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外车站排行榜:日本车站居多,新宿站年乘降人数超13亿

国外车站排行榜:日本车站居多,新宿站年乘降人数超13亿

【摘要】:图1.4意大利罗马总站图1.5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图1.6日本名古屋车站以客运量来算,最繁忙的铁路车站是日本东京的新宿站,年乘降人数均超过13 亿人次。排在前30 名的车站年乘降人数均超过1.7 亿人次,其中除了巴黎北站、台北车站、巴黎夏特雷大堂站、罗马特米尼车站之外,其他的26 个车站均为日本车站。

在世界范围内,铁路车站的发展阶段与世界铁路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1)铁路初创时期:功能简单

最早的铁路车站大体像一个电车站,建筑物不多,设备也很少。英国于1825 年修建的达林顿至斯托克顿铁路是世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铁路,但由于它是用来运货的,所以并没有正式的车站。第一个真正的铁路车站是为1830 年开通的英国利物浦及曼彻斯特铁路而建的。

早期的铁路客站非常简单,且功能单一,多数只是在铁路线路一侧覆盖一个站棚为乘客遮挡风雨,基本上没有特定的空间形式和艺术特征可言。世界上最早的客站——英国利物浦的格劳恩车站就是该阶段客站的代表。随后,为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各种需要,伦敦桥站(1836年)、波士顿站(1837 年)、帕丁顿站(1838 年)、滑铁卢站(1848 年)及伦敦国王十字站(King’s Cross,1852 年,图1.2)等一些重要铁路客站中增设了提供餐饮和保管货物的设施。

铁路客站的选址也因城市发展背景和规模不同而有所不同。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均把车站建在城市的周边,而美国则在铁路客站周围发展城市。总之,以站台为主体是19 世纪三四十年代铁路客站的最大特征。

(2)筑路高潮时期:讲究豪华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自1860 年至1913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铁路发展最快,铁路及铁路车站建设进入高潮时期。随着铁路客运量不断增长,铁路客站逐渐发展成为旅客心目中具有“城市门户”作用的标志性建筑。一些先进的建筑思潮和方法,以及代表当时先进技术的钢铁和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客站的建设中,客站也随之发展成为体态宏伟、功能复杂的建筑类型。这个时期客站的主体结构是巨大钢铁桁架,带有透光的玻璃屋顶。它体现了工业革命给钢铁业带来的巨大发展,而在许多铁制构件上采用的适度曲线装饰,则反映出“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铁路客站建设极力追求纪念性,讲究豪华气派,带有浓重的古典主义风格。有些还拥有宏伟华丽的主站房、豪华的候车厅以及跨度极大的站台大厅。客站可明确地划分为广场、站房、站台3 部分,候车大厅成为客站的主体,室内功能划分详细,有序地分为不同等级,体现了工业革命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表现欲。历史上称这一阶段的铁路客站为“维多利亚式”(图1.3)。19 世纪后期建成的伦敦圣·潘克勒斯站、巴黎总站、法兰克福总站、莱比锡车站以及建于20 世纪初的华盛顿总站和意大利米兰中央火车站,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图1.2 伦敦国王十字站(King’s Cross)

图1.3 伦敦维多利亚车站

(3)基本稳定时期:清新简洁

进入20 世纪20 年代,随着汽车、飞机等其他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和日渐普及,加之当时铁路自身存在的效率低、不太灵活等问题,欧美铁路的发展变得迟缓,铁路运输开始走下坡路。另一方面,亚非拉与部分欧洲国家的铁路营业里程有所增长。故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铁路发展处于基本稳定时期。

在这一时期,铁路客站的建设也陷入了低潮。与此同时,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对铁路客站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车站建筑一改过去规模庞大、装饰烦琐的风格,一扫烦冗、沉重、空间昏暗的弊端,逐渐追求简化、紧凑和高效,从而为铁路客站带来一股清新简洁的风气。客站的主体仍是旅客进站广厅和候车大厅两大空间,并以此联系其他辅助服务空间。与前一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客站设计开始重视高效率的流线组织,减少不必要的空间和分隔,平面更加紧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芬兰坦佩雷站和意大利罗马总站(图1.4)都是这一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4)恢复发展时期:注重综合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由于能源危机、铁路技术的更新和城市交通结构的改变等原因,以日本于1964 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为代表,铁路运输以高速度、低能耗、高效率、环保、安全等优势再一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大量修建新站的同时,很多城市对原有的铁路客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使得铁路客站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更加方便快捷,其客运功能也日趋丰富。由于铁路旅客列车接发频率及正点率的普遍提高,候车室日渐缩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功能大厅,旅客需要的大部分服务都能在这个空间内获得。这种复合式的多功能空间,使得客站内部的流线组织进一步简化,既缩短了旅客的滞留时间,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客站空间的使用效率。加拿大的渥太华车站和荷兰的鹿特丹总站都是这一时期的成熟作品。

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城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逐步形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客站在选址上更加注重与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的结合,设计上通过立体化布局实现客站与站外交通的有机衔接,以及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便捷有效的换乘。

西方当代铁路客站已不仅局限于解决交通问题,同时开始兼顾城市开发的需求,依托铁路客站本身功能促进城市开发。城市发展反过来又为客站带来客户运输需求,从而推动客站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建设,使之成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区域,铁路客站的城市属性更加鲜明。

车站建筑物及设备大量采用新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结构技术及材料,以大跨度结构代替了原来规模宏大、装饰浓重的巨型结构。同时,先进的节能技术及环保措施提升了客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完善的售票体系以及现代化的旅客服务信息系统提高了铁路客站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法国的里昂机场站、里尔站、艾维纽站、普罗旺斯站,德国的柏林中央车站(图1.5)、斯潘道站、法兰克福机场站,奥地利的林兹站都是属于这个时期的典型作品。

图1.4 意大利罗马总站

图1.5 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

图1.6 日本名古屋车站

以客运量来算,最繁忙的铁路车站是日本东京的新宿站,年乘降人数均超过13 亿人次。第二繁忙的车站为日本的涩谷车站,年乘降人数均超过10 亿人次。排在前30 名的车站年乘降人数均超过1.7 亿人次,其中除了巴黎北站、台北车站、巴黎夏特雷大堂站、罗马特米尼车站之外,其他的26 个车站均为日本车站。

以面积计算,日本的名古屋站是最大的。但该车站的面积还包括了两幢商业大厦及地下商场,因而车站本身的范围其实并非特别大,如图1.6 所示。新宿站的面积排行第二。

若以站台数目计算,最大的车站是美国纽约市的大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共有44 个站台,67 条线路。此站亦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车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