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涉及因素很多,要符合国家和省级路网规划的要求,国家级主骨架路网占主导地位,技术标准的定位往往要高,而省级及区域级主骨架路网有时与国家级路网相重合,但由于国家级路网在一个区域的覆盖范围有限,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区域主骨架路网予以补充或完善。一般来讲,这些路网的技术标准要低于国家级路网,沙漠地区路网的密度较低,尤其是主骨架路网更为稀疏,技术标准的拟定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2023-09-22
铁路路基是为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建筑物。它是轨道(钢轨、轨枕、道床)的基础,承受着轨道及列车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至地基。
站场路基具有面积大、投资大等特点。站场路基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铁路车站的使用效能。因此,设计路基时,应保证路基的稳定,合理调配填方和挖方数量,并保证地面水和地下水排除畅通。
站场路基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并考虑排水设备的要求和农田水利的需要进行设计。站内正线或进出站线路路基标准应与区间正线相同。客货共线铁路路基的路基填料和压实度应按Ⅱ级铁路路基标准设计。
(1)路基面宽度
为了轨道铺设而设置的作业面,称为路基面。路基面由道床覆盖面及两侧路肩组成,其宽度一般称为路基面宽度,简称路基宽度。路基宽度等于道床覆盖的宽度与两侧路肩宽度之和,如图4.6 所示。为了便于排水,路基顶面应该设置三角形的路拱。当道床的标准为既定值时,路基面的宽度便决定于路肩的宽度。路肩的宽度应保证线路稳定、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安全避让以及路肩上设备埋设的需要。
图4.6 区间正线轨道与路堤
车站范围内的路基面宽度B,应根据线路数目按下式确定:
式中 K1、K2——最外侧线路中心线至路基边缘(路基面和两旁边坡的交点),可按表4.5选用;
E——各线间距的总和。
表4.5 最外侧线路中心至路基边缘宽度表
站内单线(如联络线、机车走行线和三角线等)的路基面宽度,对于速度不大于160 km/h的客货共线铁路,非渗水土路基不应小于5.6 m,岩石、渗水土路基不应小于4.9 m;速度为200 km/h的客货共线铁路,非渗水土路基不应小于5.6 m,渗水土路基不应小于5.0 m。高速铁路站线路肩宽度不应小于0.6 m。
凡是通过正规列车的联络线,路基面宽度与所连接的正线标准相同。
按上述方法确定的路基宽度,如遇下列情况应进行加宽:
①曲线地段;
②路基边缘设有扳道房,或现有宽度不能满足埋设接触网支柱、信号机柱、电缆沟槽及其他设备的需要时;
③机械化养路区段对路基有加宽要求时。
(2)路基面的形状
站内正线和单独线路处路基的形状按区间正线路基的设计方法和标准考虑。
站场路基面应有一定的横向坡度,以保证及时排走路基面上的雨水、雪水,保持路基干燥。
车站路基面的形状应根据路基宽度、排水要求、路基填挖等情况,可将中间站、会让站、越行站等线路较少的车站路基设计为单面坡或双面坡,站线数量较多的编组站、区段站等站场路基横断面宜采用锯齿形坡,如图4.7 所示。
图4.7 站场路基面的形状
站场横向坡度可根据填土及道砟的种类、降雨量以及同一坡面上的线路数量而定,对路段设计速度不大于160 km/h 的客货共线铁路,其车站横向坡度及坡面最大线路数一般可采用表4.6 中的标准。
表4.6 路基面横向坡度及线路数量
注:横向坡度为零时,其线路数不受本表限制;线路较多的区段站、编组站和工业站等宜采用锯齿形坡。
为保证正线路基的稳定性,正线与站线路基共用时,应保证正线路基为三角形,其横坡率在时速160 km 客货共线铁路上为3%,时速200 km 客货共线铁路以及客运专线上为4%。高速铁路除正线外,到发线应设在横坡为4%的路基面上。
当采用单面坡时,横向排水坡应从旅客站房、仓库或堆放场向外侧倾斜。降雨量较大及线路较多的车站可采用双面坡,其横向排水坡应由中间的线路向两侧倾斜。
为了减少土方工程,挖方时一般采用单面坡,填方时则采用双面坡。
(3)路肩高程
路肩高程也称为路肩标高,一般指站场的最外侧线路(包括外包正线)路基边缘的路肩高程,如图4.6、图4.7 所示。
路肩高程应保证路堤不被洪水或内涝积水所淹没。在有可能被洪水淹没地带的路肩高程,应在考虑设计水位加波浪侵袭高和壅水高的基础上再加0.5 m。当站场与河流平行,靠河一侧筑有防洪堤时,站场路基边缘的标高按内涝水位另加0.5 m 设置。站场线路所有路基的路肩高程均应高出最高地面积水或最高地下水位,高出的数值应视土中毛细水上升可能达到的高度和冻结深度而定。在易于积雪地区,新建车站的站坪应设在路堤上,路堤高度不小于当地10 年中每年最大积雪厚度的平均值。不论何种情况,路堤高度不应低于0.6 m。
为避免机动车误入铁路线,对于与车站道路平行的正线、联络线等线路,客货共线铁路路肩应高于道路路肩0.6 m,高速铁路高出0.7 m。
(4)路基边坡
路基边坡应根据填挖方的土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路堤边坡高度在8 ~20 m 时,其边坡一般为1∶1.3 ~1∶1.75。路堑边坡高度不超过20 m,且地质条件良好时,边坡一般为1∶1.0 ~1∶1.75。
(5)基床
铁路路基面以下受到列车动静荷载作用和受水文、气候四季变化影响的深度范围称为基床。路基基床分为表层和底层,表层厚度一般为0.6 m,底层厚度一般为1.9 m,总厚度一般为2.5 m,如图4.8 所示。
基床状态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平稳和速度的提高。设计、施工及养护维修时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对基床厚度、填料、压实度、排水等方面的要求。
