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崖镇位于县城南60公里处,北与贺家川镇太和寨办事处相接,南与万镇镇相连,东与贺家川镇接壤,西与高家堡镇乔岔滩办事处毗邻。镇政府驻地花石崖村。农业花石崖镇共有耕地94000亩,常用耕地面积77000亩,人均4.3亩,历年退耕还林累计21190亩,还草23000亩。通信电力1988—2005年,全镇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实现了村村通电,开通了3000户“小康通”电话。表1-2-182012年花石崖镇各行政村、自然村统计表续表......
2023-08-20
神木镇北与孙家岔镇、店塔镇相连,东与栏杆堡镇相连,西与锦界镇、高家堡镇相连,南与贺家川镇、沙峁镇相连,面积1387.3平方公里,人口28.49万人。神木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窟野河从北向南横贯全境,两岸形成一条平川地带。境内年平均气温8.4℃,夏季最高38.9℃,冬季最低-28.1℃,全年无霜期170天,年降雨量439.8毫米,多集中于7、8、9三个月。
1984年,城关镇改为神木镇,辖48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2001年,撤销西沟乡、永兴乡,并入神木镇。2011年6月28日,撤销解家堡乡、麻家塔乡,并入神木镇。2012年,神木镇共辖4个农村办事处:西沟办事处、永兴办事处、麻家塔办事处、解家堡办事处;4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继业路办事处、钟楼办事处、人民路办事处、迎宾路办事处;46个行政村;18个社区:继业路社区、神华路社区、兴神路社区、果园路社区、钟楼社区、西大街社区、育才路社区、陵园路社区、惠泉路社区、人民路社区、阴山路社区、铧山路社区、兴南路社区、农科路社区、迎宾路社区、驼峰路社区、铧西社区、西沙社区。
镇政府驻地县城东兴街中段。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地下资源有煤炭、石英砂、石灰石等。煤炭主要分布在西沟、永兴、麻家塔、解家堡,煤质优良,埋藏浅,易开采,为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环保煤和气化用煤。石英砂主要分布在麻家塔、县城一带,工业探明储量达436万吨,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7%以上,适宜开采。石灰石主要分布在麻家塔等地,储量较大,可制造电石、碱、漂白粉、水泥、石灰、石材等。
农业 耕地面积17.04万亩,人均0.598亩。可利用草地面积48万亩,林地面积83.2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土豆、小杂粮为主。2012年,种植面积60400亩,生产粮食12723吨。蔬菜种植面积3120亩,其蔬菜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豆角、香瓜等。全镇猪饲养量31870头,羊饲养量63400只,养殖禽类34.86万只。
工业 以煤炭、煤化工、建筑、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9亿元。有工业企业155家,职工12500人。
商业外贸 2012年,共有商业网点528个,职工1668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亿元;城乡集贸市场25个,年成交额21亿元。
财政金融 2012年,财政总收入达28.03亿元。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达52亿元;各种贷款余额达30亿元。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870元。
文化艺术 全镇有文化站5处,广播电视站5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30处,各类图书室150个,藏书30万册。有28个文化社团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活动。
教育 神木镇的教育工作归神木县教育局直管,共有高中4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6所,小学16所,公立幼儿园16所,私立幼儿园46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全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07个,门诊部(所)111个,有床位256个,专业卫生人员157名。其中,执业医师85名,执业助理医师28名,注册护士44名。18个社区、167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社会保障 2012年,全镇农民低保1652户3006人,发放低保资金2148.3万元。城市低保3128户7334人,发放低保资金3388.2万元;孤儿、五保户全部享受政府供养。贫困大学生救助472人,救助金额233.8万元;临时救助1600户,救助金额550.5万元;困难职工救助102人,救助金额8.16万元;因疾病、自然灾害救助100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推行,基本达到应保尽保。
名胜古迹 神木镇辖区内的名胜古迹有明长城、二郎山、凯歌楼、祖师庙、吕祖洞、万佛洞、杏花滩、河津寺等。
表1-2-1 2012年神木镇各行政村、自然村统计表
续表
续表
解家堡办事处
2011年6月28日,撤销解家堡乡并入神木镇。解家堡办事处地处县城西南,东邻沙峁镇,南与太和寨办事处接壤,西与高家堡镇、锦界镇接壤,北与神木镇主城区相连,距离县城16公里,有三条三级柏油路连接。全办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青石资源。办事处属丘陵沟壑地带,南、西两面较高,东北两面较低。常年受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的共同影响,年平均气温10.6℃,最低-23.8℃,最高29.5℃,年平均降水量345.7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降雪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全办面积38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7731亩。2006年,全乡农村由原来的62个行政村合并为36个行政村。2012年,全办总户数为4056户,总人口为1228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为31人。办事处驻地解家堡村。
