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水准测量施测方法-测量员: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

水准测量施测方法-测量员: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

【摘要】:图8-20 水准测量的施测1.观测与记录在BMA点立直水准尺作为后视尺,在路线前进方向适当位置处设转点TP1,安放尺垫,在尺垫上立直水准尺作为前视尺。将BMA点水准尺移至转点TP2上,转点TP1上的水准尺不动,水准仪移至TP1和TP2两点大致中间位置2处,按上述相同的操作方法进行第二站的观测。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容许值,则认为符合要求。在理论上这两个高差应相差100mm,如果不符值不超过规定的限差,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最后结果,否则须重测。

当已知高程的水准点距欲测定高程点较远或高差很大时,就需要在两点间加设若干个立尺点,分段设站,连续进行观测。

如图8-20所示,已知水准点BMA的高程为HA,现欲测定B点的高程HB,由于AB两点相距较远,需分段设站进行测量,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978-7-111-49763-9-Part03-35.jpg

图8-20 水准测量的施测

1.观测与记录

(1)在BMA点立直水准尺作为后视尺,在路线前进方向适当位置处设转点TP1,安放尺垫,在尺垫上立直水准尺作为前视尺。

(2)在BMA点和TP1两点大致中间位置1处安置水准仪,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瞄准后视尺,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按中丝读取后视读数a1=1.453m,记入水准测量手簿(表8-1)第3栏内。

(4)瞄准前视尺,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读取前视读数1=0.873m,记入表8-1第4栏内。计算该站高差h1=a1-b1=0.580m,记入表8-1第5栏内。

(5)将BMA点水准尺移至转点TP2上,转点TP1上的水准尺不动,水准仪移至TP1和TP2两点大致中间位置2处,按上述相同的操作方法进行第二站的观测。如此依次操作,直至终点B为止。其观测记录见表8-1。

表8-1 水准测量手簿

978-7-111-49763-9-Part03-36.jpg

(续)

978-7-111-49763-9-Part03-37.jpg

2.计算与计算检核

(1)计算。每一测站都可测得前、后视两点的高差,即

978-7-111-49763-9-Part03-38.jpg

将上述各式相加,得

hAB=h=a-b

B点高程为

HB=HA+hAB=HA+h

(2)计算检核。为了保证记录表中数据的正确,应对记录表中计算的高差和高程进行检核,即后视读数总和减前视读数总和、高差总和、B点高程与A点高程之差,这三个数值应相等。否则,计算有错。例如表8-1中

a-b=7.251m-6.057m=+1.194m

h=2.687m-1.493m=+1.194m

hAB=HB-HA=134.009m-132.815m

=+1.194m

3.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

如上所述,B点的高程是根据A点的已知高程和转点之间的高差计算出来的。如果其中间测错任何一个高差,B点的高程就不正确。因此,对每一站的高差,为了保证其正确性,必须进行检核,这种检核称为测站检核。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动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变动仪器高法。此法是在同一个测站上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检核。即测得第一次高差后,改变仪器高度(大于10cm),再测一次高差。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容许值(例如等外水准测量容许值为±6mm),则认为符合要求。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最后结果,否则须重测。

(2)双面尺法。此法是仪器的高度不变,而分别对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和红面进行观测。这样可以利用前、后视的黑面和红面读数,分别算出两个高差。在理论上这两个高差应相差100mm(因为一对双面尺的尺常数分别为4.687m和4.787m),如果不符值不超过规定的限差(例如四等水准测量容许值为±5mm),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最后结果,否则须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