车站内正线路基基床标准应与区间正线相同。到发线与正线处于同一路基时,到发线路基应与正线标准相同。到发线与正线间设有纵向排水槽、站台等设施时,到发线路基可与正线路基分开设置。
图4.8 道床结构示意图
高速铁路站场路基基床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到发线路基与正线路基分开设置时,到发线路基填料和压实标准应按客货共线Ⅱ级铁路标准设计,基床厚度同上;到发线以外的站线、动车段(所)及综合工区(保养点)内的线路路基填料和压实标准应按Ⅱ级铁路标准设计,路基基床表层厚度为0.3 m,基床底层厚度为0.9 m,基床总厚度为1.2 m。
在利用既有铁路车站改扩建地段,应根据列车的最高通过速度确定车站正线路基的加固措施。在高速铁路路基基床上修建排水沟、站台墙等时,路基的回填应符合其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
(6)基底
基底即为路堤的基础,也是路堤填土的天然地面以下受填土自重及轨道、列车动荷载影响的土体部分。
站场路基范围较大,一般需对基底进行妥善处理,特别是在软弱土上修建路堤时更是如此,以免危及行车安全及正常运营。
站场路基设计的详细内容详见有关的教材、设计规范及设计手册。
有关铁路车站的文章
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涉及因素很多,要符合国家和省级路网规划的要求,国家级主骨架路网占主导地位,技术标准的定位往往要高,而省级及区域级主骨架路网有时与国家级路网相重合,但由于国家级路网在一个区域的覆盖范围有限,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区域主骨架路网予以补充或完善。一般来讲,这些路网的技术标准要低于国家级路网,沙漠地区路网的密度较低,尤其是主骨架路网更为稀疏,技术标准的拟定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2023-09-22
技术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选择标准和指标应用有区别。初步设计阶段是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已经确定的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对路线方案、工程方案等进行具体研究的过程,通过论证、比选,明确各种设计方案。技术标准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点内容,并应在此阶段得到解决。当然过低的技术指标将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不利于行车安全。......
2023-09-22
用于路基干压实的压路机应具备以下技术性能:10~20 t铰接式自动振动压路机振动频率为30~40 Hz;振幅0.4~0.1 mm之间;碾压速度不大于6 km/h。路基干压实时,应采用高频低幅的原则。压实度标准可采用表3.25的规定:表3.25沙漠路基压实度标准沙漠的压实度检测方法可采用环刀法、核子密实度仪法或其他方法。用环刀法试验时,环刀中部应处于压实厚度的 1/2 深度。......
2023-08-30
应充分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纯风积沙可采用土工布等材料来加固修筑路基,水源缺乏地区的沙基可采用振动干压实技术。沙漠路基高度应遵循满足强度、减轻沙害、保证安全、经济合理等原则,总体采取填方略大于挖方的设计原则。平沙地路段不宜取土,应加以保护。路基设计宜填挖平衡或填方略大于挖方,挖方弃土宜用于填方路基,多余弃土应置于背风一侧的低洼处,距离路堑坡顶不应小于10 m。......
2023-09-22
饱和粉质细沙、盐渍土等不良工程地质与特殊岩性分布广泛,对路基稳定性影响很大,路线大部分段落需进行稳定性处理或隔断处理。不良地质有两种,即饱和粉质细沙和盐渍土。沙漠盐渍土处理措施如下:根据地质及水文条件,提高路基,使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满足规范规定和工程处理要求。路基填料为风积沙,将原地面表层30 cm含盐量大的沙土挖除后换填风积沙外,不再做特殊处理,但路基填料的风积沙粉黏粒含量要控制在5%以内。......
2023-09-22
半桥式变换器是离线开关电源较好的拓扑结构。如图1-3所示,电容器C1、C2与开关晶体管VT1、VT2组成半桥式变换电路。桥的对角线接高频变压器TR一次绕组的上下两端,故称半桥式变换开关电源。对半桥式变换电源的设计要求:1)要求两只开关晶体管具有相同或十分接近的频率特性、开关特性、开关管的输入、输出阻抗,尤其是开关管的导通阻抗。......
2023-06-25
为了使输出稳定、高效、低耗,要求研发人员采取以下措施。2)推挽式电源在降压变换方式中,主开关MOS管断开时,二次电流通过输出电感流入负载,由于电感的作用,该电流不会立即中断,形成负载电流回路,它将影响负载在重载下的稳定性,这是设计工程师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在电路中无需同步扫描、信号采样这些工作环节,预测开关管栅极电压技术对推挽式变换电路、多路输出引发降低功耗电路是有好处的。图1-5 推挽式变换电路......
2023-06-25
图1-1 反激式变换电路在反激式变换电路设计中,如果要求电源的调整率较高时,可在二次电路输出采用稳定性好、线性度高的复合式光电反馈集电器;如果要求输出电压不高、输出电流在1A左右,则可采用标准三端稳压块调节负反馈电流,进行脉宽调整输出,也是合适的。反激式变换电路设计对于多路输出要求满足小于6%的稳定度,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对多路输出的各路反馈参数进行精确计算,设计好瞬态响应时间,是可以解决的。......
2023-06-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