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金文,包括殷商、西周、春秋、战国诸时期金文字形和数量的字典,叫做《金文编》。这以后,汉字的数量就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了。从问世的年代来说,《说文解字》是我国记录汉字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主要收集汉字的小篆字形,共收字9353个。许慎首创将汉字依照形体和意义进行分部排列,共分540部;每部的第一个字,叫做“部首”。韵书也有对汉字形体和意义的说明,所以也是一种字典。......
2024-01-26
(一)文字与汉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音、形、义统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人类重要的交际辅助工具。文字是在已存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从属于语言。没有语言,社会不能存在;而没有文字,社会仍可存在。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汉字是汉民族共同使用的文字,同时汉字也是全国通用的文字。大型字典收入汉字超过10万个,常用汉字约3 000多个。
汉字有繁体和简体之分。由于汉字历史悠久,使用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用它记载的典籍数量多、时间跨度大,所以汉字体系总字数多、异体字多、一些字笔画数多,人们学习和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人们开始简化汉字。汉字简化的主要途径是减省笔画。简化后的汉字称为“简体字”,相对而言,简化前的汉字为“繁体字”。例如,“鸟”为简体字,“鳥”为繁体字。我国1956年开始推行汉字简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汉字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简化。简化后的汉字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目前,我国按照1986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修订后的《简化字总表》来推行简化字形,除特殊情况(如古籍出版/书法创作)外,就不再使用原有的繁体字,而是用简体汉字。我国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地区以及海外部分地区目前仍在用繁体汉字。
(二)汉字的特色
汉字因形状方正,有“方块字”的别称。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有以下特色:
规整的字体(如楷书、宋体、隶书、篆书等)书写下的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笑”“尖”;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上中下结构,如“赢”;左中右结构,如“斑”;“品”字形结构,如“品”。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笔画也具有一定的含义,如横画“一”,可表示地平线(如旦字中的一横)等。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从字体上分,可将各类汉字的字体分为3大类型。第一类是从宋代活字印刷发展起来的宋体、黑体(包括粗、细等线体)等;第二类是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如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以及钢笔书写的字体等;第三类是属于美术字体,如综艺、美黑、琥珀、水柱等。其他字体多是属于以上3类字体的变异,例如:由宋体演变的大标宋、小标宋、报宋、长宋、中宋、姚体等;由黑体演变而成的大黑、平黑、粗黑、等线体(包括粗、中、细等线体,后又演变出粗、准、细圆体)等;由楷体、仿宋体等演变而来的中楷和细仿宋等;由黑体和宋体演变而来的美黑;由隶体演变而来的隶变体等。
笔画最少的汉字只有一画。有的字在书面上没有,只在民间流传,“biang”是笔画较多的汉字,有56笔,异体字共有45笔,繁体字共有59笔。“biangbiang面”是源于陕西的一种面,也是一家面馆的品牌,还在使用这个字,流传不广,2006年方才流行,声称只能在《康熙字典》中查到“biang”字写法。事实上,在《康熙字典》中也查不到“biang”字的写法。
汉字不仅具有独特的形态美,其表意特征更使其具有极其深远的内涵和意蕴,在发展过程中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反映出古人的正统信仰、道德至上、天人合一思想等多种信息,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每个汉字,都会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人文景观。如“信”字,人言为信,指人的言论和行为应当诚实、不欺诈,“信念”“信仰”也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说”字,言要兑现才能说话;心居于中,是“忠”;心真、守德是“慎”;心里有鬼,是“愧”;“债”字由人和责两部分构成,表明欠债必还是人的责任;“悔”字,乃心中自恨言行有失之意,然而古人教诲人们“徒悔,无益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把握好现在和未来,才能真正做到人生无悔。汉字的智慧,将人的心灵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汉字的影响力
汉字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 000多年历史。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在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汉字被融合成它们语言的文字。
汉字是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鲜有文字的书写能成为一门艺术,更无一能达到汉字书法艺术的高度。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等书法名家的作品至今让人们叹为观止。
有关传统文化与应用文写作的文章
收录金文,包括殷商、西周、春秋、战国诸时期金文字形和数量的字典,叫做《金文编》。这以后,汉字的数量就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了。从问世的年代来说,《说文解字》是我国记录汉字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主要收集汉字的小篆字形,共收字9353个。许慎首创将汉字依照形体和意义进行分部排列,共分540部;每部的第一个字,叫做“部首”。韵书也有对汉字形体和意义的说明,所以也是一种字典。......
2024-01-26
语音在现代来说,有普通话与方言的不同,也有读书音与口语音的区别。更明显的区别是古今语音的不同造成古今字音的差异。可正是由于语音的发展,作为声符的字的读音与形声字的读音常常发生不同的变化,使得声符不一定能准确地表音了。对于汉字的认读,中国民间常有 “认字读半边” 的说法。“半边”指的就是形声字的声符。这也是由于汉语语音发展导致汉字字音变化的一个方面,是我们了解汉字时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2024-01-26
汉字的整理和规范,主要包括规定每个汉字的正确形体,清理同一字中的异体字。秦始皇废除六国异体,推行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进行的汉字整理和规范工作。这股思潮中的一个分支,是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就要“开发民智,普及教育”,而繁难的汉字对此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就要“改革汉字”。现代意义上的“汉字改革”,就是由此起步的。......
2024-01-26
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存在一种“塔布”现象。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观念和等级制度的尊严,更是注重汉字运用的“塔布”,制订并推行各种“避讳”规定。封建社会中的避讳,主要指的是不得直书当代君主及其尊长的名字,必须用各种方法加以回避。本来自然界有一种长尾巴的鸟就叫“雉”,为了避吕后的讳,改叫“野鸡”,一直用到现在。......
2024-01-26
关键词:论文DESI数据库分类号: G250.71.方正Apabi Desi论文授权提交系统概述:对于教育系统来说,论文是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方正Apabi Desi自有资源管理系统平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提供电子版论文和论文授权书的前台提交系统,另一部分是对提交论文进行处理的后台管理系统。......
2023-11-30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字体,它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大篆是相对于秦朝时的小篆而言的。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然而,由于宋体字既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2023-08-20
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给汉字的前途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和图景。对现代汉字的初步要求是实现汉字的标准化,即“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二是“字有定形”,就是统一汉字的形体,使汉字字形规范化,这主要包括废除异体字,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化字等。目前,对于汉字在近数十年来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革,对于汉字的现状中的某些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2024-01-26
这种单音节的特点,简直可以说是汉语所独有的。汉字适应于汉语的这种特点,我们在本书中是要反复强调并说明的。这也注定了汉字直接表词的性质和汉字的独特面目。因此,在现存的世界文字中,只有汉字的性质是独特的,它的发展道路也必然是独特的。......
2024-0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