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辑佚的对象范围广涉经、史、子、集四部,数量达数千种之多,而且卷帙浩繁的大部头的辑佚书开始出现。三是辑佚的类型多有创获。以往的辑佚多局限于辑录亡佚之书、辑汇散佚之文,而清代则出现了辑拾漏佚、辑校脱佚、辑补缺佚、辑佚书目等新的辑佚类型。其平生所辑佚书达800余种,而流传下来的只有177种。其辑佚成就主要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另有辑佚书近50种。遂辑考古经注亡佚者大兴,开清代辑佚之先声。......
2023-07-25
神木县是省政府于1993年第二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县境内的文物古迹和出土文物很多。经2011年全国文物普查,全县共有各类文物遗迹3015处。其中,古遗址1897处、古墓葬827处、古建筑184处、石窟寺及石刻6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19处,其他28处。举世闻名的战国秦长城、明长城都经过县境。秦长城经神木县大柳塔、店塔、孙家岔、麻家塔、西沟、高家堡等乡镇,全长约80公里。明长城(俗称边墙)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途径县7个乡镇34个行政村,全长125公里,神木镇永兴办事处水头沟村和解家堡办事处官园村的2个烽火台保存较为完整。
汉城遗址及汉墓群
该遗址位于神木县大保当镇以西1公里处的任家伙场村老米圪台附近,于1987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1996年夏至1998年夏,配合陕西至北京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榆林市文研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陕、京管线穿越的汉城遗址及汉墓群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发掘,初步确认了城址的形制、布局、构造技术、时代等问题。根据大保当城址的规模来看,属于汉代中晚期时设在北地的边城。与内蒙古、宁夏等地发现城址一样,规模不大,但是有内外城之分。它的防御功能强大,是汉代设在边关驻守、实施军事目的的堡垒。大保当汉城遗址及汉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汉代陕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提供了重要依据。1999年4月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峁遗址
该遗址位于神木县店塔镇寨峁村(旧村)南100米的窟野河与考考乌素河交汇处的阶地上。为新石器时代、东周、汉时期遗址。遗址发现于1986年,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暴露灰坑多处。采集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泥质灰陶和夹砂灰、红陶片,纹饰有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划纹、指甲纹,器形可见鬲、罐、纺轮等,还有磨制石斧、带孔石刀,另发现少量西周时期陶片。1959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郎山
二郎山位于县城西一公里处,俗称“西山”。二郎山庙群建于明代以前,后经历代续建修葺,在长达一公里的山脊上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建成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各类建筑30余处,并存有大量的雕塑、绘画、碑碣等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粹,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59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布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被评定升格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凯歌楼
凯歌楼俗称大楼、中楼,位于神木县城旧街中心,是神木县仅存的一座三层楼阁式古建筑。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驻守神木参将高天吉御敌凯旋,为纪念胜利并报答“神恩”而建。2003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山庙群
该建筑位于神木县贺家川镇温家川村,窟野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山脉上。山势崇峻、树木蓊翳,其东瞰黄河,西窥窟野,北连绵绵群山,如巨龙引窟野与黄河在山南相汇。1988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堡古城
古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弥川。位于神木县城西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城内原有中兴楼(1988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财神庙、五道庙、祖师庙、西门寺、贞节牌坊等古建筑。2004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木四合院
神木四合院始建于明末清初,汲取了北京民居四合院的优点,院落方正闭合,布局对称和谐。建筑格式是仿照当时皇城京式四合院的布局格式修建的,整体布局分为大门(含照壁2间)、房屋、室内装饰三部分。四合院规格大小、堂皇程度、工艺粗精因其主人的身份和财力而悬殊。主房一般坐北向南,分为3间、5间、7间,配以耳房,东西南均有厢房,装饰工艺逊于主房,一看便知主次、尊卑,均为砖木结构建筑,硬山顶施筒板瓦。其中旧城区内的白氏民居2008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表21-90-1 2012年神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续表
续表
有关神木县志(1987~2012)的文章
二是辑佚的对象范围广涉经、史、子、集四部,数量达数千种之多,而且卷帙浩繁的大部头的辑佚书开始出现。三是辑佚的类型多有创获。以往的辑佚多局限于辑录亡佚之书、辑汇散佚之文,而清代则出现了辑拾漏佚、辑校脱佚、辑补缺佚、辑佚书目等新的辑佚类型。其平生所辑佚书达800余种,而流传下来的只有177种。其辑佚成就主要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另有辑佚书近50种。遂辑考古经注亡佚者大兴,开清代辑佚之先声。......
2023-07-25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神木县在全县范围内以村为单位,将耕地质量高、集中连片、基本农田所占比例较大的耕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2007年,神木县被列入全国第一批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地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神木县新的矿山建设项目必须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按法定程序,报经环保部门批准。依法签订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书,并按照规定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2023-08-20
植物品种及分布据2001年普查,神木县共有林木品种21科,33属,81种。野生植物资源:截至2012年,神木县林业用地58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1.5%。活立木蓄积达115.6万立方米。臭柏属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沙柳、柠条、踏郎是防风固沙先锋树种。野生动物资源至2012年,神木县野生动物主要有73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2种,三级保护动物3种。......
2023-08-20
经过多次集中防治,使森林毁灭性的病虫害得到了遏制,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对境内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普查,依法查处了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开展了对野生动物的救治和科学研究。表6-23-1神木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统计表开发利用神木县森林旅游、湿地开发,以及野生动植物的利用起步较晚。中南部乡镇红枣经济林的开发利用成为神木县的主导产业。......
2023-08-20
武威汉简,以其数量多、保存好、内容丰富、史料可贵等独有的特点构成了中国简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仪礼简、王杖简、医药简都被定为国宝级文物。1959年,在磨嘴子的一座土洞墓中,发现了一批汉代《仪礼》简,共469枚,27298字。《仪礼》简出土以来,引起全国轰动。另外,《仪礼》简的书法艺术,也让后世众多书法爱好者奉为珍宝。......
2023-08-07
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已达上万种之多。形形色色的遗传病,给人类的遗传素质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遗传病的种类和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根治环境污染是预防遗传病的有力措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杜绝新遗传病的发生。尤其是携带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个体,如能及时检出就可防止遗传病患儿的产生。......
2023-08-11
人畜饮水2005年起,神木县共投资4980.32万元,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还有1130个饮用水取水口,供居民安全用水。水源保护瑶镇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由神木县政府委托陕西省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保护区分区划界工作,并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于2009年1月23日正式批准。2008年,神木县委托陕西省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采兔沟水库水源地保护规划,此规划方案划定三级保护区域。......
2023-08-20
通常,增加换流桥的数量,不仅能提高网侧功率因数,减少谐波源处的谐波,而且能增加直流侧的输出脉动,减少特征谐波的组成部分,并提高最低次特征谐波的次数,从而达到抑制谐波的目的。尽管过多增加换流桥的个数会让网侧变压器的接线变得更为复杂,不但会增加制造设备的难度,增大投资,而且也不符合高压直流输电的要求。6脉冲换流器触发脉冲之间的间距为60°,12脉冲换流器触发脉冲之间的间距为30°。......
2023-06-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