州,尽杀外人,商业始衰。北宋旋复旧观,南宋军饷无出,奖励商业,海道转盛。十三世纪,蒙古崛起于北方,其酋成吉思汗率其铁骑出征,无不胜利,子孙乘其余威,跨有亚欧二洲,驿站之传递公文,橐驼队之往来,海上之交通,均称便利。蒙古人之待异族也,优于汉人、南人,教皇遣人东来,马可·波罗仕于其朝。一四五三年,土耳其人攻陷东罗马之首都君士坦丁堡,掌握欧亚交通之路,回商乃垄断商业。

十五世纪,欧洲经济状况视前进步,东方物品之市场需要正殷,葡萄牙王子亨利(Prince Henry)奖励航行,谋觅新路,以达印度,其勇于冒险之船长沿非洲海岸前进,一四八七年,抵于好望角,一四九七年,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率船绕道非洲,次年抵于印度,阿拉伯商人阻其贸易,然终贩买货物而归。葡王得报,遣兵舰东渡,俄据印度西岸之良港歌那(Goa),以为根据之地,东取马来半岛之马六甲。葡人复来中国,租借澳门,垄断东方贸易凡有百年。荷兰、英吉利商人起而与之竞争,荷兰占据南洋群岛,英吉利经营印度,法兰西诸国商人继之而至,东方葡萄牙之商业大衰。欧洲人东下之动机,始则求一航路直达东方,贩运货物以得厚利,航海家冒险事业之进行,常得国王之助,国王之政策,则欲收其发现之地,臣服土人,建立广大之海外帝国也。其远离祖国之水手,多为富于欲望之青年,对于土人无恶不作,及据其地,葡王委任官吏治之,天主教神父后随之往。葡人初受回人之虐待,常有报复之心,强改土人之宗教,东方人民恶之。其贩运回欧之货,多属贵族之奢侈物品,如中国之丝绸、瓷器、纺机,印度之宝石、美珠、颜料,南洋群岛之豆蔻、丁香,其运来之物,以玻璃钟表等为多。

综观中外交通之略史,吾人发生之感想,则为世界各国民族因其地理上之位置,历史上之遗传,社会上之需要,产生特殊文化,及与外国接触,而始有所比较,发生异同,引起学者好奇研究之心理,常于有意无意之中,吸收外国之思想,模仿其制度,试以个人证之。个人生于社会之中,自少而壮,由壮而老,莫不深受家庭、社会环境之陶冶。其习惯行为思想言论之大部分,概为社会之产物,换言之,个人之在社会,以模仿为多,聚个人而成团体,合团体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世界。世界文化之进步,一由于天才之创造,一赖模仿之能力。是故民族于世界上之占重要地位者,常于二者觇之。模仿之性质可别为二,其一于有意无意之中,自由模仿他国之长,以补本国之短,其一于困辱之后,始知墨守祖法之不利,迫而模仿他国之长。一八六〇(咸丰十)年前,我国所受外国之影响,多属于前者,其后所受之影响,多属于后者。其区别虽近于牵强,而目的则欲读者之深思也。学术思想所以促进人类之幸福,不受国界之限制,我国文化于世界上之贡献,吾人多能言之,而外国影响我国者,吾人亦当知之。兹略言之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