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神木县人均GDP实现21.09万元,人均地方本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1764元。神木县地质条件适宜城市建设,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地质灾害。综上所述,神木县已经具备撤县设市的条件。请求市政府提请省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其隶属关系、管辖范围不变,政府驻地不变,仍为神木镇府阳路1号。......
2023-08-21
为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我省城市体系,充分发挥县级市对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经过全县上下反复酝酿和充分讨论,特建议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
神木县位于榆林市北端,地处陕西、山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接壤地带,县域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辖15个镇325个村,总人口45.86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1%,居全省前三位,县城城区常住人口达25.5万人。
神木已具备撤县设市的经济基础。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炭、兰炭、化工、电力、载能、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打造成煤炭开采及加工、以煤为基础的新型能化、材料加工和装备制造、新兴非煤等四大现代产业集群,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县域工业体系基本建成。2015年,神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17.41亿元,全县人均GDP达到18.2万元,为全省第一,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连续5年稳居全省前3名。全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07.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8.76%;完成财政总收入160.57亿元,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58.52亿元,人均财政收入1.3万元,连续5年稳居全省前3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45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46元;近年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30位、西北第1位,始终保持全省县域经济领头羊地位。
神木已具备撤县设市的环境基础。神木县城规划面积达96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5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以县城为主体,新村、二村、西沙、铧山为组团的“一主四卫”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包西、包神、神黄等多条干线铁路和准神、红柠等多条支线铁路在此交汇,包茂、榆神、神府、神佳米、神盘等多条高级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距鄂尔多斯、榆林两个机场不足百公里,全方位的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形成。今年以来,神佳高速、店红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新建、改扩建主干道路7条,店塔互通、冷库路全面贯通,棚户区改造和断头路疏通取得实质性突破,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健全。
神木已具备撤县设市的共享基础。神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城乡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推行社会治理网格化全覆盖,多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社区工作。稳步实行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大力支持农民进城和市民化工作。落实教育“两优”战略,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建成了西北地区第一家县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稳定运行全民免费医疗政策,全面推行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荣获“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县”荣誉称号。
神木已具备撤县设市的社会基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神木发展,对神木提出“全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试验区、城镇化发展的示范、重化工低碳循环发展的样板”四个定位,并希望将神木建成国家级陕北能化基地转型发展的先行区和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示范区。2014年,省委、省政府又出台《关于在神木县府谷县开展省直管县试点的意见》,将神木县列为省直管县试点。同时,经过多年来充分深入宣传,神木撤县设市已成为我县酝酿多年的重大决策,是神木县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和强烈愿望,广大干部群众热切期昐,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神木撤县设市有利于优化我省城市结构体系,能够优化陕西省城市空间布局,促进行政区划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进一步带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神木撤县设市有利于加快区域发展,提高神木的城市地位,扩大知名度,能够让神木在陕晋蒙周边地区推进全面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更重要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神木撤县设市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习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神木是西部地区特别是陕北老区新型城镇化的典范和样板,率先将神木撤县设市,可以让老区人民共享科学发展成果,可以形成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的横向错位发展的城市格局,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可以更好地推动陕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三章第九条关于“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通过召开全会的方式研究讨论本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规定,经2016年2月22日中共神木县委十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研究,同意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报批工作,全力查漏补缺,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持,力争2016年完成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工作任务。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日
有关神木县志(1987~2012)的文章
2014年,神木县人均GDP实现21.09万元,人均地方本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1764元。神木县地质条件适宜城市建设,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地质灾害。综上所述,神木县已经具备撤县设市的条件。请求市政府提请省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其隶属关系、管辖范围不变,政府驻地不变,仍为神木镇府阳路1号。......
2023-08-21
“冬季严打战役”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起,其中重大案件8起,端掉犯罪团伙2个,追捕逃犯3人,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4人,查处治安案件126起,处罚违法人员236人。摧毁犯罪团伙10个41人,涉案111起。查处治安案件109起,处罚违法人员197名,同时,缉毒队和派出所对全县在册吸毒人员逐人进行了谈话回访,共查处吸食毒品案件15起,查处违法人员15名。抓获作案成员75人,刑事拘留16人,逮捕5人,劳教17人。......
2023-08-20
本次会议是神木政协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换届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神木县第二届委员会,本届委员会共有委员85人,常务委员17人,主席1人,副主席7人。1987年11月10日至11月12日召开第二届二次会议,会上传达了省政协工作组(委)工作会议精神,增选刘呈洲为县政协副主席。赵成华当选县政协主席。政协神木县第九届委员会2016年11月21日至23日,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在神木召开。......
2023-08-20
1996年,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中央政策,鼓励国家、省市和外地企业到神木发展。共占有井田面积502.8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9.73亿吨,总设计生产能力4540万吨/年。表8-36-22012年神木县中、省、市、县属煤矿统计表续表注:央企税费上公司总部,省市税收数字由神木县地方税务局提供。......
2023-08-20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神木县在全县范围内以村为单位,将耕地质量高、集中连片、基本农田所占比例较大的耕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2007年,神木县被列入全国第一批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地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神木县新的矿山建设项目必须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按法定程序,报经环保部门批准。依法签订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书,并按照规定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2023-08-20
未参加全民免费医疗的城乡居民和干部职工,不予大病医疗救助。县人社局负责干部职工大病医疗救助的管理工作,县医保办承担干部职工大病医疗救助的具体经办任务。县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大病医疗救助工作。患重症精神病等其他特殊疾病的经县大病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可给予适当救助。......
2023-08-21
1988年,神木县科委承担榆林地区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淡水养鱼高产技术》,投入经费90万元。1992年,神木县科委承担的省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神府矿区副食品基地建设》完成。1996—1998年,县科技局组织实施科技项目89项,引进农作物、畜禽、蔬菜、枣果等新品种近百个,示范推广了30多项实用新技术。2009年,神木县制定了民营企业科技优惠政策。......
2023-08-20
神木县工程造林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长城沿线造林等。第四项骨干工程,是营造固沙护岸林工程。东山绿化第五项骨干工程,是营造农田牧场防护林和用材林。其中,人工造林78万亩,飞播造林37万亩,经省、地有关部门验收,北部风沙区林草覆盖度达79.6%,造林保存率达78.6%。第一期1985—1990年,造林......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