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23毛石基础图1.4.24灰土基础4.素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经过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制成,断面有多种形式,如台阶形或锥形等,如图1.4.25所示。图1.4.25素混凝土基础特别提示刚性基础或称无筋扩展基础,必须满足表1.4.3中的宽高比要求,该允许值是一个理论最大限值,不是固定值,相应的刚性角也为最大值。......
2023-08-21
推荐阅读资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危道军主编的《建筑施工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姚谨英主编的《建筑施工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任务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工地参观,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砌体工程施工现场平面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内容。进一步了解脚手架的种类、构造以及垂直运输设施的种类和功能等。
(2)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对特定工作情境的观察和模拟训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纸会审在施工准备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工地例会在施工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砖墙砌筑施工操作实训,加深对墙体砌筑施工步骤的理解和技术要点的掌握,了解“三一”法砌筑工艺,熟悉砌筑施工及质量检查工具、用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工地现场参观,能够合理规划和正确绘制砌体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图。
(2)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对特定工作情境的观察和模拟训练,具备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身份组织或主持图纸会审的能力,或者以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身份参与图纸会审进程和组织整理图纸会审记录的能力;具备无论以监理单位还是施工单位身份主持或参与工地例会的能力,学会如何利用工地例会的平台,实现对砌体工程施工进度的掌控方法。
(3)通过砖墙砌筑施工操作实训,为培养学生砌体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能力和施工技术交底的能力打下基础。
任务分解
任务3.1 工地参观
任务3.2 情境教学——图纸会审与工地例会
任务3.3 墙体砌筑操作实训
知识导入
本单元为工程施工综合实践,包括一次工地参观和两场情境观察与模拟。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与计划安排,是以本书编写团队所做社会调研为依据,从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开始、以逆向推论的手段,确定了综合实践内容及方式,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综合实践的顺利开展与圆满完成,将搭建起一座连接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之间的桥梁。
综合实践在现代教育中是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的集中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聆听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1.关于工地参观
把工地参观列为综合实践的第一步,它不是认识实习的简单重复,而是施工组织知识学习和掌握前的有针对性的必要铺垫。时间安排于第1单元结束后,第2单元开始学习初进行。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无论从事工程项目开发、施工、监理、造价还是地质勘察或工程设计等工作,作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工作在生产一线。走近、了解、感触、体验施工现场,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把对单项工程施工现场的参访归为课程的“宏观”层面,对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的观察可算作“中观”,那么即将对脚手架和垂直运输设施开展的参观活动,可列为“微观”详细观察的层面。对脚手架和垂直运输设施的参观目的,一是培养学生尊重规范、严格按照规范办事的工作态度;二是理解脚手架施工方案的制订、垂直运输设备的合理选择和布置,对确保施工安全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关于情境观察与模拟
该项综合实践教学的开展,应择机进行。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有许多重要的工作,比如技术资料准备阶段的图纸会审、开工后举行例会、施工中质量数据记录与资料整理、施工质量验收等。其中,图纸会审属于技术资料的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是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程进度、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而开好工地例会,不仅是工程监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需要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高度重视并密切配合。例会召开的时间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安排。工程监理过程中的许多信息和决定,都是在工地会议上产生和做出的。各方大部分的协调、沟通与合作,也是在工地现场进行的。
这里的“工作情境”和前面的“工地现场”有一定差别。后者基本上是“静态”或变化不大的,而与“工作情境”相对应的综合实践的开展是“动态”变化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选工地的施工建设进程的影响。图纸会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只举行一次(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分阶段进行几次)。所以,应择机进行,教学进度计划的安排应随之调整;工地例会虽然是每旬、甚至每周都开,运作形式上也相同,但内容伴随施工进展却是不断更新的。
3.关于墙体砌筑操作实训
墙体砌筑是本单元唯一的“动手”施工操作训练。这里的“动手”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砌筑墙体实训,加深学生对墙体砌筑施工步骤的理解和技术要点的掌握,认知“三一”法砌筑工艺,熟悉砌筑施工工具及质量检查用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从而为学生编制砌体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和具有向专业砌筑作业人员作技术交底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有关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第2版)的文章
图1.4.23毛石基础图1.4.24灰土基础4.素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经过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制成,断面有多种形式,如台阶形或锥形等,如图1.4.25所示。图1.4.25素混凝土基础特别提示刚性基础或称无筋扩展基础,必须满足表1.4.3中的宽高比要求,该允许值是一个理论最大限值,不是固定值,相应的刚性角也为最大值。......
2023-08-21
在设计要求的三个层次中,满足构造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以下从砌体房屋一般构造要求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两方面展开论述。10)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应适当增设构造柱。......
2023-08-21
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光辉的历史。据资料记载,千百年来砌体结构不仅为人们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害等,还在军事上成了民族抵御外敌的屏障。以下分别介绍砌体结构的特点、砌体房屋的组成、砌体材料及构造要求等。......
2023-08-21
施工物资的准备是指施工工作手段和工作对象的准备。整个准备工作要与有关各方保持接触,建立并及时更新物资准备资料信息库,提高准备工作效率,为下一步工程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2023-08-21
为确保砌体房屋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刚度以抵抗地震灾害,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在房屋每层的楼板板底处设置圈梁。当地震设防要求不高时,一般仅在基础及房屋顶层檐口处各设一道圈梁;在房屋的转角处、纵横墙相交处、楼梯间四角等部位还应设置构造柱。砌体房屋阳台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和钢筋混凝土的楼板或屋面、圈梁、构造柱整体浇筑。......
2023-08-21
石砌体必须设置拉结石,一般每0.7m2墙面至少设置一块,同皮内均匀分布,中心间距不大于2m。特别提示砖、中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及石砌体均系由砂浆粘结形成的整体结构,因而在砌筑形式上均具有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等共同要求。表1.4.2石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023-08-21
图1.4.18小砌块砌体斜槎和阴阳槎斜槎;阴阳槎常温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每天砌筑高度,分别不应超过1.8m和2.4m。表1.4.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续表1.4.2.2混凝土中型空心砌块的组砌形式与施工方法1.组砌形式组砌形式应满足墙体整体性的要求,并进行砌块排列。图1.4.19砌块排列图2.施工方法砌块砌筑前提前1d浇水,并清理干净砌块。台灵架示意如图1.4.20所示。图1.4.20台灵架校正。......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