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绍丹别墅(VillaShodan):20世纪经典住宅

绍丹别墅(VillaShodan):20世纪经典住宅

【摘要】:绍丹别墅最初是为棉纺协会的干事苏罗塔姆·胡蒂辛格先生设计,他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单身汉设计;但设计完成后,豪迪辛将其售与什耶穆布海·绍丹先生,另一位有着四个孩子的纺织厂老板。萨伏伊别墅的设计是尽可能地接受更多日照,而绍丹别墅则是尽可能地避开阳光,尽可能地加强通风。雅乌尔住宅勒·柯布西耶法国塞纳河畔讷伊;1956年建筑评论界起初完全被雅乌尔住宅的设计弄懵了。例如1937年的周末度假小墅就运用清水石墙和草皮拱顶。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

印度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India);1956年

勒·柯布西耶负责设计了艾哈迈达巴德的四个建筑项目:两幢住宅,一个博物馆和一处棉纺协会办公楼。其客户都是当地的社会精英阶层,以纺织业起家,彼此联系紧密。绍丹别墅最初是为棉纺协会的干事苏罗塔姆·胡蒂辛格先生(Surottam Hutheesing)设计,他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单身汉设计;但设计完成后,豪迪辛将其售与什耶穆布海·绍丹先生(Shyamubhai Shodan),另一位有着四个孩子的纺织厂老板。新主人计划将别墅易址而建,看来拥有一幢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住宅,其荣耀远比建筑的实际功能重要。

在勒·柯布西耶看来,此宅与25年前的萨伏伊别墅(参见80~81页)一脉相承。相似性的确存在,如4级步行坡道、方形平面,以及住宅架构内开放的空间比围合的空间还要多等;但两者的相异之处更具震撼。此时的勒·柯布西耶正经历一次设计转型。自然取代机器,成为其灵感的源泉;精心雕琢的纯粹主义类型物(objets types)构图转变为各种混凝土浇筑的、形态粗粝豪放的集体呈现,唤起更多地域性联想而非机械的技术特征。

绍丹别墅的外形大胆而激越,北向是大片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南向是巨大的箱形遮阳棚,悬挑的、布有圆形孔洞的巨大混凝土板覆盖整个建筑,构成平整厚实的屋顶。除了依照日照路径仔细地安排朝向外,绍丹别墅丝毫没有受到其所处的郊外环境的影响。尽管如此,柯布西耶显然对当地建筑的敞廊、蔽荫庭院及格纹纱窗有所借鉴。萨伏伊别墅的设计是尽可能地接受更多日照,而绍丹别墅则是尽可能地避开阳光,尽可能地加强通风。

别墅的内部处理异乎寻常地繁复,剖面上可以看到许多通高两层,甚至是三层的空间相互交错,然而从使用上看也就是一层为起居与就餐区域,二层为客房与书房,而三层是两个卧室。所谓建筑“内部”的概念在这个有着大量外部的非居住使用空间的住宅内,已经毫无意义。整个建筑体量最大的就是从住宅三层直抵屋檐下,高达三层的敞廊,或者应该称其为“空中花园”。敞廊当中出乎意料地树立起一个一层楼高的、形似桌子的中空混凝土柱,如同水平的遮阳棚。这个混凝土桌面部分无以攀援,但两个卧室之上的屋顶均可度窄梯而上。整个多层敞廊空间的设计看似除了给我们一番探索之外,毫无用处,而当你了解到这个地区的人们普遍有在屋顶睡觉的习惯时,便会领悟此中用意。

萨伏伊别墅的司机与女佣卧室包含在建筑主体之内,绍丹别墅的员工用房则布置在一幢分立的单层建筑中,厨房也在其中。

雅乌尔住宅(Masions Jaoul)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

法国塞纳河畔讷伊(Neuilly-sur-Seine,Paris,France);1956年

建筑评论界起初完全被雅乌尔住宅的设计弄懵了。机器时代的预言家、纯粹主义先锋勒·柯布西耶竟然设计了这样一个原始的建筑?那些架空柱、屋顶花园和带形长窗何在何往?而这些砖墙、瓷拱、草皮屋顶又来自何处?还有,这可是在巴黎!怎么看这都是对现代主义的叛经叛道。

英国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在1955年9月的《建筑评论》(Architecture Review)杂志上发表评论,“不安地发现其与作为现代主义运动基石的各项基本原则都甚为疏离”。然而,仅仅一年之后,斯特林自己就在萨里哈姆公地(Ham Common)的兰厄姆公寓(Langham House Close)设计中采用了这种新式的原始砖混风格。

完全说是设计师弄懵了大家并不公平,勒·柯布西耶自1931年的萨伏伊别墅(参见80~81页)完成后就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转变还是有迹可循的。例如1937年的周末度假小墅(Petite Maison de Weekend)就运用清水石墙和草皮拱顶。但他的确是将雅乌尔住宅作为自己战后新设计风格的宣言。这一对郊区别墅虽说只是个中型项目,但是其设计经历了无数个改进版,绘制了逾500张设计图纸。大量的设计消耗在试图将两幢住宅连接起来的努力上,最终这个想法还是被放弃了。

住宅A是为安德烈·雅乌尔(André Jaoul)及其妻子苏珊(Suzanne)设计的,位于地块前端。位于其后的住宅B与之呈直角,住着他儿子一家。住宅处在自街道起坡的坡地上,因此一层地坪抬高半层,其下布置车库。两幢住宅平面均为长方形,大部分为两层,局部抬高为三层。长方形平面纵向上分为一大一小两跨,使其可以分隔出三个房间。两幢住宅采用同一个独特的体系,但在每幢住宅中又有些微差异。例如住宅A的起居室,二层楼板的一段被取消,形成一个两层高空间;而在住宅B内,这个空间设计为加设的卧室。

结构体系看起来传统而土气,但实际上其源自对一种复杂的传统结构的改良,即加泰罗尼亚拱顶(Catalan Vault)。屋瓦靠泥浆粘合,而非模板铺就,形成浅桶状拱顶,再用多层瓦覆盖以提高结构强度,增大跨度。在这里,拱顶横跨在彼此平行的混凝土梁上,同时也是混凝土楼地面的永久性模板。混凝土梁以无垛的砖墙支撑,因而相邻的两道墙壁不会直接相交形成角落,例如住宅A入口的位置。拱顶对墙壁的侧推力依靠天花板上水平分布的钢筋相平衡。

朴拙的屋顶曲线,加上有意为之的灰浆抹面砖作,这两幢住宅设计意在朴实无华,甚至是粗放。然而,如同每一个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一样,它们同时也是精致而写意的。住宅内部,空间灵动交融,不同角度射入的光线令自然的建筑材料熠熠生辉—砖石、泥瓦、木料、混凝土和间或粉刷的墙面。在1955年,这是一种全新的建筑,传统而诗意,但同时也是现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