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环境包括经济关系、道德观念、文化风俗、意识形态,还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文化氛围等。城市形态是由空间结构与具体形式共同作用构成的,城市形态的基本组成是街道、开放空间与建筑,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城市规划结构、城市用地形态、城市自然状况等因素。城市形态与城市景观范畴大致相同,城市形态所包含的,也都是城市景观中所包含的。只是城市形态的动态性较强,而城市景观是着重从静态意义上而言的。......
2023-08-21
为了更好地发挥景观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功能,避免“奇奇怪怪”的建筑带来的视觉污染,提升景观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景观文化建设应着力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注重景观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传承
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视觉时代里,城市的文化形象与塑造更加趋向于可视感更强的维度,但抛离城市所处的传统,一味追求“欧风”“美风”,就会失去城市本身的文化性特征,形成身份的迷失。挖掘与吸收城市传统文化的内容,既是增强景观文化内涵的必要性方式,也是利用现代途径方式传承历史文脉,增强传统文化感知度的关键要素。例如,北京前门大街的改造在某种程度上遵循的正是这一原则,改造后的前门大街在形态上融合了现代建筑理念与传统的文化底蕴,增强了传统文化对景观的内容性支撑,有助于加深这一景观在市民观赏中的印象。
(二)注重科技对景观的支撑作用
当代富有创意性的景观应有科技的支撑,技术的更新与应用为景观在内容和形式的多元性展示提供了可能。室外墙体景观是科技支撑下的重要景观形式,北京国贸蒂芙尼3D灯光秀、广州塔音乐灯光秀等是以一种极富创意巧思及视觉震撼力的方式,展示了现代科技对城市景观的创造。当代最为时尚的城市景观不是对“幼稚” 模仿的回归,也不是对图像“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而是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以内容创意为核心的景观生产。可以说,以科技为依托的景观生产,在与现代创意充分融合的情况下,景观作为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将进一步加强景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由于科技对景观文化的支撑,景观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和由此而产生的震撼与快感,比其他类型的景观更加鲜明,这也为进一步发挥城市景观的娱乐和消费功能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
各种形态的景观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展现,说明景观能激发城市的文化活力和吸引力,同时,也难免造成景观的“混搭”,从而使得城市的视觉秩序混乱。如位于北京老城区的城市综合体—北京银河SOHO虽然荣获了国际大奖,但与周围的胡同、四合院等风格极不协调,引发争议。[23]这种现象说明城市现代化的速度过快,在对西方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的单纯引入时缺乏必要的沉淀,急于标明自己城市的国际化品格,从而使得城市成为西方先锋景观设计实验的场域。虽然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如限高、风格协调等相关条款,但在执行中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和限制,使得现代景观与传统景观之间距离隔离难以实现,造成了风格混搭的现状。因此,景观时代的城市建设,协调多种景观风格间的搭配,不仅是景观设计者应该考虑的,也是城市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有关景观文化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无形的环境包括经济关系、道德观念、文化风俗、意识形态,还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文化氛围等。城市形态是由空间结构与具体形式共同作用构成的,城市形态的基本组成是街道、开放空间与建筑,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城市规划结构、城市用地形态、城市自然状况等因素。城市形态与城市景观范畴大致相同,城市形态所包含的,也都是城市景观中所包含的。只是城市形态的动态性较强,而城市景观是着重从静态意义上而言的。......
2023-08-21
城市景观是由城市实体建筑、城市空间要素、基面、城市小品等组成,但并不是这些成分的简单堆砌,而是按一定原则组合在一起的。(二)城市景观的特点其一,城市景观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了城市景观的轮廓。其二,城市景观不只是物质空间的外显表现,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内涵。城市景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都是景观整体系统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2023-08-21
(一)城市景观的分类1.规模体系分类景观规模一般运用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予以衡量。这是城市景观的第一功能,同时也是城市景观其他内涵的基础所在。也就是说,城市景观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而且,城市也是区域文化集中的代表。除了与生理需要密切相关,城市景观环境的设置还与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需要相吻合,否则就会产生问题。......
2023-08-21
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的内涵,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外在显现。城市景观象征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是构成城市文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决定城市外在品位的显性标识。城市景观的每一个特征,无论突出与否,都已经和这样那样的文化发生了关联。因此,评价一项城市景观设计的优劣,体察蕴涵其中的文化特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城市景观的这一特性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
2023-08-21
舒尔茨指出,场所精神与历史文化传统关联极大。(二)“新陈代谢城市”理论与“共生城市”理论日本的“新陈代谢城市”理论与“共生城市”理论是相继出现的,是相辅相成、相互涵盖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也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文化阐释。但这种新陈代谢并不是一个完全以新代旧的过程,他们主张在城市中引入时间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在周期长的因素上加上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这样的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陈代谢城市”。......
2023-08-21
(一)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研究相对较迟。因而,作为文化景观遗产中的一个亚类,城市文化景观遗产出现得更晚。(二)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作为文化景观遗产的一个亚类,与城市的特性紧密关联,具有比较突出的城市性特点。不同城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差异导致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造成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地域差异。在空间形态上,城市文化景观遗产成为统一的文化区。......
2023-08-21
城市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流程、动力机制要有保障机制才能得以技术上的实现。因此,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首先是国家各个层面的立法机构出台针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并加以分类,制定相应类别的法律保护条款和技术规范。其次,加大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执法力度,强化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
2023-08-21
借助名著、名人、史实或文学作品的景观文化构建旅游景观文化效应已成为开辟旅游市场的重要方式。此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影视作品拍摄场景作为旅游景观文化也备受广大游客青睐。迪士尼乐园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游乐型旅游主题公园,成为集游乐、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观。除了像三国城、水浒城、大观园等拍摄基地转为旅游景观文化外,有的还借助了影视的原型或外景的拍摄地而构建和渲染了旅游景观文化。......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