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财政预算内收入主要来源有两部分,即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1990年,财政收入完成1880万元,改变了神木县一直吃财政补贴的历史,跨入了财政扭补县的行列。5年间县财政收入总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神木县财政总收入的61.5%。1992—2000年,神木地方财政收入63558万元,平均每年收入7062万元。2007年,神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478万元。......
2023-08-20
县级财政体制
1985年开始,神木县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由地方包干负责完成,超支不补、节约留用,地方自求平衡)、定额上交或定额补贴”的财政体制。当年核定收入基数为407万元,支出基数为1201万元,定额补贴为794万元。1990年,乡财政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收支包干、定额补贴、比例上解、超收分成”的新体制,一定3年不变。这一体制变革,调动了乡镇一级财政的理财、理税积极性,使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1994年,按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全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陕西省在省与地市之间维持旧体制1年,以实现财政管理体制的平稳过渡。神木县人民政府规定从1995年起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通过划分市县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范围,调整并划分各级收入,划分后县区财政主要承担县区机关运转及经济、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县区内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费、简易建筑费、城市维护建设支出、支农支出、城镇青年就业经费、县区单位农林水利事业费、工业、交通、商业事业费、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其他部门事业费(含地方税务机构经费和业务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市与县区财政在收入划分上原则不做大变动,只对部分收入项目做一些小的调整,调整后划归县区财政的收入为:驻县中省工交企业以外的其他中省属企业增值税的25%部分、营业税,以及其他各项地方税;驻县、区市级企业的各项地方税;县、区及其以下企业增值税的25%部分,以及其他各项税收;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其他各项属于县区的收入。同时,对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实行按固定比例分成的办法。市对县区税收返还以1993年为基期年,按县区上划中央消费税和75%增值税减去中央下划收入及专项上解后为市核定县区净税收返还基数,以后年度各县区上划中央“两税”收入达到上划基数的,按体制返还,未达到上划基数的,相应扣减税收返还基数。2002年,按照中央要求,陕西省进行了所得税分享改革。神木县在原市与县区事权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财政管理体制。
乡镇财政体制
随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乡镇财政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1986年—1990年,县对乡镇实行的是“划分税种、核定收支、超收分成”的管理办法。1991年—1998年,根据当时上级财政体制变化和县级财政实际,县对乡镇实行的是“划分税种,核定收支”的管理办法,并结合各镇实际,确定不同的分成比例。
1998年以后,县对乡镇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管理办法。2006年,神木县出台《神木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神木县乡财乡用县监管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试行)>》,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财政管理体制。神木县2012年实行“镇财县监管,村财镇代管”的财政管理模式,将镇(办事处)作为县级预算部门对待。
财政制度改革
2011年,成立神木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领导小组。2012年6月起,将社会抚养费、诉讼费、资源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股权收益统一纳入财政国库预算管理,实现国库集中收付,规范资金的使用途径;2012年7月,首批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28个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全部撤销,并开设了零余额账户。年底,撤销县城2个核算部,将县级所有预算单位的经费、工资、国有资产全部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同时,选取条件相对较好的财政所推行公务卡试点改革。
有关神木县志(1987~2012)的文章
神木财政预算内收入主要来源有两部分,即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1990年,财政收入完成1880万元,改变了神木县一直吃财政补贴的历史,跨入了财政扭补县的行列。5年间县财政收入总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神木县财政总收入的61.5%。1992—2000年,神木地方财政收入63558万元,平均每年收入7062万元。2007年,神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478万元。......
2023-08-20
1987—2012年,财政支出2695661万元,平均每年支出103679万元。支出的结构比重呈现以下特点:一般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最高。在项目投资上,财政项目支出分为前期、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五大类。其中,全民免费医疗方面,2009—2012年,财政用于此项支出分别为1.1亿元、1.7亿元、1.8亿元、1.6亿元。从支出的绝对数来看,1987年财政支出1647万元,到2012年增长为678458万元,净增长676811万元。......
2023-08-20
2001—2008年,是神木县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其间,神木县卫生系统实施了人权、财权、事权的“三权”改革。完善了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2009年,神木县以全民免费医疗为突破口,结合全省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23-08-20
委派会计制在当时的财政、财务支出管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涉农资金监管2011年起,神木县先后制定出台《神木县财政农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神木县农业项目信息库实施方案》《神木县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和《神木县镇(办事处)涉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截至2012年,神木县财政惠民补贴“一折通”兑付系统中已涵盖了629个行政村,95542户农户信息。......
2023-08-20
第六条中、省、市关于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投资者均可依法享受。第八条投资列入《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新建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县财政按该投资项目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5年同等数额的补贴。第十四条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所有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向社会公开,对收费标准规定幅度的,一律执行下限。......
2023-08-21
青岛解放后,自区人民政府建政起,即行使财政支出职能,根据市财政规定的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向市财政上报支出计划,由市财政统一划拨支出各项。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地方财政支出状况略有回升。同期财政支出科目分类,新增抚恤与社会福利救济费、工商行政管理费与其他支出。期间,行政事业费支出增长减缓,成本效能指数大幅提高。同期,财政支出结构分类由10类增加为17类。......
2024-01-08
民族构成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除6名回族居民外,其余均为汉族。神府煤田开发建设后,神木县外来人口急剧增加。表2-5-52010年神木县分性别、民族人口统计表单位:人续表年龄构成神木县人口年龄构成,到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已进入成年型。表2-5-72010年神木县人口年龄分组统计表单位:人性别构成1987年以后,神木县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全县人口增长进入了科学增长和计划控制的法制轨道。......
2023-08-20
同时,由于支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政府的支出压力将越来越大。由于社会福利支出是一种赋权型支出,加之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并且正在加速老龄化,社会福利支出将对中国财政构成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债务已累积到一个历史高水平,而且其中或有负债比重过大,隐藏着较大的风险。目前,中国财政状况仍然比较健康。为了应对财政形势的转折和预算环境的转变,中国应尽早启动新一轮的预算改革。......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