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20世纪经典住宅:雷根斯堡住宅

20世纪经典住宅:雷根斯堡住宅

【摘要】:托马斯·赫尔佐格德国雷根斯堡;1977—1979年今天,冰盖消退已成事实,二氧化碳排放作为其主要原因也得到证实。托马斯·赫尔佐格是德国低能耗建筑的早期先锋,后来德国成为最不遗余力地实施低能耗战略的国家,并将低能耗变为一条不容置疑的基本原则。雷根斯堡住宅是赫尔佐格的第一个低能耗住宅,毫无粗糙随意、潦草简陋的痕迹。赫尔佐格对这种“附加”方式不甚满意,他希望能够将各种节能措施集成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友好的建筑当中。

托马斯·赫尔佐格(Thomas Herzog,1941—)

德国雷根斯堡(Regensburg,Germany);1977—1979年

今天,冰盖消退已成事实,二氧化碳排放作为其主要原因也得到证实。“可持续”成为世界各地对环境负责的建设者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建筑学界在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石油)危机后,才开始认真研究低能耗建筑。结果一窝蜂地发展出各种试验住宅,以粗糙、随意表明其“另类”、反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托马斯·赫尔佐格是德国低能耗建筑的早期先锋,后来德国成为最不遗余力地实施低能耗战略的国家,并将低能耗变为一条不容置疑的基本原则。但赫尔佐格没有走粗糙随意的风格路线,而是认为低能耗与现代主义传统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雷根斯堡住宅是赫尔佐格的第一个低能耗住宅,毫无粗糙随意、潦草简陋的痕迹。它基于科学与逻辑的设计,是一个发明创造,而不是情绪冲动、意气用事的结果。住宅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这在现代主义建筑中并不常见,其完整的棱镜外形和理性的平面布局使其如机器一般。棱镜的三角形侧面用于收集太阳能,为住宅提供采暖。这种“被动式”的能源准则当前已经完全确立,但在1977年还是非常新颖的。当然,温室自维多利亚时期就已经存在,但总是住宅的附属品。赫尔佐格对这种“附加”方式不甚满意,他希望能够将各种节能措施集成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友好的建筑当中。所以,人们最终看到的不是一个附带温室的双层住宅,而是,怎么说呢,住宅与温室同在一个屋檐下,共用一个坡顶,共用三角形的长边,一同向下延伸,直至地面。

“节能”绝非这个住宅唯一的建筑主题。常规性与灵活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平面布局不是简单地堆砌房间了事,而是系统地按照网格布局,相应的空间单元以或水平,或垂直的方式组合。在北侧高墙与南侧端点之间的三角形,空间分为四个区:服务区,主要包含卫生间、储藏室和厨房;较宽的带形区,包含起居空间;玻璃幕墙外覆顶的窄走道,将起居空间与温室区分隔开来;最后,就是温室本身。在另一个方向,即东西方向上,这些带形区再等分为6个区块,每个区块宽3.6米(12英尺)。这些区块的不同操作,犹如乐器演奏出的不同曲调,建筑整体也展示出不同的调性。赫尔佐格的选择是在起居空间和入口进厅处,分别移除一个区块的屋面和一个相连区块的屋面,营造两层高的空间;并各设一部螺旋楼梯。他还移除了温室部分两个区块上的屋面,其中一个是为了种植美丽的山毛榉,而另一个则是在餐厅边外加室外平台。

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在住宅中有多种用途:叠合梁柱,内墙的刨花板和胶合板,以及外墙水平覆面板。对于这一目前常见的“雨幕”来说,赫尔佐格是最早的使用者之一。这个建于1977年的住宅还采用了双层窗、保温性能好的实墙,以及外覆钛锌板的屋面等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