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神木县文物古迹丰富,数量3015处,保护单位名单

神木县文物古迹丰富,数量3015处,保护单位名单

【摘要】:神木县是省政府于1993年第二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县境内的文物古迹和出土文物很多。经2011年全国文物普查,全县共有各类文物遗迹3015处。1959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原有中兴楼、城隍庙、财神庙、五道庙、祖师庙、西门寺、贞节牌坊等古建筑。表21-90-12012年神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续表续表

神木县是省政府于1993年第二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县境内的文物古迹和出土文物很多。经2011年全国文物普查,全县共有各类文物遗迹3015处。其中,古遗址1897处、古墓葬827处、建筑184处、石窟寺及石刻6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19处,其他28处。举世闻名的战国长城、明长城都经过县境。秦长城经神木县大柳塔、店塔、孙家岔、麻家塔、西沟、高家堡等乡镇,全长约80公里。明长城(俗称边墙)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途径县7个乡镇34个行政村,全长125公里,神木镇永兴办事处水头沟村和解家堡办事处官园村的2个烽火台保存较为完整。

汉城遗址及汉墓群

该遗址位于神木县大保当镇以西1公里处的任家伙场村老米圪台附近,于1987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1996年夏至1998年夏,配合陕西至北京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榆林市文研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陕、京管线穿越的汉城遗址及汉墓群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发掘,初步确认了城址的形制、布局、构造技术、时代等问题。根据大保当城址的规模来看,属于汉代中晚期时设在北地的边城。与内蒙古、宁夏等地发现城址一样,规模不大,但是有内外城之分。它的防御功能强大,是汉代设在边关驻守、实施军事目的的堡垒。大保当汉城遗址及汉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汉代陕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提供了重要依据。1999年4月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峁遗址

该遗址位于神木县店塔镇寨峁村(旧村)南100米的窟野河与考考乌素河交汇处的阶地上。为新石器时代东周、汉时期遗址。遗址发现于1986年,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暴露灰坑多处。采集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泥质灰陶和夹砂灰、红陶片,纹饰有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划纹、指甲纹,器形可见鬲、罐、纺轮等,还有磨制石斧、带孔石刀,另发现少量西周时期陶片。1959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郎山

二郎山位于县城西一公里处,俗称“西山”。二郎山庙群建于明代以前,后经历代续建修葺,在长达一公里的山脊上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建成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各类建筑30余处,并存有大量的雕塑、绘画、碑碣等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粹,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59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布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被评定升格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凯歌楼

凯歌楼俗称大楼、中楼,位于神木县城旧街中心,是神木县仅存的一座三层楼阁式古建筑。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驻守神木参将高天吉御敌凯旋,为纪念胜利并报答“神恩”而建。2003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山庙群

该建筑位于神木县贺家川镇温家川村,窟野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山脉上。山势崇峻、树木蓊翳,其东瞰黄河,西窥窟野,北连绵绵群山,如巨龙引窟野与黄河在山南相汇。1988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堡古城

古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弥川。位于神木县城西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城内原有中兴楼(1988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财神庙、五道庙、祖师庙、西门寺、贞节牌坊等古建筑。2004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木四合院

神木四合院始建于明末清初,汲取了北京民居四合院的优点,院落方正闭合,布局对称和谐。建筑格式是仿照当时皇城京式四合院的布局格式修建的,整体布局分为大门(含照壁2间)、房屋、室内装饰三部分。四合院规格大小、堂皇程度、工艺粗精因其主人的身份和财力而悬殊。主房一般坐北向南,分为3间、5间、7间,配以耳房,东西南均有厢房,装饰工艺逊于主房,一看便知主次、尊卑,均为砖木结构建筑,硬山顶施筒板瓦。其中旧城区内的白氏民居2008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表21-90-1 2012年神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