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神木县志(1987~2012):信访举报成果与案件处理数据

神木县志(1987~2012):信访举报成果与案件处理数据

【摘要】:通过对来信来访的处理,为纠正不正之风,查处违纪案件和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大量线索。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101件,了结13件,立案查处82件,结案82件。2004年,纪检监察机关继续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通过加强信访举报、落实办案责任等措施,促进了办案工作的深入开展。纪委信访室共收到群众信访举报71件,初核49件,了结7件,立案查处42件,全部结案。

1987年,信访室共接待群众来访30余人次,收到人民群众来信127件。其中重信(重复来信)44件,转有关部门办理30件。自查结案110件,结案率为86.6%。通过对来信来访的处理,为纠正不正之风,查处违纪案件和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大量线索。同时受理历史遗留案件8件,办结8件。

1988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5人次,全部结案。收到群众来信150件,其中重信75件,转有关部门70件,自查70件,结案率93%。

1989年,共收到来信180件,其中重信61件,转非纪检部门办理的31件,自查88件,结案86件。

1990年,共收到来信49件,转有关部门办理的26件,自查23件,全部结案。

1991年,共收到来信71件,转办39件,自办31件,结案率98%。来访53人次,全部结案。

1992年,共收到来信43件,自办24件,转办19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收到群众来信40多件,接待来访50多人次,办结率85%以上。

1998~2002年底,全县共接到信访举报533件,初核448件(乡镇218件),立案349件(乡镇210件),结案346件(乡镇210件)。

2003年,实行常委包案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强化执法监察,拓宽案源渠道,制定办案奖惩办法,严明奖罚。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101件(乡镇55件),了结13件(乡镇4件),立案查处82件(乡镇60件,直属机关4件),结案82件(乡镇60件,直属机关4件)。

2004年,纪检监察机关继续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通过加强信访举报、落实办案责任等措施,促进了办案工作的深入开展。纪委信访室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99件,初核90件,了结13件,立案74件,结案74件,处分80人。立案案件中县本级办案14件,乡镇纪委办案54件,县直属机关办案6件。

2005年,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103件(乡镇57件),初核86件(乡镇59件,直属机关1件),了结10件,立案查处76件(乡镇59件,直属机关1件),结案75件(乡镇59件,直属机关1件),处分75人(乡镇59人,直属机关1人)。

2006年,全年共收到群众信访举报50件(乡镇15件),初核35件(乡镇15件),了结8件,立案查处27件(乡镇15件),处分28人(乡镇15人)。

2007年,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共收到群众信访举报56件(乡镇16件),初核47件(乡镇26件),了结3件,立案查处44件(乡镇26件),处分54人(乡镇26人)。

2008年,围绕反“六腐”扫“三风”(反“六腐”:一是创新机制,重点防治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腐败问题;二是规范行为,重点防治土地征用、出让中的腐败问题;三是深化改革,重点防治干部招用、职称评聘中的腐败问题;四是积极探索,重点防治公务用车等职务消费中的腐败问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出国出境的监督和管理,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五是强化管理,重点防治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腐败问题;六是严肃纪律,重点防治干部提拔任用中的腐败问题。扫“三风”:一是坚决扫除官商勾结、黑金送礼歪风,下大力气净化社会风气;二是坚决扫除无所作为的官僚作风,下大力气倡导勤政务实新风;三是坚决扫除“吃、拿、卡、要”的行业不正之风,下大力气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案件查办工作。纪委信访室共收到群众信访举报71件,初核49件,了结7件,立案查处42件,全部结案。

2009年,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案件77件,转办27件,初核50件,了结2件,立案查处48件,结案48件。

2010年,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案件96件,转办19件,初核51件(乡镇42件),了结1件,立案50件(乡镇42件),结案48件(乡镇42件)。

2011年,共接受信访举报件76件(乡镇41件),其中转办19件,初核57件(41件),了结2件,立案55件(41件),全部结案。

2012年,收到信访举报101件(次),其中镇办78件(次)。初核101件(镇办78件),了结20件(镇办17件),立案81件(镇办61件),结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