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神木县土地利用规划:严保基本农田、节约用地

神木县土地利用规划:严保基本农田、节约用地

【摘要】:2010—2012年,神木县以国务院保护耕地相关要求,及《神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神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为依据,按照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统筹安排、倡导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编制了《神木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利用现状

1987—2012年,全县累计供应土地88931.0415亩。1987—2006年,供应土地32700亩。2006—2012年,供应土地56231.0145亩,其中,出让42431.64亩,划拨13799.3775亩;工矿仓储285宗,面积31615.35亩;商业用地109宗,面积1690.965亩;住宅用地86宗,其中,普通商品房82宗,面积3196.4280亩,经济适用房1宗,面积300亩,廉租房2宗,面积145.0005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8宗,面积1331.625亩;交通运输用地13宗,面积17523.9亩;特殊用地5宗,面积262.5亩。

利用总体规划

1997年初,神木县按照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公室的要求,编制了《神木县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为1870000.5亩,其中,基本农田849999亩;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在105130.5亩,其中,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2399.5亩;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115066.5亩,其中,开发增加耕地100000.5亩,复垦增加耕地14500.5亩,整理增加耕地550.5亩。

2010—2012年,神木县以国务院保护耕地相关要求,及《神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神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为依据,按照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统筹安排、倡导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编制了《神木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464345亩。其中,基本农田1249995亩;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50080亩。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6030亩,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75825亩,其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8005亩,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控制在43500亩,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22500亩以内;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增加耕地,确保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量为82500亩。

土地开发整理

2006年,神木县根据本县的地貌特征,确立了“南土北沙”的土地开发整理模式,南部丘陵沟壑区以整理沟道和淤地坝土地为主,北部风沙草滩区以开发沙地等未利用地为主。在全县开展了土地平整工程、覆土工程、道路工程、电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绿化工程。2006—2010年,全县共收缴耕地开垦费4877.62万元,其中,3307.27万元用于土地开发项目支出,实现了资金的滚动使用;同期,全县共实施土地开发项目24个,实施总规模7900亩,新增耕地6876亩。这一时期,土地复垦增加耕地面积也成为土地开发整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2010年全县共实施土地复垦项目34个,面积32424亩(占用耕地1730.55亩)。其中,煤矿用地23个,面积31480.2亩(占用耕地1431.45亩);铁路、公路2条,面积624.75亩(占用耕地262.8亩);天然气管道1条,面积270.3亩(占用耕地36.3亩);采石场等8个,面积48.75亩。2010年底,复垦项目全部验收后,新增耕地6750亩。

2012年,神木县在锦界、中鸡、大保当、马镇、贺家川五个乡镇,投资6241.63万元,实施了11宗土地开发项目,总规模8981.55亩。项目实施后,净增耕地8223.15亩,实现了“田、水、路、林”综合治理,项目区建设成为田成方、路相通、树成行、水电配套齐全的高标准现代化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