解家堡办事处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业。201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6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2635万元,同比增长45%;本级财政收入112.6万元,同比增长38.08%。其中,农业总产值98万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9041元,同比增长5.04%。企业总数33个。其中,农业企业32个。主要农业产业是畜类和禽类养殖,年销售额达680万元。旅游企业1个,即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
全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原煤、天然气等。天然气蕴藏量7000亿立方米,待开发。
2012年,全办已建成各类公路40条,共156公里。其中,有80%的公路得到了硬化,构成了较为便捷的交通网络。其中,有四条通村柏油路。一是洪解路,由解家堡村至太和寨办事处洪峰则墕村,从北向南,全长28公里,于2006年开工,2008年完工。二是神解路,由神木镇李家阴湾村至解家堡山丰则村红碱畔小组,从东北向西南全长15公里,于2009年开工,2010年完工。三是麻解路,该条路分两期,第一期为解家堡村至关元村,全长12公里,于2008年开工,2009年完工,第二期为关元村至麻堰渠村,全长4公里,从东向西,共16公里,于2009年开工,2012年完工。四是旧榆神路,在解家堡境内路段为麻堰渠村河掌湾小组至硷堂沟小组,从北向南,全长16公里。
住房条件的逐年改善,使居民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安上了有线电话,卫生所也进行了改造扩展。
2012年,全办共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有教职工48人。其中,公办教师32人,民办教师16人,在校学生2455人。
全办共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大柏堡、龙兴寺、河津寺、柏林堡。境内存有较为完整的明长城遗址。
表1-2-2 2012年解家堡办事处各行政村、自然村情况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麻家塔办事处
2011年6月28日,撤销麻家塔乡并入神木镇。距县城西北2公里处,北临孙家岔镇,西与锦界镇毗邻,南与西沟办事处相连,东隔窟野河与店塔镇相望。办事处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25公里,面积490.5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共43512人。办事处驻地西沙勤学路。
办事处基本地形为“三沟两梁一道滩”(即麻家塔沟、常家沟及四门沟所夹的两道梁和硬地场一道滩),是全县人口数量较多、土地面积较大的乡镇之一。麻家塔属风沙区,沙漠面积占总土地面积60%。耕地面积43357亩。其中,水地面积9810亩,滩地面积2738亩,山地面积30809亩。农作物种植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蔬菜、豆类等。蔬菜产业是全办种植行业中经济好、发展稳定持续的主导产业,每年的供应量占神木蔬菜市场的40%。截至2010年末,共引进资金1800多万元,新建日光温室17.5亩,塑料大棚36亩,形成以水磨河村为主的350亩规模化经营产业区。引进资金4150万元在买力湾、七卜树等8个行政村建成18个特色养殖基地,特色饲养品种包括肉鸽、信鸽、土鸡、野鸡、山鸡、珍珠鸡、孔雀、大雁、野兔、野猪、肉牛、奶牛、白绒山羊、布尔山羊、小尾寒羊、萨克福羊、特克赛尔羊、德国美利奴羊等。在老龙池沟、麻家塔沟和常家沟水库附近修建农家山庄,是全县休闲、娱乐、避暑山庄最多的镇办。
麻家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办95%的地下埋藏着煤炭资源。全县每年三分之一的重点建设项目在境内实施。2010年底,红柳林煤矿、张家峁煤矿按计划建成投产;5000吨白酒生产线、陕煤神南服务区、大通汽贸公司、神木酒业有限公司、康乐药业公司等一大批项目投入使用;神木银丰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金澜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麻家塔流水壕工业园区日益发展壮大,建成6个兰炭企业投入生产。2009年又新增一个配套节能电厂、一个煤黏泥项目,煤炭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
全办共有68家较大规模的企业,包括煤矿、电石厂、焦化厂、砖厂等工矿企业和养殖企业,职工3500余人;个体工商户达190多户;集贸市场3家,分别是守业建材市场、西沙建材市场和新村建材市场。201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95亿元。
截至2012年底,固定资产投入4.46亿元,上缴税金16.2亿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5.7亿元。
2012年,办事处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4处,各类图书室35个,藏书55000余册。教育方面,经过整合,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00人,专任教师27人;小学1所,在校学生500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生320人,专任教师2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8%。有邮政所1处,邮政业务总量8万元;天池供水公司,年供水量达2万立方米;有变电站两所,分别是33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
