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我们选取30个民族自治州的17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分析。对新疆地区高职院校的性别结构进行统计,5所民族自治州高职的男女生平均比为0.83∶1;少数民族学生平均占比为54.31%,男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0.3%,女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6.01%。......
2023-08-20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存在困难的根本原因依然在于他们本身。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要塑造自己。同时,就业形势的变化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根据自身需求与现实要求,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想在择业、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这不仅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还包括他们的心理素质、人格品质、创新素质等。
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格品质,塑造和提升良好心理素质。当前,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看中大学生的人格品质,他们认为这是决定该毕业生是否能成为单位人力资源、是否具备人力价值的重要因素。现实中,用人单位的经历也不断验证着:一个具有良好人格品质的从业人员,可以更好地促进单位的长远发展。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品质和修养。应该积极培养和提升自身敬业爱岗、乐于助人、勤劳善良等人格品质,不断向那些积极向上的员工看齐,使自己具备快速融入单位群体、快速成为单位骨干的能力与素质。少数民族大学生应端正择业心态,培养主动经营自己人生的信心,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自己敬业的心理素质。据调查显示,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因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位居心理问题的第四位。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应积极关注健康向上的成功案例,要勇于面对挫折和压力,要勇敢面对现实的阻碍与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要根据自身实力、社会需要、客观现实等进行预估,不要期望过高,也不要过于悲观。要在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和国家地区政策的引导下,客观真实地判断自己的就业方向与就业水平。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培养创新和创业能力。专业知识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各自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有一技之长的重要基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维意识的外在显示。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要素,是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成为一名专业工作人员的重要考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培养自身就业的“压仓石”。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要注意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可度和学习力,优化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方式和方法。所谓创新创业能力,可以称为创造力。创造力是当代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善于发现可以使自己进行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来源于特色优势、政策支持、兴趣特长、民族文化等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要接触本民族之外的新鲜事物外,还要继续保持民族心态,要意识到具有民族特色是创新创业的资源,勇于将民族文化、专业知识、社会环境进行对接,形成创新创业成果。少数民族大学生要积极关注国家和地区政策,善于响应与把握各种政策,积极应用到自身的创新创业中来,使自身的创新创业事半功倍。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坚守自身兴趣与特长,在校期间就要努力展示这些兴趣与特长,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这不但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提供重要方向,还能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自信的创业心态。
[1]赵晓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03):216-219.
[2]陈君.当前民族地区就业形势分析及今后对策建议[J].民族地区财经,2008(01):40-44+56.
[3]朱琳.川西南彝族地区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调查[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朱琳.川西南彝族地区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调查[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拉毛才让.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7(08):134-135.
[6]拉毛才让.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7(08):134-135.
[7]廖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01):185-188.
[8]普丽春.浅析高校少数民族特困生的择业心理[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91-93.
[9]曹绍平.民族地区大三学生就业压力源因素分析及对策[J].河池学院学报,2011(05):116-120.
[10]李贞举.浅析当前民族院校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0(12):154.
[11]黄立峰.对新时期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思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110-112.
[12]马钟范,郑喜淑.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04):36-41.
[13]殷笑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01):184-187+192.
[14]殷笑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01):184-187+192.
[15]马廷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5):56-59.
[16]马廷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5):56-59.
[17]马廷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5):56-59.
[18]刘守英,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管理世界,2018(10):128-146+232.
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生与外化的文章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我们选取30个民族自治州的17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分析。对新疆地区高职院校的性别结构进行统计,5所民族自治州高职的男女生平均比为0.83∶1;少数民族学生平均占比为54.31%,男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0.3%,女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6.01%。......
2023-08-20
鉴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国家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着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具有刚性约束。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省份第二产业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也就是说,民族省份的产业结构正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
2023-08-20
“产教融合”的办学原则逐渐成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目标、关键途径和重要内容,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法,也成为新常态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从国家正式文件层面提出“产教融合”的时间不长,但近年来所有重要的文件和教育改革方案都明确地把“产教融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理念。......
2023-08-20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将新疆新维制药厂作为产、学、研开发创新基地,将民间制作方式和科技制药方式相结合,组织专家研制出了玫瑰花酱、骆驼刺花酱、罗勒酱、藿香酱、石榴花酱、薄荷酱等产品。多年来,学校承担科研课题7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自治区级课题27项。......
2023-08-20
总体来看,民族省份高职院校自主创业比例不够高,2015年平均为2.15%,2016年为1.98%。我们抽取的2017年年度质量报告中,有13所高职院校记录了典型案例。2016年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包头市优秀奖1项,自治区二等奖1项、铜奖1项。刘军凭借此项目先后获得学院首届网络创业大赛二等奖、学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一等奖、2016年“创青春”宁夏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和宁夏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2023-08-20
本书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三螺旋理论”为支撑,从产业、城镇和教育三个方面的互动入手,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从而使全书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三螺旋理论”,本书的研究对象有三:一是理论框架,通过对产城、产教和城教三方面理论的梳理,构建“产城教融合”的三螺旋理论框架。......
2023-08-20
(二)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产业及其集聚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形成新动力。(三)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的发展让产业劳动者的财力不断增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对城市生活的购买力不断增强;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税收不断增加,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2023-08-20
学校建有18个基础实验室,拥有2家附属医院及制剂室,1家直属药厂,有39个校外实习基地,增强了医教协同发展动力,坚持模块化教学,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随着维吾尔医药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维吾尔医药事业的认识逐步加深。医教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增加就业机会。......
2023-08-20
相关推荐