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升货运设施能力,打造高效铁路车站

提升货运设施能力,打造高效铁路车站

【摘要】:货运设施能力包括仓库、货棚、货物站台、堆货场能力,集装箱站台能力,装卸线能力,货场道路能力及活动货运设备能力等。当R 大于20%及以上时,则认为货场道路能力足够,不致发生堵塞现象。此外,还有下列活动货运设施,也需要确定其能力。货场配备的各项设施能力必须互相协调,作业互相配合,避免由于某项设备能力较小而成为整个货场能力的“瓶颈”,以便充分发挥各项设备的作用。

货运设施能力包括仓库、货棚、货物站台、堆货场能力,集装箱站台能力,装卸线能力,货场道路能力及活动货运设备能力等。

1)仓库、货棚、站台、堆货场能力

发送、到达的仓库、货棚、站台或堆货场的堆放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Q——仓库、货棚、站台或堆货场的年堆放能力,t/a;

   F——仓库、货棚、站台或堆货场的使用面积,m2

   P——该项设施单位面积堆货量,t/m2

   α——月度货物发送或到达不均衡系数,一般采用1.2;

   t——货物保管期限,发送货物采用1.5 d,到达笨重货物采用4 d,到达其他货物采用3 d。

2)集装箱货物中转站台能力

(1)按每昼夜中转车数计算的能力

式中 n——每昼夜能完成的中转车数,车/d;

   K——每昼夜中转作业的次数;

   n——中转站台线路的最大容车数;

   α——车辆送入站台的不均衡系数。

(2)按每昼夜能完成的中转货物吨数计算的能力

式中 F使用——中转站台办理中转货物作业的总面积,m2

   P——中转站台单位面积堆货量,t/m2

t——中转货物保管期限,d;

   α——车辆送入站台的不均衡系数;

   λ——货位有效利用率,取0.9;

   r——落地货物占中转货物的比重。

3)装卸线作业能力

式中 N线——装卸线作业能力,车/d;

   L线——货物装卸线有效长,m;

   P——货位单位面积堆货量,t/m2

   d——装卸线一侧或两侧设计货位总宽度,m;

   q——货车平均净载重,t/车;

   t——货物保管期限,d。

4)货场道路能力

货场道路能力按货场道路面积与货场总面积的百分数(R)表示,即:

式中 F——包括车辆走行通道和车辆装卸作业停靠场的道路面积,m2

   F——货场总面积,m2

当R 大于20%及以上时,则认为货场道路能力足够,不致发生堵塞现象。

5)活动货运设施能力

以上项目为固定货运设施的能力。此外,还有下列活动货运设施,也需要确定其能力。

(1)取送车能力

取送车能力是指该货场调车机车一昼夜所能完成的取送车数或吨数。它与配备的调车机车类型及台数、货场牵出线的容车数、取送配车作业时间、装卸线的容车数等因素有关,可采用实地查定的方法予以确定。

(2)装卸机械能力

装卸机械能力是指该货场装卸机械一昼夜所能完成的装卸车数或吨数。它与各货场配备的装卸机械台数、类型以及装卸人员数量等因素有关,可根据不同装卸机械采用有关公式计算或采用查定的方法予以确定。

(3)进出货物搬运能力

进出货物搬运能力是指短途运输工具和人力一昼夜能从货场搬出和搬入的货物车数或吨数。它与配备的专用汽车和人力等因素有关,可根据不同机械采用有关公式计算或查定。

货场配备的各项设施(包括固定设施和活动设备)能力必须互相协调,作业互相配合,避免由于某项设备能力较小而成为整个货场能力的“瓶颈”,以便充分发挥各项设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