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文化景观分类:古代遗产、商业及生态景观

城市文化景观分类:古代遗产、商业及生态景观

【摘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城市文化景观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古代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景观参与当代城市的文化生活,不仅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形式,能够唤起市民的文化记忆,而且有助于构建适宜的人文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城市商业景观不仅是现代都市时尚消费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拉动了城市的文化消费。从整体而言,生态自然景观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景观作为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单元,以其参与性和体验性功能发挥着社会、经济等层面的效益。在城市的发展实践中,注重发挥景观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以风貌、环境、文化为核心要素,加强城市景观和建筑风格设计,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风格。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城市文化景观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建筑设施景观

建筑景观的出现源于人们对建筑设计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建筑在充分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同时,兼具一定的审美性。审美性因素的渗入不仅改变了建筑单纯的实用性功能,也使得建筑本身具备了观赏性和艺术性,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说,功能性是内容设计,而审美性则是形式设计。在当代都市国际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城市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筑设计逐渐抛弃“只管经济、忽视适用、不敢谈美观”的认识,逐渐加强建筑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融合。

以北京为例,从景观风格的发展变化来看,北京的建筑景观设计大致呈现出由坚持民族传统向谋求现代多元的发展趋势。具体体现为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苏式建筑与民族形式融合的风格,以“国庆十大建筑”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在景观设计上形成了偏重现代主义形式的建筑和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相融合的风格,前者以北京国际饭店、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为代表,后者以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图书馆新馆等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在西风日劲的冲击下,出现了北京新世界中心、新东安市场等可以体现出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的建筑;21世纪后,风格多样化的建设设计风格进一步增强,既有后现代主义景观风格的建筑,如中央电视台新楼、传承传统风格的改建的前门大街,也有现代与传统融合的盘古大观等。建筑景观的多元化风格,体现出当代城市文化在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日益走向开放与包容,这其中不仅仅是一个单向引进的过程,也有在实践中对各种风格景观不断的淘汰、吸收与融合。

(二)工业遗迹景观

工业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以钢为纲” 的工业化发展模式,通过在城市中兴建工矿企业,推动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变,在工业化带动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之下,“厂区、统一标准化的砖房以及兼有零售、服务和照明产业的商业街,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城市体系”[19]

但同时,城市的高污染、高耗能也成为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经由工业阶段向后工业阶段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工厂搬离后的厂房成为代表工业文明的一种遗迹。然而,现代创意给予了这些遗存以再生,在现代创意产业的参与和激发下,工业遗存转化为创意文化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本,成为具有再生型经济价值的工业景观。在这类景观中,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8号桥、广州的太古仓等作为承载着工业文明的景观遗迹,是经过创意改造后显示出在高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中的特有作用。“工业厂房转型创意工厂而非推墙倒院拆除工业建筑而后规划新建,在保护利用工业建筑的背后是一种建立在坚实物质基础上的文化觉醒。”[20]这种觉醒不仅使得工业遗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留存,而且作为一种空间载体具有新的功能和定位,集聚了艺术品交易、设计、出版、展示、演出等行业的大批工作室,作为创意的空间,这些工业遗产实现了当代艺术、建筑空间、创意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重新焕发了老工业的生机,提升了区域的文化活力。

(三)文化遗产景观

文化遗产从概念上可以分为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分别对应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文化遗产景观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经过现代创意的开发,使其转化为一种可以创造价值的文化资本。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以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产业构成了主要的形式。故宫、颐和园天坛等作为皇家建筑在面向现代化的转变与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具有的休闲职能,参与到人们的观赏与体验中,向人们展示了其具有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古代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景观参与当代城市的文化生活,不仅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形式,能够唤起市民的文化记忆,而且有助于构建适宜的人文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四)城市商业景观

现代城市商业景观是社会化大生产以来,随着消费理念的逐步兴起而出现的。“景观使之可见的立即在场和不在场的世界,就是商品统治一切有生命之物的世界。”[21]在商业景观中,它遵从于消费的逻辑,没有消费,就没有现代城市的商业性景观。

根据形态和类别的差异,大致可以将商业景观划分为富有景观性的商业街区和景观性的商业图景。前门大街、王府井、西单、东方新天地等商业性景观街区,由街区的商业店铺、建筑风貌及流动的人群构成,体现了现代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商业性的景观性图景包括散布在市内的巨幅广告、密集的商业宣传海报,以及各种对人们视觉能产生冲击的影像等,彰显着经济要素进入了图像的生产与消费之中,使得对图像的观看被整合进商业链的运作之中。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城市商业景观不仅是现代都市时尚消费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拉动了城市的文化消费。如上海南京路代表了中国的商业形象,培育了悠久和优良的传统商业文化,是我国客流量最多的商业街区之一。

(五)生态自然景观

生态自然景观以天然或人为的环境为基础,经过现代文化创意的融入,成为包涵着生态、艺术、经济、人文等因素的事物或场域。从整体而言,生态自然景观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从类别来看,城市生态自然景观包括以自然面貌为主要载体的天然景观和以园林为主要载体的再造景观。

天然景观,是以自然面貌或自然植物为主导,人们只是影响其局部的变化,而并未在宏观上改变其面貌的景观,如分布在城市的各类公园、植物园。再造景观是以人工再造为主要形态的景观,表现为城市的各类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苏州园林、广东四大园林等。这些园林一方面尽量摄取、利用、改造、融合自然界的一切美的因素;另一方面,又充分展示了人的创造才能,充满了诗情画意。在人造与自然的有机融合中,在园林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中,园林景观追求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并由此实现境、情、境相统一。总体而言,生态自然景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具有复合型功能的系统,保护了生态环境,营造了多样的群落景观,对于缓解北京生态压力、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绿色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六)赛事体育景观

赛事体育景观是以大型的体育赛事为载体,通过体育活动与标志性建筑、时尚的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景观类型。赛事体育景观能够利用体育活动,借助新闻媒体信息传播,展示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具有高度的公共性、时尚性、集中性、融合性、联动性、地域性等特征,是现代城市高效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如北京利用1990年举办亚运会推进了北京在亚洲地区快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文化和北京形象走向世界的揭幕礼” 和“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2]。可以说,各种赛事景观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也将作为特殊事件的赛事活动这种稀缺性的文化资源和人们的注意力统一起来,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