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医药学,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代表

中医药学,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代表

【摘要】: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这种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医药文化最具特色的内涵。正是由于这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医药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三)《神农本草经》与《本草纲目》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草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全书载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文字简练古朴,为中药理论精髓,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在数千年的医药活动中,中医药学形成了道法自然的生命观、形神兼备的健康观、整体平衡的思维观、辨证施治的诊疗观和大医精诚的道德观等核心价值观念。长期以来,历代中医药人遵循着共同的经典和理论,信守着相同的规则和思想,在医学实践的推动下,形成了中医药学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构建了以人为本、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中医药框架体系。

这种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医药文化最具特色的内涵。正是由于这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医药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数千年来中医药学薪火相传,历久不息,并不断发展,逐渐向海外传播。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药学的需要日益增长,这为中药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整体平衡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反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根据全身的情况进行综合考察,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辨证施治。中医还认为,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和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故《黄帝内经·素问》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标志着这种协调平衡的破坏,故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理之一。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和偏衰。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故而中医学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是自然界整体中的一部分,疾病与人自身的精神状态、生活状态、外部环境以及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必须从环境、动静、饮食和心理四个方面来做好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

1.环境平衡

《黄帝内经》曰:“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这就是说人类要安然平和地生活在大自然天地之间,必须要顺应自然界季节、气候、风雨、云雾等变化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休息,以及劳作锻炼等方方面面的活动,这就如同“寒加衣服饿进食”一样,是不可忽视的生活规律,必须遵守照办。

2.动静平衡

《黄帝内经》曰:“形劳而不倦。”这就是说,人要参加劳动和运动,但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体情况掌握好一个“度”。这是一个科学的因人而异的辩证的论点,因为参加劳动或运动既可以运动筋骨、强身健体,但过分而无限制的劳动和超量的运动,都会导致透支体力、形成病痛、有损健康、得不偿失。所以要做到劳逸结合,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动静平衡”,才有益健康。

3.饮食平衡

《黄帝内经》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就是说:饮食要有规律,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因病而宜”地根据不同人、不同时段、不同情况适当调节进食而且要做到五味调和、不可偏食,使人气血流畅、营卫固守、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若能一直遵守这些饮食营养的保健养生法,就有望益寿延年。

4.心理平衡

《黄帝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这就是说:当出现违反时令季节规律的反常气候时,必须及时回避。而在思想、情绪上,要保持恬淡虚无、不妄想、不贪欲、不攀比、不羡慕。这就提示人们,除了预防外因致病之外,也应预防内因致病。维护好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养生法则。

(二)经络和针灸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深层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纵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细小而纵横交错,遍及全身。它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体、沟通内外上下、调整人体各部功能的通路。《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得不通。”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座城市,经络就是城市中相互贯通的交通干道,主干道是经,次干道是络。畅通无阻的城市需要这些主次干道各自分工又密切合作,一旦有哪条干道堵塞不通,整座城市就会陷入交通瘫痪。同样,人体的经络不通了,气血就不能顺利地运送到相关脏腑和四肢,人体就病了。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针灸是针刺和艾灸两种疗法的合称,起源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针刺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经络学说是针灸处方的基础,熟悉经络循行和交接规律,对辨经络、选穴定方非常重要。病人让针灸医生治病,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针灸疗法最基本的治疗原理是“行气血,通经络”。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的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每一条经络都有自己固定的循环路线,又和五脏六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病理状态下经络又可以反映与之相联系的脏腑的病症。所以在临床上,针灸医生就能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做出疾病诊断。在治疗上,是在体表有关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起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平衡之作用,从而恢复人体脏腑和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使疾病得以祛除,健康得以恢复。

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三)《神农本草经》与《本草纲目

中国现存最早的草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全书载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文字简练古朴,为中药理论精髓,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在中国古代,大部分药物是植物药,所以“本草”成了它们的代名词,这部书也以“本草经”命名。

《神农本草经》依循《黄帝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也将药物以朝中的君臣地位为例,来表明其主次关系和配伍的法则。《神农本草经》对药物性味有详尽的描述,指出了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等基本性情。可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性质的不同选择用药,寒病选热药、热病选寒药、湿病选温燥之品、燥病选凉润之品。要求对药物的归经、走势、升降、浮沉都很了解,才能选药组方,配伍用药。

中国历史上另一部伟大的药学著作就是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在实践中,他发现旧有的药物书不但内容少,有的还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本草纲目》。为了写好这部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白天,他爬青山,攀峻岭,采集草药,制作标本;晚上,他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笔记。几年里,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对好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就这样,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积累了大量的医药资料。

李时珍从30多岁动笔,到54岁才把《本草纲目》初稿写出来。以后又连续修改了三次,到了61岁,这部190多万字的大书才全部写完。

《本草纲目》全书52卷,收录了药物1 892种,分为16部、60类,其中有374种是过去没有记载的新药物。该书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和制作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书中还附有1 100余剂药方,1 160幅药物形态图。

《本草纲目》于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直到现在,《本草纲目》仍是世界医学的一部重要文献,也是我国人民对世界医学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