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办公室负责整顿市容,水质合格

爱国卫生运动办公室负责整顿市容,水质合格

【摘要】:整顿市容卫生爱国卫生月活动由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爱卫办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有工作人员3名。饮用水卫生管理1.县城供水、自备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有卫生许可证,管理规范;2.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五病”调离率100%;3.供水单位和卫生监督机构对水质的检测结果合格,监督、监测资料齐全。

整顿市容卫生

爱国卫生月活动由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爱卫办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有工作人员3名。

1992年,神木县委、县政府做出创建全国卫生县城的决定,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为主的领导机构,采取明确责任、落实分工、深入发动、统一思想、建章立制、依法管理、突出重点等措施,着重抓“六乱”(乱停放车辆、乱摆摊、乱贴广告、乱搭建、乱丢倒、乱设点)整治,抓“三禁”(禁止县城中心鸣喇叭、禁止拖拉机进城、禁止三轮车进城),抓绿化美化,抓街道硬化建设,抓垃圾填埋场和公厕改造完善等工作。1993—1996年,连续4年获得省级“创建卫生县城优秀奖”,1996年通过省爱卫会考核鉴定,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至2012年,全县累计投入各项资金9000余万元,用于道路及城区园林绿化,农贸市场改造,旱厕改水厕,环境综合治理,环卫实施改善,街道路灯工程,粪便无害处理,道路硬化,病媒生物防治爱国宣传等。2012年,县城居民和大部分镇(办)所在地的群众饮用上自来水。城镇饮食摊点设置了防尘防蝇设备,加强了日常检查监督。县城日常卫生除配760名清洁工清扫、检查外,还实行机关、酒店商店、单位、居民等“门前三包干(包卫生、包树木、包花草)”、责任到户的卫生管理制度。市民生活废弃物清理受到重视,街道设置了果皮箱、垃圾桶、弃置点,配备专用车辆清理,仅县城每年清运垃圾300多吨。使卫生工作形成经常化、制度化。

农村改水改厕

1990年,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以“两管(管水、管肥)”“五改(改水、改厕所、改棚圈、改通道、改环境)”为中心,重点抓改水、粪便管理和文明卫生村的建设。1987—1991年,采取国家、集体、个人3方集资的办法,筹集资金,修建各种饮水工程。大部分乡(镇)所在地的群众用上了比较卫生的水,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加强农村村民修建住宅的管理、规划,禁止乱修、乱建。新建的村民住宅比较符合卫生要求,出现了一批文明卫生村。至2012年底全县行政村、自然村全部饮用安全卫生自来水36万人。

2011年1月11日,榆林市出台了《榆林市农村改厕管理办法》后,神木县政府成立了农村改厕领导小组,部门负责财政补贴、筹措资金、社会参与、群众助手,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至2012年底,全县投入资金526万元,县城新建和改建标准化公厕207座,农村新建714座,使农村卫生公厕普及率达到85%,卫生户厕1321个,农村卫生道路干净,村容村貌有了巨大变化。

食品卫生管理

2012年,全县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活动,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打好争创国家卫生县城攻坚战,为全县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1.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健全,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及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符合相应卫生要求;

2.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95%;对餐饮单位进行卫生许可量化评分及经常性卫生监督评分,同时进行食品卫生信誉度评定;

3.食品经营单位和集贸市场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产品;

4.有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活动;食物中毒处理及时,无漏报、瞒报情况;无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5.全面实行餐饮单位现场卫生监督检查公示制度,公示率100%;

6.餐饮业全面贯彻《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机关、学校等单位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管理责任落实并制度化;

7.杜绝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和无固定加工、就餐场所的食品摊点;

8.餐具消毒;

9.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取得有效生产经营证照,对小作坊、小摊点等监管规划有序;

10.预防并及时查处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1.经营性公共场所证照齐全,亮证经营,设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2.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五病”调离率100%;

3.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齐全;

4.公共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清洗、消毒、通风等各项卫生措施落实;

5.各项卫生指标达国家相应卫生标准要求,卫生监督、监测资料齐全。

饮用水卫生管理

1.县城供水、自备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有卫生许可证,管理规范(卫生管理制度、水质清洗、消毒处理情况);

2.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五病”调离率100%;

3.供水单位和卫生监督机构对水质的检测结果合格,监督、监测资料齐全。

宣传卫生法

1995年以后,全县每年3月24日开展宣传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大型活动;4月25日宣传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知识;12月1日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在宣传活动中,利用农村集市、农贸物资交流大会,在县城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在中心广场、车站、宾馆等人员集中的地方设立板块、检测台、咨询台,医疗人员、发放宣传图片、《健康指南》手册、小画册、购物袋、标语,利用有线电视台、宣传车辆滚动播放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思想上的认识,健康意识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