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史记》《汉书》叙事比较:研究

《史记》《汉书》叙事比较:研究

【摘要】:《史记》吸取了先秦史传文学及诸子散文的艺术精华。在语言方面,《史记》和《汉书》呈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史记》语言通俗晓畅、不避繁复、多散句,《汉书》语言整齐典雅、文笔凝练、多骈偶。[1]通过分析《史记》和《汉书》的叙事语言,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作者个性的不同,也可以从中看出汉代文学由散而骈的发展轨迹。

语言风格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大致而言可归为三种:一是前代经典对作者的陶冶,主要有作者阅读过的书,作者崇敬的先哲等等;二是作者所处时代对他的影响,语言总在不停地演变,时代语言必然要渗透进作品中;三是由作者自身个性决定,即人们通常说的“文如其人”,人皆有其口吻,不论说话还是作文,都会打上作者的烙印。

先秦散文就体现出了不同的语言风格,《左传》委婉曲折,《国语》平实质朴,《战国策》诡谲多变,《论语》言简意赅,《孟子》气势浩然,《墨子》逻辑严密,《庄子》汪洋恣肆,《韩非子》深刻峭拔,等等,先哲们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史记》、《汉书》正是继承这些优良文字的集大成者。《史记》吸取了先秦史传文学及诸子散文的艺术精华。《汉书》虽然承袭了《史记》不少篇章,但并非无选择地全录,而是进行创造性地改造,对《史记》中的“盈辞”予以修正,或者调整标题,或者改动字句,或者增加传记,主动舍弃《史记》雄奇疏朗的风格,追求严谨,密实,典雅,更富学术性的特征。在语言方面,《史记》和《汉书》呈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史记》语言通俗晓畅、不避繁复、多散句,《汉书》语言整齐典雅、文笔凝练、多骈偶。郭豫衡在其著作《中国散文史》中指出:“这两部书毕竟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思想倾向和文章风格自然不可能完全相同。这两部书文风之不同,正体现了汉代史传文章的发展变化之趋势。”[1]通过分析《史记》和《汉书》的叙事语言,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作者个性的不同,也可以从中看出汉代文学由散而骈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