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杨经文自宅改建:享受RoofRoofHouse带来的现代生活

杨经文自宅改建:享受RoofRoofHouse带来的现代生活

【摘要】:杨经文马来西亚吉隆坡;1984年热带气候条件下给建筑物降温的方法之一是安装空调。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设计的自宅—复顶住宅是被动节能设计方案的早期范例,地点是在对此需求甚殷的吉隆坡郊外居民区。杨经文在伦敦英国建筑学院和剑桥大学接受建筑学专业训练,博士论文以生态建筑为主题。因此,杨经文是彻底的西方建筑师,对复兴马来西亚传统建筑形态并无兴趣。而在复顶的杨经文自宅中,乾坤恰似颠倒。

经文(Ken Yeang,1948—)

马来西亚吉隆坡(Kuala Lumpur,Malaysia);1984年

热带气候条件下给建筑物降温的方法之一是安装空调。然而针对这一做法有很多批评意见,如浪费能源、污染大气、运行费用高昂,以及其仅仅是以一种不适代替了另一种而已,基本都属实。除此之外,还有文化传统和建筑设计上的反对声音:空调显著地抑制了气候的影响力,而后者是传统建筑风格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也是将建筑与其建设的地域和服务的社会紧密相连的诸多因素之一。

在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对全球变暖的担忧日益增长,以及单一的国际现代主义风格适用于任何地域的思想开始流行,建筑界转向反对一味地以高科技和机械化作为解决方案,对传统的气候补偿方法,如露台等再次萌生兴趣。所有这些过去和当前讨论的都是“被动”的气候控制方案。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设计的自宅—复顶住宅(这一惯常的称呼来自其在一定意义上有两重屋顶)是被动节能设计方案的早期范例,地点是在对此需求甚殷的吉隆坡郊外居民区。

杨经文在伦敦英国建筑学院和剑桥大学接受建筑学专业训练,博士论文以生态建筑为主题。因此,杨经文是彻底的西方建筑师,对复兴马来西亚传统建筑形态并无兴趣。他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地域特性完全是源于对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的回应。将他与“生物气候高层建筑”(Bioclimatic Skycraper)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是后来的事,这一概念也是他在1996年出版的一本书的题目。书中皆以其所完成的项目为实例,远在1984年时,他还处在探索阶段,即以自宅为试验。

从根本上说,这一住宅设计属于现代主义,改造柯布西耶式的别墅,以适应吉隆坡湿热的环境。改造内容包括现代主义版的露台、通风塔以及喷泉。最显眼的气候补偿设施就是巨大的混凝土棚架,它不断移动的投影落在屋顶露台上。而住宅本身就像是环境过滤调节器。外门设计在安全格栅之后,因此可以常开,促进通风。与庭院中的喷泉同效,游泳池所处方位恰好让此地盛行的南风与东南风行经泳池上方,稍加冷却后,于户外平台处穿门而过,经起居室进入住宅。屋顶露台中部开向西北面的百叶窗,如小型风塔一般,将两层住宅内的空气垂直拔出。传统的露台在此亦有调节气候的功效,为居住区域提供遮荫的周边交通空间,以及泳池边亦回廊亦阳台的空间。起居室在平面构图中看起来很小,这是因为它只是泳池边真正的户外起居室的附庸。在两个卧室共用的阳台下方,是宽大的入口门廊,宽度足以停放一辆汽车

众多设计功能高度叠加于狭小的室内空间,对其拥挤的内部空间已有非议。但是,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内部空间何用为当?提供更多的户外遮荫空间是更好的选择。居住在温和气候地区的人们通常将户外空间看作是室内空间的扩展与延续。而在复顶的杨经文自宅中,乾坤恰似颠倒。对于室内空间完全封闭的部分,例如卧室,依然安装了空调以避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