2012年末有卫生院1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1个,有专业卫生人员16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注册护士7人。2012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000多人次,34个村的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办事处内通信发达,交通便利。电信和移动设备信号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1003户,电视普及率达到100%。麻锦路贯穿东西,是县城到“神湖”旅游最近便捷路,神延铁路和榆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北起沙峁沟岔,南至五龙口大桥形成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包括铧山小区、西沙小区、鸳鸯塔小区和第一新村、第二新村)。
表1-2-3 2012年麻家塔办事处各行政村、自然村情况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西沟办事处
2001年11月19日,撤销西沟乡并入神木镇。距离县城7公里,北与麻家塔办事处接壤,西与锦界镇相邻,南邻解家堡办事处,东与县城相连。办事处驻地灰昌沟村。
办事处辖区外来人口较多,大多为企业职工和外来经商人员。2012年末,辖域总人口14477人。其中,外来人口4000人。户籍人口104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0人,农业人口9857人。总面积175平方公里。
西沟办事处分布于两山一沟(南山、北山和东西沟)之间,地貌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为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总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降水量440.8毫米,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份。年平均日照2876小时、气温8.5℃、无霜期169天。
西沟办事处经济发展始于农业生产,在煤炭资源开发前居民大都以农业种植为主。2000年以后,办事处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依托,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办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办有循环工业经济示范区1个,涉煤企业24户,相关企业21户;农牧业发展良好,有设施农业示范园1个,种养殖大户40个;休闲农业观光园1个,加油站7个。2011年,全办实现社会总产值26.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0元。
2012年,西沟办事处有乡级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3处,农家书屋23个,藏书丰富。境内有二郎山省级旅游景点1处。有小学1所,在校学生190人,学校教职工30人。有卫生院1所,有职工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人。村卫生所27所,乡村医生27人。2012年,23个行政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表1-2-4 2012年西沟办事处各行政村、自然村情况表
续表
续表
永兴办事处
2001年11月19日,撤销永兴乡并入神木镇。撤乡并镇后改名为神木镇永兴办事处。距县城16公里,东北与府谷县新民镇接壤,南与栏杆堡镇为邻,西南与神木镇主城区接壤,西北与麻家塔办事处接壤,北与店塔镇相连。办事处驻地前店村。永兴办事处东西宽12公里,南北长25公里,总面积217.5平方公里。办事处辖区总人口10084人,其中,城镇居民280人。
永兴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特点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山大沟深,起伏不平。黄土层覆盖较厚,但是,水土流失严重。境内有永兴河,向西注入窟野河。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霜冻、山洪等。
至2012年,有耕地35870亩,其中,水浇地12560亩。以种植玉米、土豆、蔬菜、小杂粮为主。东部山区,人多地少,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小杂粮和红葱。雷家墕红葱品牌全县闻名。截至2012年末,全镇羊子存栏31940只、牛1827头、猪8072头、家禽15002只、养鱼场两个。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石英砂、高岭土。煤炭以5-2优质气化煤为主,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全办共有企业49家。其中,煤矿企业9家、兰炭企业4家、镁厂2家、洗煤和型煤6家、硅钙厂2家,以及其他民营企业24家,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经济发展形式。
2012年有办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7处,藏书5万余册,有中小学生245名。医疗卫生方面,办事处落实全民免费医疗政策,全办3210户9804人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100%。
境内有永杨公路、石店公路和神府高速公路三条主干道。2012年底有邮政所1处,电信所1处。
表1-2-5 2012年永兴办各行政村、自然村情况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有关神木县志(1987~2012)的文章
花石崖镇位于县城南60公里处,北与贺家川镇太和寨办事处相接,南与万镇镇相连,东与贺家川镇接壤,西与高家堡镇乔岔滩办事处毗邻。镇政府驻地花石崖村。农业花石崖镇共有耕地94000亩,常用耕地面积77000亩,人均4.3亩,历年退耕还林累计21190亩,还草23000亩。通信电力1988—2005年,全镇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实现了村村通电,开通了3000户“小康通”电话。表1-2-182012年花石崖镇各行政村、自然村统计表续表......
