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改装铝制住宅:创新设计展示

改装铝制住宅:创新设计展示

【摘要】:但大多数项目都止步于原型设计阶段,仅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如康拉德·瓦克斯曼的预制包装住宅和巴克敏斯特·富勒的威奇托住宅,凭其设计的原创性和设计者的知名度得以进入建筑史。铝制住宅首次以全尺寸模型亮相于1931年4月在大中央宫殿举办的纽约建筑联盟50周年纪念展中。此次展览过后,建筑师华莱士·哈里森买下这个住宅自用。

阿尔弗雷德·劳伦斯·科彻(Alfred Lawrence Kocher,1885—1969),阿尔伯特·弗雷(Albert Frey,1903—1998)

美国纽约塞奥西特(普莱恩维尤)(Syosset,Plainview,New York,USA);1930—1931年

设计一个低造价、标准化、不打折扣的现代主义住宅以适用于大规模建设是20世纪中叶美国许多雄心勃勃的建筑师的梦想。但大多数项目都止步于原型设计阶段,仅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如康拉德·瓦克斯曼(Konrad Wachsmann)的预制包装住宅(Packaged House)和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威奇托住宅(Wichita House,参见104~105页),凭其设计的原创性和设计者的知名度得以进入建筑史。作为此类最早的范例之一,铝制住宅目前的声名有被低估之嫌。

铝制住宅首次以全尺寸模型亮相于1931年4月在大中央宫殿(Grand Central Palace)举办的纽约建筑联盟50周年纪念展(5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of the New York Architectural League)中。近代评论认为,在这一次着实沉闷的展览中,它是唯一的亮点。

此次展览过后,建筑师华莱士·哈里森(Wallace Harrison)买下这个住宅自用。经展览现场拆解后,建筑在他长岛的基地上重新立起。第二年,也就是1932年,亨利·罗素·希契科克(Henry Russell Hitchcock)和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在划时代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MoMA)国际风格展中以照片和图纸方式对铝制住宅进行了展示。这是此次展览中仅有的两座美国住宅之一,另一个是里夏德·诺伊特拉的洛弗尔健康住宅(参见68~69页)。

但它真的是美国制造吗?设计师之一的阿尔伯特·弗雷为瑞士移民,1928—1939年间在巴黎勒·柯布西耶手下工作,并为萨伏伊别墅(参见80~81页)绘制了全套施工图。了解到这一点,就可以轻易看出铝制住宅的某些灵感来源。

六根立柱作为唯一的垂直支撑,强烈类同多米诺住宅的概念;一层前端开放,六根立柱中的两根呈现出底层部分架空;部分带顶棚的屋顶花园;无承重墙体以及除跃层起居室一面为全玻璃幕墙外,其他均为横向水平窗。所有这些特征都引自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建筑的戏码。

弗雷的合作者,劳伦斯·科彻来自加利福尼亚,受过建筑学教育,但同时也是教师兼记者。他当时是《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杂志的常务主编,杂志中很自然地重点推介了铝制住宅。在一篇关于城郊地区住宅总平面设计的文章中,他用一系列轴测图展示了铝制住宅在各种不同布局安排下的组团效果。这些图不经意之间就会被错认为是勒·柯布西耶1929年在佩萨克(Pessac)完成的居住小区开发。

然而,在非常重要的一点上,铝制住宅并非柯布西耶风格。正如其名,建筑材料主要为金属,而非混凝土。结构框架为铝和轻型钢,而外墙为木质框架上铺保温板,再覆波纹铝板。当时,铝材还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材料,而以金属材料建造房屋—就像汽车一样—的想法使其外观颇具超现代的未来感。这对吸引公众关注,或许还有吸引批量生产所需要的投资,都是十分必要的。设计师断定,如果将其成千上万地复制生产,将十分经济。当然,这一想法从没有实现过,铝制住宅一直就只是一个单件作品原型。时至今日,它经过精心修缮复原,依然在纽约理工学院(New Yo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中艾斯利普(Central Islip)校区屹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