2023-08-20
万镇镇距县城78公里,东与山西隔黄河相望,西与佳县接壤,北与花石崖镇相连。镇政府驻地万镇村。万镇镇属于沿黄土石山区,海拔738.7~1021.4米,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万镇镇矿藏资源匮乏,有少量开采难度极大的煤、铝矾土、高岭土、石灰岩、膨润土、耐火黏土等。教育卫生2012年,万镇镇有小学1所,有学生40多人,教师8人。全年共发放社保金720万元。表1-2-122012年万镇镇各行政村、自然村统计表续表续表续表......
2023-08-20
大柳塔镇位于神木县最北端,距县城57公里,地处神府东胜煤田核心区域,素有“煤海明珠”之誉。镇政府驻地大柳塔村。工业大柳塔镇地处神府煤田腹地,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中,大柳塔镇中心卫生院位于大柳塔镇中心,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78平方米,共有房屋57间,固定资产101万元。大柳塔环卫所于1994年12月成立,有......
2023-08-20
民族构成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除6名回族居民外,其余均为汉族。神府煤田开发建设后,神木县外来人口急剧增加。表2-5-52010年神木县分性别、民族人口统计表单位:人续表年龄构成神木县人口年龄构成,到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已进入成年型。表2-5-72010年神木县人口年龄分组统计表单位:人性别构成1987年以后,神木县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全县人口增长进入了科学增长和计划控制的法制轨道。......
2023-08-20
镇内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石峁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家堡古城。镇政府驻地高家堡村。高家堡镇西北部为风沙草滩地区,东南部为丘陵沟壑区。表1-2-102012年高家堡镇各行政村、自然村统计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乔岔滩办事处2011年6月28日,撤销乔岔滩乡并入高家堡镇,为办事处。乔岔滩办事处距县城75公里,北与高家堡相接壤,东北与神木镇解家堡办事处相邻,东南与花石崖镇相邻,西与榆阳区安崖镇隔秃尾河相望。......
2023-08-20
水道镇有10 个行政村,24 个自然屯,46 个村民小组,3197 户,总人口12810 人。水道镇共有行政编制数20 名,在编人数16 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15 人,大专学历1 人,党员16 人;现任领导班子成员8 人,其中乡科级正职领导3人,乡科级副职领导5人。根据水道镇山地多及中草药价格稳中有升的优势,以丰裕中草药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项目,全镇发展中草药种植333.33 公顷,主要品种有五味子、细辛、玉竹等。......
2023-08-02
传统美术传统美术主要以壁画、民间风俗画为代表。现代美术作品李来军 1958年出生,陕西省绥德县人,供职于神木县文化馆。神木县文联副主席。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漫画作品500多幅,《开发》发表于《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并入选2004年初中美术课本第14册。冯秀兰 女,1945年生于神木,自幼喜爱美术、剪纸。刘崇德 1956年生于神木,小学高级教师,神木县美术农协会会员。表19-82-11987—2012年神木县主要艺术作品统计表续表......
2023-08-20
杏岭镇党政机关编制37 名,实有27 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 人,大学学历17 人,大专学历2 人,中专学历5 人.下辖35 个党支部,党员930 人,其中农民党员838 人。表292020年杏岭镇村级、社区情况一览表续表生态建设。全镇农民参保农作物投保水田1850 户,玉米2095 户,大豆16 户,参保面积5651.29 公顷,100%完成下达任务。完成全镇土地确权工作,29 个村确权证发放完成,永久村有2个小组未测量完成土地,土地确权全面收尾结束。......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